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林室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香林室原文

是林無不香,梵宇林香淨。

淨應香弗聞,弗聞香本性。

四大於是具,一空更奚競。

而室付無知,而人乃有詠。

犁然別聖凡,擲筆五言竟。

詩詞問答

問:香林室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香林室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敬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六十

參考注釋

無不

沒有不;全是。《禮記·中庸》:“辟如天地之無不持載,無不覆幬。” 唐 韓愈 《元和聖德詩》序:“風雨晦明,無不從順。” 金 王若虛 《<論語辨惑>序》:“凡六經 孔子 之書,無不牽合其論,而上下其詞也。” 魯迅 《朝花夕拾·<狗·貓·鼠>》:“ 日耳曼 人走出森林雖然還不很久,學術文藝卻已經很可觀,便是書籍的裝潢,玩具的工致,也無不令人心愛。”

梵宇

佛寺。《梁書·張纘傳》:“經法王之梵宇,覩因時之或躍;從四海之宅心,故取亂而誅虐。” 唐 宋之問 《登禪定寺閣》詩:“梵宇出三天,登臨望八川。”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一:“小生是 西洛 貧儒,四海遊學歷州府,至 蒲州 ,因而到梵宇。”《老殘遊記》第二回:“﹝ 老殘 ﹞到了 鐵公祠 前,朝南一望,只見對面 千佛山 上,梵宇僧樓,與那蒼松翠柏,高下相間。”

本性

即天性。固有的性質或個性

本性難移

四大

(1).道家以道、天、地、人為四大。《老子》:“道大,天大,地大,王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按,王,當作“人”。說見 朱謙之 《老子校釋》及 任繼愈 《老子新譯》。

(2).佛教以地、水、火、風為四大。認為四者分別包含堅、濕、暖、動四種性能,人身即由此構成。因亦用作人身的代稱。 晉 慧遠 《明報應論》:“夫四大之體,即地、水、火、風耳,結而成身,以為神宅。”《圓覺經》:“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謂髮毛爪齒、皮肉筋骨、髓腦垢色,皆歸於地;唾涕膿血、津液涎沫、痰淚精氣、大小便利,皆歸於水;暖氣歸火;動轉歸風。四大各離,今者妄身,當在何處?”《晉書·藝術傳·鳩摩羅什》:“ 羅什 未終少日,覺四大不悆……死於 長安 。” 清 李斗 《揚州畫舫錄·虹橋錄上》:“六十年來一夢醒,飄然四大御風輕。”

(3).古稱大功、大名、大德、大權為四大。《晉書·忠義傳·王豹》:“明公挾大功,抱大名,懷大德,執大權,此四大者,域中所不能容。”

(4). 北周 時 冀州 人戲稱四種大物為四大。《北史·儒林傳下·熊安生》:“ 道暉 好著高翅帽、大屐…… 冀州 人為之語曰:‘ 顯公 鐘, 宋公 鼓, 宗道暉 屐, 李洛姬 肚’謂之四大。 顯公 ,沙門也; 宋公 , 安德 太守也; 洛姬 ,婦人也。”

於是

緊接上事之後並由於上事而出現某種結果

一空

(1).一孔;一穴。指一個渠道,一個途徑。《商君書·靳令》:“利出一空者其國無敵,利出二空者國半利,用出十空者其國不守。”《韓非子·飭令》:“利出一空者,其國無敵。” 門無子 《韓子迂評》:“空,音孔。利出一空,利由一穴而出。”

(2).一點不剩。 唐 杜牧 《李給事》詩之一:“紛紜白晝驚千古,鈇鑕朱殷幾一空。”《古今小說·木綿庵鄭虎臣報冤》:“不勾幾日,行囊一空。” 巴金 《隨想錄·重來馬賽》:“我們買票搭船去 伊夫堡 ,再從那裡回到海濱時,魚差不多銷售一空。”

(3).彌滿天空。 宋 范仲淹 《岳陽樓記》:“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

無知

不懂情理;缺乏知識

年幼無知

五言

(1).五德之言。《書·益稷》:“予欲聞六律、五聲、八音,在治忽,以出納五言,汝聽。” 孔 傳:“以出納仁、義、禮、智、信五德之言,施於民以成化。” 唐 韓愈 《進士策問》之十一:“彰施五色,出納五言。”

(2).五個字的句子。 魯迅 《朝花夕拾·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對課也漸漸地加上字去,從三言到五言,終於到七言。”

(3).見“ 五言詩 ”。

詩詞推薦

香林室原文_香林室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