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奉答楊判官繼甫

作者:周孚 朝代:宋代

次韻奉答楊判官繼甫原文

向君官升今復滁,十年兩地無此儒。

喧啾蹇吃方一區,君自鵠白渠自烏。

士安門人有摯虞,斯文灰冷今復甦。

胸次與古真合符,鄙夫濩落世所無。

逃禪政自縈瓠壺,豈有筆力凌三都。

老傖人方笑玄謨,愧君清坐客歌呼。

君才如魯我則邾,氣味莫間沂與洙。

甲辰雖俱那得如,蒼髯直乾霜不枯。

歸來破屋從繩樞,飛騰付君吾敢諛。

詩詞問答

問:次韻奉答楊判官繼甫的作者是誰?答:周孚
問:次韻奉答楊判官繼甫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周孚的名句有哪些?答:周孚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虞韻

參考注釋

十年

形容時間長久。《左傳·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猶有臭。” 楊伯峻 註:“十年,言其久也。” 唐 賈島 《劍客》詩:“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

兩地

(1).兩處;兩個地方。 南朝 梁 何遜 《與胡興安夜別詩》:“念此一筵笑,分為兩地愁。” 唐 元稹 《齊煚饒州刺史王堪澧州刺史制》:“俾分兩地之憂,佇聽二天之諺。”《兒女英雄傳》第二二回:“想我 何玉鳳 遇見這位 安伯父 ,兩地成全,一丘合葬,可見‘不求人’的這句話斷説不起。” 魯迅 許廣平 有《兩地書》。如:他們分居兩地多年了。

(2).猶兩府。借指中書省、樞密院。 宋 無名氏 《新編分門古今類事·子京兩地》:“ 宋子京 在 蜀 有詩三百篇,名曰《猥藁》。常吟曰:‘碧雲自有三年信,明月長為兩地愁。’以公之才望,竟不登兩地,愁憤而薨,人以為此詩之讖也。” 宋 范仲淹 《答手詔條陳十事》:“ 范仲淹 、 富弼 皆在兩地,所宜盡心,為國家諸事建明,不得顧避。”

喧啾

(1).喧鬧嘈雜。 唐 韓愈 《聽穎師彈琴》詩:“喧啾百鳥羣,忽見孤鳳凰。” 宋 文天祥 《<至揚州>詩序》:“忽聞人聲喧啾甚,自壁窺之,乃北騎數千自東而西。” 清 唐孫華 《閒居寫懷》詩之九:“後堂頗爽塏,亦足避喧啾。”

(2).猶喧赫。 明 唐寅 《世情歌》:“桑田變海海為洲,昔時聲勢空喧啾。”

蹇吃

口吃;言語不順利。蹇,通“ 謇 ”。 北周 庾信 《謝滕王集序啟》:“言辭蹇吃,更甚 揚雄 。” 倪璠 註:“《漢書》:‘ 揚雄 為人簡易佚盪,口吃不能劇談。’” 宋 黃庭堅 《病起荊江即事》詩之九:“ 張子 耽酒語蹇吃,聞道 潁州 又 陳州 。” 章炳麟 《文學說例》:“《顧命》‘陳教則肄肄不違’。 江氏 集注音疏謂:‘重言肄者,病甚氣喘而語吃。’其説是也。夫以劇氣蹇吃,猶無刪削。”

一區

(1).一個區域。《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中國外如 赤縣神州 者九,乃所謂九州也。於是有裨海環之,人民禽獸莫能相通者,如一區中者乃為一州。” 三國 魏 嵇康 《答釋難宅無吉凶攝生論》:“足下將謂吾與 墨 不殊,今不辭同有鬼,但不偏守一區,明所當然,使人鬼同謀,幽明並濟,亦所以求衷,所以為異耳。”《朱子語類》卷五三:“人君國都如井田樣,畫為九區,面朝背市,左祖右社,中間一區則君之宮室。”

