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魯山長原文
鱣堂初徹講,宦路又三年。
夜醉丹陽酒,朝登白下船。
蜀天迷去雁,楚客怨啼鵑。
懷德情難報,臨分重愴然。
詩詞問答
問:送魯山長的作者是誰?答:汪銖
問:送魯山長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送魯山長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先韻 出處:宛陵群英集卷五
參考注釋
鱣堂
《後漢書·楊震傳》:“後有冠雀銜三鱣魚,飛集講堂前,都講取魚進曰:‘蛇鱣者,卿大夫服之象也。數三者,法三台也。先生自此升矣。’”後因稱講學之所為“鱣堂”。 宋 朱熹 《奉和公濟兄留周賓之句》:“鱣堂偶休閒,雞黍聊從容。” 宋 樓鑰 《通交代徐教授啟》:“典鱣堂之教,獲與交承。” 清 王端履 《重論文齋筆錄》卷一:“校罷詩書延愛日,鱣堂春酒頌三多。”
宦路
猶宦途。 明 王世貞 《吳興雜興》詩之五:“ 吳興 故名都,宦路亦清幽。” 清 侯方域 《南省試策四》:“於是乎一誤於撫,再誤於剿之垂成,説者且以為行金而脫;繼之開府秉鉞,以為 方叔 、 召虎 者,誠與前人不同,然亦聞其久於宦路,善調人情而已。” 清 褚人穫 《堅瓠二集·詩規性急》:“ 定海 太守 沃泮 ,性褊急,宦路鮮合者。”
丹陽
(1).銅的別稱。 唐 呂巖 《寄白龍洞劉道人》詩:“競向山中尋草藥,伏鉛制汞點丹陽。” 宋 趙令畤 《侯鯖錄》卷一:“余家有古鏡,背銘云:‘ 漢 有善銅出丹陽,取為鏡,清如明,左龍右虎補之。’不知‘丹陽’何語,問 東坡 ,亦不解。後見《神仙藥名隱訣》云:‘銅亦名丹陽。’”
(2).道教謂煅粉點銅之術。 宋 何薳 《春渚紀聞·序丹灶》:“自 三茅君 以 丹陽 歲歉,死者盈道,因取丹頭點銀為金,化鐵為銀,以救飢人,故後人以煅粉點銅者,名其法曰丹陽。”
(3).佛教所謂超脫塵世的境界。 明 李贄 《復丘若泰書》:“丹陽雖上仙,安能棄輪迴,舍因緣,自脫於人世苦海之外耶?” 明 李贄 《復丘若泰書》:“非謂必如何空之而後可至丹陽境界也。”
下船
(1) 離開船到岸上
(2) 〈方〉∶從岸上到船上
楚客
(1).指 屈原 。 屈原 忠而被謗,身遭放逐,流落他鄉,故稱“楚客”。 唐 李白 《愁陽春賦》:“ 明妃 玉塞, 楚 客楓林,試登高而望遠,痛切骨而傷心。” 唐 李商隱 《九日》詩:“不學 漢 臣栽苜蓿,空教 楚 客詠江蘺。” 宋 賀鑄 《海陵西樓寓目》詩:“王孫莫顧 漳 濱臥,漁父何知 楚 客才。”
(2).泛指客居他鄉的人。 唐 岑參 《送人歸江寧》詩:“ 楚 客憶鄉信,向家湖水長。” 唐 顧兆熊 《送友人歸漢陽》詩:“罇前別 楚 客,雲水思縈回。” 宋 柳永 《卜運算元》詞:“江楓漸老,汀蕙半凋,滿目敗紅衰翠。 楚 客登臨,正是暮秋天氣。”
怨啼鵑
詞牌名。即《浣溪沙》。雙調,四十二字。《詞譜》卷四:“《浣溪沙》, 唐 教坊曲名……有‘一番春事怨啼鵑’句,名《怨啼鵑》。”參見“ 浣溪沙 ”。
懷德
懷念恩德
君子懷德,小人懷土。——《論語·里仁》
分重
茂盛貌。 三國 魏 曹植 《盤石篇》:“蒹葭彌斥土,林木無分重。” 余冠英 註:“‘分’同‘紛’,紛重是盛多貌。”
愴然
悲傷的樣子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陳子昂《登幽州台歌》
予懷愴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姜夔《揚州慢》
愴然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