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林太史之京·其一

作者:佘翔 朝代:明代

送林太史之京·其一原文

題柱才名歲月深,風流誰不羨詞林。

趨朝偏得君王寵,金馬無勞嘆陸沉。

詩詞問答

問:送林太史之京·其一的作者是誰?答:佘翔
問:送林太史之京·其一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送林太史之京·其一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問:佘翔的名句有哪些?答:佘翔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侵韻

參考注釋

題柱

(1).見“ 題橋柱 ”。

(2).相傳 東漢 靈帝 時, 長陵 田鳳 為尚書郎,儀貌端正。入奏事,“ 靈帝 目送之,因題殿柱曰:‘堂堂乎張, 京兆 田郎 。’”見 漢 趙岐 《三輔決錄》卷二。後遂以“題柱”為稱美郎官得到皇帝賞識之典。 北周 庾信 《周大將軍聞嘉公柳遐墓誌》:“ 魏侯 之見 劉廙 ,不覺斂容; 漢 主之觀 田鳳 ,遂令題柱。” 唐 楊炯 《唐同州長史宇文公神道碑》:“清晨伏奏,幾承題柱之恩;閒夜潔齋,惟有張燈之宿。” 唐 錢起 《和王員外雪晴早朝》:“題柱盛名兼絶唱,風流誰繼 漢 田郎 。” 明 何景明 《送高子登赴試》詩:“題柱名千里,登臺策萬言。”

(3).謂題寫楹聯。 清 金埴 《不下帶編》卷二:“ 埴 先太常一生儉約,始終不渝。於庭前題柱以示後人云:‘儉於己,可以不求於人;儉於官,可以不取於民。’”

才名

(1).才華與名望。《三國志·魏志·賈詡傳》:“是時, 文帝 為五官將,而 臨菑侯 植 才名方盛,各有黨與,有奪宗之議。” 宋 陸游 《讀李杜詩》:“才名塞天地,身世老風塵。” 清 黃景仁 《夜坐述懷呈思復》詩:“似水才名難療渴,投閒芳序易消魂。”

(2).指兼有才華與名望。《北齊書·文襄紀》:“至於才名之士,鹹被薦擢。”

歲月

年月日子;時間

歲月如流

然後嘆借者之用心專,而少時之歲月為可惜也。——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風流

(1) 風采特異,業績突出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2) 才華出眾,自成一派,不拘泥於禮教

是真名士自風流

(3) 放蕩不羈

如此風流,竟以私奔方式完成一次不同凡響的婚禮

(4) 具有 * 特點或 * 上得到滿足

風流小說

(5) 風俗教化

風流篤厚,禁罔疏闊。——《漢書·刑法志》

(6) 遺風,流風餘韻

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7) 風度;儀表

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 唐· 杜甫《詠懷古蹟》

(8) 風韻,多指好儀態

身體面龐雖怯弱不勝,卻有一段自然的風流態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紅樓夢》

不羨

不過分。《淮南子·精神訓》:“無天下不虧其性,有天下不羨其和。” 高誘 註:“羨,過;和,適也。”

詞林

(1).指匯集在一處的文詞。 南朝 梁 蕭統 《答晉安王書》:“殽核墳史,漁獵詞林。”

(2).詞壇。 宋 范公偁 《過庭錄》:“ 許昌 郭挺 元傑 ,從 李方叔 學,久蒙訓導。 方叔 死, 挺 有輓詩云:‘憔悴詞林失俊英,已應精爽在 蓬瀛 。’”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一·公文介公詩》:“吾鄉 公文介 公 鼐 , 萬曆 中,為詞林宿望,詩文淹雅,絶句尤工。” 金婉 《為外錄<詞林正韻>畢書後》:“後此詞林增善本,四聲堪證 宋 名賢。”

(3).翰林或翰林院的別稱。 宋 王應麟 《玉海·聖文五·康定賜翰林飛白書》:“ 至和 元年九月, 王洙 為學士, 仁宗 嘗以塗金龍水牋為飛白‘詞林’二字賜之。” 元 盧亘 《送侍講學士鄧善之辭官歸錢塘》詩之二:“昭昭日月揭,胡為厭詞林?” 嚴復 《救亡決論》:“至於成貢士,入詞林,則其號愈榮,而自視也亦愈大。”

