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題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雜題原文

亨屯拯溺未敢閒,蒼生四海常思艱。

未遑老安少懷志,難悉物理民情間。

三代上治夫何有,十年前詩率可刪。

射麋麗龜聊快意,猶喜五石弓能彎。

詩詞問答

問:雜題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雜題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刪韻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三十六

參考注釋

亨屯

(1).謂解救困厄。 唐 吳兢 《貞觀政要·刑法》:“固以聖人受命,拯溺亨屯;歸罪於己,推恩於民。”

(2).通達與困厄。 宋 蘇舜欽 《送韓三子華還家》詩:“亨屯固常物,達者安可速。” 清 吳殿麟 《答任幼直先生書》:“君子獨知命於亨屯未定之先,故可貴也。”

拯溺

救援溺水的人。引申指解救危難。《鄧析子·無厚》:“不治其本,而務其末,譬如拯溺而硾之以石,救火而投之以薪。”《淮南子·說林訓》:“予拯溺者,金玉不若尋常之纏索。” 宋 陳亮 《制舉策》:“因天下所同欲而易致如反手,豈敢徐步拯溺以待 文宗 之自悟哉!”《紅樓夢》第三回:“禮賢下士,拯溺救危,大有祖風。”

蒼生

(1).草木叢生之處。《書·益稷》:“帝光天之下,至於海隅蒼生。” 孔 傳:“光天之下,至於海隅蒼蒼然生草木,言所及廣遠。”

(2).指百姓。《文選·史岑<出師頌>》:“蒼生更始,朔風變律。” 劉良 註:“蒼生,百姓也。” 唐 杜甫 《行次昭陵》詩:“往者災猶降,蒼生喘未蘇。” 明 楊慎 《李光弼中潬之戰》:“儒者紙上之語,使之當國,豈不誤蒼生乎?” 鄒韜奮 《經歷》三二:“有害盡蒼生的黨,有確能為大眾謀幸福的黨。”

(3).罵落第秀才的話。 宋 無名氏 《張協狀元》戲文第三五出:“狀元真大才,衙門面向兩扇開。你還不曾會讀書,蒼生還相見,休要來。”

四海

(1) 指全國各地

四海為家

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三國志·諸葛亮傳》

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2) 指世界各地

放之四海而皆準

(3) 豪放、豁達

老牛說:“真是大手筆,四海得很”

未遑

沒有時間顧及;來不及。 漢 揚雄 《羽獵賦》:“立君臣之節,崇賢聖之業。未遑苑囿之麗、遊獵之靡也。”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時序》:“爰至有 漢 ,運接燔書, 高祖 尚武,戲儒簡學,雖禮律草創,詩書未遑。” 明 沉德符 《野獲編·禮部·辛丑二宗伯》:“ 沉某 父子,嘗從大夫之後,偶因出遊,未遑趨避,而衷甲之士,奮呼羣起,幾不獲生焉。” 清 魏源 《客懷》詩:“勞勞啼夜烏,夜靜未遑息。” 孫中山 《敬告同鄉書》:“今二子之逋逃外國而倡保皇會也,其感恩圖報之未遑,豈尚有他哉?”

物理

(1) 事物的內在規律或道理

人情物理

(2) 物理學

民情

(1) 人民的生產、工作以及風俗習慣等情況

熟悉地理民情

(2) 指人民的思想、意願等

三代

指中國古代夏、商、周三個朝代

何有

(1).有什麼。《詩·邶風·谷風》:“何有何亡,黽勉求之。” 鄭玄 箋:“君子何所有乎?何所亡乎?” 晉 潘尼 《贈陸機出為吳王郎中令》詩:“ 崐山 何有?有瑤有珉。”

(2).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難。《論語·里仁》:“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 何晏 集解:“何有者,言不難。”《孟子·梁惠王下》:“王如好貨,與百姓同之,於王何有?” 漢 袁康 《越絕書·計倪內經》:“王審用臣之議,大則可以王,小則可以霸,於何有哉?” 晉 陶潛 《擬古》詩之一:“意氣傾人命,離隔復何有?”

(3).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憐惜、不愛重等。《左傳·僖公二十四年》:“除君之惡,唯力是視, 蒲 人、 狄 人,余何有焉?今君即位,其無 蒲 狄 乎!” 楊伯峻 註:“何有,古人習語,意義隨所施而異,此謂心目中無之也。”《呂氏春秋·知接》:“人之情,非不愛其子也,其子之忍,又將何有於君?” 清 侯方域 《重修顏魯公碑亭記》:“其視卿相王侯與其國封邸第,曾不若脫屣,而何有於亭?”

(4).用反問的語氣表示無關。《左傳·昭公二十八年》:“ 祁氏 私有討,國何有焉?” 杜預 註:“言討家臣,無與國事。”《左傳·哀公二十七年》:“若利本之顛, 瑤 何有焉?” 宋 曾鞏 《寄歐陽舍人書》:“苟其人之惡,則於銘乎何有?”

(5).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顧慮、不在乎。《左傳·昭公元年》:“ 吉 若獲戾,子將行之,何有於諸 游 ?” 楊伯峻 註:“言不必顧慮 游氏 諸人。” 明 李贄 《與周友山》:“士為知己者死,死且甘焉,又何有於廢棄歟?” 魯迅 《熱風·反對“含淚”的批評家》:“然而一切青年的心,卻未必都如此不淨;倘竟如此不淨,則即使‘授受不親’後來也就會‘瞟’,以至於瞟以上的等等事,那時便是一部《禮記》,也即等於《 * 》了,又何有於《蕙的風》?”

