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築城曲效元微之體亦反其意也兼用其韻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伊犁無綽羅,駐我鎮撫兵。

耕牧有餘閒,命之堅築城。

守望不可闕,其實非防賊。

何曾捉民丁,事半功倍得。

游辭慣騰口,問汝復能否。

哈薩及布魯,歲歲請安走。

貢馬敢稱和,往來城下過。

將軍坐令拜,虎帳高峨峨。

抱杵事頗煩,加賜頒德言。

室家有恆產,東望玉門關。

詩詞問答

問:《古築城曲效元微之體亦反其意也兼用其韻》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三十三

參考注釋

撫兵

(1).執持兵器。《韓非子·外儲說右上》:“公怫然怒,撫兵而授謁者曰:‘殺之!吾聞 季 之不為 文 也。’”

(2).安撫士卒。 清 孔尚任 《桃花扇》第九出出名為“撫兵”。

耕牧

耕種畜牧。《史記·平準書》:“ 卜式 雖躬耕牧,不以為利,有餘輒助縣官之用。”《後漢書·馬援傳》:“開導水田:勸以耕牧,郡中樂業。” 晉 葛洪 《抱朴子·任命》:“ 弘式 匿奇於耕牧。”

築城

設定防禦工事

守望

守衛和瞭望

守望塔

山西的荒野山間,常常有牧羊人,拿著鐵鏟,守望一群綿羊和山羊。——《娘子關前》

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與藥相粘,不可取。——宋·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學不可以已。——《荀子·勸學》

(2)

 

決不能,必須不

而勢力眾寡不可論。——《資治通鑑》

不可一概而論

(3)

 

與“非”搭配,表示必須或一定

今天這個會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其實

(1) 承上文轉折,表示所說的是實際情況

畫家其實並非不懂世故

(2) 確實;的確

其實不是她說的那個意思

防賊

不遭被盜危險的;抗盜賊的

何曾

反問表示未曾

你何曾想到他今天會成為總統?

民丁

舊指壯丁。《宋書·沉攸之傳》:“ 元嘉 二十七年, 索勇 南寇,發 三吳 民丁, 攸之 亦被發。”《南齊書·王敬則傳》:“民丁無士庶皆保塘役。”《陳書·世祖紀》:“日者凶渠肆虐,眾軍進討,舟艦輸積,權倩民丁,師出經時,役勞日久。”《明史·兵志三》:“ 閩 浙 苦 倭 ,指揮 方謙 請籍民丁多者為軍。”

事半功倍

意為只用一半的功夫,而收到加倍的功效。形容用力小而收效大

游辭

虛浮不實的言辭。 漢 劉向 《說苑·正諫》:“夫 越 腹心之疾,今信其游辭偽詐而貪 齊 ,譬猶石田無所用之。” 南朝 宋 裴駰 《<史記集解>序》:“刪其游辭,取其要實,或義在可疑,則數家兼列。”《舊唐書·姜皎傳》:“游辭枉陷,旋罹貶斥;嚴憲將及,殆見誅夷。” 清 王夫之 《讀通鑑論·漢武帝十三》:“取 安 之書而讀之,原本 老氏 之言,而雜之以辯士之游辭。”

亦作“ 游詞 ”。浮而不實的話。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文學》:“ 殷中軍 嘗至 劉尹 所,清言良久, 殷 理小屈,游辭不已, 劉 亦不復答。”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議對》:“若不達政體,而舞筆弄文,支離構辭,穿鑿會巧,空騁其華,固為事實所擯,設得其理,亦為游辭所埋矣。”《北史·魏長賢傳》:“﹝ 魏彥 ﹞以《晉書》作者多家,體制繁雜,欲正其紕繆,刪其游辭,勒成一家之典。” 明 李贄 《復耿中丞書》:“屢欲附一書奉慰,第神緒忽忽,自心且不能平,而敢遽以世俗游詞奉勸於公也耶?”

