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 登甘露寺多景樓望淮有感

作者:程珌 朝代:宋代

原文

天地本無際,南北竟誰分。
樓前多景,中原一恨杳難論。
卻似長江萬里,忽有孤山兩點,點破水晶盆。
為借鞭霆力,驅去附崑崙。
望淮陰,兵冶處,儼然存。
看來天意,止欠士雅與劉琨。
三拊當時頑石,喚醒隆中一老,細與酌芳尊。
孟夏正須雨,一洗北塵昏。

詩詞問答

問:《水調歌頭 登甘露寺多景樓望淮有感》的作者是誰?答:程珌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詞

詩文賞析


多景樓在京口(今江蘇鎮江 )北固山甘露寺內。這裡面臨長江,地勢突兀,極目遠眺,萬里山川可收眼底 。乾道六年(1170)知潤州軍州事陳天麟重建,並作《多景樓記》雲 :“至天清日明,一目萬里,神州赤縣 ,未歸輿地,使人慨然有恢復意。”因此,身處半壁的南宋文人遂多登樓感懷之作。另外,這首詞抒發興廢之感,也還同“望淮”有關。淮河,本來是中國南方的一條內河,但在南宋,卻成了宋金以和約方式議定的疆界。現在,程珌登多景樓而望淮河,當然感觸就更多了。
寫法上,作者一方面緊摳多景樓、淮河展開主題,另一方面則把重點放在“有感”二字上,以抒發抱負為創作的最終目的。上半闋中,一、二句用淮河起興,三、四句以多景樓承接,一上來就自然地點破了題目。不過 ,即使是這四句,作者的感慨也是隨處可見的:“天地本無際”,再現瞭望中所見的廣袤山河 ,但一個“本”字,則顯示著作者對人為邊際的不滿。至於“南北竟誰分”,就完全是作者的議論,其中“誰分”二字,問得尖銳、強烈 ,是全篇的關鍵所在。“樓前多景”由多景樓樓名演化而成,是全篇唯一寫到美好風光的地方,只是作者並沒有把目光停留在這裡,而是由眼前的多景引出了瘡痍的中原,以及內心的家國之恨 。“卻似”以下五句寫樓前孤山,愈加顯示了以情馭景的力量。京口附近有金、焦二山,南宋時還屹立在長江之中 。詞人把長江(水晶盆)同“本無際”的祖國大地聯繫在一起,並由“點破水晶盆”的孤山想到分開南北的淮河,於是本為江中奇景的金山、焦山自然成了作者咀咒的對象,以至發誓要借鞭撻雷霆的力量,把它們趕回到崑崙老家去(崑崙山周圍萬山攢聚 ,因而作者想像那裡才是山的世界)。下半闋仍以望淮開始,但淮河數千里,獨獨“望見了”淮阻的兵冶處,這無疑是抒情的需要。兵冶處,指冶鑄兵器的地方。《晉書·祖逖傳》說,祖逖北伐,渡江,“屯於淮陰 ,起冶鑄兵器,得二千人而後進。”正因為這一陳跡的存在 ,使作者想起了山河未改,天意向宋,恢復大業,“止欠士雅與劉琨。”士雅是祖逖的字。史載,祖逖與劉琨友善,素以恢復之事互相鼓勵,為練好殺敵本領,他們常常中夜聞荒雞而起舞。後來祖逖破敵,劉琨在給友人的信中說 :“吾枕戈待旦,志梟叛逆,常恐祖生先我著鞭 。”同樣,出於憑弔古蹟的目的,作者在偌大一座甘露寺內偏偏發現了“頑石”,想起了誓師北伐的諸葛亮。甘露寺內有一被稱作“狠石”的石頭,形狀如羊,據傳,諸葛亮曾坐其上,與孫權商議破曹大計。詞中 ,作者說他“三拊”(拊是拍的意思)頑石 ,可見他對頑而感慨再四 ;說必須“喚醒”隆中一老,是由於當時“止欠士雅與劉琨”,無人可與共商大事;說要同諸葛亮“細”酌“芳尊”,則表示對統一大計的關切 。“孟夏正須雨,一洗北塵昏”兩句既點時令,又以景結全篇。“洗北塵”所指,不言而喻。
總之,在眾多的多景樓詩詞中,程珌此篇把鋒芒直指宋、金統治者,感情飽滿,很有氣勢,是獨具特色的篇章。詞篇一上來即以“誰分”二字把讀者的注意力引向強行劃分南北的罪魁身上,到下半片,更有“看來天意,止欠士雅與劉琨”,“止欠”二字不僅在說物是人非,更重要的是指斥統治集團,說他們中沒有一個為國家、為民族著想的英雄。至於兩片的結尾,前者說要借鞭霆力趕走江中孤山,後者說須要一場大雨淨洗北塵,則明顯是指擊退金人一事。這些句子的字裡行間,處處都燃燒著作者的激情。
詞人抒情,或肆意以言志,或借物以寓意,走出了兩條不同的路子。程珌與辛棄疾交遊,詞風也入明白暢曉一流。這首《水調歌頭》的主要部分是內心情緒的直接抒發,但另外一些地方,卻同時藉助了比興寄託。如“點破水晶盆”暗指金甌有缺 ,“鞭霆力”“正須雨 ”借喻抗金力量 ,“崑崙”指金人的老家,“北塵昏”指金兵的氣焰等 。兩種方法的交替使用,既避免了純用比興寄託可能造成的晦澀,也避免了一味直抒胸臆可能帶來的質直,因此形成別具一格的詞風。此外,本篇包含寓意的句子都比較淺顯易懂,這又使得全篇更加一致。

