詩思原文
詩思由來奚所似,雲依山起月臨池。
試猜無著分明是,便問何因自不知。
兩漢三唐彼糟粕,宵衣旰食我君師。
先憂分也時後樂,拙速當之謝巧遲。
詩詞問答
問:詩思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詩思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詩思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支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十五
參考注釋
詩思
做詩的思路、情致。 唐 韋應物 《休暇日訪王侍御不遇》詩:“怪來詩思清人骨,門對寒流雪滿山。” 清 王夫之 《乍開梅》詩:“底事花魂多荏苒,逼人詩思在些些。”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弄堂生意古今談》:“先只聽得一片鼓鈸和鐵索聲,我正想做‘超現實主義’的語錄體詩,這么一來,詩思被鬧跑了。”
由來
(1)
(2) 事情發生的原因
(3) 歷來;自始以來;從發生到目前
由來已久
臨池
《晉書·衛恆傳》:“ 漢 興而有草書…… 弘農 張伯英 者,因而轉精甚巧。凡家之衣帛,必書而後練之。臨池學書,池水盡黑。”後因以“臨池”指學習書法,或作為書法的代稱。 唐 杜甫 《殿中楊監見示張旭草書圖》詩:“有練實先書,臨池真盡墨。” 宋 蘇軾 《石蒼舒醉墨堂》詩:“不須臨池更苦學,完取絹素充衾裯。” 明 沉德符 《敝帚軒剩語·名臣通畫學》:“前代名臣能臨池者多矣,鮮有以畫名者。” 清 葉名灃 《橋西雜記·黃忠端書孝經卷》:“夫人善臨池,代公作行草,幾奪真。” 呂叔湘 《漢字和拼音字的比較》:“書法一項,確是一種藝術。但是這是要有寫字的天分的人,再加上十年臨池的工夫,才會有成就的。” 孫犁 《秀露集·耕堂讀書記》三:“日記抄得很工整,字型遒勁,也可作臨池之用。”
分明
(1) 清楚(明白)狀
此七月望日之事也,汝在九原,當分明記之。——清· 袁枚《祭妹文》
(2) 簡單明了地
這分明不對
(3) 清楚地劃開界限
何因
什麼緣故,為什麼。《周書·薛善傳》:“時 晉公 護 執政,儀同 齊軌 語 善 云:‘兵馬萬機,須歸天子,何因猶在權門。’” 唐 韋應物 《淮上喜會梁川故人》詩:“何因北歸去, 淮 上對秋山。” 宋 葉適 《寄呂巽伯換酒亭》詩:“自可全將醒前了,何因偏向醉中逃!”
不知
是指對於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兩漢
指西漢和東漢(1066—221 B.C.)
三唐
詩家論 唐 人詩作,多以初、盛、中、晚分期,或以中 唐 分屬盛、晚,謂之“ 三唐 ”。 清 顧有孝 《江左三大家詩鈔序》:“雖體要不同,莫不源流六義,含咀三 唐 ,成一家之言,擅千秋之目。” 姚華 《論文後編》:“可謂六代儷語之佚文,三 唐 近體之摘句也。”參見“ 四唐 ”。
糟粕
造酒剩下的渣滓。比喻廢棄無用的事物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宵衣旰食
天不亮就穿衣起床,天晚了才吃飯,形容工作繁忙而勤勉
宵衣旰食,憂六宮之未安;寒心銷志,懼一物之失所。——唐· 李世民《命皇太子監國詔》
君師
古代君、師皆尊,故常以君師稱天子。 宋 朱熹 《<大學章句>序》:“則天必命之以為億兆之君師,使之治而教之。” 明 唐順之 《祭祖廟文》:“ 順之 欽承敕命,視師 浙直 ,顧生殺誅宥,有天命君師在, 順之 不敢專。”《冷眼觀》第二一回:“無奈他此時業已騎虎不能自下,久不有君師在眼裡了。”
拙速
謂用兵寧拙於機智而貴在神速。《孫子·作戰》:“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也。” 杜牧 註:“攻取之間,雖拙於機智,然以神速為上。” 晉 張協 《雜詩》之七:“巧遲不足稱,拙速乃垂名。”《資治通鑑·梁武帝太清二年》:“ 侯景 聞臺軍討之,問策於 王偉 , 偉 曰:‘……兵貴拙速,宜即進軍。’”
巧遲
語本《孫子·作戰》。指用兵弄巧立異,反而造成行動遲緩。《文選·張協<雜詩>之七》:“巧遲不足稱,拙速乃垂名。” 李周翰 註:“兵權不尚巧遲,尚拙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