騰口

同“ 滕口 ”。張口放言。 唐 白居易 《代書詩一百韻寄微之》:“騰口因成痏,吹毛遂得疵。” 宋 王安石 《和平甫寄陳正叔》:“此道廢興吾命在,世間騰口任云云。” 清 馬建忠 《適可齋記言·借外債以開鐵道說》:“如此,則他日考求西學,小儒不至咋舌,清議不至騰口矣。”

能否

——用作助動詞表示指望能自願依從的要求

能否請你幫助我們

請安

(1).請客人安坐。《儀禮·鄉飲酒禮》:“主人曰:‘請安於賓。’” 胡培翬 正義:“請安, 蔡氏 德晉 云:‘留賓安坐也。’”

(2).自請安息。《左傳·昭公二十七年》:“乃飲酒,使宰獻,而請安。” 杜預 註:“ 齊侯 請自安,不在坐也。”

(3). 清 代的問安禮節之一。男子打千,即右膝半跪,較隆重時雙膝跪下;女子雙手扶左膝,右腿微屈,往下蹲身口稱“請某人安”。《紅樓夢》第三一回:“一時進入房中,請安問好,都見過了。”《兒女英雄傳》第八回:“又趕著説:‘別請安了,作揖罷。’ 安公子 轉過身來恭恭敬敬的作了一個揖。”

(4).問安。 魯迅 《書信集·致江紹原》:“太太前乞叱名請安。” 峻青 《海嘯》第二章:“老太爺好。多年不見了, 宋五 給老太爺請安。”

往來

(1) 去和來

往來種作。——晉· 陶淵明《桃花源記》

往來視之。——唐· 柳宗元《三戒》

往來翕忽。——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往來而不絕。——宋· 歐陽修《醉翁亭記》

(2) 交往;過從

老死不相往來。——《史記·貨殖列傳》

誠欲往來。——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3) 交往的人

往來無白丁。——唐· 劉禹錫《陋室銘》

將軍

(1)

(2) 下象棋時攻擊對方的“將”或“帥”

(3) 將西洋棋中的“王”暴露在對方棋子前,以致如果不是“王”被馬上保護起來(如在其間放上另一棋子),則下一步便可能被對方吃掉

(4) 比喻給人出難題,使人感到難辦

他當眾將了我一軍,要我表演舞蹈

坐令

猶言致使;空使。 唐 韓愈 《贈唐衢》詩:“胡不上書自薦達,坐令四海如 虞 唐 ?” 明 劉基 《結交行》:“寧知嫌隙翻掌成,坐令衽席生戈兵!” 丘逢甲 《汕頭海關歌》:“坐令洋貨日報關,萬巧千奇無不備。”

虎帳

(1).舊時指將軍的營帳。 唐 王建 《寄汴州令狐相公》詩:“三軍江口擁雙旌,虎帳長開自教兵。” 宋 邵雍 《和人聞韓魏公出鎮永興過洛》:“虎帳夜寒心益壯,鳳池波暖位猶空。” 明 錢邦芑 《送侯若孩從軍》詩:“大帥 龍堆 朝卷幔,書生虎帳夜談兵。”

(2).用虎皮編成的大幄。 宋 陸游 《南唐書·徐知諤傳》:“一日游 蒜山 ,除地為場,連虎皮為大幄,號虎帳。”

峨峨

(1) 山體高大陡峭

(2) 態度莊重嚴肅

賜頒

賞賜。《周禮·天官·酒正》:“掌酒之賜頒,皆有灋以行之。” 賈公彥 疏:“雲賜頒皆有法以行之者,謂以酒頒羣臣也。”

德言

(1).德教;合乎仁德的言論。《書·康誥》:“嗚呼! 封 汝念哉!今民將在祗遹乃文考,紹聞衣德言。” 漢 賈誼 《新書·傅職》:“忠信以發之,德言以揚之。”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詩話下·瘦吟廬詩》:“君有德言堪自立,我於肺腑向誰投?”

(2).指婦德,婦言。參見“ 德言容功 ”。

室家

(1).房舍;宅院。《書·梓材》:“若作室家,既勤垣墉,惟其塗塈茨。” 曾運乾 正讀:“言為國如作室,既高其垣墉,以防大寇,亦當塞向墐戶,以防宵小。”《論語·子張》:“譬之宮牆, 賜 之墻也及肩,窺見室家之好。夫子之墻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 明 唐順之 《吳氏墓記》:“ 吳翁 乃於生時預為葬地,其營壙也如營其室家,其植木於墓也,如植於園圃。” 魯迅 《墳·摩羅詩力說》:“國民皆詩,亦皆詩人之具,而 德 卒以不亡。此豈篤守功利,擯斥詩歌,或抱異域之朽兵敗甲,冀自衛其衣食室家者,意料之所能至哉?”