(2).表數量。指一塊田地。 漢 劉向 《說苑·反質》:“ 衛 有五大夫,俱負缶而入井灌韭,終日一區。” 元 劉因 《新晴》詩:“埋盆欲學魚千里,試地先栽芋一區。” 清 鈕琇 《觚賸·杜曲精舍》:“買田一區、屋數楹於 杜曲 。”

(3).表數量。指一所宅院。《後漢書·劉盆子傳》:“賜宅人一區,田二頃。” 宋 陳師道 《徐氏閒軒》詩:“君寧平世經三釜,我亦東原有一區。” 元 馬致遠 《岳陽樓》第一折:“恰行過一區道院,幾處齋堂。”

(4).一類;一團。 晉 張華 《鷦鷯賦》:“陰陽陶蒸,萬品一區。” 宋 胡宏 《鬍子知言·疑義》:“今以天理人慾,混為一區,恐未允當。”

鵠白

《莊子·天運》:“夫鵠不日浴而白,烏不日黔而黑。”後以“鵠白”形容潔白。 宋 黃庭堅 《求范子默染鴉青紙》詩之一:“極知鵠白非新得,謾染鴉青襲舊書。”

門人

(1) 門生

門人弟子。——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2) 門客

斯文

(1) 指文化或文人

帶幾個近侍官,都扮作斯文模樣,一同信步出城。——《警世通言·俞仲舉題詩遇皇上》

斯文崔魏徒,以我似 班楊。—— 唐· 杜甫《壯遊》

(2) 溫文爾雅

我俊秀,我斯文,不比師兄撒潑。——《西遊記》

灰冷

心灰意冷

他滿腔熾烈的心情漸漸灰冷下來

復甦

①生物體或離體的器官、組織或細胞等在生理機能極度減緩後又恢復正常的生命活動;甦醒過來:死而~◇大地~,麥苗返青。 ②資本主義再生產周期中繼簫條之後的一個階段,其特徵是生產逐漸恢復,市場漸趨活躍,物價回升,利潤增加等:經濟~。

胸次

胸間。亦指胸懷。《莊子·田子方》:“行小變而不失其大常也,喜怒哀樂不入於胸次。” 宋 黃庭堅 《題高君正適軒》詩:“豁然開胸次,風至獨披襟。” 元 關漢卿 《裴度還帶》頭折:“人説他胸次高傲,果然如此!” 鄭振鐸 《桂公塘》十四:“ 天祥 覺得胸次很光明,很舒暢,前之未有的放懷無慮。”

合符

(1).符信相合;合驗符信。古代以竹木或金石為符,上書文字,剖而為二,各執其一,合之為證。《管子·宙合》:“時德之遇,事之會也,若合符然。”《史記·魏公子列傳》:“公子即合符,而 晉鄙 不授公子兵而復請之,事必危矣。” 宋 葉適 《提舉江州陳公墓志銘》:“ 琚 、 安世 不相謀也,檢校若合符,人不素定乎?”

(2).相符合。 漢 劉向 《說苑·貴德》:“陛下初即至尊,與天合符。” 南朝 梁 陸倕 《<新刻漏銘>序》:“入神之制,與造化合符;成物之能,與坤元等契。” 前蜀 杜光庭 《天錫觀告封章李二真人醮詞》:“名姓生辰,子孫年數,重重顯述,一一合符。”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三:“後世只知 神堯夫 能預知 靖 康 之禍與 懷愍 一轍,而不知兩 宋 之事事合符兩 晉 也。”

(3).指符信。 清 昭槤 《嘯亭雜錄·癸酉之變》:“有護軍某,知事急,懷合符於身,亦被數刃,懵然臥階下,合符得以保全。”

鄙夫

(1) 人品鄙陋、見識淺薄的人

魚懸獸檻,鄙夫知之。——《晉書·董京傳》

(2) 第一人稱的謙稱

濩落

原謂廓落。引申謂淪落失意。 唐 韓愈 《贈族姪》詩:“蕭條資用盡,濩落門巷空。” 唐 王昌齡 《贈宇文中丞》詩:“僕本濩落人,辱當州郡使。” 宋 蘇軾 《欲就蒜山松林中卜居》詩:“我材濩落本無用,虛名驚世終何益?” 沉礪 《感懷》詩之四:“莫更生涯嗟濩落, 天津橋 畔有啼鵑。”

