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有道者原文
昔吾知養生,始自皇人經。
其說乃浩博,隱奧通神靈。
錦囊固申行,夢寐嗟沉冥。
十年不一開,未甘遂遺形。
矯矯高平生,真訣炳丹青。
要妙不在多,一言如發硎。
使人久滯念,霍如病已醒。
豈徒固衰朽,且將延百齡。
我雖欲亟試,未能廣娉婷。
明年走浚上,要當宅重扃。
信如君所說,誓將鄙心銘。
為報不易言,高山柏亭亭。
詩詞問答
問:贈有道者的作者是誰?答:沈遼
問:贈有道者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沈遼的名句有哪些?答:沈遼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青韻
參考注釋
養生
保養身體
養生之道
得養生焉。——《莊子·養生主》
人經
(1).謂做人行事的規範。 南朝 齊 王儉 《高帝哀策文》:“蠢爾 荊 漢 ,悖亂人經。” 南朝 梁 沉約 《賀齊明帝登祚章》:“凶德早樹,行悖人經。”
(2).人的經脈。《靈樞經·經脈》:“人經不同,絡脈異所別也。”
浩博
廣大眾多非常多
徵引浩博
隱奧
隱晦深奧。《舊五代史·晉書·史匡翰傳》:“躬自執卷受業焉,時發難問,窮於隱奧。” 清 朱克敬 《暝庵雜識》卷一:“逾年,則聞書聲琅琅,至夜不息,書語隱奧不可解。” 田北湖 《論文章源流》:“書名僻愚,義旨隱奧。”
通神
通於神靈。形容本領極大、才能非凡。 漢 王延壽 《魯靈光殿賦》:“非夫通神之俊才,誰能剋成乎此勛。” 唐 李商隱 《王昭君》詩:“ 毛延壽 畫欲通神,忍為黃金不顧人。” 清 張德彝 《隨使法國記·馬賽波爾多紀事》:“因 郎柏爾 病癒……深贊 惕庵 之能,察脈通神,為今日之 和緩 。”
錦囊
(1).用錦製成的袋子。古人多用以藏詩稿或 * 。《南史·徐湛之傳》:“以錦囊盛 武帝 納衣,擲地以示上。”《新唐書·文藝傳下·李賀》:“每旦日出,騎弱馬,從小奚奴,背古錦囊,遇所得,書投囊中。” 宋 蘇舜欽 《送王楊庭著作宰巫山》詩:“落筆多佳句,時應滿錦囊。”《花月痕》第四回:“忽奉令箭一枝,錦囊一個,內固封密札。”
(2).借指詩作。 宋 楊萬里 《雲龍歌贈陸務觀》:“金印斗大值幾錢?錦囊山齊今幾篇?” 清 趙翼 《周長庚邂逅山塘具述傾注之意答詩志愧》:“錦囊倖免遭投厠,紅袖知誰肯拂塵。”參見“ 錦囊佳句 ”。
(3).吐綬雞的別名。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禽二·吐綬雞》:“﹝吐綬鷄﹞《古今注》謂之錦囊。”
申行
推行。 侯玄涵 《夏允彝傳》:“時數奉旨申行保甲,郡縣多例置之。”
夢寐
睡夢;夢中
壯士臨陣,不死帶傷,理之自然也。何故以夢寐之事疑心乎?——《三國演義》
十年
形容時間長久。《左傳·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猶有臭。” 楊伯峻 註:“十年,言其久也。” 唐 賈島 《劍客》詩:“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
不一
(1)
不一致,不相同
意見不一
(2)
有差異,質量不同
質量不一
(3)
舊時書信末尾用語,表示不一一詳說
遺形