(2).夫婦。《詩·周南·桃夭》:“ * ,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孔穎達 疏:“《左傳》曰:‘女有家,男有室。’室家,謂夫婦也。” 朱熹 集傳:“室謂夫婦所居,家謂一門之內。”《漢書·匡衡傳》:“臣又聞室家之道修,則天下之理得。故《詩》始國風,《禮》本冠婚。”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惑溺》:“ 孫秀 降 晉 , 晉武帝 厚存寵之,妻以姨妹 蒯氏 ,室家甚篤。” 宋 蘇軾 《代侯公說項羽辭》:“今 秦 氏已誅,天下且定,民之父子室家,皆得保完以相守也。”

(3).妻子。《後漢書·列女傳·皇甫規妻》:“ 安定 皇甫規 妻者,不知何氏女也。 規 初喪室家,後更娶之。” 宋 莊季裕 《雞肋篇》卷中:“ 廣南 風俗,市井坐估多僧人為之,率皆致富,又例有室家,故其婦女多嫁於僧。”《剪燈新話·愛卿傳》:“﹝ 愛卿 ﹞乃收淚自敘曰:‘妾本娼流……幸蒙君子求為室家。’” 清 洪楝園 《後南柯·情引》:“我 淳于毅 年逾弱冠,未有室家,假如得配如此,方不負歷年擇配之苦心呢。” 郭沫若 《<虎符>後話》:“ 信陵君 沒有後,可以作為他本沒室家的一個旁證。”

(4).泛指家庭或家庭中的人,如父母、兄弟、妻子等。《詩·小雅·常棣》:“宜爾室家,樂爾妻帑。”《楚辭·大招》:“室家盈庭,爵祿盛只。”《漢書·高帝紀上》:“﹝ 漢王 ﹞過 沛 ,使人求室家,室家亦已亡,不相得。” 宋 曾鞏 《洪州諸寺觀祈晴文》:“蓋茲疲隆之民,已出旱菑之後,室家凋弊,閭里愁嗟。” 清 顧炎武 《梓潼篇贈李中孚》詩:“篤論尊 尼父 ,清裁企 仲由 。當追君子躅,不與室家謀。” 馬君武 《從軍行》:“軍人別慈母,整裝赴前敵……生兒奉祖國,豈為室家謀。”

(5).家家,家家戶戶。《書·仲虺之誥》:“東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曰:‘奚獨後予。攸徂之民,室家相慶。’” 宋 蘇軾 《賀時宰啟》:“惟民罔知,合語則聖。凡有詔令,率先惠慈,固已遐邇爭傳,室家胥慶。”

有恆

有恆心,堅持不懈

持之有恆

玉門關

關名。 漢武帝 置。因 西域 輸入玉石時取道於此而得名。 漢 時為通往 西域 各地的門戶。故址在今 甘肅 敦煌 西北 小方盤城 。《漢書·西域傳上·鄯善》:“時 漢 軍正 任文 將兵屯 玉門關 ,為貳師後距,捕得生口,知狀以聞。” 唐 駱賓王 《在軍中贈先還知己》詩:“魂迷金闕路,望斷 玉門關 。” 明 汪廷訥 《種玉記·妃怨》:“離龍樓倏度 玉門關 ,悵胡天遙隔 昭陽殿 。”

詩詞推薦

  • 自覺

    徐璣宋代〕自覺中年後,惟能半夕眠。寒窗微帶月,山郡遠聞泉。行樂人同尚,遲留我未然。題書寄朋舊,歸日是春邊。
    古築城曲效元微之體亦反其意也兼用其韻原文_古築城曲效元微之體亦反其意也兼用其韻的賞析_古詩文
  • 寄懷趙南紀二首

    趙蕃宋代〕聞道君先我,論交我愧君。長沙辱傾蓋,懷玉悵離群。怪底書多枉,情知義薄雲。金蘭雖甚篤,藥石願時分。
    古築城曲效元微之體亦反其意也兼用其韻原文_古築城曲效元微之體亦反其意也兼用其韻的賞析_古詩文
  • 雨中作

    陸游宋代〕三日雨頻作,昏昏饒睡眠。泥深散酒市,風惡惱燈天。茅屋松明照,茶鐺雪水煎。山家自成趣,撫枕寄悠然。
    古築城曲效元微之體亦反其意也兼用其韻原文_古築城曲效元微之體亦反其意也兼用其韻的賞析_古詩文
  • 郭公篇

    危稹宋代〕郭公郭公,聞爾失國春秋時,何事到此猶悲啼。郭公前言亡國故,當時只緣臣子誤。百年社稷不得歸,而今家住柘
  • 致仕禮部侍郎銜內務府總管丁皂保年九十矣朕每進宮必入朝請安矍鑠如昔詩以賜之·其二

