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鬱伊北山阿,雲木自披朗。
映日文彌昭,因風氣逾爽。
芳馨潛金罍,重陰幕朱幌。
鼎實方藉茲,佩玉懸和響。
天桃徒艷陽,文杏那能彷。
比德取平觀,會心成獨往。
詩詞問答
問:《為王陽史司丞賦得玉女潭詩七首·其四·梅竹隩》的作者是誰?答:沈鍊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沈鍊的名句有哪些?答:沈鍊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養韻 出處:青霞集卷七
參考注釋
鬱伊
抑鬱不舒貌。郁,通“ 鬱 ”。《世說新語·言語》“不能忘情故泣” 南朝 梁 劉孝標 注引《大智度論》:“佛在 陰庵羅 雙樹閒,入般涅槃,臥北首,大地震動。諸三學人,僉然不樂,鬱伊交涕。”
(1).憂憤鬱結。《後漢書·崔寔傳》:“是以王綱縱弛於上,智士鬱伊於下。” 李賢 註:“鬱伊,不申之貌。” 三國 魏 曹植 《文帝誄》:“獨鬱伊而莫告兮,追顧景而憐形。”
(2).猶酷烈。 清 龔自珍 《武進莊公神道碑銘》:“閔 秦 火之鬱伊,悼 孔 澤之不完具,悲 漢 學官之寡立多廢,懲 晉 代之作僭與偽。”
(3).積聚。 奚侗 《霧泊遼海同中冷作》詩:“鬱伊海氣將為雨,慘澹陽光儘化煙。”
北山
(1).泛指北面的山。《詩·小雅·南山有台》:“南山有臺,北山有萊。” 唐 李白 《題元丹丘潁陽山居》詩:“卻顧北山斷,前瞻南嶺分。”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四:“此去東山又北山,鏡中強半尚紅顏。”
(2).山名。即 北邙山 。在今 河南 洛陽市 東北。《左傳·昭公二十二年》:“夏四月,王田 北山 ,使公卿皆從。” 杜預 註:“ 北山 , 洛 北芒 也。”《文選·陸機<君子有所思行>》:“命駕登 北山 ,延佇望城郭。” 劉良 註:“謂登 北邙 望 晉 都。”
(3).山名。即 鐘山 ,又名 紫金山 。在今 江蘇 南京市 東。《文選·孔稚圭<北山移文>》 呂向 題解:“ 鐘山 在都北。其先 周彥倫 隱於此山,後應詔出為 海鹽縣 令。今欲卻過此山, 孔生 乃假山靈之意移之,使不許得至,故云‘北山移文’。” 清 吳偉業 《途中遇雪即事言懷》詩:“有道寧徵 管 ,無才卻薦 嵇 。 北山 休誚讓, 東觀 豈攀躋。”
雲木
高聳入雲的樹木。 唐 陳子昂 《春台引》:“何雲木之英麗,而池館之崇幽。” 宋 蘇軾 《雷州》詩之二:“層巢俯雲木,信美非吾土。” 清 魏源 《崑山別龔定庵自珍》詩:“鳴榔一回首,雲木冒平 楚 。”
映日
(1).指陽光。《文選·潘岳<射雉賦>》:“忌上風之餮切,畏映日之儻朗。” 徐爰 註:“言其忌聲而畏光也。”
(2).映照著日光。 南朝 齊 謝朓 《秋竹曲》:“從風既裊裊,映日頗離離。” 明 陳繼儒 《珍珠船》卷一:“ 江 南 徐鉉 善小篆,映日視之,書中心有一縷濃墨正當其中,至曲折處亦無偏側。”
風氣
(1) 風尚習氣,社會上或某個集體中流行的愛好或習慣
(2) 風度。一個表現自己的行為或風度
有產階級的教育和社會風氣
芳馨
(1).猶芳香。也借指香草。《楚辭·九歌·湘夫人》:“合百草兮實庭,建芳馨兮廡門。”《楚辭·九歌·山鬼》:“被石蘭兮帶杜衡,折芳馨兮遺所思。” 唐 李復言 《續玄怪錄·張老》:“有頃進饌,精美芳馨,不可名狀。”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一三八:“今日閒愁為 洞庭 ,茶花凝想吐芳馨。”
(2).喻美好的名聲。 清 張大受 《慕廬先生還朝》詩:“出處古來雲變化,芳馨誰播史書中。”
(3).指祭品。言其氣味芳香。 宋 朱熹 《臥龍庵武侯祠》詩:“寒藻薦芳馨,飛泉奉明酌。”《宋史·樂志九》:“時思致享,肅薦芳馨。”
金罍
(1).飾金的大型酒器。《詩·周南·卷耳》:“我姑酌彼金罍,維以不永懷。” 朱熹 集傳:“罍,酒器。刻為雲雷之象,以黃金飾之。”
