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原文
佳人捲珠簾,散步玉樓前。
柳葉生眉上,桃花開臉邊。
窗臨浣紗石,門系採蓮船。
夫婿歸宜早,春華易棄捐。
詩詞問答
問:古意的作者是誰?答:李雲龍
問:古意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古意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李雲龍的名句有哪些?答:李雲龍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先韻
參考注釋
佳人
(1) 貌美的女子
(2) 美好的人,指懷念的人或理想中的人
(3) 有才幹的人
珠簾
用線穿成一條條垂直串珠構成的簾幕
散入珠簾。——唐·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散步
(1) 為了鍛鍊或娛樂而隨便走走
去散步
愛作長距離散步
上公園去散步
(2) 尤指在漫步中向人求婚
她同汽車修理廠的一個技工出去散步
(3) 漫步徘徊
到田野里散步
(4) 尤其為了炫耀而緩漫步行
貴婦們早晨穿著黑衣服,但是下午卻穿著漂亮時髦的絲長袍散步
玉樓
(1).華麗的樓。 唐 宗楚客 《奉和幸安樂公主山莊應制》:“玉樓銀榜枕嚴城,翠蓋紅旂列禁營。” 宋 辛棄疾 《蘇武慢·雪》詞:“歌竹傳觴,探梅得句,人在玉樓。” 明 葉憲祖 《素梅玉蟾》第二折:“玉樓深鎖薄情種,清夜悠悠誰共。” 清 納蘭性德 《菩薩鬘》詞:“春雲吹散湘簾雨,絮粘蝴蝶飛還住。人在玉樓中,樓高四面風。”
(2).傳說中天帝或仙人的居所。《十洲記·崑崙》:“天墉城,面方千里,城上安金臺五所,玉樓十二所。” 前蜀 杜光庭 《莫庭乂青城本命醮詞》:“洞裡之玉樓金闕,塵俗難窺。” 宋 張耒 《歲暮福昌懷古》詩:“天上玉樓終恍惚,人間遺事已埃塵。” 黃懺華 《亡友恩仲穆哀辭》:“玉樓應有記,走筆動仙曹。”參見“ 玉樓受召 ”。
(3).指妓樓。 唐 白居易 《聽崔七妓人箏》詩:“花臉雲鬟坐玉樓,十三弦里一時愁。” 宋 柳永 《歸朝歡》詞:“歸去來,玉樓深處,有箇人相憶。” 郁達夫 《日暮舟中口占再迭前韻》:“玉樓歌舞人初醉,曲岸牛羊路欲迷。”自註:“北岸多妓樓,南岸多牧場。”
(4).道教語。指肩。 宋 蘇軾 《雪後書北台壁》詩之二:“凍合玉樓寒起粟,光搖銀海眩生花。” 宋 趙令畤 《侯鯖錄》卷一載 王安石 論此詩云:“道家以肋肩為玉樓,以目為銀海。” 元 無名氏 《醉寫赤壁賦》第二折:“我則見銀海凍花生的這眼底,玉樓寒聳起肩頭,搖鞭袖裊深藏手。” 明 陳汝元 《金蓮記·焚券》:“銀海生花,玉樓起粟,竹爐相對添僝僽。”
(5).亦稱“ 玉樓子 ”。牡丹花的一種。 宋 陸游 《天彭牡丹譜·花釋名》:“玉樓子者,白花,起樓,高標逸韻,自然是風塵外物。” 清 趙翼 《牡丹將開作布幔護之》詩:“改砌花臺作幕遮,玉樓春色倍穠華。”自註:“玉樓,花名。”
柳葉
(1).柳樹的葉子。多用以形容女子細長之眉。 南朝 梁元帝 《樹名詩》:“柳葉生眉上,珠璫搖鬢垂。” 唐 劉禹錫 《同樂天和微之深春》之七:“人眉新柳葉,馬色醉桃花。” 清 孫枝蔚 《昭君怨》詩:“欺雪桃花貌,愁寒柳葉顰。”
(2).古 扶南國 女王之號。《梁書·諸夷傳·海南諸國》:“ 扶南國 俗本躶體,文身被髮,不製衣裳。以女人為王,號曰 柳葉 。”
(3).篆書的一種。 宋 張世南 《遊宦紀聞》卷六:“ 太宗 搜天下古書畫……間有題其傍雲‘ 西嶽 僧 貫休 作’,皆篆文。或古體,或玉筋,或柳葉。”
桃花
亦作“ 桃華 ”。1.桃樹所開的花。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物色》:“‘灼灼’狀桃花之鮮,‘依依’盡楊柳之貌。” 唐 張志和 《漁父》詞之一:“ 西塞 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元 貫雲石 《折桂令·送春》曲:“落日啼鵑,流水桃花。” 清 龔自珍 《宋先生述》:“朱書如桃華,日罄五七十紙。” 楊朔 《海市》:“年年桃花開時,就像那千萬朵朝霞到海島上來。”
