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高著憑君肯讓先,行旌南指卜星躔。
三年磨礪功由己,八月泥金信自天。
文貴碧雞堪刮目,歲逢玉兔好仔肩。
衣裳試整新羅綺,釋褐從教似蛻蟬。
詩詞問答
問:《次近復兄送伯發侄南征三首·其三》的作者是誰?答:李全昌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李全昌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全昌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先韻
參考注釋
讓先
讓別人占先
行旌
(1).舊指官員出行時的旗幟。亦泛指出行時的儀仗。 太平天囯 洪仁玕 《香港餞別》詩:“未挈琵琶揮別調,聊將詩句壯行旌。” 周詠 《去國吟》:“落紅片片迷征程,萋萋芳草映行旌。” 魯迅 《三閒集·太平歌訣》:“恭喜的英雄,你前去罷,被遺棄了的現實的現代,在後面恭送你的行旌。”
(2).藉以敬稱出行的官員。《英烈傳》第十九回:“ 宋濂 對 孫炎 道:‘請問行旌從何而來?高姓大名?不知來尋在下,有何見教?’”《蕩寇志》第一二三回:“舍下離此不遠,願請行旌小住一日,未知可否。”
星躔
日月星辰運行的度次。 南朝 梁武帝 《閶闔篇》:“長旗掃月窟,鳳跡輾星躔。”《舊唐書·文宗紀下》:“德有所未至,信有所未孚,災氣上騰,天文謫見,再周期月,重擾星躔。” 宋 辛棄疾 《歸朝歡》詞:“有時光彩射星躔,何人汗簡讎 天祿 ?” 明 唐順之 《送蔣尉赴金華》詩:“分野應星躔, 金華 婺女邊。” 清 高其倬 《望雪山》詩:“豎指數峰插霄漢,如坐井底窺星躔。”
磨礪
用磨擦法使物尖銳,比喻人經受磨練或鍛鍊
有志尚者,遂能磨礪,以就素業。——《顏氏家訓·勉學》
泥金
用金粉或金屬粉製成的金色塗料,用來裝飾箋紙或調和在油漆中塗飾器物
碧雞
亦作“ 碧鷄 ”。 1.傳說中的神物。《漢書·郊祀志下》:“或言 益州 有金馬、碧雞之神,可醮祭而致,於是遣諫大夫 王褒 使持節而求之。”《後漢書·西南夷傳·邛都夷》:“ 青蛉縣 禺同山 有碧鷄、金馬,光景時時出見。”《文選·左思<蜀都賦>》:“金馬騁光而絶景,碧雞儵忽而曜儀。” 呂延濟 註:“金馬、碧雞,神物也。” 宋 王安石 《送文學士倅邛州》詩:“時平無喻檄,不訪碧雞祥。” 明 李夢陽 《得何子過湖南訊息》詩:“ 馬援 留銅柱, 王褒 祀碧雞。” 清 姚鼐 《雲南布政使王芥子入覲賦贈》詩:“維藩萬里護邊黎,擁節三年祀碧雞。”
(2).山名。在今 雲南省 昆明市 西南。 元 李京 《初到滇池》詩:“珍重 碧雞 山上月,相隨萬里更多情。” 明 機先 《碧雞秋色》詩:“ 碧雞 西望水天虛,漠漠秋光畫不如。”
(3).山名。在今 四川省 西昌市 。 唐 劉禹錫 《送楊處厚》詩:“王城曉入窺 丹鳳 , 蜀 路晴來見 碧鷄 。”
(4). 漢 王褒 《碧雞頌》的省稱。《文選·劉孝標<廣絕交論>》:“騁黃馬之劇談,縱《碧雞》之雄辯。” 呂延濟 註:“ 王褒 為《碧雞頌》,雄盛辯(辭)之謂也。”《梁書·任昉傳》作“碧鷄”。 唐玄宗 《鶺鴒頌》序:“才雄白鳳,辯壯《碧雞》。”
(5).一種會報更的林鳥。 明 劉基 《絕句漫興》之七:“碧雞啼落山頭月,腸斷槐根夢不回。” 明 張佳胤 《游太華山記》:“每鼓林鳥叫號,互移棲所,夜凡五起,山僧視為更候。是夕,余不能寐,驗之果爾。枕上口占四詩,內云:‘山中無玉漏,自有碧雞啼。’蓋謂是也。”
刮目
