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平生親契保初終,夢幻凋零念德宮。
朝路時來陪聖相,家山老去逐逋翁。
珠璣落紙吟豪健,蘭菊浮觴醉面紅。
台曜轉高無復見,除非書雁到江東。
詩詞問答
問:《謝事東歸史館相公出餞都門寵貺嘉什感舊愴別黯然衰悰謹次疆韻》的作者是誰?答:章誼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章誼的名句有哪些?答:章誼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東韻
2. 自註:潘岳妻楊戴侯之娟卒於德宮裡。
參考注釋
平生
(1) 終身;一生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婚姻是一個人的平生大事
(2) 向來;素來
他平生是很勤儉的
吾平生未嘗以吾所志語汝,是吾不是處。——清· 林覺民《與妻書》
初終
始終。 宋 曾鞏 《祭歐陽少師文》:“維公平生,愷悌忠實,內外洞徹,初終若一。”《清史稿·諸王傳七論》:“乾乾翼翼,靡間初終。” 李大釗 《青春》:“而宇宙之果否為無盡,當問宇宙之有無初終。”
夢幻
夢中的幻境
凋零
(1) 衰敗,不振
(2) 用來喻人的死傷離散
朝路
(1).朝廷的品級、品位。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八:“﹝寺監長官﹞往往以特恩賜金帶,朝路混淆,然猶以舊制不敢坐狨。”
(2).指當朝顯要。 宋 岳珂 《桯史·宸奎堅忍字》:“辛丑歲,將廷策多士貢名者,或請時事於朝路間,聞其語而不敢形於大對。”
聖相
謂德行才智卓越的輔佐大臣。後專指賢能的宰相。《晏子春秋·外篇下六》:“ 晏子 對曰:‘君其勿憂,彼 魯 君,弱主也, 孔子 ,聖相也。’”《韓非子·問田》:“ 公孫亶回 ,聖相也,而關於州部。” 唐 李商隱 《韓碑》詩:“帝得聖相相曰 度 ,賊斫不死神扶持。”《宋史·李沆傳》:“﹝ 王旦 ﹞嘆曰:‘ 李文靖 真聖人也。’當時遂謂之聖相。”
家山
謂故鄉。 唐 錢起 《送李棲桐道舉擢第還鄉省侍》詩:“蓮舟同宿浦,柳岸向家山。” 宋 梅堯臣 《讀<漢書·梅子真傳>》詩:“舊市 越溪 陰,家山 鏡湖 畔。” 明 高明 《琵琶記·琴訴荷池》:“十二欄桿,無事閒憑遍。悶來把湘簟展,夢到家山,又被翠竹敲風驚斷。”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一五二:“踏徧中華窺兩戒,無雙畢竟是家山。”
老去
(1).謂人漸趨衰老。 唐 杜甫 《往在》詩:“歸號故松柏,老去苦飄蓬。” 宋 歐陽修 《贈王介甫》詩:“老去自憐心尚在,後來誰與子爭先。” 明 汪循 《老去》詩:“老去心還競,春來花又新。”
(2).引申為老年;晚年。 沉從文 《<沉從文選集>題記》:“現在過去了二十多年,我和我的讀者,都共同將近老去了。”
(3).死去。 元 房皞 《思隱》詩:“情知老去無多日,且向閒中過幾年。” 明 李東陽 《柳岸垂綸》詩:“老去祗應家在此,不須盤石更垂蘿。”
逋翁
(1).避世之人,隱士。 宋 蘇軾 《病中聞子由得告不赴商州》詩之二:“説客有靈慚直道,逋翁久沒厭凡才。” 王文誥 輯註:“逋翁,四皓也,避 秦 隱於 商山 。”
(2).特指 宋 人 林逋 。 明 張景 《飛丸記·盟尋泉石》:“ 西湖 堤畔 逋翁 院,詩和梅花嚼出玄。”參見“ 逋仙 ”。
珠璣
(1) 寶珠;珠寶
(2) 比喻優美的詩文或詞藻
又利越之犀角象齒、翡翠珠璣。——《淮南子·人間訓》
落紙
落筆。 唐 杜甫 《飲中八仙歌》:“ 張旭 三杯草聖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 宋 曾鞏 《答葛蘊》詩:“想當經營初,落紙有如神。”《紅樓夢》第十二回:“ 賈瑞 道:‘這怎么落紙呢?’”