逃禪

(1).逃出禪戒。 唐 杜甫 《飲中八仙歌》:“ 蘇晉 長齋繡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 仇兆鰲 註:“逃禪,猶雲逃 墨 逃 楊 ,是逃而出,非逃而入。”

(2).指遁世而參禪。 唐 牟融 《題寺壁》詩:“聞道此中堪遁跡,肯容一榻學逃禪。” 明 無名氏 《四賢記·邂逅》:“端恐路途未穩,學逃禪雲外,覓個親人。” 胡懷琛 《送亞子歸梨里》詩:“商量偕隱謀非錯,檢點逃禪事亦難。”

瓠壺

(1).一種盛液體的大腹容器。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二:“ 周 又有瓠壺,形長一尺二寸六分,濶五寸,口徑一寸,兩鼻有提梁,取便於用。”

(2).喻虛有其表。《三國志·蜀志·張裔傳》:“ 張府君 如瓠壺,外雖澤而內實麤。” 晉 葛洪 《抱朴子·疾謬》:“然率皆皮膚狡澤,而懷空抱虛,有似 蜀 人瓠壺之喻,胸中無一紙之誦,所識不過酒炙之事。”

筆力

寫字、畫畫、寫文章用筆行文的力量;文章的氣勢

筆力雄健

三都

(1).三個都城。 春秋 魯 三 桓 執政,皆建城擬於國都, 季孫 之 費 、 孟孫 之 成 、 叔孫 之 郈 ,稱三都。《左傳·定公十二年》:“ 仲由 為 季氏 宰,將墮三都。” 杜預 註:“三都, 費 、 郈 、 成 也。”

(2).三個都城。指 戰國 趙 、 衛 、 魏 三國的都城。《呂氏春秋·無義》:“五大夫功非不大也,然不得入三都。” 高誘 註:“三都, 趙 、 衛 、 魏 。”

(3).三個都城。 東漢 稱 雒陽 為東都, 長安 為西都, 宛 為南都,合稱三都。

(4).三個都城。指 三國 時的 蜀 都 成都 、 吳 都 建業 、 魏 都 鄴 。《文選·謝靈運<會吟行>》:“兩京愧佳麗,三都豈能似?” 李善 註:“三都, 蜀 、 吳 、 魏 也。”

(5).三個都城。指 蜀 之 成都 、 廣都 、 新都 。 晉 常璩 《華陽國志·蜀志》:“ 蜀 以 成都 、 廣都 、 新都 為三都,號名城。”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江水》:“ 洛水 又南逕 新都縣 , 蜀 有三都,謂 成都 、 廣都 ,此其一焉。”

(6).三個都城。 唐 都 長安 , 顯慶 二年(657年)建 洛陽 為東都, 天授 元年(690年)建 晉陽 為北都,與 長安 合稱三都。

(7).指 晉 左思 所著《三都賦》。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才略》:“ 左思 奇才,業深覃思,盡鋭於《三都》,拔萃於《詠史》,無遺力矣。” 唐 齊己 《移居》詩:“欲問存思搜抉妙,幾聯詩許敵《三都》。” 明 沉鯨 《雙珠記·假恩圖色》:“失意賦《三都》,駐足將軍樹。” 清 彭極 《得爰琴兄都門信》詩:“牀頭寶劍泣魚腸,賦就《三都》價未償。”

