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江辰六借書圖二首·其二

作者:王士禎 朝代:清代

題江辰六借書圖二首·其二原文

飲馬荊江戍火紅,龐眉書客悔雕蟲。

諸生亦有封侯相,一卷陰符兩石弓。

詩詞問答

問:題江辰六借書圖二首·其二的作者是誰?答:王士禎
問:題江辰六借書圖二首·其二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題江辰六借書圖二首·其二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問:王士禎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士禎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東韻 出處:漁洋山人精華錄卷八

參考注釋

飲馬

(1).給馬喝水。《左傳·襄公十七年》:“ 衛 孫蒯 田於 曹 隧,飲馬於 重丘 ,毀其瓶。”《太平御覽》卷 * 二引《璅語》:“ 晉 治氏 女徒病,棄之。 舞嚚 之馬僮飲馬而見之。” 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一部九:“第二天, 小王 邀 趙玉林 去找 郭全海 ,在 李 家的井邊,碰到了他,他正在飲馬。”

(2).謂使戰爭臨於某地;通過戰爭擴大疆土至某地。語本《左傳·宣公十二年》:“ 楚子 北,師次於 郔 。 沉尹 將中軍, 子重 將左 子反 將右,將飲馬於 河 而歸。”《史記·秦本紀》:“ 德公 元年,初居 雍城 大鄭宮 ,以犧三百牢祠 鄜畤 。卜居 雍 ,後子孫飲馬於 河 。” 唐 沉下賢 《唐故銀青光祿大夫郭公墓誌》:“ 代宗 初, 犬戎 飲馬 昆明 ,至於御溝。” 陳毅 《哭葉軍長希夷同志》詩:“飲馬 揚子江 ,觸處見將才。”

荊江

長江中部從枝江到洞庭湖口的一段的別稱。這一段長江蜿蜒曲折360公里,河床高於兩岸平原

火紅

(1) 火焰般的顏色;常指火焰的鮮紅色

火紅的太陽

(2) 火色

火紅的晚霞

龐眉

眉毛黑白雜色。形容老貌。龐,用同“ 庬 ”。 唐 錢起 《贈柏岩老人》詩:“龐眉忽相見,避世一何久。” 元 谷子敬 《城南柳》第三折:“見一箇龐眉老叟行在前面。” 清 唐孫華 《閒居寫懷》詩之六:“龐眉既潛顏,皓首仍悲 馮 。”

書客

(1).文人,書生。 唐 張籍 《和左司元郎中秋居》之五:“書客多呈帖,琴僧與合弦。” 唐 李賀 《秋來》詩:“思牽今夜腸應直,雨冷香魂弔書客。” 元 薩都剌 《枯荷》詩:“堂中書客感秋風,一片青衫和淚濕。”

(2).書商,書販。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逮社》:“天下書籍之富,無過俺 金陵 ;這 金陵 書鋪之多,無過俺 三山街 ;這 三山街 書客之大,無過俺 蔡益所 。”《儒林外史》第一回:“﹝ 王冕 ﹞走到村學堂里,見那闖學堂的書客,就買幾本舊書。”

(3).木筆花的別名。 宋 程棨 《三柳軒雜識》:“木筆為書客。”

雕蟲

(1).比喻從事不足道的小技藝。常指寫作詩文辭賦。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詮賦》:“雖讀千賦,愈惑體要。遂使繁華損枝,膏腴害骨,無責風軌,莫益勸戒。此 揚子 所以追悔於雕蟲,貽誚於霧縠者也。” 唐 李賀 《南園》詩之六:“尋章摘句老雕蟲,曉月當簾掛玉弓。”《三國演義》第四三回:“若夫小人之儒,惟務雕蟲,專工翰墨;青春作賦,皓首窮經,筆下雖有千言,胸中實無一策。” 清 曾國藩 《致劉孟容書》:“今世雕蟲小夫,既溺於聲律繢藻之末,而稍知道者,又謂讀聖賢書,當明其道,不當究其文字。”

(2).指詩文詞賦。《北齊書·邢邵傳》:“ 邵 雕蟲之美,獨步當時。”《隋書·薛道衡傳》:“ 江 東雅好篇什, 陳 主尤愛雕蟲。”參見“ 雕蟲篆刻 ”。

(3).比喻技藝低下。《水滸傳》第六三回:“大刀 聞達 不知量,狂言逞技真雕蟲!”

彫蟲:指寫作詩文辭賦。《北史·薛道衡傳》:“ 江 東雅好篇什, 陳主 尤為彫蟲, 道衡 每有所作,南人無不吟誦焉。” 唐 張說 《季春下旬詔宴薛王山池序》:“ 長卿 消渴,覺含毫之轉遲; 子云 老大,見彫蟲之都廢。”參見“ 彫蟲篆刻 ”。

諸生

明代稱考取秀才入學的生員為諸生

諸生學於太學。——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諸生許用德。——清· 邵長蘅《青門剩稿》

封侯

(1).封拜侯爵。《戰國策·趙策二》:“貴戚父兄皆可以受封侯。”《史記·衛將軍列傳》:“人奴之生,得毋笞駡即足矣,安得封侯事乎?”《後漢書·班超傳》:“祭酒,布衣諸生耳,而當封侯萬里之外。”

(2).泛指顯赫功名。 唐 王昌齡 《閨怨》詩:“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宋 陳師道 《九月九日魏衍見過》詩:“一經從白首,萬里有封侯。”

一卷

一排。《兒女英雄傳》第十七回:“只見裡面是小小的三間兩捲房子。前一捲三間,通連左右兩鋪,靠窗南炕;後一捲,一明兩暗。”

