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蔣南沙相國畫屏五景·其一·桃柳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金絲錦浪舞東風,點綴陽和尺幅中。

見說花源春靄靄,遙知灞岸雨濛濛。

輕綃雜間參差綠,翠帶低臨深淺紅。

訊息化工歸燮理,丹鉛未許畫師同。

詩詞問答

問:《題蔣南沙相國畫屏五景·其一·桃柳》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東韻 出處:御製樂善堂全集定本卷二十四

參考注釋

金絲

(1).金制的線。 唐 蘇鶚 《杜陽雜編》卷下:“公主乘七寳步輦……其上仍絡以真珠玳瑁,又金絲為流蘇,彫輕玉為浮動。” 五代 和凝 《採桑子》詞:“叢頭鞋子紅編細,裙窣金絲。”

(2).樂器的金屬弦。 南朝 梁元帝 《和彈箏人》:“瓊柱動金絲,奏聲發 趙 曲。” 唐 權德輿 《奉和聖制重陽日即事六韻》:“金絲響仙樂,劍舃 羅宗公 。”

(3).借指弦樂器。 宋 柳永 《玉樓春》詞之三:“金絲玉管咽春空,蠟炬蘭燈燒曉色。”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五:“先生聞樂,喜金絲乎?喜瓦缶乎?”

(4).借指《樂經》。 清 魏源 《題嘉禾馮廣文登府陔園圖》詩:“ 毛公 世禮樂,尚缺《陔》《華》詞,何況 齊 魯 韓 , 孔 壁亡金絲。”

(5).比喻柳樹的垂條。 唐 李紳 《柳》詩之二:“千條垂柳拂金絲,日暖牽風葉學眉。” 唐 李山甫 《柳》詩之一:“春來不忍登樓望,萬架金絲著地嬌。” 前蜀 韋莊 《清平樂》詞:“柳吐金絲鶯語早,惆悵香閨暗老。”

(6).比喻飛濺之泉水。 宋 曾鞏 《金線泉》詩:“玉甃常浮灝氣鮮,金絲不定路南泉。” 金 元好問 《歷下亭懷古分韻得南字》:“金絲弄曉光,玉玦響空嵌。”

(7).喻指菸草。 清 林則徐 《高陽台·和嶰筠前輩韻》詞:“玉粟收餘,金絲種後,蕃航別有蠻煙。”

東風

(1) 從東方吹來的風

小樓昨夜又東風。——南唐· 李煜《虞美人》

(2) 春天的風

(3) 比喻革命的巨大力量或高漲的革命氣勢

東風吹向天地外,盪盡人間群魔妖。——《天安門詩八首》

點綴

(1) 襯托;裝飾

自荷錢出水之日,便為點綴綠波。——明· 李漁《閒情偶寄·種植部》

(2) 應景兒;湊數兒

(3) 指襯托、裝飾的東西

陽和

(1).春天的暖氣。《史記·秦始皇本紀》:“維二十九年,時在中春,陽和方起。” 宋 李昴英 《瑞鶴仙》詞:“想陽和早遍南州,暖得柳嬌桃冶。” 明 劉基 《梅花》詩之三:“不是孤芳貞不撓,陽和爭得上枯枝。”

(2).借指春天。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方正》:“雖陽和布氣,鷹化為鳩,至於識者,猶憎其眼。”《舊唐書·于志寧傳》:“今時屬陽和,萬物生育,而特行刑罰,此謂傷春。” 元 薩都剌 《雪中妃子》詩:“疑是陽和三月暮,楊花飛處牡丹開。”

(3).溫暖;和暖。 唐 陳子昂 《諫刑書》:“獄吏急法,則慘而陰雨;陛下赦罪,則舒而陽和。” 郁達夫 《春風沉醉的晚上》三:“如今到了陽和的春日曬著的這日中,我還不能自覺,依舊穿了這件夜遊的敝袍,在大街上闊步。”