(8).三種山都。山都,動物名,狒狒類中最大的一種。舊時傳說以山都為居於大樹中的山妖。 清 周亮工 《夜登杭川城樓有感》詩之四:“親心萬里苦相關。”原註:“ 汀 ( 福建 長汀 )治初造,砍大樹千餘。其樹皆山都所居。山都有三種:下曰豬都,中曰人者,其高者為鳥都。即如人形而卑小,男婦自為配偶。豬都皆身如豬;鳥都人首能言,聞其聲不見其形;人都或時見形。當伐木時,有術者 周元大 能禹步為厲術,以左合赤索圍木而砍之。樹仆,剖其中,三都皆不能化,執而煮之於鑊內。”

老傖

(1).詈詞。謂粗野之人。《宋書·王玄謨傳》:“ 柳元景 、 垣護之 並北人,而 玄謨 獨受‘老傖’之目。”按,《晉書·周玘傳》:“﹝ 玘 ﹞將卒,謂子 勰 曰:‘殺我者諸傖子,能復之,乃吾子也。’ 吳 人謂 中州 人曰傖,故云耳。”亦謂鄙陋之人。 清 鄭燮 《四子書真跡序》:“近見有腐儒老傖,以全《禮》不便幼學,甚且不便兩闈,簡而為《禮注》,又簡而為提要,為心典,殊可痛恨。”

(2).無賴相呼之稱。 章炳麟 《新方言·釋言》:“今自 鎮江 而下, 浙 閩 沿海之地,無賴相呼曰老傖。”

人方

古族名。即 夷方 。人,通“ 夷 ”。 殷 代分布在今 山東 一帶。 帝乙 、 帝辛 時曾多次抗 殷 ,後為 殷 所並。參閱《殷虛書契前編》。

玄謨

深遠的謀略。《三國志·魏志·陳思王曹植傳》:“道合志同,玄謨神通。”

坐客

看客,觀眾

坐客乃西顧而嘆。——清· 侯方域《壯悔堂文集》

歌呼

歌唱;高吟呼號。 秦 李斯 《諫逐客書》:“夫擊瓮叩缶,彈箏搏髀,而歌呼嗚嗚快耳目者,真 秦 之聲也。”《史記·曹相國世家》:“相舍後園近吏舍,吏舍日飲歌呼。” 宋 蘇軾 《再和黃魯直》之一:“且復歌呼相和,隔牆知是 曹參 。”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慶祝滬寧克復的那一邊》:“堅苦的進擊者向前進行,遺下廣大的已經革命的地方,使我們可以放心歌呼。”

氣味

(1) 嗅覺所感到的味道

氣味濃香

散發出氣味

(2) 比喻人的性格、情調

有點沙文主義氣味

那得

1.怎得;怎會;怎能。

直乾

亦作“ 直榦 ”。挺直的樹幹。 北周 庾信 《周隴右總營長史贈少保豆盧公神道碑》:“直乾百尋,澄波千頃。” 唐 杜甫 《戲為韋偃雙松圖歌》:“已令拂拭光凌亂,請公放筆為直乾。” 唐 聶夷中 《題賈氏林泉》詩:“輕流逗密蓧,直榦入寬空。” 宋 王安石 《古松》:“森森直榦百餘尋,高入青冥不附林。”

歸來

返回原來的地方

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宋· 張俞《蠶婦》

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唐· 杜甫《兵車行》

破屋

(1).破陋的房屋。 唐 孟郊 《秋懷》詩之四:“秋至老更貧,破屋無門扉。一片月落牀,四壁風入衣。” 宋 蘇軾 《紙帳》詩:“錦衾速卷持還客,破屋那愁仰見天。”《宋史·隱逸傳下·劉愚》:“﹝ 徐氏 ﹞遂歸於 愚 ,居破屋中,一事機杼。”

(2).擊穿房屋。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羅剎海市》:“俄頃,疾雷破屋,女已無矣。”

繩樞

以繩系門,代替轉軸的門樞。形容極貧窮的人家

然陳涉瓮牖繩樞之子,甿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 漢· 賈誼《過秦論》

飛騰

(1) 迅速地飛起;升騰

(2) 飛揚

詩詞推薦

次韻奉答楊判官繼甫原文_次韻奉答楊判官繼甫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