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博古

作者:沈遼 朝代:宋代

寄博古原文

齊山落景覆青溪,溪上幽人半病羸。

曾作瀟湘江上客,水風山月合相知。

詩詞問答

問:寄博古的作者是誰?答:沈遼
問:寄博古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寄博古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問:沈遼的名句有哪些?答:沈遼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支韻

參考注釋

山落

山間村落。 明 王守仁 《仰南安贛州府印行告諭牌》:“十家牌甲,每家給與一通,其鄉村山落,亦照屯堡里甲分散。”

青溪

亦作“ 青谿 ”。 1.碧綠的溪水。 唐 杜甫 《萬丈潭》詩:“青溪含冥寞,神物有顯晦。” 唐 盧鴻一 《嵩山十志·樾館》詩:“紫巖隈兮青谿側,雲松煙蔦兮千古色。”

(2).古縣名。今 浙江省 淳安縣 。 北宋 方臘 起義於此。起義失敗後,縣名改為 淳安 。 宋 徐夢莘 《三朝北盟會編》卷二一八:“ 孫覿 《韓世忠墓誌銘》曰:‘ 宣和 初,妖人 方臘 起 青溪 ,不旬朝,眾萬數,破 衢 、 婺 、 杭 、 睦 、 歙 五州, 江 淮 大震。’”

(3).古水名。指 三國 吳 在 建業城 東南所鑿 東渠 。發源於今 江蘇省 南京市 鍾山 西南,流經 南京 市區入 秦淮河 ,曲折達十餘里,亦名 九曲青溪 。年久湮廢,今僅存入 秦淮河 的一段。 唐 楊炯 《少室山少姨廟碑》:“亦猶 蔣侯 三妺, 青谿 之軌跡可尋; 虞帝 二妃, 湘水 之波瀾未歇。” 宋 周必大 《記金陵登覽》:“城中 青溪 ,入 秦淮 頗堙廢。” 清 王士禛 《秦淮雜詩》之六:“ 青溪 水木最清華, 王 謝 烏衣 六代夸。”

(4).古水名。在今 湖北省 境內。以源出 青山 ,故稱。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沮水》:“ 沮水 南逕 臨沮縣 西, 青谿水 注之。水出縣西 青山 ,山之東有 濫泉 ,即 青谿 之源也……以源出 青山 ,故以 青谿 為名。” 唐 駱賓王 《秋日於益州李長史宅宴序》:“五嶽棲真,窅眇 青溪 之上;六爻貞遁,寂寞滄海之濱。”

(5).山名。在今 湖北省 當陽市 。

幽人

(1).幽隱之人;隱士。《易·履》:“履道坦坦,幽人貞吉。” 孔穎達 疏:“幽人貞吉者,既無險難,故在幽隱之人守正得吉。”《後漢書·逸民傳序》:“ 光武 側席幽人,求之若不及。” 清 顧炎武 《與胡處士庭訪北齊碑》詩:“策杖向郊坰,幽人在巖戶。”

(2).指幽居之士。 宋 蘇軾 《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詩:“幽人無事不出門,偶逐東風轉良夜。”

湘江

湖南省最大的河,長江的主要支流之一。發源於廣西興安,向東北流入洞庭湖,全長817公里

上客

上賓;尊貴的客人

侯生遂為上客。——《史記·魏公子列傳》

風山

(1).謂如風吹山。《文選·顏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詩序>》:“揚袂風山,舉袖陰澤。” 張銑 註:“言侍從眾,揚其衣袂,動山上草木,如風吹山也。舉袖則蔽川澤,乃成其陰矣。”

(2).古代傳說中的山名。山有穴,風從中出,故名。 晉 張華 《博物志》卷九:“ 風山 之首方高三百里,風穴如電突深三十里,春風自此出也。”

(3).山名。在今 山西省 吉縣 附近。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河水四》:“ 河水 南逕 北屈縣 故城西,西四十里有 風山 ,上有穴如輪,風氣蕭瑟,習常不止。”

相知

(1) 互相了解,知心

(2) 互相知心的朋友

與三四個相知方才吃得數杯,則聽得街上鬧炒炒。——《京本通俗小說》

詩詞推薦

寄博古原文_寄博古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