(2).泛指酒盞。 唐 韓愈 《憶昨行和張十一》:“ * 花草麗,玉斝屢舉傾金罍。” 許地山 《綴網勞蛛·無法投遞之郵件》:“我哀傷的金罍里只剩些殘冰底融液,既不能醉人,又足以凍我齒牙。”
重陰
亦作“ 重隂 ”。1.指雲層密布的陰天。 漢 張衡 《南都賦》:“玄雲合而重隂,谷風起而增哀。” 南朝 宋 謝惠連 《詠冬》:“繁雲起重陰,迴飈流輕雪。” 宋 沉括 《夢溪筆談·象數一》:“連日重陰,人謂必雨。”
(2).指陰雨。 三國 魏 曹植 《贈王粲》詩:“重陰潤萬物,何懼澤不周?”《文選·成公綏<嘯賦>》:“濟洪災於炎旱,反亢陽於重隂。” 李周翰 註:“雲雨謂之重隂也。” 晉 葛洪 《抱朴子·守塉》:“亢陽則出谷颺塵,重陰則滔天凌丘。”
(3).指地下。
(4).猶濃陰。 漢 王粲 《七哀詩》之二:“山岡有餘暎,巖阿增重陰。” 唐 王維 《與盧員外象過崔處士興宗林亭》詩:“緑樹重陰蓋四鄰,青苔日厚自無塵。”
(5).雙重庇蔭。 晉 潘岳 《楊荊州誄》:“余以頑蔽,覆露重隂。仰追先考,執友之心。”
鼎實
鼎中所盛之物。語出《易·鼎》:“九二,鼎有實。” 漢 賈誼 《新書·諭誠》:“及 智伯 分吾以衣服,餡吾以鼎實,舉被而為禮,夫國士遇我,我固國士為之報。” 晉 潘岳 《金谷集作詩》:“ 王生 和鼎實, 石子 鎮海 沂 。” 宋 黃庭堅 《古詩二首上蘇子瞻》之一:“古來和鼎實,此物升廟廊。”
佩玉
(1) 貴族身上所佩戴的玉器
(2) 佩戴玉器
艷陽
(1) 指春天明媚的風光
(2) 明亮的太陽,驕陽
文杏
(1).即銀杏。俗稱白果樹。木質紋理堅密,是建築和手工業的高級用材。 漢 司馬相如 《長門賦》:“刻木蘭以為榱兮,飾文杏以為梁。”《西京雜記》卷一:“初修 上林苑 ,羣臣遠方各獻名果異樹……杏二:文杏、蓬萊杏。” 宋 葉適 《送盧簡夫》詩:“文杏將非廟廊具,澗苹況是王公羞。” 清 龔自珍 《說昌平州》:“其木多文杏、蘋婆、柿、棠梨。”
(2).詩詞中常用以指代文杏做的木樑。 唐 李商隱 《越燕詩》之一:“ 盧 家文杏好,試近 莫愁 飛。” 清 杜岕 《游白燕庵》詩:“雕鏤飾文杏,彩筆夾歌謳。”
那能
方言。怎么樣。
出處:章炳麟 《新方言·釋詞》:“凡諸形狀皆謂之態,亦謂之能; 蘇州 問何如曰那能,那即若字,能即態字,猶通語言曾(俗作怎)么樣矣。”
例句:殷夫 《監房的一夜》:“ 小王 說:‘老和尚後來那能了呢?’說著笑了。”
比德
(1).指結黨營私的行為。《書·洪範》:“凡厥庶民無有淫朋,人無有比德,惟皇作極。” 孔 傳:“民有安中之善,則無淫過朋黨之惡、比周之德。” 蔡沉 集傳:“比德,私相比附也。”
(2).同心同德。《國語·晉語八》:“君子比而不別。比德以贊事,比也。”《楚辭·大招》:“比德好間,習以都只。” 王夫之 通釋:“比德,同心。”
謂德行、德教可與之比擬、比配。《禮記·玉藻》:“君子於玉比德焉。”《史記·商君列傳》:“故吾以彊國之術説君,君大説之耳,然亦難以比德於 殷 周 矣。”《後漢書·楊震傳》:“擬蹤往古,比德哲王。” 明 何景明 《玉岡黔國地種竹》詩:“比德亮無瑕,抱節誠可久。”
取平
使同一平面上的物體高度相等
會心
領悟於心
會心的微笑
獨往
(1).猶言孤往獨來。謂超脫萬物,獨行己志。 三國 魏 嵇康 《四言贈兄秀才入軍》之十七:“含道獨往,棄智遺身。”《文選·江淹<雜體詩·效許詢“自序”>》:“遣此弱喪情,資神任獨往。” 李善 註:“ 淮南王 《莊子略要》曰:‘江海之士,山谷之人,輕天下,細萬物,而獨往者也。’ 司馬彪 曰:‘獨往,任自然,不復顧世。’” 唐 杜甫 《雨》詩:“浮俗何萬端,幽人有高步。 龐公 竟獨往, 尚子 終罕遇。”參見“ 獨往獨來 ”。
(2).一人前往。《周書·武帝紀下》:“諸將固請還師,帝曰:‘……卿等若疑,朕將獨往。’” 宋 蘇軾 《書李世南所畫秋景》詩之二:“不是溪山曾獨往,何人解作掛猿枝。” 章炳麟 《革命道德論》:“值大事之阽危,則能悍然獨往,以為生民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