(1).拭目。謂改變舊看法。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慕賢》:“ 子云 ( 蕭子云 )嘆曰:‘此人(指 丁覘 )後生無比,遂不為世所稱,亦是奇事。’於是聞者稍復刮目。”
(2).指集中注意力。《新唐書·張廷珪傳》:“今受命伊始,華夷百姓清耳以聽,刮目以視,冀有聞見,何遽孤其望哉?” 宋 蘇舜欽 《送李冀州》詩:“眾人刮目看能事,著鞭無為儒生羞。”
(3).謂另眼看待。《醒世恆言·佛印師四調琴娘》:“只為 端卿 生得方面大耳,秀目龍眉,身軀偉岸,與其他侍者不同,所以天顏刮目。”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二三篇:“但如集諸碎錦,合為帖子,雖非巨幅,而時見珍異,因亦娛心,使人刮目矣。”
玉兔
(1)
(2) 月宮裡的兔
(3) 又指月亮
玉兔東升
仔肩
擔負的擔子、任務
佛時仔肩。——《詩·周頌·敬之》
衣裳
衣服的通稱
身上衣裳。——唐· 白居易《賣炭翁》
與衣裳。——唐· 柳宗元《童區寄傳》
淚滿衣裳。——唐·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振衣裳。——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羅綺
(1).羅和綺。多借指絲綢衣裳。 漢 張衡 《西京賦》:“始徐進而羸形,似不任乎羅綺。”
(2).指衣著華貴的女子。 唐 李白 《清平樂》詞:“女伴莫話孤眠,六宮羅綺三千。” 宋 柳永 《迎新春》詞:“徧九陌羅綺,香風微度。” 清 李漁 《玉搔頭·弄兵》:“看羅綺千行,列成屏架。”
(3).喻繁華。 明 夏完淳 《楊柳怨和錢大揖石》:“到今羅綺古 揚州 ,不辨 秦 灰十二樓。” 黃小配 《<廿載繁華夢>序二》:“最憐羅綺地,回首已荒煙。”
釋褐
(1).脫去平民衣服。喻始任官職。 漢 揚雄 《解嘲》:“夫上世之士,或解縛而相,或釋褐而傅。” 晉 袁宏 《三國名臣序贊》:“﹝ 孔明 ﹞釋褐中林,鬱為時棟。”《周書·李基傳》:“ 大統 十年,﹝ 李基 ﹞釋褐員外散騎常侍。”
(2).指進士及第授官。 宋 高承 《事物紀原·旗旐采章·釋褐》:“ 太平興國 二年正月十二日,賜新及第進士諸科 呂蒙正 以下緑袍靴笏,非常例也。御前釋褐,蓋自是始。” 宋 洪邁 《夷堅甲志·陳國佐》:“ 政和 癸巳, 國佐 遂魁辟雍,釋褐第一。”
從教
(1).聽從教導。《韓非子·詭使》:“無二心私學,聽吏從教者,則謂之陋。”
(2).指信教的人;教徒。 清 夏燮 《中西紀事·江楚黜教》:“ 羅 至 撫州 中途,憩息於從教 陳 姓之宅。”
(3).指脅從、受教唆的人。 清 魏源 《陝西按察使贈布政使嚴公神道碑銘》:“以其間縛悍 回 於 華 渭 ,禽餘匪於 寧羌 城固 ,皆治渠魁,寬脅從,曰:‘吾但治從逆,不治從教。’”
(4).從此使得;從而使。 唐 韓偓 《偶見》詩:“千金莫惜旱蓮生,一笑從教 下蔡 傾。”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二:“余愛其晚年佳句,如:‘廢書祇覺心無著,少飲從教睡亦清。’”
(5).聽任;任憑。 宋 韋驤 《菩薩蠻》詞:“白髮不須量,從教千丈長。” 明 高啟 《夜雨》詩:“醉來獨滅青燈臥,風雨從教滴夜長。” 清 錢謙益 《團扇篇》詩:“從教妾扇經秋掩,但願君心並月圓。”
蛻蟬
蟬脫殼。謂解脫成仙。 唐 韓愈 《謝自然詩》:“入門無所見,冠屨同蛻蟬,皆雲神仙事,灼灼信可傳。” 宋 范成大 《問天醫賦》:“脫兔 彭 殤之囿,蛻蟬人鬼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