豪健
(1).勢力強大;聲望顯赫。《後漢書·桓譚傳》:“今人相殺傷,雖已伏法,而私結怨讎,子孫相報,後忿深前,至於滅戶殄業,而俗稱豪健,故雖有怯弱,猶勉而行之,此為聽人自理而無復法禁者也。” 唐 杜牧 《大雨行》:“盡召邑中豪健者,闊展朱盤開酒場。”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二:“ 明 季以來, 宋 學太盛。於是近今之士,競尊 漢 儒之學,排擊 宋 儒,幾乎南北皆是矣。豪健者尤爭先焉。”
(2).強健;壯健。 唐 杜甫 《沙苑行》:“苑中騋牝三千匹,豐草青青寒不死。食之豪健西域無,每歲攻駒冠邊鄙。” 宋 蘇軾 《與章子厚書》:“且其弟 岳 亦豪健絶人者也, 徐 沂 間人,鷙勇如 棐 岳 類甚眾,若不收拾驅使令捕賊,即作賊耳!” 明 高啟 《憶昨行寄吳中故人》詩:“我今齒髮雖未老,豪健已覺難如前。”
(3).氣魄大,強有力。 唐 元稹 《唐故使持節萬州諸軍事萬州刺史賜緋魚袋劉君墓志銘》:“始君善交人,凡氣志豪健尚功名者,多師之。” 宋 王安石 《祭歐陽文忠公文》:“如公器質之深厚,智識之高遠,而輔學術之精微,故充於文章,見於議論,豪健俊偉,怪巧瑰琦。” 元 劉壎 《隱居通議·文章三》:“ 老泉 之文豪健, 東坡 之文奇縱,而 潁濱 之文深沉。”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二·三家店詞》:“又 上谷 旅店,有題壁云:一將有餘 魏武帝 ,百身莫贖 楚懷王 。語極豪健。亦無名氏。”
浮觴
(1).古人每逢三月上旬的巳日在環曲的水渠旁集會,在上流放置酒杯,任其順流而下,停在誰的面前,誰就取飲,稱“浮觴”。 漢 孔臧 《楊柳賦》:“流川浮觴,殽核紛雜。” 宋 蘇轍 《平溪堂》詩:“盥手從今休汲井,浮觴取意便臨流。”參見“ 浮杯 ”。
(2).指飲酒。 三國 魏 吳質 《在元城與魏太子箋》:“雖 虞卿 適 趙 , 平原 入 秦 ,受贈千金,浮觴旬日,無以過也。”
面紅
謂爭吵。《醒世恆言·盧太學詩酒傲王侯》:“﹝ 盧才 ﹞一味索取,兩下面紅了好幾場,只是沒有。”
無復
(1).不再,不會再次。《呂氏春秋·義賞》:“詐偽之道,雖今偷可,後將無復。” 陳奇猷 校釋:“此文意謂詐偽之道,雖今可以苟且得利,後將不可復得利也。”《晉書·王導傳》:“ 桓彝 見朝廷微弱……憂懼不樂。往見 導 ,極談世事,還,謂 顗 曰:‘向見 管夷吾 無復憂矣。’” 唐 韓愈 《落葉送陳羽》詩:“落葉不更息,斷蓬無復歸。”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下·格局》:“ 聖嘆 之評《西廂》,可謂晰毛辨髮,窮幽極微,無復有遺議於其間矣。”
(2).指不再有,沒有。 晉 葛洪 《抱朴子·對俗》:“不死之事已定,無復奄忽之慮。” 南朝 梁元帝 《金樓子·雜記上》:“少來蒐集書史,頗得諸遺書,無復首尾,或失名,凡百餘卷。” 瞿秋白 《赤潮曲》:“解放我殖民世界之勞工,無論黑、白、黃,無復奴隸種。”
(3).沒有履行。 漢 劉向 《說苑·雜言》:“ 仲尼 曰:‘不強不遠,不勞無功,不忠無親,不信無復,不恭無禮,慎此五者,可以長久矣。’”
(4).不能恢復。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必仁且知》:“其規非者,其所為不得其事,其事不當,其行不遂,其名辱,害及其身,絶世無復,殘類滅宗亡國是也。”
除非
(1) 表示唯一的條件,常跟“才”、“否則”、“不然”等合用,相當於“只有”
除非在這裡修個水庫,否則不能解決供水問題
(2) 在除…外的任何情況下;除…情況之外
除非有兩個證人作證明,否則,此案不成立
(3) 表示不計算在內;除了
這事除非他,誰也不能告訴
江東
古時指長江下游蕪湖、南京以下的南岸地區,也泛指長江下游地區
據有江東。——《三國志·諸葛亮傳》
避亂江東。——宋· 司馬光《資治通鑑》
起兵江東。
割據江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