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朗齋(在萬壽山陽)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圓朗齋(在萬壽山陽)原文

仁圓義則方,禮立智期朗。

山水足是齋,仁智愜所賞。

昆明滄池俯,萬壽高峰仰。

俯仰入澄觀,心與天地廣。

廓然應物來,淳風庶可仿。

詩詞問答

問:圓朗齋(在萬壽山陽)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圓朗齋(在萬壽山陽)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養韻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三十八

2. 在萬壽山陽

參考注釋

山水

(1) 山上流下來的水

(2) 山和水,指山明水秀的自然風景

山水相連

(3) 指山水畫

潑墨山水

吳道玄…因寫 蜀道山水,始創山水之體,自為一家。—— 唐· 張彥遠《歷代名畫記》

仁智

(1).仁與智。《孟子·公孫丑下》:“ 周公 使 管叔 監 殷 , 管叔 以 殷 畔;知而使之,是不仁也,不知而使之,是不智也。仁智, 周公 未之盡也,而況於王乎?”參見“ 仁 ”。

(2).仁愛而多智。《韓非子·問田》:“故不憚亂主闇上之患禍,而必思以齊民萌之資利者,仁智之行也。”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濟水》:“﹝ 徐偃王 ﹞長而仁智。”

昆明

中國雲南省省會。市區面積2199平方公里,市區人口129萬.中國西南重鎮,雲南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西南交通樞紐。別名“春城”

滄池

(1). 漢 未央宮 內池名。《三輔黃圖·滄池》:“ 未央宮 有 滄池 ,言池水蒼色,故曰 滄池 。池中有 漸臺 , 王莽 死於此。” 漢 張衡 《西京賦》:“ 滄池 漭沆, 漸臺 立於中央。”

(2).泛指水色碧青的池塘。 南朝 宋 顏延之 《碧芙蓉頌》:“擢麗滄池,飛映雲屋。” 唐 韋元旦 《興慶池侍宴應制》詩:“滄池漭沆帝城邊,殊勝 昆明 鑿 漢 年。”

萬壽

(1).長壽。祝福之詞。《詩·小雅·南山有台》:“樂只君子,萬壽無期。” 晉 潘岳 《閒居賦》:“稱萬壽以獻觴,鹹一懼而一喜。” 唐 李翱 《祭楊僕射文》:“宜哉萬壽,吉慶靡他。” 宋 孔平仲 《孔氏雜說》卷二四:“上父母壽,可稱‘萬壽’。”參見“ 萬壽無疆 ”。

(2).封建時代指皇帝、皇太后的生日。《林則徐日記·道光十八年十月十日》:“太后萬壽,黎明詣 萬壽宮 行慶賀禮。”《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回:“第三天接著又是 中國 皇帝的萬壽。”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傑歸真》:“宏惟我 天囯 振興文治,廑念武功,自癸好開科,以 天王 萬壽時舉行,旋移於幼主萬壽時,以每年十月初一日宏開天試。”

高峰

最高點或最高部分。比喻事物發展的最高點

珠穆朗瑪峰是世界第一高峰

攀登科學高峰

俯仰

(1) 低頭和抬頭,泛指隨便應付

左右周旋,進退俯仰。——《左傳·定公十五年》

俯仰由人

(2) 比喻很短的時間

俯仰之間,已成陳跡。——王羲之《蘭亭集序》

心與

以心相許。《文選·枚乘<七發>》:“雜裾垂髾,目窕心與。” 劉良 註:“心與,心相許也。” 唐 裴度 《蜀丞相諸葛武侯祠堂碑銘》序:“故 州平 心與, 元直 神交。”

天地

(1)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會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天地之聞。——清· 黃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動天地。——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2) 比喻人們活動的範圍

(3) 指天地之間,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呂氏春秋·慎行論》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調劑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養人也。

廓然

(1) 形容空曠寂靜的樣子

四顧廓然

(2) 靜靜地

廓然獨居

應物

(1).順應事物。《莊子·知北游》:“邀於此者,四枝彊,思慮恂達,耳目聰明,其用心不勞,其應物無方。” 鍾泰 發微:“‘應物無方’,言不執滯也。”《史記·太史公自序》:“與時遷移,應物變化,立俗施事,無所不宜。” 宋 歐陽修 《道無常名說》:“無常以應物為功,有常以執道為本。”《西遊記》第二回:“這猴王自從了道之後,身上有八萬四千毛羽,根根能變,應物隨心。”

(2).猶言待人接物。《晉書·外戚傳·王濛》:“虛己應物,恕而後行。”《隋書·循吏傳·劉曠》:“ 劉曠 ,不知何許人也。性謹厚,每以誠恕應物。” 明 孫柚 《琴心記·挑動春心》:“你看他清標應物,如春月之濯柳;英氣逼人,似野鶴之出羣。” 清 姚鼐 《揚雄<太玄>目錄序》:“雖庸愚不肖,苟筮之而見所以處事應物者,皆合乎聖人之道也。”

