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和闐玉龍尾觥原文
龍尾觥自三代有,稱之曰漢傳人口。
開闢來即有和闐,較之炎漢誠更久。
和闐雖無觥之名,玉自遙年土氣受。
留其土華鑿為觥,何異商尊及周卣。
五升七升奚必拘,刻木詎如刻瓊玖。
俗工時樣不可窮,入目翻憐為玉咎。
欲引之古返厥初,居然老工制精琇。
宋綠楚白乃雲仍,赤刀大訓堪朋友。
對斯穆然既憮然,器易反古世能否。
詩詞問答
問:詠和闐玉龍尾觥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詠和闐玉龍尾觥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有韻 出處:御製詩五集卷十九
參考注釋
龍尾
(1).星宿名。即箕宿,二十八宿之一。居東方蒼龍七宿之末,故稱。《左傳·僖公五年》:“童謡云:‘丙之晨,龍尾伏辰,均服振振,取 虢 之旂。’” 杜預 註:“龍尾,尾星也。” 漢 張衡 《天象賦》:“歷龍尾以及箕,跨北 燕 而在茲。”
(2).謙稱自己乃附托於名人而成立者。典出《三國志·魏志·華歆傳》“ 華歆 字 子魚 , 平原 高唐 人也”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 歆 與 北海 邴原 、 管寧 俱遊學,三人相善,時人號三人為‘一龍’, 歆 為龍頭, 原 為龍腹, 寧 為龍尾。”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九引《朱草衣詩》:“自慚龍尾非名士,肯把豬肝累使君?” 王國維 《送日本狩野博士游歐洲》詩:“倖免 仲叔 累豬肝,頗覺 幼安 慚龍尾。”
(3).草名。烏蘞莓的別名。《爾雅·釋草》“拔蘢葛” 晉 郭璞 註:“似葛,蔓生,有節, 江 東呼為龍尾。”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七·烏蘞莓》:“俗名五爪龍, 江 東呼龍尾。”
(4).硯名。亦泛指硯。 宋 蘇軾 《龍尾硯歌》:“君看龍尾豈石材,玉德金聲寓於石。” 清 錢謙益 《贈硯》詩:“紫純端硯鎮書樓,牛後真令龍尾羞。” 清 蔣士銓 《一片石·宴閣》:“取麟毫麝煤龍尾鳳箋來。”
(5).河堤防洪之物。伐大樹連梢,置之堤旁。 元 歐陽玄 《河防記》:“隄前置龍尾大埽,龍尾者,伐大樹連梢繫之隄旁,隨水上下,以破嚙岸浪者。”
(6).古國名。 南詔 的別稱。《新唐書·南蠻傳上·南詔上》:“ 南詔 ,或曰 鶴拓 、曰 龍尾 ……本 哀牢夷 ,後烏蠻別種也。”參見“ 南詔 ”。
(7).盤旋而上的甬道。自上望下,宛如龍尾下垂,故稱。 漢 袁康 《越絕書·外傳記吳地傳》:“ 無錫 西龍尾陵道者, 春申君 初封 吳 所造也。”《隋書·酷吏傳·崔弘度》:“ 弘度 妹先適 迥 子為妻,及破 鄴城 , 迥 窘迫升樓, 弘度 直上龍尾追之。”《資治通鑑·陳宣帝太建十二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築道陂陀以上城,其道下附於地,若龍垂尾然,故曰龍尾。”
(8).指宮殿前呈斜坡狀的甬道。 唐 白居易 《醉後走筆酬劉五主簿長句》:“步登龍尾上虛空,立去天顏無咫尺。” 清 錢謙益 《天啟乙丑五月奉詔削籍南歸》詩:“趁朝龍尾還如夢,穩臥牛衣得此生。” 錢曾 箋註:“ 宋敏求 《長安志》:鐘樓鼓樓殿左右,有砌道盤上,謂之龍尾道。 李上交 《近事會元》: 含元殿 側有龍尾道,自平階至地,凡詰曲七轉,由 丹鳳門 北望,宛如龍尾下垂於地焉。”
三代
指中國古代夏、商、周三個朝代
傳人
接傳某一藝術流派風格的人;接班人,後代
龍的傳人
梅派傳人
開闢
(1) 打通;開拓
開闢光輝的未來
(2) 創立
開闢航線
(3) 開辦
開闢專欄
炎漢
