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沙陀·其一

作者:彭汝礪 朝代:宋代

大小沙陀·其一原文

南障古北口,北控大沙陀。

土地稻粱少,歲時霜雪多。

古來常用武,今日許通和。

豈乏驃姚將,君王悟止戈。

詩詞問答

問:大小沙陀·其一的作者是誰?答:彭汝礪
問:大小沙陀·其一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大小沙陀·其一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歌韻

2. 自註:北界自古北口始險阻,過小沙陀、大沙陀,即受禮處。

參考注釋

古北口

長城 隘口之一。在 北京市 密雲縣 東北,為古代軍事要地。 宋 歐陽修 《重贈劉原父》詩:“ 古北嶺 口踏新雪, 馬盂山 西看落霞。” 明 徐渭 《代知清豐沉公祀碑》:“會虜入 古北口 ,逼都城。” 清 顧炎武 《昌平山水記》:“ 唐莊宗 取 幽州 , 遼太祖 取 山南 , 金 之破 遼 兵、敗 宋 取 燕京 ,皆由 古北口 。”亦省作“ 古北 ”。 明 王鏊 《震澤長語·國猷》:“ 居庸 、 古北 、 松亭 等關,北瞰沙漠,南引 江 淮 。”

沙陀

(1).我國古代部族名。 西突厥 別部,即 沙陀突厥 。 唐 貞觀 間居 金莎山 (今 尼赤金山 )之南, 蒲類海 (今 新疆 巴里坤湖 )之東。其境內有大磧(今 古爾班通古特沙漠 ),因以為名。 五代 李克用 、 石敬瑭 、 劉知遠 均為 沙陀 人。 唐 元稹 《憲宗章武孝皇帝輓歌詞》之二:“始服 沙陀 虜,方吞 邏逤 戎。”《新唐書·沙陀傳》:“ 沙陀 , 西突厥 別部 處月 種也。”

(2).借指北方胡人、胡兵。 元 張可久 《寨兒令·題昭君出塞圖》曲:“建旌旗五百 沙陀 ,送琵琶三兩宮娥。”

土地

(1) 田地;土壤

土地平曠。——晉· 陶淵明《桃花源記》

土地肥沃

土地分配

(2) 領土;疆域

欲者土地。——《韓非子·五蠹》

欲闢土地。——《孟子·梁惠王上》

割土地,賠銀兩

(3) 神名。指掌管、守護某個地方的神

土地高

給土地燒香

稻粱

稻和粱,穀物的總稱。《詩·唐風·鴇羽》:“王事靡盬,不能蓺稻粱。”《史記·禮書》:“稻粱五味,所以養口也。” 南朝 宋 鮑照 《野鵝賦》:“空穢君之園池,徒慙君之稻粱。” 唐 杜甫 《重簡王明府》詩:“君聽鴻雁響,恐致稻粱難。” 宋 曾鞏 《鴻雁》詩:“長無矰繳意自閒,不飽稻粱心亦足。”

歲時

一年;四季;季節

前所謂權門者,自歲時優臘一刺之外,即經年不往也。——明· 宗臣《報劉一丈書》

霜雪

(1).霜和雪。《莊子·馬蹄》:“馬蹄可以踐霜雪。”《大戴禮記·曾子天圓》:“陰氣勝則凝為霜雪。”

(2).謂經受霜雪。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二》:“草木不霜雪,則生意不固。”

(3).喻高潔的情操。 漢 孔融 《薦禰衡疏》:“忠果正直,志懷霜雪。” 晉 袁宏 《三國名臣序贊》:“雖遇塵霧,猶振霜雪。” 北魏 常景 《嚴君平》詩:“ 嚴君 性沉靜,立志明霜雪。”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盧仝》:“ 仝 志懷霜雪,操擬松柏。”

(4).喻指雪亮的劍光。 唐 杜甫 《暮秋呈蘇渙侍御》詩:“傾壺簫管動白髮,儛劍霜雪吹青春。” 仇兆鰲 註:“霜雪,指劍光。” 元 吳昌齡 《張天師》第三折:“出匣紛紛霜雪寒,入手輝輝星斗現。”