陰符

(1).古兵書名。《戰國策·秦策一》:“﹝ 蘇秦 ﹞乃夜發書,陳篋數十,得《太公陰符》之謀,伏而誦之。”

(2).泛指兵書。 唐 杜甫 《哭台州鄭司戶蘇少監》詩:“從容詢舊學,慘澹閟《陰符》。” 明 張以寧 《過辛稼軒神道》詩:“歲晚《陰符》仙蠹化,夜寒雄劍老龍吟。” 清 吳偉業 《送杜公弢武歸浦口》詩:“牀頭真訣幸猶在,肘後《陰符》復何有。”

兩石弓

用兩石的力量才能拉開的弓。石,古代重量單位。亦泛指弓。《新唐書·張弘靖傳》:“天下無事,而輩挽兩石弓,不如識一丁字。” 清 吳偉業 《讀友人舊題走馬詩於郵壁漫次其韻》之一:“數卷殘編兩石弓,書生搖筆壯懷空。”

詩詞推薦

  • 許昌歲暮有懷

    尹耕雲清代〕雨雪關河道阻躋,無情清潁日東西。白頭鄉夢縈兒女,赤手危疆怨鼓鼙。急事有誰歌采艾,覆羹無補到吹齏。側身
  • 重過石井

    蘇堅宋代〕登臨蕭寺幾回頭,石怪林深山自秋。地布黃金長照日,泉溜碧玉暗通溝。浚穿地脈疑無底,靜齧崖根更不流。多謝
  • 御園暮春·其一

    乾隆清代〕紅雨點書幃,綠陰籠釣磯。無能答春事,有分問宵衣。令德何曾進,深心只覺非。東郊需澤亟,那復賞芳菲。
  • 慶元二年恭上太皇太后皇太后太上皇帝太上皇

    佚名宋代〕文物流彩,的略靖陳。龜瑞薦祉,坤行效珍。比皇之壽,翼帝以仁。和氣致祥,興物為春。
  • 鯉魚

    章孝標唐代〕眼似真珠鱗似金,時時動浪出還沈。河中得上龍門去,不嘆江湖歲月深。
    題江辰六借書圖二首·其二原文_題江辰六借書圖二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自嘲

    鄧肅宋代〕蹤跡平生半九區,醉倒時得蛾眉扶。連年兵火四方沸,一飽雞豚半月無。住世今非孔北海,分司自到賓頭盧。捲簾
  • 野步至近村

    陸游宋代〕隨意出柴荊,清寒作晚晴。風吹雁北鄉,雲帶月東行。童稚爭追逐,漁樵習送迎。白頭寧復仕,惟此餞餘生。
    題江辰六借書圖二首·其二原文_題江辰六借書圖二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晚步

    家鉉翁宋代〕閉門自要身心斂,出戶方知天地寬。晚步中庭人不識,道余痴想白雲端。
  • 江城晚望

    劉滄唐代〕一望江城思有餘,遙分野逕入樵漁。青山經雨菊花盡,白鳥下灘蘆葉疏。靜聽潮聲寒木杪,遠看風色暮帆舒。秋期
  • 立秋柬立朝叔

    佘翔明代〕南陸流金日,科頭臥北窗。忽驚秋葉下,暑氣薄澄江。白羽搖雲閣,青樽泛釣艭。風流過小阮,月下倒銀缸。
  • 題郡齋壁

    張九成宋代〕吏散兵休文案靜,數竿修竹隔疏簾。嗟予老矣欲歸去,肯對江山嘆滯淹。
    題江辰六借書圖二首·其二原文_題江辰六借書圖二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李編修器之惠詩卷

    韓元吉宋代〕塵埃僕僕日走趨,胸中倒懸一字無。迫人簿領推不去,眼明忽見千驪珠。矍然驚呼此詩歟,如醒乍解病獲蘇。歸來
  • 呂洞賓贊

    李昴英宋代〕碧其風巾,皓其雲袍。六合飛遨,仙中之豪。
  • 庚子元日

    方回宋代〕臘天何故燠於春,恐為衣單念小民。略見雪才餘一寸,叵堪雨卻過三旬。野中薺麥不勝旺,市上杏桃無數新。白盡
  • 沁泉廊

    乾隆清代〕引來細水出山根,不異靈泉乳竇翻。一切世間名與象,又何曾有定之存。
  • 和張倅唐英詠梅十四首

    陳傅良宋代〕先人手所種,家在何處村。自別此堂堂,不知幾寒溫。盍歸封植之,歲歲為此言。老如霧中看,正恐目力昏。
    題江辰六借書圖二首·其二原文_題江辰六借書圖二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淫雨

    方回宋代〕城撼濤聲上,山埋霧氣中。郊原成澤國,舟楫羨魚翁。浙右田應沒,巴西雪更融。斯民恐魚鱉,孰為訴蒼穹。
    題江辰六借書圖二首·其二原文_題江辰六借書圖二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次韻王適一百五日太平寺看花二絕

    蘇轍宋代〕小檻明窗曾不住,閒花芳草遣誰栽。但須匹馬尋幽勝,攜取清樽到處開。
    題江辰六借書圖二首·其二原文_題江辰六借書圖二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池上作

    乾隆清代〕穿池貯澄水,其上饒嘉木。扶疏已成蔭,重翠罨書屋。秋夕月一方,夏曉風滿谷。淨色與清聽,天然遠塵俗。假山
  • 急雨

    陸游宋代〕炎炎赤日當空燒,簿書圍坐如居窯。黑雲壓檐忽迢嶢,急雨鼎來風駕潮。彈壓旱氣蘇枯焦,祝融退聽不敢驕。父老
題江辰六借書圖二首·其二原文_題江辰六借書圖二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