(1).超脫形骸,精神進入忘我境界。《文選·賈誼<鵩鳥賦>》:“真人恬漠兮,獨與道息。釋智遺形兮,超然自喪。” 李善 註:“《莊子》云: 仲尼 問於 顏回 曰:‘何謂坐忘?’回曰:‘墮支體,黜聰明,離形去智,同於大道,此謂坐忘。’ 司馬彪 曰:‘坐而自忘其身。’” 晉 陸機 《王子喬贊》:“遺形 靈岳 ,顧景忘歸。” 明 袁宏道 《答梅客生書》:“朋友則有一二小官,齋郎典客之類,絶口不談朝事者,其胸中又無一段先入意見為主,僕遂得遺形縱古,不相妨礙。”
(2).道教指屍解登仙。 晉 陸雲 《登遐頌》:“ 梅公 指景,有皇遺形。” 唐 岑文本 《京師至德觀法王孟法師碑銘序》:“以 貞觀 十二年七月十二日,遺形而化,春秋九十有七。” 宋 梅堯臣 《長歌行》:“遺形得極樂,昇仙上玉京。”
(3).遺體,遺骸。《宋書·夷蠻傳·呵羅單國》:“是名 如來 ,應供正覺,遺形舍利,造諸塔象。” 宋 贊寧 等《宋高僧傳·譯經二·唐洛京聖善寺善無畏》:“今觀 畏 之遺形,漸加縮小。”
(4).指遺留下來的形貌。形體、形式。 三國 魏 曹植 《敘愁賦》:“觀圖像之遺形,竊庶幾乎 英 皇 。” 晉 潘岳 《楊仲武誄》:“臨穴永訣,撫櫬盡哀。遺形莫紹,增慟余懷。” 唐 高適 《還京次睢陽祭張巡許遠文》:“思壯志於冥寞,問遺形於荊杞。” 金 元好問 《大室同希顏賦》詩:“壯哉 崧維岳 ,盤盤上窈冥。中天瞻巨鎮,元氣有遺形。” 朱自清 《中國歌謠·歌謠的分類》:“最早的敘事歌是最古的民歌的遺形。”
矯矯
(1) 形容英勇威武
矯矯大將
(2) 超凡脫俗,不同凡響
矯矯不群
高平
隆起而平坦。《詩·小雅·天保》“如山如阜” 毛 傳:“言廣厚也。高平曰陸,大陸曰阜。”
真訣
(1).妙法;秘訣。 唐 李白 《送賀監歸四明應制》詩:“真訣自從 茅氏 得,恩波寧阻 洞庭 歸。” 宋 何薳 《春渚紀聞·序丹灶》:“如 東坡 先生、 楊元素 內相,皆密受真訣,知而不為者。” 明 屠隆 《綵毫記·歸隱林泉》:“夫人, 天台 司馬真人 ,同 華山 元丹丘 道者,在 金陵 相候,下官歸見夫人,便欲一往叩求真訣。”
(2).指道士作法念咒時所捏的訣。《警世通言·旌陽宮鐵樹鎮妖》:“ 吳君 乃上了一座九星的法壇……念了幾句‘乾羅恆那九龍破穢真君’的神咒,捏了一個三台的真訣,步了一個八卦的神罡。”
丹青
丹和青是我國古代繪畫,常用的兩種顏色,借指繪畫
竹帛所載,丹青所畫。——《漢書·蘇武傳》
尤善丹青。——《晉書·顧愷之傳》
要妙
亦作“ 要眇 ”。1.精深微妙。《老子》:“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三國志·吳志·劉惇傳》:“ 惇 於諸術皆善,尤明太乙,皆能推演其事,窮盡要妙,著書百餘篇。” 宋 司馬光 《河上督役》詩:“高論探要妙,佳句裁清新。”
(2).美好貌。《楚辭·九歌·湘君》:“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 王逸 註:“要眇,好貌。” 晉 成公綏 《嘯賦》:“音要妙而流響,聲激嚁而清厲。” 明 何景明 《與李空同論詩書》:“故絲竹之音要眇,木革之音殺直。”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細侯》:“仰視,一雛姬憑閣上,妖姿要妙,不覺注目發狂。”
不在
(1)
指不位於或處於某處
小王不在
我姐姐早不在機房上班上
(2)
婉稱人去世了
長征幹部大部分都不在了
一言
