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旨加賑山東甘肅去歲偏災州縣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十行寬大詎虛談,實政應教惠澤覃。

東廑低田沴齊魯,西憂瘠土旱涼甘。

貧分極次為賙賑,令飭撫藩慎再三。

恩戒侵漁須遍逮,春來胥俾力農蠶。

詩詞問答

問:《降旨加賑山東甘肅去歲偏災州縣》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覃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三十五

參考注釋

十行

《後漢書·循吏傳序》:“其( 光武帝 )以手跡賜方國者,皆一札十行,細書成文。”後因以“十行”代指皇帝的手札或詔書。 明 張居正 《擬唐回鶻率眾內附賀表》:“伏以聖主中興,九譯戴同文之治;名王內附,十行承賜札之恩。”

寬大

引申指對犯錯誤者或犯罪者從寬處理

寬大你一回兩回就不錯了,未必能寬大你三回五回

虛談

空談

虛談廢務,浮文妨要。——《晉書》

應教

魏 晉 以來稱應諸王之命而和的詩文。 南朝 宋 湛茂之 有《歷山草堂應教》詩。 唐 王維 有《從岐王過楊氏別業應教》詩。 趙殿成 箋註:“ 魏 晉 以來,人臣放文字間,有屬和於天子,曰應詔;於太子,曰應令;於諸王,曰應教。”

惠澤

惠愛與恩澤

瘠土

不肥沃的土地。《國語·魯語下》:“昔聖王之處民也,擇瘠土而處之,勞其民而用之,故長王天下。” 韋昭 註:“磽確為瘠。” 漢 張衡 《西京賦》:“處沃土則逸,處瘠土則勞,此繫乎地者也。” 明 歸有光 《論三區賦役水利書》:“夫高阜之地遠不如低洼之鄉……低鄉水退,次年以膏沃倍收,瘠土之民艱難百倍也。” 孫中山 《農功》:“反磽確為沃壤,化瘠土為良田,地利之關乎人力,概可知矣。”

賙賑

賑濟。《舊唐書·辛替否傳》:“下人咨嗟,未知賙賑;而營寺造觀,日繼於時。” 清 昭槤 《嘯亭雜錄·辛酉工賑》:“命步軍統領 明安 廣為賙賑,粥廠有所不及, 明 親乘木筏,施散餅餌。”

令飭

命令,上級命令下級。 茅盾 《子夜》十八:“他們打算一面請財政部令飭中央、中、交各行,以及其他特許發行鈔票的銀行對於各項債券的抵押和貼現,一律照辦,不得推諉拒絕。”

再三

一次又一次;多次

再三強調

侵漁

侵奪,從中侵吞牟利。《韓非子·孤憤》:“大臣挾愚污之人,上與之欺主,下與之收利侵漁,朋黨比周,相與一口。”《漢書·宣帝紀》:“今小吏皆勤事,而奉祿薄,欲其毋侵漁百姓,難矣。”《新唐書·高季輔傳》:“為政之道,期於易從,不恤其匱,而須其廉,正恐巡察歲出,輶軒繼軌,而侵漁不息也。” 清 魏源 《湖北崇陽縣知縣師君墓志銘》:“於是把持之生監與侵漁之書役,交相為難,各執一詞,弱肉強食,如圜無端。” 吳晗 《朱元璋傳》第五章:“ 元璋 把征糧和運糧的權力交給地主,以為‘這個辦法是以良民治良民,必無侵漁之患’。”

力農

致力於農事。《管子·重令》:“畜長樹藝,務時殖穀,力農墾草,禁止末事者,民之經產也。”《漢書·食貨志上》:“ 武帝 末年,悔征伐之事,乃封丞相為富民侯。下詔曰:‘方今之務,在於力農。’” 唐 杜甫 《往在》詩:“冗官各復業,土著還力農。” 清 曾國藩 《台州墓表》:“自國初徙 湘鄉 ,累世力農。”

詩詞推薦

  • 宮詞

    王仲修宋代〕玉鉞光華引六虬,天街萬燭擁宸游。端門五夜開黃幄,月在蓬山項上頭。
  • 華亭百詠唳鶴湖

    許尚宋代〕洸盪雲閒路,奫淪一水深。月光涵露重,遙聽九皋音。
  • 盧原甫與陳孺登過集·其一

    李孫宸明代〕客懷長落落,經月罷登台。忽有高人至,柴荊雨亦開。青餘霜後竹,春在水邊梅。鸚鵡論詞賦,應知屬楚才。
  • 失題

    王珪唐代〕華省當時綠鬢郎,金樽美酒醉紅芳。今日對花不成飲,春愁已與草俱長。
    降旨加賑山東甘肅去歲偏災州縣原文_降旨加賑山東甘肅去歲偏災州縣的賞析_古詩文
  • 定光南安岩

