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夏玉泉山原文
雨餘一攬玉山容,實欲因之歷閱農。
麥吐穗含風氣爽,稻舒秧泛露華濃。
令惟首夏真相稱,景是常年希所逢。
適可霽光清滿目,塔尖雲復罩高峰。
詩詞問答
問:首夏玉泉山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首夏玉泉山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首夏玉泉山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冬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六十五
2. 去聲
參考注釋
山容
山的姿容。 唐 元稹 《和樂天重題別東樓》:“山容水態使君知,樓上從容萬狀移。” 宋 陸游 《即事》詩:“雲起山容改,潮生浦面寬。” 明 袁宏道 《久雪忽晴喜而有作》詩:“柳態美如新櫛髮,山容親似遠歸人。”
歷閱
遍讀。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籍會通四》:“今海內書…… 閩 、 楚 、 滇 、 黔 ,則余間得其梓; 秦 、 晉 、 川 、 洛 ,則余時友其人。旁諏歷閲,大概非四方比矣。”
吐穗
抽穗。稻、麥、高粱等禾本科植物的穗由捲起筒狀的葉子裡露出來
高粱吐穗笑彎了腰
風氣
(1) 風尚習氣,社會上或某個集體中流行的愛好或習慣
(2) 風度。一個表現自己的行為或風度
有產階級的教育和社會風氣
露華
(1).露水。《趙飛燕外傳》:“婕妤浴豆蔻湯,傅露華百英粉。” 唐 李白 《清平調詞》之一:“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清 鄭燮 《和雅雨山人紅橋修禊》之四:“草頭初日露華明,已有遊船歌板聲。”
(2).清冷的月光。 南朝 齊 王儉 《春夕》詩:“露華方照夜,雲彩復經春。” 唐 杜牧 《寢夜》詩:“露華驚敝褐,燈影掛塵冠。” 明 蘇祐 《塞下曲》:“觱篥無聲河漢轉,露華霜氣滿弓刀。”
首夏
始夏,初夏。指農曆四月。 三國 魏 曹丕 《槐賦》:“伊暮春之既替,即首夏之初期。” 南朝 宋 謝靈運 《游赤石進帆海》詩:“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 唐 魏徵 《暮秋言懷》詩:“首夏別京輔,杪秋滯三河。” 吳沛霖 《春盡日寄林三金陵》詩:“倘許一緘重報我,但言首夏莫言春。”
真相
(1).佛教語。猶言本相,實相。後指事物的本來面目或真實情況。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修梵寺》:“ 修梵寺 有金剛,鳩鴿不入,鳥雀不棲, 菩提達摩 云:‘得其真相也。’” 唐 李賀 《聽穎師彈琴歌》:“ 竺 僧前立當吾門,梵宮真相眉棱尊。” 魯迅 《且介亭雜文·關於新文字--答問》:“不過他們可以裝作懂得的樣子,來胡說八道欺騙不明真相的人。”
(2).謂實任宰相。 宋 徐度 《卻掃編》卷下:“今歲便當登第,十餘年間可為侍從,又十年為執政,然決不為真相,晚年當以使相終。”
(3).猶寶相。即神、佛的畫像或塑像。 唐 白居易 《畫大羅天尊贊文》:“爰命國工,俾陳繪事,真相儼若,玄風穆如。” 唐 慧能 《壇經·機緣品》:“過數日塑就,真相可高七寸,曲盡其妙。”
常年
一般的年份
這兒小麥常年畝產五百斤
適可
(1).適合;適宜。《漢書·蒯通傳》:“故里母非談説之士也,束緼乞火非還婦之道也,然物有相感,事有適可。” 明 李贄 《答李見羅先生書》:“及其飽悶已過,情景適可,則仍舊如前鎖門獨坐而讀我書也。”
(2).只能,僅僅可以。《百喻經·雇倩瓦師喻》:“此驢今者適可能破,假使百年,不能成一。”
滿目
充滿視野
琳琅滿目
高峰
最高點或最高部分。比喻事物發展的最高點
珠穆朗瑪峰是世界第一高峰
攀登科學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