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朗齋(在萬壽山陽)原文
仁圓義則方,禮立智期朗。
山水足是齋,仁智愜所賞。
昆明滄池俯,萬壽高峰仰。
俯仰入澄觀,心與天地廣。
廓然應物來,淳風庶可仿。
詩詞問答
問:圓朗齋(在萬壽山陽)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圓朗齋(在萬壽山陽)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養韻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三十八
2. 在萬壽山陽
參考注釋
山水
(1) 山上流下來的水
(2) 山和水,指山明水秀的自然風景
山水相連
(3) 指山水畫
潑墨山水
吳道玄…因寫 蜀道山水,始創山水之體,自為一家。—— 唐· 張彥遠《歷代名畫記》
仁智
(1).仁與智。《孟子·公孫丑下》:“ 周公 使 管叔 監 殷 , 管叔 以 殷 畔;知而使之,是不仁也,不知而使之,是不智也。仁智, 周公 未之盡也,而況於王乎?”參見“ 仁 ”。
(2).仁愛而多智。《韓非子·問田》:“故不憚亂主闇上之患禍,而必思以齊民萌之資利者,仁智之行也。”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濟水》:“﹝ 徐偃王 ﹞長而仁智。”
昆明
中國雲南省省會。市區面積2199平方公里,市區人口129萬.中國西南重鎮,雲南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西南交通樞紐。別名“春城”
滄池
(1). 漢 未央宮 內池名。《三輔黃圖·滄池》:“ 未央宮 有 滄池 ,言池水蒼色,故曰 滄池 。池中有 漸臺 , 王莽 死於此。” 漢 張衡 《西京賦》:“ 滄池 漭沆, 漸臺 立於中央。”
(2).泛指水色碧青的池塘。 南朝 宋 顏延之 《碧芙蓉頌》:“擢麗滄池,飛映雲屋。” 唐 韋元旦 《興慶池侍宴應制》詩:“滄池漭沆帝城邊,殊勝 昆明 鑿 漢 年。”
萬壽
(1).長壽。祝福之詞。《詩·小雅·南山有台》:“樂只君子,萬壽無期。” 晉 潘岳 《閒居賦》:“稱萬壽以獻觴,鹹一懼而一喜。” 唐 李翱 《祭楊僕射文》:“宜哉萬壽,吉慶靡他。” 宋 孔平仲 《孔氏雜說》卷二四:“上父母壽,可稱‘萬壽’。”參見“ 萬壽無疆 ”。
(2).封建時代指皇帝、皇太后的生日。《林則徐日記·道光十八年十月十日》:“太后萬壽,黎明詣 萬壽宮 行慶賀禮。”《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回:“第三天接著又是 中國 皇帝的萬壽。”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傑歸真》:“宏惟我 天囯 振興文治,廑念武功,自癸好開科,以 天王 萬壽時舉行,旋移於幼主萬壽時,以每年十月初一日宏開天試。”
高峰
最高點或最高部分。比喻事物發展的最高點
珠穆朗瑪峰是世界第一高峰
攀登科學高峰
俯仰
(1) 低頭和抬頭,泛指隨便應付
左右周旋,進退俯仰。——《左傳·定公十五年》
俯仰由人
(2) 比喻很短的時間
俯仰之間,已成陳跡。——王羲之《蘭亭集序》
心與
以心相許。《文選·枚乘<七發>》:“雜裾垂髾,目窕心與。” 劉良 註:“心與,心相許也。” 唐 裴度 《蜀丞相諸葛武侯祠堂碑銘》序:“故 州平 心與, 元直 神交。”
天地
(1)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會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天地之聞。——清· 黃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動天地。——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2) 比喻人們活動的範圍
(3) 指天地之間,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呂氏春秋·慎行論》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調劑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養人也。
廓然
(1) 形容空曠寂靜的樣子
四顧廓然
(2) 靜靜地
廓然獨居
應物
(1).順應事物。《莊子·知北游》:“邀於此者,四枝彊,思慮恂達,耳目聰明,其用心不勞,其應物無方。” 鍾泰 發微:“‘應物無方’,言不執滯也。”《史記·太史公自序》:“與時遷移,應物變化,立俗施事,無所不宜。” 宋 歐陽修 《道無常名說》:“無常以應物為功,有常以執道為本。”《西遊記》第二回:“這猴王自從了道之後,身上有八萬四千毛羽,根根能變,應物隨心。”
(2).猶言待人接物。《晉書·外戚傳·王濛》:“虛己應物,恕而後行。”《隋書·循吏傳·劉曠》:“ 劉曠 ,不知何許人也。性謹厚,每以誠恕應物。” 明 孫柚 《琴心記·挑動春心》:“你看他清標應物,如春月之濯柳;英氣逼人,似野鶴之出羣。” 清 姚鼐 《揚雄<太玄>目錄序》:“雖庸愚不肖,苟筮之而見所以處事應物者,皆合乎聖人之道也。”
淳風
淳厚樸實的風土人情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圓朗齋(在萬壽山陽)原文_圓朗齋(在萬壽山陽)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