韻松軒即事原文
往年頗覺厭春風,今歲春風正復好。
於風已自不嫌聽,況聽之於松樹杪。
泠泠謖謖響不已,八音繁會繹如皦。
朅茲屬耳正何妨,風入松同相值巧。
詩詞問答
問:韻松軒即事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韻松軒即事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八部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二十九
參考注釋
往年
以往的年頭;從前
春風
(1) 春天的風
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杜牧《贈別》
(2) 比喻和悅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長環境
今歲
指今年
今歲是個豐收年
松樹
松屬(Pinus)的植物
泠泠
(1) 形容清涼;冷清
白露泠泠
(2) 本指流水聲。借指清幽的聲音
謖謖
(1) 形容挺勁有力;挺拔
謖謖長松
(2) 象聲詞。形容風聲呼呼作響
謖謖風來
不已
不停止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於帝。——《列子·湯問》
八音
(1).我國古代對樂器的統稱,通常為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八種不同質材所制。《書·舜典》:“三載,四海遏密八音。” 孔 傳:“八音: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周禮·春官·大師》:“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絲、木、匏、竹。” 鄭玄 註:“金,鐘鎛也;石,磬也;土,塤也;革,鼓鞀也;絲,琴瑟也;木,柷敔也;匏,笙也;竹,管簫也。”《宋書·謝靈運傳論》:“夫五色相宣,八音協暢,由乎玄黃律呂,各適物宜。” 宋 蘇軾 《賀韓丞相啟》:“付八音於 師曠 ,孰敢爭能。”
(2).泛指音樂。 晉 葛洪 《抱朴子·博喻》:“故 離朱 剖秋毫於百步,而不能辯八音之雅俗。” 明 宋應星 《天工開物·冶鑄》:“虛其腹以振盪空靈,而八音起。”
(3).八風之音。《呂氏春秋·孝行》:“雜八音,養耳之道也。” 高誘 註:“八音,八卦之音。” 陳奇猷 校釋:“八音,八風之音……陰陽家以八風分屬八卦,故 高 謂八卦之音。”
繁會
(1).猶交響。謂繁多的音調互相參錯。《楚辭·九歌·東皇太一》:“五音紛兮繁會,君欣欣兮樂康。” 晉 葛洪 《抱朴子·博喻》:“若夫聆繁會之響而顧問於庸工,非 延州 之清聽也。” 南朝 梁 何遜 《日夕望江山贈魚司馬》詩:“城中多宴賞,絲竹常繁會。” 清 曾國藩 《求闕齋記》:“由是八音繁會,不足於耳,庶羞珍膳,不足於味。”
(2).繁盛。《文選·潘岳<藉田賦>》:“中黃曄以發暉兮,方綵紛其繁會。” 張銑 註:“繁會,言盛也。” 前蜀 杜光庭 《眾修本命醮詞》:“年祿增延,福祥繁會,公私貞吉,族屬康寧。”
(3).指繁華薈萃之處;繁華。 宋 張孝祥 《水調歌頭·桂林集句》詞:“繁會九衢三市,縹緲層樓傑觀,雪片一冬深。” 清 林則徐 《籌議嚴禁鴉片章程折》:“若海疆商賈馬頭,及通衢繁會之區,吸食者不可勝數。”
繹如
相續不絕貌。《論語·八佾》:“樂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從之,純如也,皦如也,繹如也。以成。” 邢昺 疏:“繹如也者,言其音落繹然,相續不絶也。” 唐 元稹 《善歌如貫珠賦》:“上下其音,謂低昂於游女之手,窈窕遠矣,徘徊繹如。” 清 納蘭性德 《淥水亭雜識》卷二:“然管多而一人吹之,何以高下曲折繹如。”
屬耳
(1).以耳觸物。常謂竊聽。《詩·小雅·小弁》:“君子無易由言,耳屬於垣。” 鄭玄 箋:“王無輕用讒人之言,人將有屬耳於壁而聽之者。”《資治通鑑·後唐明宗天成元年》:“宰相又於便殿論之,後屬耳於屏風后。”參見“ 屬垣有耳 ”。
(2).注意傾聽。《東觀漢記·馬援傳》:“﹝ 援 ﹞嫺進對,尤善述前事……皇太子、諸王聞者,莫不屬耳忘倦。” 晉 張華 《答何劭》詩之一:“屬耳聽鸎鳴,流目翫儵魚。” 宋 岳珂 《桯史·鄭廣文武詩》:“ 廣 矍然起於坐,曰:‘ 鄭廣 麤人,欲有拙詩白之諸官,可乎?’眾屬耳。乃長吟。”
何妨
(1) 為什麼不
何妨一試
(2) 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妨
你何妨試一試
風入松
(1).古琴曲名。《樂府詩集·琴曲歌辭四·風入松歌》 宋 郭茂倩 題解:“《琴集》曰:‘《風入松》, 晉 嵇康 所作也。’” 明 高明 《琵琶記·琴訴荷池》:“兩個夫妻正和美,説甚么宮怨,相公,當此夏景,只彈一曲《風入松》好。”《續資治通鑑·宋太宗至道元年》:“宰相問曰:‘新曲何名?’ 文濟 曰:‘古曲《風入松》也。’”
(2).詞牌名。有雙調七十二、七十三、七十四、七十六字四體,平韻。參閱《詞譜》卷十七。
(3).曲牌名。南北曲皆有。字句格律均與詞牌七十六字型前半闋略同。北曲屬雙調,用在套曲內或用作小令。南曲屬仙呂入雙調,用作過曲。
相值
(1).猶相遇。 南朝 梁 江淹 《知己賦》序:“始於 北府 相值,傾蓋無已。” 唐 韓愈 《寄皇甫湜》詩:“昏昏還就枕,惘惘夢相值。” 宋 蘇軾 《芙蓉城》詩:“此生流浪隨滄溟,偶然相值兩浮萍。” 郭沫若 《今津紀游》六:“我的視線同她們覿面相值。”
(2).相當;相匹敵。《儀禮·喪服》“大功八升若九升” 漢 鄭玄 註:“欲其文相值。”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九流緒論中》:“ 晁公武 《讀書志》考諸人與 河汾 (指 隋 王通 )絶不相值,甚詳,第亦無庸事此,讀《中説》即瞭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