(1).一個字。《論語·衛靈公》:“ 子貢 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 子 曰:‘其恕乎!’” 漢 班固 《 * 通·謚篇》:“謚或一言或兩言,何?文者以一言為謚,質者以兩言為謚。”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物色》:“皎日嘒星,一言窮理;參差沃若,兩字窮形。”
(2).一句話;一番話。《書·立政》:“時則勿有間之,自一話一言。我則末惟成德之彥,以乂我受民。”《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楚 一言而定三國;我一言而亡之。” 唐 魏徵 《述懷》詩:“ 季布 無二諾, 侯嬴 重一言。” 元 紀君祥 《趙氏孤兒》第一折:“我一言已定,你再不必多疑了。” 孫炳華 《重賞之下》三:“ 林啟達 每天都要到車間轉轉,到工具機邊上看看,一言不發,看一會就走。”
(3).謂陳述一次。《穀梁傳·昭公四年》:“ 慶封 曰:‘子一息,我亦且一言。’”《孔子家語·屈節解》:“遽發所愛之使告 宓子 曰:‘自今以往, 單父 非吾有也,從子之制,有便於民者,子決為之,五年一言其要。’”
(4).眾口一詞。《韓非子·內儲說上》:“今 魯國 之羣臣以千百數,一言於 季氏 之私。”
發硎
指刀新從磨刀石上磨出來,十分鋒利
干將發硎,有作其芒。——清· 梁啓超《飲冰室合集》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而刀刃若新發於硎。——《莊子·養生主》
使人
傭人,奴僕。《初刻拍案驚奇》卷四:“明日, 魏博 搜捕金盒,一軍憂疑。這裡卻教了使人送還他去, 田承嗣 一見驚慌,知是劍俠,恐怕取他首級,把邪謀都息了。” 蕭紅 《生死場》三:“家中地主的使人早等在門前,地主們就連一塊銅板也從不捨棄在貧農們的身上。”
奉命出使的人。《左傳·襄公二十七年》:“ 趙孟 曰:‘牀笫之言不踰閥,況在野乎?非使人之所得聞也。’”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六:“沙糖中國本無之。 唐太宗 時,外國貢至,問其使人。:‘此何物?’云:‘以甘蔗汁煎。’”《明史·太祖紀》:“六月戊寅, 察罕 以書來報,留我使人不遣。”
滯念
凝結在心中的思念。亦泛指牽掛。 晉 陸機 《擬青青陵上柏》詩:“戚戚多滯念,置酒宴所歡。”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記》卷二:“爾情無滯念,胷臆蕭豁。”
病已
病癒。 漢 枚乘 《七發》:“太子曰:‘諾。病已,請事此言。’” 漢 枚乘 《七發》:“涊然汗出,霍然病已。”
豈徒
難道只是;何止。《孟子·公孫丑下》:“古之君子,其過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見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豈徒順之,又從為之辭。”《後漢書·杜喬傳論》:“夫稱仁人者,其道弘矣!立言踐行,豈徒徇名安己而已哉。” 宋 葉適 《紀年備遺序》:“相與論舊事,追念愴然。然則 文昭 豈徒以博習自是而已哉!” 明 李東陽 《送王公濟歸武昌歌》:“豈徒文思比 唐 勃 ,應遣頌聲如 漢 褒。” 陳毅 《頤和園“五一”春遊紀盛》詩:“集體歡樂如海,豈徒車水馬龍!”
