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宗室曹夫人畫·其三原文
臨平山下藕花洲,旁引官河一帶流。
雨棹風帆有無處,筆端須與細冥搜。
詩詞問答
問:觀宗室曹夫人畫·其三的作者是誰?答:釋道潛
問:觀宗室曹夫人畫·其三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觀宗室曹夫人畫·其三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問:釋道潛的名句有哪些?答:釋道潛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尤韻
2. 自註:嘗許作臨平藕花圖。
參考注釋
藕花
荷花
興盡晚歸舟,誤入藕花深處。——宋· 李清照《漱玉詞·如夢令》
旁引
廣泛驗證或引證。 漢 劉向 《九嘆·離世》:“余辭上參於天墬兮,旁引之於四時。” 唐 杜牧 《與人論諫書》:“尚宜旁引曲釋,亹亹繹繹,使其樂去其不善,而樂行其善。”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四部正訛中》:“﹝《抱朴子》﹞其外篇蓋擬 王氏 《論衡》,故旁引曲喻,必達其詞。”《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周易>》:“是雖 弼 所未注者,亦委曲旁引以就之。”
官河
運河。 唐 劉商 《醉後》詩:“醒來還愛浮萍草,漂寄官河不屬人。”《舊唐書·敬宗紀》:“ 揚州 城內,舊漕河水淺,舟船澀滯,輸不及期程。今從 閶門 外古 七里港 開河,向東屈曲,取 禪智寺橋 ,東通舊官河,計長一十九里。”《宋史·河渠志七》:“ 黃巖縣 舊有官河,自縣前至 溫嶺 ,凡九十里。” 清 吳偉業 《揚州》詩:“官河楊柳誰新種,御苑鶯花豈舊遊。”
一帶
泛指某處和與它相連的地方
北京一帶
稅廠一帶。——《廣東軍務記》
橋邊一帶。
雨棹
指雨中的行船。 宋 王安禮 《瀟湘憶故人慢》詞:“疏簾廣廈,寄瀟灑、一枕南柯。引多少、夢中歸緒, 洞庭 雨棹煙簑。” 宋 許月卿 《次韻程願》:“二 李 歌行醉里歌,君溪雨棹我煙簑。”
風帆
亦作“ 風颿 ”。 1.船帆。 清 林則徐 《中秋嶰筠尚書招余及關滋圃軍門天培飲沙角炮台眺月有作》詩:“轉眸已失 大小虎 ,須臾 沙角 風颿收。” 郭風 《葉笛集》:“我看見無數的雙桅船,以它們的高聳的桅桿、紅色的三角旗、白色和茶色的風帆,張起或卷下的風帆,來裝飾你的港口。”
(2).指張帆乘風而行的船。 唐 韓愈 《岳陽樓別竇司直》詩:“嚴程迫風帆,劈箭入高浪。” 宋 周密 《齊東野語·三高亭記改本》:“嘗試倚楹而望,水光浮空,雲日上下,風颿煙艇,飄忽晦明。” 明 張煌言 《懷王媿兩少司馬徐闇公沉復齋中丞》詩:“南望 銅陵 又一山,風颿千尺鯨波間。” 艾蕪 《海島上》:“屋外一望無際的淡藍色海面和幾隻茶褐色風帆,便像壁間的大畫幅一樣,明靜而清新地擺在我的眼前。”
有無
亦作“ 有亡 ”。1.有或無。《文選·司馬相如<子虛賦>》:“臣 楚國 之鄙人也,幸得宿衛,十有餘年,時從出遊,游於後園,覽於有無,然猶未能徧覩也。” 李善 註:“覽於有無,謂或有所見,或復無也。” 漢 揚雄 《羽獵賦》:“馳弋乎神明之囿,覽觀乎羣臣之有亡。” 唐 賈島 《送僧》詩:“言歸文字外,意出有無間。”《水滸傳》第三九回:“這個不難,只取牢城營文冊一查,便見有無。”
(2).指家計的豐或薄。《禮記·檀弓上》:“ 子游 問喪具。夫子曰:‘稱家之有亡。’ 子游 曰:‘有亡惡乎齊?’” 陸德明 釋文:“有亡……一音無。” 孔穎達 疏:“亡,無也。言各隨其家計豐薄有無也。” 宋 范仲淹 《宋故乾州刺史張公神道碑》:“﹝公﹞復常好施,與宗族同其有亡。” 沉從文 《從文自傳·我所生長的地方》:“城中人每年各按照家中有無,到天王廟去殺豬,宰羊,磔狗,獻雞,獻魚,求神保佑五穀的繁殖,六畜的興旺,兒女的長成,以及作疾病婚喪的禳解。”
(3).指有餘與不足。《書·益稷》:“懋遷有無化居,烝民乃粒,萬邦作乂。” 孫星衍 疏:“有為有餘,無為不足也。”按,《文選·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之四》引作“有亡”。 唐 韓愈 《原道》:“為之賈以通其有無。” 宋 蘇軾 《過雲龍山人張天驥》詩:“墟里通有無,垣牆任摧倒。” 沉從文 《從文自傳·我所生長的地方》:“商人各負擔了花紗同貨物,灑脫的向深山中村莊走去,同平民作有無交易,謀取什一之利。”
(4).所有。 唐 韓愈 《處士盧君墓志銘》:“其弟 渾 ,以家有無,葬以車一乘於 龍門山 先人兆。” 宋 曾鞏 《故太常博士吳君墓碣》:“其喪父也,以家之有無葬,故葬不緩。”
(5).古代哲學範疇。有,指事物的存在,有“有形、有名、實有”等義;無,指事物的不存在,有“無形、無名、虛無”等義。《老子》:“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論說》:“次及 宋岱 、 郭象 ,鋭思於幾神之區; 夷甫 、 裴頠 ,交辨於有無之域:並獨步當時,流聲後代。”
筆端
指寫文章、寫字、繪畫時筆的運用以及所表現出來的意境
一一呈諸筆端
冥搜
(1).盡力尋找,蒐集。 晉 孫綽 《游天台山賦》:“非夫遠寄冥搜,篤信通神者,何肯遙想而存之。” 宋 周密 《齊東野語·書籍之厄》:“吾家三世積累,先君子尤酷嗜,至鬻負郭之田以供筆札之用。冥搜極討,不憚勞費,凡有書四萬二千餘卷。”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促織》:“而心目耳力俱窮,絶無蹤響,冥搜未已,一癩頭蟆猝然躍去。”
(2).深思苦想。 唐 王昌齡 《箜篌引》:“ 明光殿 前論九疇,簏讀兵書盡冥搜。” 元 曾瑞 《青杏子·騁懷》曲:“情動魂消,腹稿冥搜,宿恩當受。” 清 采蘅子 《蟲鳴漫錄》卷下:“必兢兢焉冥搜積想,務期周遍而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