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張簿韻

作者:張嵲 朝代:宋代

和張簿韻原文

長秋棲遯興偏濃,秋日山光望欲空。
圓紋被水川涵雨,碎影翻林樹帶風。
群山綿亘多連峽,微水瀠洄只向東。
各有田園歸未得,追陪強欲備鄰翁。

詩詞問答

問:和張簿韻的作者是誰?答:張嵲
問:和張簿韻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詩詞推薦

  • 環洲江氏園

    劉學箕宋代〕欲覽環洲勝,維舟步石磯。踏丹隨野色,穿翠任春霏。地回知山遠,村彎覺水圍。東風輕薄甚,桃李亂荊扉。
    和張簿韻原文_和張簿韻的賞析_古詩文
  • 送部四鎮人往單于別知故

    徐九皋唐代〕天下今無事,雲中獨未寧。忝驅更戍卒,方遠送邊庭。馬飲長城水,軍占太白星。國恩行可報,何必守經營。
  • 摸魚兒

    徐一初宋代〕對茱萸、一年一度。龍山今在何處。參軍莫道無勳業,消得從容尊俎。君看取。便破帽飄零,也博名千古。當年幕
  • 清明日送韋侍御貶虔州

    白居易唐代〕寂寞清明日,蕭條司馬家。留餳和冷粥,出火煮新茶。欲別能無酒,相留亦有花。南遷更何處?此地已天涯。
  • 酒泉子·花映柳條

    溫庭筠唐代〕花映柳條,吹向綠萍池上。憑欄乾,窺細浪,雨蕭蕭。近來音信兩疏索,洞房空寂寞。掩銀屏,垂翠箔,度春宵。
    和張簿韻原文_和張簿韻的賞析_古詩文
  • 耒陽溪夜行

    張九齡唐代〕乘夕棹歸舟,緣源路轉幽。月明看嶺樹,風靜聽溪流。嵐氣船間入,霜華衣上浮。猿聲雖此夜,不是別家愁。
  • 錢郎中寫真求贊

    釋正覺宋代〕勝淨明心,混融古今。河漢之氣清秋闊,牛斗之光寒夜深。機歷歷兮錦梭吐緒,道綿綿兮玉線聯針。月漾珊瑚海,
  • 嘆世之一

    唐寅明代〕富貴榮華莫強求,強求不出反成羞。有伸腳處須伸腳,得縮頭時且縮頭。地宅方圓人不在,兒孫長大我難留。皇天
    和張簿韻原文_和張簿韻的賞析_古詩文
  • 送陳幾叟南歸

    楊時宋代〕霾風霄雨濕征裾,隔雨樓台半有無。南去定逢韓閣老,歸愚當見問夷塗。
    和張簿韻原文_和張簿韻的賞析_古詩文
  • 和劉後村雜興

    胡仲弓宋代〕宦海風波亦足驚,得閒聊爾慰平生。雖無塞上雪堪臥,幸有山中田可耕。一老拂衣何太勇,群兒撼樹漫相輕。絕憐
    和張簿韻原文_和張簿韻的賞析_古詩文
  • 本農

    張詠宋代〕奢競苦不息,生民只有冤。誰搜元化窟,鑿斷麗華根。使絕侵奪苦,著為明聖恩。何煩重師古,即此是羲軒。
    和張簿韻原文_和張簿韻的賞析_古詩文
  • 孝宗皇帝輓詞五首

    陳傅良宋代〕豈以崇高極,能忘凜凜憂。衣甲三浣舊,費為十金休。熊館無秋獵,期門絕夜遊。恭惟懷顯德,真可締孫謀。
    和張簿韻原文_和張簿韻的賞析_古詩文
  • 以嗜酒愛風竹卜居此林泉為韻作十小詩

    方岳宋代〕東坡真天人,落筆蓬萊宮。何如赤壁笛,一鶴橫秋風。
    和張簿韻原文_和張簿韻的賞析_古詩文
  • 次韻子由所居六詠

    蘇軾宋代〕東齋手植柏,今復幾尺長。知有桓司馬,榛茅為遮藏。近聞南台松,新枝出余僵。年來此懷抱,豈復驚凡亡。
  • 挽陳東湖先生

    張衡兩漢〕清溝名父子,濁世福人家。二妙手誰抗,一翁顛未華。天方章猿鶴,歲忽值龍蛇。公死可無憾,吾生未有涯。亂世
    和張簿韻原文_和張簿韻的賞析_古詩文
  • 又三首

    劉克莊宋代〕圖二疏歸無畫工,留君嚴去欠文公。卸了尚書呼長者,納還學士做漁翁。
    和張簿韻原文_和張簿韻的賞析_古詩文
  • 回建德寄馮和峰隱士

    王奕宋代〕王子歸鄒魯,知公隱德鄉。道為千載惜,身抱六經藏。青壁丹崖遠,黃花白骨香。百年交一臂,悔不拜龐床。
    和張簿韻原文_和張簿韻的賞析_古詩文
  • 聖號雅二篇

    趙湘唐代〕天監王德,莫如宋赫。宋道平平,莫如法天。皇法昊天,覆罔攸私。達乎鬼方,化被孔時。維戩維祿,維生維育。
  • 竹筩養梅置窗間

    鄧深宋代〕竹與梅為友,梅非竹不宜。截筩存老節,折樹凍疏枝。靜牖初安睡,清泉滿注時。暗香披拂外,細細覺風味。
  • 和大夫邊春呈長安親故

    楊巨源唐代〕嚴城吹笛思寒梅,二月冰河一半開。紫陌詩情依舊在,黑山弓力畏春來。遊人曲岸看花發,走馬平沙獵雪回。旌旆
和張簿韻原文_和張簿韻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