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州·其一原文
封域近雕題,黃茅接大堤。
地臨滄海盡,天壓郡樓低。
霧暗秋林葉,風銷瘴雨泥。
浮雲望鄉國,歸夢繞蠻溪。
詩詞問答
問:廉州·其一的作者是誰?答:岑徵
問:廉州·其一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廉州·其一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岑徵的名句有哪些?答:岑徵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齊韻
參考注釋
封域
(1).疆域,領地。《周禮·春官·保章氏》:“以星土辨九州之地所封,封域皆有分星。”《史記·秦始皇本紀》:“諸侯各守其封域。” 明 方孝孺 《送梁宏省親還廣東序》:“ 三代 聖人非不欲用南士也,限於封域不能有其地。”
(2).借指某一地區或事物的一定範圍。 南朝 宋 謝靈運 《山居賦》:“考封域之靈異。” 宋 周煇 《清波別志》卷中:“國朝承平日,外國朝貢,間數年必有之,史策但書某國貢方物而已,如封域風俗,皆略焉。” 魯迅 《漢文學史綱要》第一篇:“然 漢 時已並稱凡箸於竹帛者為文章,後或更拓其封域,舉一切可以圖寫,接於目睛者皆屬之。”
(3).指墳墓或陵墓的範圍。亦指墳陵。《文選·謝惠連<祭古冢文>》:“東府掘城北壍,入丈餘,得古冢,上無封域,不用塼甓,以木為槨。” 李周翰 註:“封,界也;域,牆也。”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宮闈·母后先祔廟》:“至 永樂 五年, 仁孝皇后 崩, 文皇 聖意,已不欲立封域於南方,故遲遲未葬。” 明 沉德符 《野獲編·果報·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 大有造於中國……其封域想必屬當時恩錫者。”
雕題
(1).在額上刺花紋。古代南方少數民族的一種習俗。《禮記·王制》:“南方曰蠻,雕題交趾,有不火食者矣。” 鄭玄 註:“雕文,謂刻其肌以丹青湼之。” 孔穎達 疏:“彫謂刻也,題謂額也,謂以丹青彫刻其額。” 宋 司馬光 《交趾獻奇獸賦》:“與夫雕題卉服之士,南金象齒之珍,款紫闥而坌入,充彤庭而並陳。” 清 梁紹壬 《兩般秋雨盦隨筆·黎女》:“﹝ 黎 女﹞臨嫁先一夕乃綉面……使之不得再嫁,古所謂雕題是也。” 蔡元培 《美術的進化》:“我們古人叫作‘文身’,或叫作‘雕題’。”
(2).指古代南方雕額文身之部族。《楚辭·招魂》:“雕題黑齒,得人肉以祀,以其骨為醢些。”《後漢書·文苑傳上·杜篤》:“連緩耳,瑣雕題,摧 天督 ,牽象犀。” 唐 司空圖 《復安南碑》:“雕題誓眾,猶疑黑穴之神。” 清 程可則 《送楊鄂州職方使安南》詩:“乘秋直入 交州郡 ,雕題負弩遙相迎。”
彫題:1.古代部落名。因額上刺花紋,故稱。題,額。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歸心》:“ 西胡 、 東越 、 彫題 、 交阯 ,獨棄之乎?”
(2).泛指額上刺花紋。 明 張居正 《擬唐回鶻率眾內附賀表》:“凡彫題漆齒之氓,盡圖王會;若辮髮貫胸之長,鹹隸象胥。”
黃茅
(1).茅草名。 唐 白居易 《代書詩一百韻寄微之》:“官舍黃茅屋,人家苦竹籬。”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二·白茅》:“茅有白茅、菅茅、黃茅、香茅、芭茅數種……黃茅似菅茅,而莖上開葉,莖下有 * ,根頭有黃毛,根亦短而細硬無節,秋深開花穗如菅。可為索綯,古名黃菅。”
(2).本謂長有黃茅的荒冢,借指死亡。 宋 楊萬里 《曾伯貢主簿輓詩》之二:“即今俱白首,赴告忽黃茅。”
大堤
(1).堤名。在今 湖北省 襄陽縣 。《樂府詩集·清商曲辭五·襄陽樂一》:“朝發 襄陽 城,暮至 大堤 宿。” 唐 李白 《大堤曲》:“ 漢水 臨 襄陽 ,花開 大堤 暖。” 王琦 註:“《一統志》:‘ 大堤 在 襄陽府 城外。’《湖廣志》:‘ 大堤 東臨 漢江 ,西自 萬山 經 澶溪 、 土門 、 白龍 、 東津渡 繞城北 老龍堤 ,復至 萬山 之麓,周圍四十餘里。’”
(2).樂府曲名。
滄海
大海。以其一望無際、水深呈青蒼色,故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樂府詩集·曹操·步出夏門行》
瘴雨
指南方含有瘴氣的雨。 前蜀 李珣 《南鄉子》詞:“行客待潮天欲暮,送春浦,愁聽猩猩啼瘴雨。” 宋 陳師道 《南鄉子》詞:“喚取佳人聽舊曲,休休,瘴雨無花孰與愁。” 清 孫枝蔚 《張虞山文學游海南》詩:“ 海南 為客少,瘴雨爾初霑。”
浮雲
(1)
(2) 飄浮在天空中的雲彩
浮云為我陰,悲風為我旋。——元· 關漢卿《竇娥冤》
(3) 比喻飄忽不定,未有定處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唐· 李白《送友人》
鄉國
(1).故國。 漢 趙曄 《吳越春秋·勾踐入臣外傳》:“吾已絶望,永辭萬民,豈料再還,重復鄉國。” 唐 張籍 《送新羅使》詩:“悠悠到鄉國,還望海西天。”《白雪遺音·馬頭調·昭君出塞》:“惱恨 毛延壽 ,與你何仇將俺害,(到得此地來,)弄的俺拋離鄉國。”
(2).家鄉。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勉學》:“父兄不可常依,鄉國不可常保。” 唐 杜儼 《客中作》詩:“容顏歲歲愁邊改,鄉國時時夢裡還。” 清 顧炎武 《吳興行贈歸高士祚明》:“三年干戈暗鄉國,有兄不得歸塋域。”
歸夢
歸鄉之夢。 南朝 齊 謝朓 《和沉右率諸君餞謝文學》:“望望 荊臺 下,歸夢相思夕。” 唐 段成式 逸句:“虱暴妨歸夢,蟲喧徹曙更。” 瞿秋白 《赤都心史》十八:“心神不定,歸夢無聊。”
蠻溪
指南方的溪流。 宋 梅堯臣 《杜挺之贈端溪圓硯》詩:“案頭蠻溪硯,其狀若圓璧。”按,此指 廣東 高要 之 端溪 。 明 區大相 《入羅滂水》詩:“潮響蠻溪合,林光瘴峒消。”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廉州·其一原文_廉州·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