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六月十一日)原文
酣放優傾有是乎,隔窗聽覺眾聲殊。
五音六律此繁會,稻下黍高總渥濡。
欹枕忘言聊想像,披衾動慮復踟躕。
皇畿齊晉胥沾矣,祗繾河南沾也無。
詩詞問答
問:夜雨(六月十一日)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夜雨(六月十一日)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夜雨(六月十一日)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虞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七十四
2. 六月十一日
參考注釋
酣放
縱恣狂放。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簡傲》:“ 晉文王 功德盛大,坐席嚴敬,擬於王者。唯 阮籍 在坐,箕踞嘯歌,酣放自若。” 唐 皇甫湜 《韓文公墓志銘》:“及其酣放,毫曲快字,凌紙怪發,鯨鏗春麗,驚耀天下。” 清 屈紹隆 《贈朱士稚》詩:“無懷千載憂,酣放聊沉冥。”
聽覺
脊椎動物具有的與聲音感覺有關的特殊 * 之一,機械振動波通過哺乳動物耳內的感受器傳遞,或在較低等的脊椎動物中通過聽壺這種相應的知覺感受器傳遞。人類在正常情況下可以聽到頻率為16至27000赫的聲音,聲能轉換成衝動後,由聽神經傳導至聽覺中樞而感受到
五音六律
五音:指宮、商、角、徵、羽五個音階;六律:定樂器的標準。指古代音律。後也泛指音樂。繁會
(1).猶交響。謂繁多的音調互相參錯。《楚辭·九歌·東皇太一》:“五音紛兮繁會,君欣欣兮樂康。” 晉 葛洪 《抱朴子·博喻》:“若夫聆繁會之響而顧問於庸工,非 延州 之清聽也。” 南朝 梁 何遜 《日夕望江山贈魚司馬》詩:“城中多宴賞,絲竹常繁會。” 清 曾國藩 《求闕齋記》:“由是八音繁會,不足於耳,庶羞珍膳,不足於味。”
(2).繁盛。《文選·潘岳<藉田賦>》:“中黃曄以發暉兮,方綵紛其繁會。” 張銑 註:“繁會,言盛也。” 前蜀 杜光庭 《眾修本命醮詞》:“年祿增延,福祥繁會,公私貞吉,族屬康寧。”
(3).指繁華薈萃之處;繁華。 宋 張孝祥 《水調歌頭·桂林集句》詞:“繁會九衢三市,縹緲層樓傑觀,雪片一冬深。” 清 林則徐 《籌議嚴禁鴉片章程折》:“若海疆商賈馬頭,及通衢繁會之區,吸食者不可勝數。”
忘言
(1).謂心中領會其意,不須用言語來說明。語本《莊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三國 魏 曹植 《苦思行》:“中有耆年一隱士,鬚髮皆皓然,策杖從我游,教我要忘言。” 宋 陳師道 《次韻德麟植檜》:“蕭蕭孤竹君,忘言理相契。”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就逮》:“莫笑忘言真有道,自慚搜句百無功。”
(2).指不借語言為媒介而相知於心的友誼。《晉書·山濤傳》:“後遇 阮籍 ,便為竹林之交,著忘言之契。” 唐 韓愈 《祭薛中丞文》:“況某等忘言斯久,知我俱深。”
(3).忘其所言;不須言說。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言事·抗疏中輟》:“二公皆名士正人,所言必不妄,但權奸已敗,即往事果真,亦當忘言,此等追敘,似乎蛇足。”
想像
構想
把原子專家們想像成長鬍子的老頭
踟躕
(1) 徘徊;心中猶疑,要走不走的樣子
搔首踟躕。——《詩·邶風·靜女》
使君從南來,五馬立踟躕。——漢樂府《陌上桑》
踟躕不知所措
(2) 也作“踟躇”
皇畿
舊指京城管轄的地區。《三國志·魏志·高堂隆傳》:“鎮撫皇畿,翼亮帝室。”
河南
中國中東部的省,簡稱豫。與河北、山東、安徽、湖北、陝西、山西相鄰,面積16.7萬平方公里,人口7442萬,省會鄭州。黃河流經本省,開封、洛陽為有名古都,著名五嶽之一的中嶽嵩山在鄭州西南的登封縣。中國商品糧、棉的主要基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