(5).指寒光閃爍的刀劍。 唐 李白 《贈友人》詩之二:“袖中 趙 匕首,買自 徐夫人 。玉匣閉霜雪,經 燕 復歷 秦 。”

(6).喻指白髮。 唐 杜甫 《奉寄河南韋尹丈人》詩:“江湖漂短褐,霜雪滿飛蓬。” 仇兆鰲 注引 朱鶴齡 曰:“霜雪,喻頭白也。” 宋 蘇軾 《行宿泗間見徐州張天驥次舊韻》:“更欲河邊幾來往,祇今霜雪已蒙頭。” 清 李漁 《玉搔頭·分任》:“蒿目為時憂,年未艾,霜雪盈頭。” 徐懷中 《西線軼事》:“一頭青絲在短短几天之內,以至是在一夜之間化為霜雪。”

(7).喻冷峻的面部表情。 元 戴善夫 《風光好》第一折:“則見那冬凌霜雪都堆在兩眉間。”《花城》1981年第6期:“ 王嘉 卻像輸了球的運動員,滿臉霜雪,十分惱怒。”

(8).喻陰冷的環境,嚴酷的遭遇。 清 鄭燮 《懷舍弟墨》詩:“含悽度霜雪,努力愛秋春。” 丁一嵐 《<燕山夜話>再版序》:“這本《燕山夜話》雖遇嚴酷的霜雪,卻並未失去勃勃生機。”

古來

自古以來

古來如此

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唐· 李白《將進酒》

試問古來幾曾見破鏡能重圓。——清· 林覺民《與妻書》

今日

(1).本日;今天。《孟子·公孫丑上》:“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 唐 韓愈 《送張道士序》:“今日有書至。”《水滸傳》第四五回:“ 楊雄 道:‘兄弟何故今日見外?有的話,但説不妨。’”《兒女英雄傳》第三回:“ 華忠 説:‘今日趕不到的;他連夜走,也得明日早上來。’”

(2).目前;現在。《穀梁傳·僖公五年》:“今日亡 虢 ,而明日亡 虞 矣。” 唐 駱賓王 《為徐敬業討武曌檄》:“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 清 黃遵憲 《台灣行》:“今日之政民為主, 台 南 台 北固吾圉!” 丁玲 《韋護》第一章:“然而她們卻痛叱 中國 今日之所謂新興的、有智識的婦女。”

通和

(1).互相往來和好。 南朝 齊 王融 《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納款通和,布德脩禮。” 宋 葉適 《廷對》:“天下大事,不容苟簡;豈可不出於用兵則出於通和哉?” 清 郭鳳喈 《鴟上屋謠》:“昨日通和使者來,官軍取給牛羊鷄。”

(2).通暢緩和。《淮南子·墬形訓》:“ 汾水 濛濁而宜麻, 泲水 通和而宜麥。”

(3).開朗平和。《南史·劉孺傳》:“及長,美風采,性通和,雖家人不見其喜慍。” 唐 元結 《送孟校書往南海》詩序:“材業 次山 不如 雲卿 ,詞賦 次山 不如 雲卿 ,通和 次山 不如 雲卿 。”

驃姚

猶票姚。 漢 霍去病 曾為驃姚校尉、驃騎將軍。後多以“驃姚”指 霍去病 。《大唐秦王詞話》第十六回:“旁人莫訝腰肢瘦,猶勝 驃姚 十萬兵。” 清 張問陶 《老將》詩:“殘年自分埋蒿萊,舊日 驃姚 安在哉。”

君王

古稱天子或諸侯

君王為人不忍。——《史記·項羽本紀》

君王與沛公飯。

止戈

停止干戈,平息戰事。《後漢書·種拂傳》:“為國大臣,不能止戈除暴,致使兇賊兵刃向宮,去欲何之!” 唐 白居易 《為宰相賀殺賊表》:“況我乘破竹,彼繼覆車,止戈之期,翹足可待。” 明 吳承恩 《平南頌》:“時屬勝殘,止戈戢武。”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軍次實錄》:“故不憚星霜,爰有止戈之意。”參見“ 止戈為武 ”。

詩詞推薦

大小沙陀·其一原文_大小沙陀·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