衰朽
衰落;老朽 更慚衰朽質,南陌共鳴珂
百齡
猶百年。指長久的歲月。亦指人的一生。 漢 蔡邕 《翠鳥詩》:“馴心託君素,雌雄保百齡。”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徵聖》:“百齡影徂,千載心在。” 唐 王勃 《秋日登洪州府滕王閣餞別序》:“捨簪笏於百齡,奉晨昏於萬里。” 唐 李德裕 《寄題惠林李侍郎舊館》詩:“百齡惟待盡,一世樂長貧。”
娉婷
(1) 美人;佳人
春風永巷閒娉婷。——陳師道《放歌行》
(2) 姿態美好的樣子
娉婷過我廬。——漢· 辛延年《羽林郎》
明年
今年的下一年
越明年。——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明年復攻趙。——《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明年陵降。——《漢書·李廣蘇建傳》
要當
自當;應當。《後漢書·馮魴傳》:“我與 季 雖無素故,士窮相歸,要當以死任之,卿為何言?” 唐 牟融 《寄周詔州》詩:“功業要當垂永久,名利那得在須臾。”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小梅》:“要當牢記吾言,後會亦不遠也。”
重扃
(1).關閉著的重重門戶。 漢武帝 《落葉哀蟬曲》:“虛房冷而寂寞,落葉依於重扃。” 南朝 梁 沉約 《郊居賦》:“闢重扃於華閫,豈蓬蒿所能及。” 唐 王勃 《九成宮頌》:“金鎖銀鋪,接重扃而炫色。”
(2).泛指重重門戶。 宋 蘇軾 《四時詞》:“夜香燒罷掩重扃,香霧空濛月滿庭。”
(3).特指墓門。《文選·謝莊<宋孝武宣貴妃誄>》:“重扃閟兮燈已黯,中泉寂兮此夜深。” 張銑 註:“重扃,謂墓門重關閉也。” 明 何景明 《悼往》詩:“重扃一以閉,千秋寧復開。”
如君
妾的別稱
所說
(1).說的話,言論。《五燈會元·西天祖師·一祖摩訶迦葉尊者》:“ 迦葉 問諸比丘:‘ 阿難 所言不錯謬乎?’皆曰:‘不異世尊所説。’”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京派”與“海派”》:“我也曾經略略的趕了一下熱鬧,在許多唇槍舌劍中,以為那時我發表的所說,倒也不算怎么分析錯了的。”
(2).說,陳說。 元 無名氏 《隔江鬥智》第四折:“ 周瑜 領兵趕上,跪在車前,所説他取 荊州 之計。” 元 無名氏 《小尉遲》第四折:“若不是所説原因,險些兒生扭做 單雄信 。”
鄙心
(1).卑劣的慾念。《禮記·緇衣》:“夫民閉於人而有鄙心。” 漢 劉向 《說苑·談叢》:“有鄙心者不可授便勢。”
(2).猶言己心。謙詞。《戰國策·魏策三》:“臣願以鄙心意公,公無以為罪。” 宋 曾鞏 《上歐陽舍人書》:“鄙心惓惓……不宣。”
不易
(1).艱難,不容易。《詩·大雅·文王》:“宜鑒於 殷 ,駿命不易。” 朱熹 集傳:“不易,言其難也。”《論語·子路》:“為君難,為臣不易。”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要知此種文字,作之可憐,出之不易。” 毛 * 《<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高潮>的序言二》:“對於一些不易看懂的名詞,作了一些註解。”
(2).不改變;不更換。《易·乾》:“不易乎世,不成乎名。” 王弼 註:“不為世俗所移易。”《漢書·哀帝紀》:“制節謹度以防奢淫,為政所先,百王不易之道也。” 顏師古 註:“言為常法,不可改易。” 宋 蘇軾 《仇池筆記·記張憨子》:“冬夏布褐,三十年不易,然近之不覺有垢穢氣。”
高山
(1).高峻的山。亦比喻崇高的德行。《荀子·勸學》:“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三國志·魏志·杜畿傳》“其得人心如此” 裴松之 注引 晉 杜篤 《杜氏新書》:“今吾亦冀眾人仰高山,慕景行也。” 宋 秦觀 《呂與叔挽章》之一:“舉舉西州士,來為邦國華。藝文尤爾雅,經術自名家。正有高山仰,俄成逝水嗟。”參見“ 高山景行 ”。
(2).傳說中的山名。《山海經·西山經》:“又西北五十里 高山 ,其上多銀,其下多青碧、雄黃。”
(3).少數民族名。 清 魏祝亭 《兩粵傜俗記》:“其在西者,種凡三:曰 高山 ,曰 花肚 ,曰 平地 。”
亭亭
(1) 高聳直立的樣子
亭亭淨植。——宋· 周敦頤《愛蓮說》
亭亭獨立。——明· 李漁《閒情偶寄·種植部》
亭亭如蓋。——明· 歸有光《項脊軒志》
(2) 形容女子或花木挺立秀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