    宋思遠宋代〕路入雲山幾萬層,豁然岩宇勢崢嶸。地從物外囂塵斷,天到壺中日月長。
    降旨加賑山東甘肅去歲偏災州縣原文_降旨加賑山東甘肅去歲偏災州縣的賞析_古詩文
  • 題黃隱居秋江釣月圖

    范梈元代〕舊識先生隱者流,偶因圖畫想滄洲。斷雲滿路碧窗晚,明月何年青嶂秋。世故風塵雙短屐,生涯天地一扁舟。何由
  • 鄧忠臣母周氏輓詞

    蘇軾宋代〕微生桃真草木,桃無處謝天桃力。慈顏桃如春風,不見桃李實。古今抱此恨,有志俯仰失。公子豈先知,戰戰常惜
  • 女人

    唐寅明代〕這個女人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塵。養個兒子會做賊,偷得蟠桃供母親。
    降旨加賑山東甘肅去歲偏災州縣原文_降旨加賑山東甘肅去歲偏災州縣的賞析_古詩文
  • 辭棲真室蓋晉僊人李八百故居之址,中有遺像

    楊萬里宋代〕李真宅子故依然,道院西偏古洞前。一日身游八百里,三番花落九千年。劍池丹井俱蒼蘚,絳節霓旌已碧天。借問
  • 小重山

    何夢桂宋代〕吹斷笙簫春夢寒。倚樓思往事,淚偷彈。別時容易見時難。相看處,惟有玉連環。人在萬重山。近來應不似,舊時
    降旨加賑山東甘肅去歲偏災州縣原文_降旨加賑山東甘肅去歲偏災州縣的賞析_古詩文
  • 暮冬送璘上人歸華容

    齊己唐代〕故園雖不遠,那免愴行思。莽蒼平湖路,霏微過雪時。全無山阻隔,或有客相隨。得見交親後,春風動柳絲。
  • 醉歌

    陸游宋代〕不痴不聾不作翁,平生與世馬牛風。無材無德痴頑老,爾來對客惟稱好。相風使帆第一籌,隨風倒柂更何憂。亦不
  • 玉簪花和希純·其八

    劉跂宋代〕藍田故有他山錯,瑤旆瓊旒碧玉乾。左紫姚黃滿金谷,野人留取伴雞冠。
  • 武陵春

    佚名宋代〕物物般般都放下,熟境自然休。忙裡偷閒鬧處收。不掛一絲頭。動靜不拘無動靜,法界莫能歸境丘。逍遙物外游。
  • 致中惠瓜因成二絕句

    劉子翬宋代〕蔗漿溜溜香浮玉,蘇水沉沉色弄金。那似甘瓜能破渴,一盤霜雪沍清襟。
  • 贈徐東痴四首·其二

    王士禎清代〕浩蕩江瑚興,扁舟過富春。兩台雲漠漠,千尺水粼粼。偃蹇狂收態,飄零汐社人。垂竿與晞髮,萬一共悲辛。
  • 和花翁盆梅

    杜范宋代〕絕澗移來近市園,又還移入賣花分。體蟠一簇皆心匝,膚裂千梢尚手痕。試問低回隨俗態,何如峭直抱孤根。歲寒
  • 牡丹三首

    傅察宋代〕半醉西施暈曉妝,天香一夜染衣裳。躊躇欲畫無窮意,筆法何人繼趙昌。
    降旨加賑山東甘肅去歲偏災州縣原文_降旨加賑山東甘肅去歲偏災州縣的賞析_古詩文
  • 入梅

    陸游宋代〕今年面入梅日,面雲腳垂到面地。芬香小麥面,展轉北面睡。甲夜聞雨聲,起拜造物賜。三登於此卜,一飽可坐致
    降旨加賑山東甘肅去歲偏災州縣原文_降旨加賑山東甘肅去歲偏災州縣的賞析_古詩文
  • 重遊淨慈憶沅禪師

    釋英元代〕慧日峰前閣,重來百感增。空存黃面老,不見白頭僧。道偈書猶在,埋銘刻未曾。有詩行已久,何必上傳燈。
降旨加賑山東甘肅去歲偏災州縣原文_降旨加賑山東甘肅去歲偏災州縣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