(4).喻指和悅的臉色。 清 昭槤 《嘯亭雜錄·孫文定公》:“公內峻外和,相對者如登 泰 華 ,坐春風,非不陽和熙熙,貯在顏間,而業已置人於青雲上。”

(5).陽氣。 晉 葛洪 《抱朴子·至理》:“接煞氣則彫瘁於凝霜,值陽和則鬱藹而條秀。” 唐 方乾 《除夜》詩:“煦育誠非遠,陽和又欲昇。” 清 姚瑩 《噶瑪蘭台異記》:“澤源與山脈僨興,陰晦與陽和交戰,二氣相薄,梗塞乍通。”

(6).祥和的氣氛。 唐 李白 《古風》之十四:“陽和變殺氣,發卒騷中土。” 唐 楊巨源 《上裴中丞》詩:“政引風霜成物色,語回天地到陽和。” 清 曹寅 《暢春苑張燈賜宴歸舍》詩:“光浮太乙照千門,徧召陽和布密恩。”

(7).借指佳音。 明 孫柚 《琴心記·廷尉伸冤》:“ 長卿 本意九死為期,不意陽和忽布,且喜又復官爵,還令 文園 。”

尺幅

(1).指小幅的紙或絹。 清 錢杜 《松壺畫憶》卷下:“《秋桑老屋圖》僅尺幅, 衡翁 晚年快心之作也。”

(2).泛稱文章、畫卷。 清 王夫之 《薑齋詩話》卷二:“《公》《穀》二傳,先儒以為弟子問答之言,非如《左氏》勒為成書,原自不成尺幅。” 清 方士庶 《天慵庵筆記》卷上:“嘗記 大痴老人 借居 虞山 琴川大師 蘭若,作成尺幅相贈,以當僦金,世所稱《僦金圖》也。”

(3).借指治理的範圍。 清 錢謙益 《整飭徐淮道兵備岳駿聲授中憲大夫制》:“爾治 徐 治 淮 ,東南要害,在爾尺幅,朕倚毗爾者良重。”

見說

(1).告知,說明。 晉 張華 《博物志》卷三:“牽牛人乃驚問曰:‘何由至此?’此人見説來意,並問此是何處。”

(2).猶聽說。 唐 李白 《送友人入蜀》詩:“見説 蠶叢 路,崎嶇不易行。”《初刻拍案驚奇》卷八:“今日見説,卻記得你前年間曾言 蘇州 所遇,果非虛話了。” 清 李漁 《蜃中樓·離愁》:“見説紅顏薄命,不信今生心兒願兒果得盈。”

花源

“ 桃花源 ”的省稱。 唐 李白 《同族弟金城尉叔卿燭照山水壁畫歌》:“迴谿碧流寂無喧,又如 秦 人月下窺 花源 。” 宋 梅堯臣 《新安錢學士以近詩一軸見貺用敘單悃》詩:“何須到雲壑,便若游 花源 。” 清 孫枝蔚 《為農》詩之四:“生年當 萬曆 ,臨老憶京師。勸誡尤難忘, 花源 去莫遲。”

春靄

春日的雲氣。 唐 高適 《登廣陵棲靈寺塔》詩:“遠思駐江帆,暮時結春靄。” 唐 李德裕 《金松賦》:“含春靄而蔥蒨,映夕陽而的皪。” 宋 陳與義 《雨中》詩:“古澤生春靄,高空落暮鳶。”

遙知

謂在遠處知曉情況。 唐 王維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宋 王安石 《梅花》詩:“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金 元好問 《汴禪師自斷普照石為斫以詩見餉為和》之一:“遙知玉音在,洗耳俟研磨。”

濛濛

1.迷茫貌。《詩·豳風·東山》“零雨其濛” 漢 鄭玄 箋:“歸又道遇雨,濛濛然。” 漢 嚴忌 《哀時命》:“霧露濛濛,其晨降兮。” 唐 吉師老 《鴛鴦》詩:“江島濛濛煙靄微,緑蕪深處刷毛衣。” 明 陳恭尹 《登祝融峰》詩:“濛濛在太古,乾坤猶未判。” 冰心 《最後的安息》:“對面山峰上,雲氣濛濛,草色越發的青綠了。”

