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陸天游張南村諸公游溪西華嚴庵

作者:張適 朝代:元代

原文

讀書只在松檜林,不道春色弧村深。

鴆啼雲瞑亂游思,花落水流驚客心。

過溪尋僧蘭若僻,掃石坐我桫欏陰。

杖藜舊路逐樵返,落日已下湖西岑。

詩詞問答

問:《與陸天游張南村諸公游溪西華嚴庵》的作者是誰?答:張適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侵韻 出處:明詩紀事 甲簽·卷二十

參考注釋

讀書

(1) 看著書本出聲讀或默讀

(2) 正式學習一個科目或課程

她讀書很用功

只在

(1).總在;仍在。 宋 蘇軾 《殢人嬌·贈朝雲》詞:“朱脣筯點,更髻鬟生彩。這些箇,千生萬生只在。” 宋 李萊老 《謁金門》詞:“舊恨新愁都只在,東風吹柳帶。”《三國志平話》卷中:“見二嫂靈前燒香奠酒啼哭, 關公 笑曰:二嫂休哭,哥哥只在里。”

(2).就在。 唐 賈島 《尋隱者不遇》詩:“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水滸傳》第八回:“那人問道:‘ 薛端公 在何處住?’ 董超 道:‘只在前邊巷內。’”《二刻拍案驚奇》卷九:“﹝ 龍香 ﹞心下道:‘佳期只在今夜了,便宜了這酸子。’”

不道

(1)

 

不料

不道 * 政府卻在十二月十八日通電各地軍政當局文里,又加上他們“搗毀機關、阻斷交通…”的罪名。——魯迅《“友邦驚詫”論》

(2)

 

無道

大逆不道

春色

(1) 春天的景色

(2) 指臉上的喜色

村深

村落幽深。 唐 皮日休 《奉酬魯望夏日四聲》詩之三:“村深啼愁鵑,浪霽醒睡鷺。” 宋 陸游 《杭湖夜歸》詩:“白苹州晚初回棹,緑樹村深已上燈。” 元 張養浩 《落梅引》曲:“野水明於月,沙鷗閒似雲,喜村深地偏人靜。”

游思

謂不專一的心思。 明 高攀龍 《高子遺書·三時記》:“工夫不密,內有游思,則主不一;外有惰行,則儀不飭,非敬也。”

水流

(1) 泛指江、河

湖泊星羅棋布,水流縱橫交錯

(2) 水的流動

(3) 流動著的水

水流湍急

水流暢通

客心

(1).旅人之情,遊子之思。 漢 王粲 《家本秦川貴公子孫遭亂流寓自傷情多》詩:“ 沮 漳 自可美,客心非外奬。常嘆詩人言,式微何由歸。” 南朝 齊 謝朓 《暫使下都夜發新林至京邑贈西府同僚》詩:“ 大江 流日夜,客心悲未央。徒念關山近,終知反路長。” 唐 韓翃 《和高平朱參軍思歸作》:“一雁南飛動客心,思歸何待秋風起。” 金 元好問 《永寧南原秋望》詩:“烽火苦教鄉信斷,砧聲偏與客心期。” 趙朴初 《木蘭花慢·科倫坡海濱旅館聽潮》詞:“一夜客心如水,波濤萬里鄉情。”

(2).與本心相對之心。 清 唐甄 《潛書·法王》:“是故古人之心,如鏡蒙塵;今人之心,如珠投海。本心既亡,客心篡入而為之主;嗜慾內膠,人己外隔。”

蘭若

寺廟,即梵語“阿蘭若”的省稱

蘭若山高處,煙霞障幾重。——杜甫《謁真諦寺禪師》

掃石

謂清掃山中場地。多指修身養生者的居處。 唐 戎昱 《寄許鍊師》詩:“掃石焚香禮碧空,露華偏溼蕊珠宮。” 元 張翥 《豫章山房為見心復公賦》:“掃石童來秋葉後,譚經僧坐晝陰中。” 明 王守仁 《山中懶睡》詩之二:“掃石焚香任意眠,醒來時有客談玄。”

桫欏

(1).梵文音譯。或譯為“娑羅”。佛教謂 釋迦牟尼佛 八十歲時於 拘屍那拉城 外桫欏雙樹林圓寂。我國寺廟中多以七葉樹代替。 唐 殷堯藩 《贈惟儼師》詩:“擬掃緑陰浮佛寺,桫欏高樹結為鄰。” 元 無名氏 《度柳翠》第二折:“我救的這月里桫欏永長壽。” 清 趙翼 《泊燕子磯游永濟寺》詩:“一樹桫欏舊相識,曾經見我黑頭年。”

(2).蕨類植物。桫欏科。木本。莖柱狀,直立,高3-8公尺。下部生黑色粗毛,上部葉痕呈鱗紋狀,葉片長1-3公尺,三回羽狀複葉,叢生於乾頂。孢子囊群多數,小型,近小羽軸著生。我國南方溪邊林下多有生長。莖含澱粉,可供食用。

杖藜

(1).謂拄著手杖行走。藜,野生植物,莖堅韌,可為杖。《莊子·讓王》:“ 原憲 華冠縰履,杖藜而應門。” 唐 杜甫 《暮歸》詩:“年過半百不稱意,明日看雲還杖藜。” 宋 蘇軾 《鷓鴣天》詞:“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斜陽。”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六》:“開牖有時邀月入,杖藜到處避人行。”

(2).藜杖;拐杖。 唐 護國 《贈張駙馬斑竹柱杖》詩:“此君與我在雲溪,勁節奇文勝杖藜。” 宋 秦觀 《寧浦書事》詩之五:“身與杖藜為二,對月和影成三。” 明 孫仁孺 《東郭記·人之所以求富貴利達者》:“諳盡江湖味,執青青杖藜。”

落日

夕陽

下湖

(1).乘舟入湖。 宋 陸游 《農桑》詩之四:“卻羨鄰家下湖早,畫船青繖去如飛。”

(2).方言。下田。 石靈 《捕蝗者》:“依你說,收割的時候,我就不要下湖了。”

詩詞推薦

與陸天游張南村諸公游溪西華嚴庵原文_與陸天游張南村諸公游溪西華嚴庵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