(1). 漢 自稱以火德王,故稱 炎漢 。 三國 魏 曹植 《徙封雍邱王朝京師上疏》:“篤生我皇,奕世載聰……受禪 炎漢 ,臨君萬邦。” 南朝 梁 蕭統 《<文選>序》:“自 炎漢 中葉,厥塗漸異。” 李周翰 註:“ 漢 火德,故稱炎。” 唐 李白 《天長節使鄂州刺史韋公德政碑》:“噫大塊之氣,歌 炎漢 之風。” 宋 梅堯臣 《讀<漢書·梅子真傳>》:“ 子真 實吾祖,耿介仕 炎漢 。”
(2).傳說上古 炎帝 為 漢 族祖先,因稱 中國 或 漢 族為 炎漢 。 唐玄宗 《封東光公主制》:“ 炎漢 盛禮,蕃國是和。” 魯迅 《南腔北調集·由中國女人的腳推定中國人之非中庸又由此推定孔夫子有胃病》:“﹝伎女﹞常穿利屣,即等於現在之穿高跟皮鞋,可以儼然居 炎漢 ‘摩登女郎’之列。”
土氣
(1) 猶俗氣
樓閣界畫稍有土氣
(2) 指式樣、風格等趕不上潮流,不時髦
不要讓人家笑話我們太土氣了
何異
用反問的語氣表示與某物某事沒有兩樣。 漢 賈誼 《鵩鳥賦》:“夫禍之與福兮,何異糾纆?” 晉 張協 《七命》:“今公子違世陸沉,避地獨竄……愁洽百年,苦溢千歲,何異促鱗之游汀濘,短羽之棲翳薈。” 明 劉基 《旅興》詩之二八:“歲暮等淪落,何異蒿與蓬?” 毛 * 《向 * 的十點要求》:“以此制憲,何殊官樣文章。以此行憲,何異 * 。”
刻木
(1).在木質器物上雕刻。 漢 王充 《論衡·自然》:“ 宋 人或刻木為楮葉者,三年乃成。”
(2).指文字創製前在木板上刻劃圖形、符號記事。《新五代史·四夷附錄一》:“ 漢 人教之以隸書之半增損之,作文字數千,以代刻木之約。”
(3).謂將木雕成人像。 晉 乾寶 《搜神記佚文》:“ 丁蘭 , 河內 野王 人。年十五,喪母。乃刻木作母事之,供養如生。”
(4).獄吏的代稱。 宋 范仲淹 《和葛閎寺丞接花歌》:“中途得罪情多故,刻木在前何敢訴。”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詞林·王師竹宮庶》:“因思 蒲坂 、 江陵 二老,俱一時高才巨公,何至為一刻木而修怨於吉士三十人。”參見“ 刻木為吏 ”。
瓊玖
(1).瓊和玖。泛指美玉。《詩·衛風·木瓜》:“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玖。” 毛 傳:“瓊、玖,玉名。”
(2).後世常用以美稱禮物。 唐 錢起 《酬長孫繹藍溪寄杏》詩:“芳馨來滿袖,瓊玖願酬篇。” 元 朱晞顏 《擬<古詩十九首>》之一:“願勗瓜李心,為君報瓊玖。”
(3).喻冰雪。 宋 張孝祥 《憶秦娥·雪》詞:“天花落,千林瓊玖,滿空鸞鶮。”《群音類選·椒觴記·師生讌雪》:“想仙姬搖珮 瀛洲 ,巧將紈素,剪成六出,紛紛瓊玖,幻景果誰收。”
(4).喻賢才。 宋 葉適 《送陳彥群》詩:“雍容入儒雅,磨錯見瓊玖。”
工時
一小時所做正常工作量的勞動計量單位
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與藥相粘,不可取。——宋·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學不可以已。——《荀子·勸學》
(2)
決不能,必須不
而勢力眾寡不可論。——《資治通鑑》
不可一概而論
(3)
與“非”搭配,表示必須或一定
今天這個會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入目
觀看。 明 黃溥 《閒中今古錄摘抄》:“ 順天 尹 王 公 驥 患傷寒, 袁 往視其疾,神色俱變,不可入目。” 清 周亮工 《書影》卷三:“此等議諭煞是可笑,與其為此等論,不如並此詞不入目,即入目亦置若未見。”
居然
表示出乎意料
這么重的擔子,他居然挑著走了二十里
雲仍
亦作“ 雲礽 ”。1.遠孫。《爾雅·釋親》:“晜孫之子為仍孫,仍孫之子為雲孫。” 郭璞 註:“言輕遠如浮雲。” 宋 范成大 《次諸葛伯山贍軍贈別韻》:“我家 鴟夷子 ,竹帛照 吳 越 。雲仍無肖似,頫首媿前哲。” 明 李東陽 《贈闕里孔以昌》詩:“已向雲仍占聖澤,還從伯仲識風標。”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五九:“端門受命有雲礽,一脈微言我敬承。” 劉逸生 註:“雲礽,遙遠的孫輩。”