(2).形容女子容貌。 唐 溫庭筠 《照影曲》:“桃花百媚如欲語,曾為無雙今兩身。” 清 徐士鑾 《宋艷·駁辨》:“詩云:一從蕙死蘭枯後,剛道桃花好麵皮。”
(3).指桃花馬。 唐 岑參 《玉門關蓋將軍歌》:“桃花叱撥價最殊,騎將獵向城南隅。” 宋 郭昭符 《秋日同知州潘贊善朝陽岩閒望歸郡中書事》詩:“畫橈淥水沙棠輕,朱鞅追風桃花速。”
(4).“ 桃花水 ”的省稱。指春汛。 宋 蘇軾 《次韻王定國南遷回見寄》:“相逢為我話留滯,桃花春漲孤舟起。”
(5).病名。癬的一種。 清 陸長春 《香飲樓賓談·徐氏二女》:“次女犯桃花百日,為美玉之玷。”
開臉
(1) 舊俗,女子出嫁時去淨臉和脖子上的汗毛,修齊鬢角
(2) 工藝中雕刻人物的臉部
浣紗石
亦作“澣紗石”。石名。相傳 西施 在其上浣紗,故名。《太平御覽》卷四七引 晉 孔曄 《會稽記》:“ 勾踐 索美女以獻 吳王 ,得 諸暨 羅山 賣薪女 西施 鄭旦 ,先教習於 土城山 。山邊有石,雲是 西施 澣紗石。” 唐 李白 《送祝八之江東賦得浣紗石》:“未入 吳王 宮殿時,浣紗古石今猶存……若到天涯憶故人,浣紗石上窺明月。” 唐 張籍 《寄遠曲》:“浣紗石上水禽棲, 江 南路長春日短。”參見“ 浣紗溪 ”。
採蓮
即《採蓮曲》。 宋 曼殊 《漁家傲》詞:“一曲《採蓮》風細細,人未醉,鴛鴦不合驚飛起。”參見“ 採蓮曲 ”。
即《採蓮曲》。 南朝 梁 何遜 《寄江州褚咨議》詩:“因君奏《採蓮》,為余吟《別鶴》。” 唐 孟浩然 《夜渡湘水》詩:“露氣聞香杜,歌聲識《採蓮》。” 明 王世貞 《贈梁公實謝病歸》詩:“《採蓮》一曲杳然去,得醉即臥清溪頭。”參見“ 採蓮曲 ”。
夫婿
見“ 夫壻 ”。
春華
(1).春天的花。《漢書·敘傳上》:“雖馳辯如濤波,摛藻如春華,猶無益於殿最。” 唐 駱賓王 《疇昔篇》:“容鬢年年異,春華歲歲同。” 魯迅 《無題》詩:“血沃中原肥勁草,寒凝大地發春華。”
(2).謂春天開花。參見“ 春華秋實 ”。
(3).喻青春年華;少壯之時。 唐 李白 《惜餘春賦》:“望夫君兮興咨嗟,橫涕淚兮怨春華。” 郁達夫 《再游高莊偶感續成》詩:“從知人世原無定,始信春華例有秋。”
(4).喻女子嬌艷的容顏。 明 何景明 《明月篇》:“紅閨貌減落春華, 玉門 腸斷逢秋色。”
棄捐
(1).拋棄;廢置。《戰國策·秦策五》:“子曰:‘少棄捐在外,嘗無師傅所教學,不習於誦。’”《淮南子·覽冥訓》:“棄捐 五帝 之恩刑,推厥 三王 之法籍。” 唐 胡適 《行路難》詩之一:“黃金如斗不敢惜,片言如山莫棄捐。” 章炳麟 《駁康有為論革命書》:“所謂聖明之主者,亦非遠於人情者也,果能敝屣其黃屋,而棄捐所有以利漢人邪?”
(2).特指士人不遇於時或婦女被丈夫遺棄。 漢 劉向 《<戰國策>序》:“當此之時……重約結誓,以守其國,故 孟子 、 孫卿 儒術之士,棄捐於世;而游説權謀之徒,見貴於俗。” 唐 張籍 《離婦》詩:“十載來夫家,閨門無瑕疵……念君終棄捐,誰能強在茲。” 唐 吳筠 《覽古》詩之七:“ 魯侯 祈政術, 尼父 從棄捐。 漢 主思英才, 賈生 被排遷。” 宋 陳師道 《賀許州梁資政書》:“某向以不虞之名,誤被非常之舉,間緣罪戾,自取棄捐。” 明 何景明 《東門賦》:“念我與君,少小結髮,何言中路,棄捐決別。”《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妾櫝中有玉,恨郎眼內無珠,命之不辰,風塵困瘁,再得脫離,又遭棄捐。” 清 吳偉業 《贈陸生》詩:“京華浪跡非長計,賣藥求名總遊戲。習俗誰容我棄捐,才名苦受人招致。”
(3).人死的婉詞。《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有先生則活,無先生則棄捐填溝壑,長終而不得反。” 唐 李翱 《右僕射楊公墓誌》:“公生六年,太保棄捐;未及成童, 虢國 又終。” 明 宋濂 《故封承事郎給事中王府君墓版文》:“予生髮未燥,先公棄捐,一念及茲,肝膽為之拆裂。” 清 趙翼 《哭劉瀛坡總戎》詩:“如此相知忍棄捐,身騎箕尾竟登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