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四月初十日)原文
西風一夜無雨望,侵曉誰知送雨來。
不似江南慮過矣,恰當夏首曰時哉。
滿船畫意全含潤,兩岸詩情喜不埃。
過午欲晴沾二寸,雅予蜀望又徘徊。
詩詞問答
問:雨(四月初十日)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雨(四月初十日)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雨(四月初十日)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灰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五十
2. 四月初十日
參考注釋
西風
(1) 從西方吹來的風
溫帶的盛行西風
(2)
(3) 指秋風
(4) 比喻腐朽沒落的力量或氣勢
一夜
(1).一個夜晚;一整夜。《穀梁傳·定公四年》:“以眾不如 吳 ,以必死不如 楚 ,相與擊之,一夜而三敗 吳 人。” 南朝 梁 江淹 《哀千里賦》:“魂終朝以三奪,心一夜而九摧。” 唐 李白 《子夜吳歌》之四:“明朝驛使發,一夜絮征袍。” 老舍 《正紅旗下》一:“有時候,他們會在一個地方轉來轉去,一直轉一夜。”
(2).指某夜。 漢 趙曄 《吳越春秋·勾踐陰謀外傳》:“ 越王 乃使木工千餘人入山伐木,一夜天生神木一雙,大二十圍,長五十尋。”《南史·呂僧珍傳》:“一夜, 僧珍 忽頭痛壯熱,及明而顙骨益大。” 唐 李商隱 《無題》詩之二:“豈知一夜秦樓客,偷看 吳王 苑內花。”
侵曉
天色漸明之時;拂曉
江南
(1) 長江下游以南的地區,就是江蘇、安徽兩省的南部和浙江省的北部
江南草長,雜花生樹。——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江南好風景。——唐· 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能不憶江南。——唐· 白居易《憶江南》
春風又綠江南岸。——宋· 王安石《泊船瓜洲》
(2) 泛指長江以南
江南出楠梓。——《史記·貨殖列傳》
慮過
考慮得過多。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一本第二折:“夫人太慮過,小生空妄想,郎才女貌合相仿。”
恰當
(1) 正好;適逢
恰當其時
(2) 合適;妥當
用詞恰當
夏首
夏初。 南朝 梁 王僧孺 《侍宴》詩:“麗景屬春餘,清陰澄夏首。” 唐 王維 《資聖寺送甘二》詩:“柳色藹春餘,槐陰清夏首。不覺御溝上,銜悲執杯酒。” 唐 韋應物 《始夏南園思舊里》詩:“夏首雲物變,雨陰草木繁。”
畫意
(1).指繪畫的意旨或意境。《漢書·霍光傳》:“君未諭前畫意邪?立少子,君行 周公 之事。”《宣和畫譜·王維》:“ 維 善畫,尤精山水……其思致高遠,初未見於丹青,時時詩篇中已自有畫意。” 金 元好問 《祖唐臣所藏樗軒畫冊》詩之二:“牧笛無聲畫意工,水村煙景緑楊風。” 明 袁宏道 《入盤山》詩:“分明真山子,的的有畫意。”
(2).指畫出意境、神情。 宋 歐陽修 《盤車圖》詩:“古畫畫意不畫形, 梅 詩詠物無隱情。” 宋 秦觀 《觀易元吉<獐猿圖>歌》:“ 易老 筆精湖海推,畫意忘形形更奇。” 元 夏文彥 《圖繪寶鑑·宋》:“﹝ 毛信卿 ﹞畫竹……自言大竹畫形,小竹畫意,得法於 趙牧之 。”
兩岸
水流兩旁的陸地。《宋書·劉鍾傳》:“ 循 先留別帥 范崇民 以精兵高艦據 南陵 ,夾屯兩岸。” 唐 李白 《望天門山》詩:“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元 薩都剌 《江浦夜泊》詩:“棹歌未斷西風起,兩岸菰蒲雜雨聲。” 茅盾 《子夜》一:“現在沿這 蘇州河 兩岸的各色船隻都浮得高高地,艙面比碼頭還高了約莫半尺。”
詩情
(1).作詩的情緒、興致。 唐 劉禹錫 《秋詞》之一:“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宋 陸游 《瀼西》詩:“亦知憂吏責,未忍廢詩情。” 清 王夫之 《東閣梅》詩:“香國 揚州 錦陣豪,詩情偏向峭寒高。”
(2).詩一般的美妙意境。 郭小川 《春歌》之一:“不是我捨不得花費筆墨,只因為春天的詩情太濃太多。”
過午
中午以後
現在是休息時間,你過午再來看看
徘徊
(1) 在一個地方來回地走
他在街上徘徊
(2) 比喻猶豫不決
三納之而未克,徘徊容與,追者益近。——明· 馬中錫《中山狼傳》
(3) 危險常顧
經常在崩潰的邊緣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