(2).比喻後繼者。 清 譚嗣同 《仁學》三一:“ 顧 ( 顧炎武 )出於 程 ( 程顥 、 程頤 )、 朱 ( 朱熹 ), 程 朱 則 荀 ( 荀卿 )學之雲礽也。”
(3).沿襲;因襲。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莊岳委談引》:“譌謬雲仍,詖淫展轉,稱名日戾,取義日淆。” 姚華 《曲海一勺·駢史上》:“考其命筆,取便直言,文情弗宣,率爾易盡,枝葉於《書》而非雲礽於《詩》也。”
赤刀
寶刀。《書·顧命》:“越玉五重,陳寶,赤刀、大訓、弘璧、琬琰在西序。” 孔穎達 疏:“上言陳寶,非寶則不得陳之,故知赤刀為寶刀也。”《文選·張衡<西京賦>》:“ 東海 黃公 ,赤刀 粵 祝,冀厭 * ,卒不能救。” 李善 註:“《西京雜記》曰: 東海 人 黃公 ,少時能幻,制蛇御虎,常佩赤金刀。” 晉 葛洪 《抱朴子·崇教》:“所謂千里之足,困於鹽車之下;赤刀之鑛,不經 歐冶 之門者也。”
大訓
先王聖哲的教言。《書·顧命》:“嗣守 文 武 大訓,無敢昏逾。” 孔 傳:“言奉順繼守 文 武 大教,無敢昏亂逾越。” 唐 韓愈 《順宗實錄一》:“恪慎厥躬,祗勤於大訓。” 明 宋濂 《送晉王傅李君思迪之官》詩序:“日以法言大訓陳於前,俾王為哲王,斯民為 唐 虞 之民。” 清 龔自珍 《語錄》:“凡 老氏 之大訓九:曰虛、曰柔、曰默、曰靜、曰退、曰守、曰慈、曰嗇。”
朋友
(1) 除情人或親屬之外彼此有交情的人
朋友之交,至於勸善規過足矣…。——清· 劉開《孟塗文集》
(2) 戀愛的對象
談朋友
(3) 指幕友
我那裡左右要請朋友,你就可以揀一個合式的事情,代我辦辦。——《二刻拍案驚奇》
穆然
(1).靜思貌。《漢書·東方朔傳》:“於是 吳王 穆然,俛而深惟,仰而泣下交頤。” 顏師古 註:“穆然,靜思貌。”
(2).和敬貌。《資治通鑑·晉元帝永昌元年》:“宮省穆然,必無虞也。” 胡三省 註:“穆然,和敬之意。” 明 方孝孺 《鄭叔度字說》:“今 叔度 之家,秉義聚居者十世,堂序之內,秩然而禮,穆然而樂。”
憮然
(1).悵然失意貌。《論語·微子》:“夫子憮然曰:‘鳥獸不可與同羣,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 邢昺 疏:“憮,失意貌。” 晉 袁宏 《後漢紀·靈帝紀下》:“將軍於是憮然失望而有媿色,自以德薄,深用咎悔。” 唐 陳鴻 《長恨歌傳》:“妃既出,上憮然。” 清 趙翼 《即事》詩:“即事一憮然,感此日易昃。”
(2).驚愕貌。《後漢書·文苑傳下·禰衡》:“時 衡 出,還見之,開省未周,因毀以抵地。 表 憮然為駭。” 李賢 註:“憮然,怪之也。”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鴉頭》:“ 趙 戲之曰:‘君倘垂意,當作冰斧。’ 王 憮然曰:‘此念所不敢存。’” 何垠 註:“憮,怪驚之辭。”
反古
(1).追祭祖先。《禮記·祭義》:“教民反古復始,不忘其所由生也。” 孔穎達 疏:“古謂先祖。追而祭之,是反古也。”
(2).復古。 明 張居正 《答楚學道金省吾論學政書》:“生今反古,深用為戒。” 明 李贄 《又答京友書》:“近世稍知反古者,至或同儕相與呼字,以為不俗。” 清 劉大櫆 《<方晞原時文>序》:“ 晞原 志在反古,獨從余相為劘切,遵 唐 歸 之遺軌,而不惑於世俗之趨尚。”
(3).違反古制。《商君書·更法》:“然則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禮者未足多也。”
能否
——用作助動詞表示指望能自願依從的要求
能否請你幫助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