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花朵如蘭紫色鮮,有人或謂比蘭妍。
設從九畹相衡校,祗恐三閭未肯然。
詩詞問答
問:《題楊大章花卉二十四種·其十一·紫蘭》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先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五十八
參考注釋
花朵
花的總稱;象徵花
願五大洲的兒童像花朵一樣茁壯成長
各色花朵競相開放
有人
(1).謂有傑出的人物。《晉書·忠義傳序》:“ 卞壼 、 劉超 、 鍾雅 、 周虓 等已入列傳,其餘即敍其行事,以為《忠義傳》,用旌 晉氏 之有人焉。” 唐 韓愈 《興元少尹房君墓誌》:“ 房 故為官族,稱世有人。”
(2).謂有靠山。如:朝中有人好做官。
(3).泛指有某人。《孟子·盡心下》:“有人曰:‘我善為陳,我善為戰,大罪也。’”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一:“櫻桃小口嬌聲顫,不防花下,有人腸斷。” 巴金 《春》一:“有人從梅林那面走過來,發出了這樣的叫聲。”
九畹
《楚辭·離騷》:“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 王逸 註:“十二畝曰畹。”一說,田三十畝曰畹。見《說文》。後即以“九畹”為蘭花的典實。 唐 楊炯 《幽蘭賦》:“爾乃丰茸十步,綿連九畹。” 元 張昱 《趙松雪墨蘭》詩:“ 玉廬 墨妙世無同,九畹高情更所工。” 明 唐寅 《和沉石田落花詩》之三十:“五更飛夢環 巫峽 ,九畹招魂費 楚 詞。” 清 秋瑾 《蘭花》詩:“九畹齊栽品獨優,最宜簪助美人頭。”
相衡
互相比較、衡量。 明 睡鄉居士 《<二刻拍案驚奇>序》:“至演義一家,幻易而真難,固不可相衡而論矣。” 清 端方 《請改定官制以為立憲預備折》:“臣等游歷所至,每與其國之賢士大夫,潛心討論,舉以相衡,覺彼皆條理秩然,事無叢脞,而我則時形竭蹶,弊患潛滋。”
三閭
指 屈原 。《後漢書·孔融傳》:“忠非 三閭 ,智非 鼂錯 ,竊位為過,免罪為幸。” 李賢 註:“即 屈原 也,掌王族三姓,曰 昭 、 屈 、 景 ,故曰‘三閭’。” 晉 陶潛 《感士不遇賦》:“故 夷 、 皓 有安歸之嘆, 三閭 發已矣之哀。” 宋 張孝祥 《水調歌頭·泛湘江》詞:“喚起九歌忠憤,拂拭 三閭 文字,還與日爭光。” 清 黃遵憲 《將應順天試仍用前韻呈靄人樵野丈》:“轍亂旗翻屢敗車,行吟憔悴比 三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