趨朝

亦作“趍朝”。上朝。 宋 沉作喆 《寓簡》卷八:“宰相趨朝,騶唱過門。”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天曉諸人入市》:“每日交五更,諸寺院行者打鐵牌子或木魚循門報曉……諸趍朝入市之人,聞此而起。”

偏得

猶獨得。謂得之最多。《莊子·庚桑楚》:“ 老聃 之役,有 庚桑楚 者,偏得 老聃 之道。” 成玄英 疏:“ 老君 大聖,弟子極多,門人之中, 庚桑楚 最勝,故稱偏得也。”

君王

古稱天子或諸侯

君王為人不忍。——《史記·項羽本紀》

君王與沛公飯。

金馬

(1).金制的馬匹。《漢書·張騫傳》:“天子既好 宛 馬,聞之甘心,使壯士 車令 等持千金及金馬以請 宛王 貳師城 善馬……﹝ 宛王 ﹞遂不肯予 漢 使。 漢 使怒,妄言,椎金馬而去。”

(2).指 金馬門 。《文選·揚雄<解嘲>》:“ 公孫 創業於 金馬 ,驃騎發跡於 祁連 。” 李善 注引 孟康 曰:“ 公孫弘 對策於 金馬門 。” 宋 葉適 《題費肅校書遺事》詩:“郤辭 金馬 直,歸臥 錫山 峯。” 清 黃宗羲 《與陳介眉庶常書》:“若復使之待詔 金馬 , 魏野 所謂斷送老頭皮也。”

(3).指 漢 代國家藏書之所。 漢 班固 《兩都賦》序:“內設 金馬 石渠 之署,外興樂府協律之事。” 唐 劉肅 《大唐新語·匡贊》:“聖上好文,書籍之盛事,自古未有…… 前漢 有 金馬 、 石渠 , 後漢 有 蘭臺 、 東觀 。”

(4).指朝廷或帝都。 明 陳汝元 《金蓮記·詩案》:“自家 章惇 ……鼠鑽倖穴,因而位列銅螭;孤假權門,自此威行金馬。” 康有為 《和臨桂周黻卿翰林有感》:“蹉跎夢金馬,感愴泣銅駞。”

(5).借指翰林院。亦指翰林。 宋 徐鉉 《柳枝》詞:“ 金馬 詞臣賦小詩,梨園弟子唱新詞。” 明 何景明 《春雪諸翰林見過》詩之二:“置酒邀金馬,開軒對玉珂。” 清 龔自珍 《洞仙歌》:“又七載低顏軟塵紅,向 金馬 詞場,訊他榮悴。”參見“ 金馬玉堂 ”。

(6).我國 福建省 沿海 金門 、 馬祖 兩島的並稱。

無勞

(1).不要勞累;不用勞煩。《莊子·在宥》:“必靜必清,無勞女形,無搖女精,乃可以長生。”《儀禮·聘禮》“辯復命如聘” 漢 鄭玄 註:“自陳幣至於上介,以公賜告無勞。” 賈公彥 疏:“無勞者,勞主君出命,今君薨,不可代君出命,故知無勞也。”

(2).猶無須,不煩。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正緯》:“故 河 不出圖, 夫子 有嘆,如或可造,無勞喟然。”《北史·賀若弼傳》:“ 叔寳 惶懼流汗,股慄再拜。 弼 謂曰:‘……無勞恐懼。’” 唐 杜甫 《章梓州橘亭餞成都竇少尹》詩:“預傳籍籍新京尹,青史無勞數 趙 張 。”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歐報對於中國革命之輿論》:“此其中利害, 中國 人宜自審度,無勞外人代計。”

(3).沒有勞績。《戰國策·趙策四》:“位尊而無功,奉厚而無勞。”

陸沉

(1) 陸地沉沒

(2) 比喻國土淪喪,也比喻隱居

陸沉於俗

詩詞推薦

  • 蕭二十三赴歙州婚期二首

    盧仝唐代〕淮上客情殊冷落,蠻方春早客何如。相思莫道無來使,回雁峰前好寄書。南方山水生時興,教有新詩得寄余。路帶
    送林太史之京·其一原文_送林太史之京·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
  • 送知縣趙通直(峴)·其二

