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江上作原文
舟次大江乾,推篷水氣寒。
雁從今夜度,月似故鄉看。
客久逢衣破,家貧得祿安。
誤人頭白早,猶是進賢冠。
詩詞問答
問:秋夜江上作的作者是誰?答:薛敬
問:秋夜江上作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秋夜江上作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薛敬的名句有哪些?答:薛敬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寒韻 出處:甬上耆舊詩卷四
參考注釋
舟次
(1).船停泊之所。即碼頭。 宋 蘇軾 《與程正輔提刑書》之六:“ 軾 深欲出迎郊外,業已杜門……專令小兒去舟次也。” 宋 范正敏 《遯齋閒覽·諧噱》:“﹝ 東坡 云:﹞其初離 昌化 時,有十數父老皆攜酒饌直至舟次相送,執手泣涕而去。”
(2).行船途中,船上。《宋史·朱台符傳》:“復出知 洪州 ,卒於舟次。” 清 馬建忠 《上李伯相論朝鮮商約》:“ 忠 前於本月初五日由 煙臺 舟次肅上一稟。”
大江
(1) 大的江
(2) 中國的長江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念奴嬌赤壁懷古》
龜蛇鎖大江。——毛 * 《菩薩蠻·黃鶴樓》
水氣
(1).古代哲學概念。指五行中水的精氣。《呂氏春秋·應同》:“水氣勝,故其色尚黑。”《意林》卷五引 漢 任奕 《任子》:“木氣,人勇;金氣,人剛;火氣,人強而躁;土氣,人智而寬;水氣,人急而賊。”
(2).指雲氣;水上的霧氣。《詩·大雅·雲漢》“倬彼雲漢” 漢 鄭玄 箋:“倬然天河水氣也,精光轉運於天。” 北周 庾信 《同顏大夫初晴》詩:“夕陽含水氣,反景照 河 隄。” 明 楊慎 《藝林伐山·遠水如岸》:“海濱之人曰:遠望海水,似高於地,有如岸焉,蓋水氣也。” 清 顧炎武 《日知錄·水利》:“雨者,水氣所化。水利修,亦致雨之術也。”
(3).中醫稱寒水之氣。謂人體之水氣因受寒而凝滯不化。《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賢氣有時閒濁,在太陰脈口而希,是水氣也。” 漢 張仲景 《傷寒論·太陽病下》:“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 宋 張虙 《月令解》卷九:“鼽嚏之疾,亦水氣所成。”
(4).指水腫。《醫宗金鑒·張仲景<金匱要略·水氣病>》“腫重”註:“咳喘而不腫脹,謂之痰飲;腫重而不咳喘,謂之水氣。”《初學記》卷三十引 南朝 梁 陶弘景 《<本草經>集注》:“鱧魚……主除水氣、面大腫及五痔。”
從今
從現在起。《史記·范雎蔡澤列傳》:“先生之壽,從今以往者四十三歲。” 宋 郭應祥 《玉樓春》詞:“從今對酒與當歌,空惹離情千萬緒。”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四本第三折:“從今經懺無心禮,專聽春雷第一聲。” 杜鵬程 《延安人》:“從今向後要和他一道工作的工程處長,是什麼模樣?”
故鄉
家鄉,自己出生的地方
願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樂府詩集·木蘭詩》
逢衣
一種袖子寬大的衣服,古代儒者所穿。《列子·黃帝》:“汝逢衣徒也,亦何知問是乎?” 楊伯峻 集釋引 孫詒讓 曰:“逢衣即禮經侈袂之衣。《周禮·司服》 鄭 注云:士之衣袂皆二尺二寸而屬幅,其袪尺二寸,大夫以上侈之。侈之者,蓋半而益一焉。半而益一,則其袂三尺三寸,袪尺八寸。”
人頭
(1) 人員數量
人頭稅
(2) 指與人的關係
人頭熟
(3) 〈方〉∶指人的品質
人頭兒次
(4) 人們
人頭還未走動
猶是
(1).由此。猶,通“ 由 ”。 漢 劉向 《列女傳·王章妻女》:“ 章 上封事言 鳳 不可任用……天子不忍退 鳳 , 章 猶是為 鳳 所陷。” 三國 魏 嵇康 《與呂長悌絕交書》:“足下篤意,遂成大好。猶是許足下以至交。”
(2).還是。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五:“ 蜀 食井鹽,如仙井 大寧 猶是大穴。” 明 胡應麟 《詩藪·近體下》:“初 唐 絶句精巧,猶是六朝餘習。”
進賢冠
古時朝見皇帝的一種禮帽。原為儒者所戴, 唐 時百官皆戴用。《後漢書·輿服志下》:“進賢冠,古緇布冠也,文儒者之服也。前高七寸,後高三寸,長八寸。公侯三梁,中二千石以下至博士兩梁,自博士以下至小史私學弟子,皆一梁。” 唐 杜甫 《丹青引贈曹將軍霸》:“良相頭上進賢冠,猛將腰間大羽箭。”《新唐書·車服志》:“進賢冠者,文官朝參、三老五更之服也。” 清 方文 《送謝孺玉計偕》詩:“自古 長沙 有芳躅,莫教虛負進賢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