2.紛雜貌。 漢 枚乘 《梁王菟園賦》:“羽蓋繇起,被以紅沫,濛濛若雨委雪。” 唐 賈島 《送神邈法師》詩:“柳絮落濛濛, 西州 道路中。” 宋 晏殊 《踏莎行》詞之五:“春風不解禁楊花,濛濛亂撲行人面。” 清 陳維崧 《點絳唇·和成容若韻》詞:“西風惡,數聲城角,冷雁濛濛落。” 曹禺 《王昭君》第一幕:“黃鸝低鳴,飛絮濛濛。”

3.濃盛貌。 唐 張籍 《惜花》詩:“濛濛庭樹花,墜地無顏色。” 元 無名氏 《小尉遲》第一折:“愁雲靄靄,殺氣濛濛。”

輕綃

一種透明而有花紋的絲織品。《漢書·元帝紀》“ 齊 三服官” 顏師古 注引 李斐 曰:“春獻冠幘縰為首服,紈素為冬服,輕綃為夏服,凡三。”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一·粵詩》:“ 南越 輕綃似碧雲,裁為 飛燕 御風裙。” 茅盾 《子夜》一:“她們身上的輕綃掩不住全身肌肉的輪廓。”

參差

(1) 不齊

參差荇菜。——《詩·周南·關睢》

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瓦縫參差,多於周身之帛縷。——唐· 杜牧《阿房宮賦》

(2) 早晚相差

參差了三兩年

(3) 差池;失誤

沒半點兒參差

譯意參差

(4) 馬虎

不敢參差

(5) 關係不融洽

人人不睦,個個參差

深淺

(1) 指水的深度

水很渾濁,無法看清這條河的深淺

(2) 比喻言語、行為的分寸

說話不知深淺

(3) 濃或淡

顏色深淺各異的布料擺在櫃檯上

訊息

(1) 情況報導

訊息靈通人士

(2) 音信

杳無訊息

化工

(1) 化學工業的簡稱

化工廠

(2) 化學工程的簡稱

化工系

(3) 自然的造化者

燮理

(1).協和治理。《書·周官》:“立太師、太傅、太保,茲惟三公,論道經邦,燮理陰陽。” 孔 傳:“和理陰陽。” 明 唐順之 《觀道士祈雨》詩之二:“巫舞商陽古有之,神靈風雨灌壇時。陰陽燮理輸誰力?秪遣兒童頌法師。” 歐陽予倩 《桃花扇》第三幕第一場:“都是相爺燮理陰陽之功。”

(2).指宰相的政務。 唐 孟浩然 《和張丞相春朝對雪詩》:“不覩豐年瑞,焉知燮理才。”

丹鉛

(1).指點勘書籍用的硃砂和鉛粉。亦借指校訂之事。 唐 韓愈 《秋懷詩》之七:“不如覷文字,丹鉛事點勘。” 宋 秦觀 《春日雜興》詩之二:“丹鉛費永晷,麴糵毆深愁。”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丹鉛新錄》:“ 楊 子 用修 拮据墳典,摘抉隱微,白首丹鉛,厥功偉矣!”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六二:“著書不為丹鉛誤,中有風雪老將心。”

(2).胭脂和鉛粉。古代婦女化妝用品。 宋 陸游 《探梅》詩:“高標元合著山澤,絶艷豈復施丹鉛。”

(3).借指婦女。《剪燈餘話·江廟泥神記》:“奴等蒲柳陋姿,丹鉛弱質。”

畫師

畫工;畫家。 隋 薛道衡 《昭君詞》:“不蒙女史進,更無畫師情。” 宋 梅堯臣 《看山寄宋中道》詩:“安得老畫師,寫寄幽懷客。”《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六回:“原來這 江雪漁 是一位畫師。”

詩詞推薦

題蔣南沙相國畫屏五景·其一·桃柳原文_題蔣南沙相國畫屏五景·其一·桃柳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