    鄭億年宋代〕大門治邑歲年深,詒厥孫謀又到今。遺愛聯綿民結戀,歸途迢遞柳垂陰。九莖芝草曾呈瑞,並蒂荷花已賞心。或會
  • 南山

    佚名先秦〕南山崔崔,雄狐綏綏。魯道有盪,齊子由歸。既曰歸止,曷又懷止?葛屨五兩,冠緌雙止。魯道有盪,齊子庸止。
  • 丙申泊東流縣

    黃庭堅宋代〕前日發大雷,真成料虎頭。今日伐鼓出,棹歌傲陽侯。滄江百折來,及此始東流。東流會賓客,建德椎羊牛。野語
  • 蘇幕遮 勸迷途

    王處一元代〕嘆迷人,如大醉。敢使機謀,爭眼謾天地。殺盜邪淫咒神理。一向無知,不顧臨時罪。氣歸空,形委廢。性識區區
    送林太史之京·其一原文_送林太史之京·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
  • 送李鐔游新安

    杜荀鶴唐代〕邯鄲李鐔才崢嶸,酒狂詩逸難乾名。氣直不與兒輩洽,醉來擬共天公爭。孤店夜燒枯葉坐,亂時秋踏早霜行。一間
    送林太史之京·其一原文_送林太史之京·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
  • 春陰

    張嵲宋代〕陰靄連朝昏廣野,鮮飈終日漾書帷。可憐細雨輕寒夜,正是故園花發時。
  • 杭州觀潮

    姚合唐代〕樓有章亭號,濤來自古今。勢連滄海闊,色比白雲深。怒雪驅寒氣,狂雷散大音。浪高風更起,波急石難沈。鳥懼
  • 深父學士示易詩四首某輒和韻·其二

    彭汝礪宋代〕大易誠微矣,吾門敢舍旃。文雖重舊旨,孔亦斷殘編。道遠為功駿,言微蓄意玄。江魚如可得,朝夕自忘筌。
  • 壽嵇川南母·其三

    王立道明代〕北堂清晝藹春暉,歌繞雕梁燕卻飛。自有神仙攜鳳吹,不須令子舞萊衣。
  • 暢襟樓

    乾隆清代〕此處非背山,即境因起樓。樓高可騁目,萬景供吟眸。吟景襟隨暢,然暢豈易不。歲美與民安,始可略解愁。而吾
  • 牛心寺

    吳泳宋代〕青蓮兩兩照山開,道是金仙手自栽。人與金牛俱不見,更從何處覓心來。
    送林太史之京·其一原文_送林太史之京·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
  • 夜過楊州二首

    楊萬里宋代〕秪今何許問迷樓,更有垂楊記御溝。除卻瓊花與紅藥,楊州不是古楊州。
  • 題翰林東閣前小松

    元稹唐代〕檐礙修鱗亞,霜侵簇翠黃。唯余入琴韻,終待舜弦張。
  • 升堂頌古五十二首·其三十六

    釋懷深宋代〕朝日忙忙打個球,生來念念不停流。若知落處無蹤跡,始會雲門六不收。
  • 舒嘯

    白玉蟾宋代〕豁然登高台,四天一何眇。舒懷摩丹田,靜境萬籟悄。前村生孤煙,半山吞殘照。倚劍呼黃鶴,遽然髮長嘯。
    送林太史之京·其一原文_送林太史之京·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
  • 頌古十六首

    釋明辯宋代〕弓強難結鴛鴦紐,御道那栽栗棘蓬。堪笑香嚴饒舌老,今年猶勝去年窮。
    送林太史之京·其一原文_送林太史之京·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
  • 清平樂

    姚燧元代〕水仙裝束。風致清逾淑。春竟枝頭添萼綠。要與梅花仲叔。生紅從此羞顏。甘同桃李漫山。不是冥鴻過盡,情教銜
    送林太史之京·其一原文_送林太史之京·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
  • 題濂溪畫像

    陳杰宋代〕睟盎真元會,揚休沕穆宣。定非三代下,自得六經先。翠草紅蓮地,光風霽月天。幾神千載悟,紙上更須圈。
  • 次韻子大四絕

    王炎宋代〕一榻塵埃書滿前,愧無絲竹宴彭宣。而今又斷功名念,只擬躬耕郭外田。
    送林太史之京·其一原文_送林太史之京·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
送林太史之京·其一原文_送林太史之京·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