    乾隆清代〕未解彭佺術,曾將灌絳齊。林泉應樂齒,珂馬尚聞雞。菊水無須井,丹霞自有梯。所期職植眾,難老總眉梨。
  • 上田僕射

    王建唐代〕一方新地隔河煙,曾接諸生聽管弦。卻憶去年寒食會,看花猶在水堂前。
    古築城曲效元微之體亦反其意也兼用其韻原文_古築城曲效元微之體亦反其意也兼用其韻的賞析_古詩文
  • 奉送世美歸陽羨

    沈遼宋代〕我昔求為陽羨令,輕舟已有鴟夷興。最愛銅棺山峻極,自結籃輿陟雲徑。銅棺山插南斗魁,下視群峰如突犀。太湖
  • 元日

    文天祥宋代〕金虬銜日出,鐵騎勒春回。天上青門隔,人間白髮催。霜寒欺舊草,山晚放新梅。環堵甘牢落,東風枉卻來。
    古築城曲效元微之體亦反其意也兼用其韻原文_古築城曲效元微之體亦反其意也兼用其韻的賞析_古詩文
  • 泛舟嚴陵(己酉)·其一

    朱同明代〕江水環山觸處開,長歌輕撥浪花回。舟行轉盡疑無地,又擁雲山一簇來。
  • 柳州峒氓

    柳宗元唐代〕郡城南下接通津,異服殊音不可親。青箬裹鹽歸峒客,綠荷包飯趁虛人。鵝毛御臘縫山罽,雞骨占年拜水神。愁向
  • 宇文之邵宋代〕安樂青且秀,琳宮跨巨鰲。
  • 宮詞

    楊皇后宋代〕泛索坤寧日一羊,自從正位控辭章。好生躬儉超千古,風化宮嬪只淡妝。
    古築城曲效元微之體亦反其意也兼用其韻原文_古築城曲效元微之體亦反其意也兼用其韻的賞析_古詩文
  • 再用前韻二首

    袁燮宋代〕無味之中味最長,東湖居士獨先嘗。乃知此藥真良藥,何必求他肘後方。
    古築城曲效元微之體亦反其意也兼用其韻原文_古築城曲效元微之體亦反其意也兼用其韻的賞析_古詩文
  • 送南遷客

    張籍唐代〕去去遠遷客,瘴中衰病身。青山無限路,白首不歸人。海國戰騎象,蠻州市用銀。一家分幾處,誰見日南春。
    古築城曲效元微之體亦反其意也兼用其韻原文_古築城曲效元微之體亦反其意也兼用其韻的賞析_古詩文
  • 著作李季間得閬守去國以書道別追寄四韻

    孫應時宋代〕不將塵土望清華,珍重高情久更加。肯把書來話心曲,又從今去各天涯。一麾可是君恩薄,百丈休憐江路賒。歸見
  • 哭休上人

    釋道潛宋代〕從來疑造物,無處識其真。好月難終夕,名花不盡春。青燈空照室,白氎謾遺巾。泣血憐慈母,悲酸動四鄰。
  • 橙綱

    范成大宋代〕堯舜方堪橘柚包,穹廬亦復使民勞。華清荔子沾恩幸,一騎回時萬騎騷。
    古築城曲效元微之體亦反其意也兼用其韻原文_古築城曲效元微之體亦反其意也兼用其韻的賞析_古詩文
  • 哭丘長史

    張籍唐代〕曾是先皇殿上臣,丹砂久服不成真。常騎馬在嘶空櫪,自作書留別故人。詩句遍傳天下口,朝衣偏送地中身。最悲
    古築城曲效元微之體亦反其意也兼用其韻原文_古築城曲效元微之體亦反其意也兼用其韻的賞析_古詩文
  • 重答

    黃庭堅宋代〕莫怪東牆擲果頻,沈郎眉宇正青春。自言多病腰圍減,依舊瓊林照映人。
    古築城曲效元微之體亦反其意也兼用其韻原文_古築城曲效元微之體亦反其意也兼用其韻的賞析_古詩文
  • 燈市行

    范成大宋代〕吳台今古繁華地,偏愛元宵燈影戲;春前臘後天好晴,已向街頭作燈市。疊玉千絲似鬼工,剪羅萬眼人力窮;兩品
古築城曲效元微之體亦反其意也兼用其韻原文_古築城曲效元微之體亦反其意也兼用其韻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