詩詞推薦

  • 偈頌三十首

    釋慧暉宋代〕玉龍起雨上東天,石虎出風下北山。夜兔穿雲南海底,晝烏破暗西畔岩。
    水調歌頭 登甘露寺多景樓望淮有感原文_水調歌頭 登甘露寺多景樓望淮有感的賞析_古詩文
  • 詠梅

    陳亮宋代〕為探梅魁策蹇驢,竹梢疏處見清癯。清香雅韻十分足,俗態囂塵一點無。寄我誰能如陸凱,愛渠自謂若林逋。夜窗
    水調歌頭 登甘露寺多景樓望淮有感原文_水調歌頭 登甘露寺多景樓望淮有感的賞析_古詩文
  • 送馮著受李廣州署為錄事

    韋應物唐代〕鬱郁楊柳枝,蕭蕭征馬悲。送君灞陵岸,糾郡南海湄。名在翰墨場,群公正追隨。如何從此去,千里萬里期。大海
  • 後兩日大雪邦衡復用前韻作窮語戲和

    周必大宋代〕天憐寓客混緇徒,十日無煙香積廚。暮雪故教投碎米,饞涎那更忍流酥。旃毛齧盡寒生粟,風絮吟時韻怕醐。誰似
  • 和費廷玉

    仇遠宋代〕笑人狗走鹿斯奔,父子瓜畦手自耘。不願青黃施斷木,且將蒼白看浮雲。山巾聊友華陽鶴,野飯時羹古澗芹。顯宦
  • 已亥雜詩 174

    龔自珍清代〕志乘英靈瑣屑求,豈其落筆定陽秋。百年子姓殷勤意,忍說挑燈為應酬。
    水調歌頭 登甘露寺多景樓望淮有感原文_水調歌頭 登甘露寺多景樓望淮有感的賞析_古詩文
  • 頌古二十四首

    釋宗演宋代〕無邊剎境,自他不隔毫端。十世古今,始終不離當念。
    水調歌頭 登甘露寺多景樓望淮有感原文_水調歌頭 登甘露寺多景樓望淮有感的賞析_古詩文
  • 讀史感興

    黃文雷宋代〕仙棲固多名,世但知蓬萊。九州復九州,廣大莫可該。翩翩牧鶴童,巧笑如嬰孩。授我紫玄章,歸路玉笛哀。蒼寒
  • 奉和御製讀史記詩

    夏竦宋代〕漢武將從禪,須如亟釋兵。甘泉誠毖祀,喬嶽紀尊名。加禮崇休祉,修封蓋號榮。豈同承帝籙,肆覲正權衡。
  • 對殘雪懷歐陽永叔

    梅堯臣宋代〕窮臘一尺雪,跨春氣逾嚴。童僕苦病瘃,庭戶無與杴。日消夜復凍,霰積泥相醃。懶出獨懷遠,何由寄江帆。
  • 代友人悼姬

    劉滄唐代〕羅帳香微冷錦裀,歌聲永絕想梁塵。蕭郎獨宿落花夜,謝女不歸明月春。青鳥罷傳相寄字,碧江無復採蓮人。滿庭
  • 頌古十二首

    釋法泰宋代〕不落因果何曾墮,不昧因果何曾脫。當堂鏡破兩頭忘,掃影滅蹤無摸索。無摸索,何倚托。秋風吹梧桐,樹葉嗚嚗
  • 雜詩四首

    王之望宋代〕江發岷山陽,河出崑崙趾。淵源既洪深,浩浩並眾水。東流至渤澥,曲折萬餘里。經山無重數,過郡不知幾。海邊
  • 洞戶

    劉筠宋代〕百尺青樓大道邊,五陵游騎驍翩翩。不思夜魄過三五,祇問春醪賞十千。密鎖香雲深處戶,亂飄梨雪晚來天。愁眉
  • 冬日即事

    蘇轍宋代〕寒日初加一線長,臘醅添浸隔羅光。新年只願多新酒,舊疾微令變舊方。自昔杯棬元窄小,得閒筋力尚康強。買田
  • 招石希孟朝飯

    趙孟堅宋代〕水臨軒檻絕纖埃,砌面茸茸上綠苔。伺餧金鱗渾可狎,低飛翠羽不生猜。篆薰欲起筵妝集,清磬才敲夢恰回。正好
  • 倦尋芳

    潘汾宋代〕獸環半掩,鴛甃無塵,庭院瀟灑。樹色沈沈,春盡燕嬌鶯奼。夢草池塘清漸滿,海棠軒檻紅相亞。聽簫聲,記秦樓
  • 疏黑白無從

    釋重顯宋代〕天地不仁,萬化蠢蠢。若謂非緣,竹何從筍。發兮發兮,黑白是準。
    水調歌頭 登甘露寺多景樓望淮有感原文_水調歌頭 登甘露寺多景樓望淮有感的賞析_古詩文
  • 念奴嬌

    沈端節宋代〕洛妃漢女,護春寒、不惜鮫綃重疊。拾翠江邊煙澹澹,交影參差朧月。秦虢相將,英娥接武,同宴瑤池雪。層冰連
  • 菩薩蠻

    盧祖皋宋代〕燭房花幌參差見。疏簾鎮日縈愁眼。巫峽小山屏。夢雲猶未成。帶霜邊雁落。雙字宮羅薄。二十四闌乾。夜來相對
    水調歌頭 登甘露寺多景樓望淮有感原文_水調歌頭 登甘露寺多景樓望淮有感的賞析_古詩文
水調歌頭 登甘露寺多景樓望淮有感原文_水調歌頭 登甘露寺多景樓望淮有感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