淳風

淳厚樸實的風土人情

詩詞推薦

  • 水調歌頭

    葛長庚宋代〕天下雲遊客,氣味偶相投。暫時相聚,忽然雲散水空流。飽飫閩中風月,又愛浙間山水,杖屨且逍遙。太上包中下
  • 金山雨望

    乾隆清代〕細雨飛來箭發弦,江波接上勢如連。須臾雲斂千峰淨,綴目晴光會一川。
  • 二月梅

    李龍高宋代〕明知身是雪霜姿,瘦骨稜稜不入時。但得春風盈宇宙,老翁也要逐兒嬉。
    圓朗齋(在萬壽山陽)原文_圓朗齋(在萬壽山陽)的賞析_古詩文
  • 金鵝晚眺

    釋永頤宋代〕天低野曠樹濛濛,盡入金鵝望眼中。青嶂月生雙雁去,碧溪雲繞亂帆通。平稿落照沈煙墅,結陣寒鴉噪螟叢。歲月
  • 齊雩祭歌 迎神 二

    謝朓南北朝〕陽律亢。陰晷伏。耗下土。薦穜稑。
  • 新店道中 其二

    王冕元代〕即看白雁向南飛,又見黃花落短籬。河道便風容易上,客程過匣信難期。新霜颯颯吹楊柳,野老離離和竹枝。欲飲
    圓朗齋(在萬壽山陽)原文_圓朗齋(在萬壽山陽)的賞析_古詩文
  • 曉游寶珠洞

    乾隆清代〕夏夜不厭涼,暑雨不厭晴。明發游照園,披衣見疏星。危石咽亂泉,清露零繁英。未聞鳥雀喧,而多花草馨。初陽
  • 相和歌辭。蒿里

    貫休唐代〕兔不遲,烏更急,但恐穆王八駿,著鞭不及。所以蒿里,墳出蕺蕺。氣凌雲天,龍騰鳳集。盡為風消土吃,狐掇蟻
  • 右溪新樓落成次青蘿韻·其二

    吳允祿明代〕三城秋色遠浮空,坐倚層軒望不窮。山靜頗疑塵世隔,磴危真訝廣寒通。朱簾綠映千門柳,碧簟涼生四面風。珍重
  • 調笑令(效韋蘇州作)

    呂南公宋代〕行客。行客。身世東西南北。家林迢遞不歸。歲時悲盛淚垂。垂淚。垂淚。兩鬢與霜相似。
    圓朗齋(在萬壽山陽)原文_圓朗齋(在萬壽山陽)的賞析_古詩文
  • 趙尉送菜

    方岳宋代〕豈可常貧料此翁,齋盂頓有玉瓏忪。春山藥草能同飯,夜雨茅堂未缺供。杞菊共傳寒綠賦,柴桑不隔紫霄峰。冰甆
  • 晚興

    張鎡宋代〕江漢舊名侯,飄蕭發未秋。時榮那似此,天地入詩游。
  • 韻琴齋口號

    乾隆清代〕春泉雖注力猶微,恰是太音聲正希。我不解琴會琴理,借他鼓動七弦徽。
  • 靖安寺

    陳洙宋代〕處士亡來二百年,故居牢落變祗園。詩名長共江山在,冤氣尚磨星斗昏。台榭幾人留好句,漁樵何處問曾孫。昔時
  • 【正宮】醉太平

    阿里耀卿元代〕寒生玉壺,香燼金爐,晚來庭院景消疏,閒愁萬縷。胡蝶歸夢迷溪路,子規叫月啼芳樹,玉人垂淚滴珍珠,似梨花
    圓朗齋(在萬壽山陽)原文_圓朗齋(在萬壽山陽)的賞析_古詩文
  • 送裴光世赴舉

    強至宋代〕光世出門頭懶回,身將西去犯斗魁。風雲自系鵬鵠健,里道正為驊騮開。憶初鄉賦選主司,數州側腦聽外台。一朝
    圓朗齋(在萬壽山陽)原文_圓朗齋(在萬壽山陽)的賞析_古詩文
  • 崇恩演福禪增偈

    賈似道宋代〕靈山一別幾經春,今日重來喜見君。佛法一肩擔荷卻,黃鶴樓前第一尊。
    圓朗齋(在萬壽山陽)原文_圓朗齋(在萬壽山陽)的賞析_古詩文
  • 見梅有感

    曹彥約宋代〕莫把夭妍等重輕,賦成千韻況難名。看來好處非因色,敢向春前似有情。奈老不成三弄笛,濟時還擬一杯羹。清標
    圓朗齋(在萬壽山陽)原文_圓朗齋(在萬壽山陽)的賞析_古詩文
  • 次韻無咎戲贈兼呈同舍諸公

    曹輔宋代〕少年落魄走四方,看山聽水興難忘。深林誰復知孤芳,十載江湖稱漫郎。紫溪風月幽思長,綠水如鏡煙蒼蒼。追隨
  • 楝花

    陳師道宋代〕密葉已成蔭,高花初著枝。幽香不自好,寒艷未多知。會見垂金彈,聊容折紫緌。粉身非所恨,猶復得聞思。
圓朗齋(在萬壽山陽)原文_圓朗齋(在萬壽山陽)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