(6).用反問的語氣表示無所得。《左傳·僖公十五年》:“獲 晉侯 ,以厚歸也;既而喪歸,焉用之?大夫其何有焉?” 杜預 註:“何有猶何得。”

(7).用反問的語氣表示無所不有。《文選·木華<海賦>》:“弘往納來,以宗以都。品物類生,何有何無?” 李善 註:“言諸品物以類相生,何所不有?何者而無?言其多也。”

(8).哪裡有,豈有。 漢 張衡 《西京賦》:“澤虞是濫,何有春秋?”《後漢書·賈琮傳》:“刺史當遠視廣聽,糾察美惡,何有反垂帷裳以自掩塞乎?” 唐 韓愈 《與孟尚書書》:“凡君子行己立身,自有法度……何有去聖人之道,捨先王之法,而從夷狄之教以求福利也?” 明 吳承恩 《贈邑侯念吾高公擢南曹序》:“自仍歲之水也,洪濤冒夫城郭,而何有於田,何有於食,何有於租與賦哉!”

十年

形容時間長久。《左傳·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猶有臭。” 楊伯峻 註:“十年,言其久也。” 唐 賈島 《劍客》詩:“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

麗龜

(1).射中禽獸背部隆起的中心處。《左傳·宣公十二年》:“麋興於前,射麋麗龜。” 杜預 註:“麗,著也;龜,背之隆高當心。” 楊伯峻 註:“古之田獵者,其箭先著背以達於腋為善射。” 唐 段成式 鄭符 等《游長安諸寺聯句·三階院》:“麗龜何足敵,殪豕未為長。” 唐 黃滔 《謝試官啟》:“徒以獻豕辭 遼 ,賫花躬魏,稅駕而旋同飲鱉,操弧而果異麗龜。” 前蜀 貫休 《送黃賓於赴舉》詩:“□師無一事,應見麗龜歸。”

(2).比喻科舉時中試得官。

快意

心情舒暢;稱心如意

微風吹來,感到十分快意

五石

(1).指五種石料。後被道教用以煉丹。《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中熱不溲者,不可服五石。” 晉 葛洪 《抱朴子·金丹》:“五石者,丹砂、雄黃、白礬、曾青、慈石也。” 唐 李邕 《葉有道碑序》:“捃五石之髓,擷三芝之英。” 宋 蘇軾 《就僦蒜山松林中卜居》詩:“ 魏王 大瓠無人識,種成何翅實五石。”參見“ 五石瓠 ”。

(2).五色琉璃。 漢 王充 《論衡·亂龍》:“陽燧取火於天,五月丙午日中之時,消煉五石,鑄以為器,乃能得火。”參閱 清 趙翼 《陔余叢考·琉璃》。

(3).見“ 五色石 ”。

(4).見“ 五石散 ”。

(5).容積為五石。

詩詞推薦

  • 滿江紅

    劉克莊宋代〕月露花晶英,融花結做、花秦花塊礫。長殿後、一年芳事,十分秋色。織女機邊雲錦爛,天台賦里晴霞赤。恍女仙
  • 送汪庭芝高士如嚴州

    方回宋代〕我致仕年死期近,汝出家時生理難。滄海桑田何可料,一杯別酒莫留殘。
    雜題原文_雜題的賞析_古詩文
  • 曉角

    李覯宋代〕腸斷城頭畫角聲,燈青月黑酒微醒。濃香夢裡誰曾管,只有離人夜夜聽。
    雜題原文_雜題的賞析_古詩文
  • 端陽陳公明見招

    李轅明代〕佳節知君念友生,蹇驢風雨自相迎。黍包金角行盤重,蒲泛銀絲出瓮清。爛醉無愁忘是客,沉吟有興即關情。百年
  • 三山旅夜

    真山民宋代〕獨坐本無況,淒涼更旅中。檻低檐礙月,窗破紙吟風。鄰館笛三弄,譙樓鼓二通。半觴聊自適,新荔擘輕紅。
    雜題原文_雜題的賞析_古詩文
  • 偈五十三首·其四

    釋克勤宋代〕只這是,大似撒沙向眼中。只這不是,還如注水向耳里。直下無事,平地陷入。別有機關,墮坑落塹。祇園屈曲流
  • 太華山

    譚綸宋代〕樓閣憑天起,山門傍斗開。香菸凝碧落,瑞氣壓蒼苔。古殿藏金屋,仙人臥玉隈。泉飛千澗雪,風送萬峰雷。星辰
  • 瀕死自悼

    徐琦宋代〕每說天兵出守疆,忽聞勁敵犯睢陽。火焚郡邑人民苦,血染江淮鬼物傷。忠報君恩名不朽,孝隨親死義難忘。皇天
  • 永別

    楊氏宋代〕春盡花隨盡,其如自是花。從來說花意,不過此容華。
    雜題原文_雜題的賞析_古詩文
  • 陽關曲

    蘇軾宋代〕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汗無聲轉玉盤。此聲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雜題原文_雜題的賞析_古詩文
  • 樓上

    杜甫唐代〕天地空搔首,頻抽白玉簪。皇輿三極北,身事五湖南。戀闕勞肝肺,論材愧杞楠。亂離難自救,終是老湘潭。
    雜題原文_雜題的賞析_古詩文
  • 至避暑山莊作

    乾隆清代〕祖功避暑建山莊,夏五來臨歲以常。佳澍屢沾昨真渥,濃雲復作曉微涼。騁觀農景時晴好,兼意旅情減濘良。嶺過
  • 八聲甘州 前題分得文字 元草堂詩餘卷中

    蕭烈元代〕可憐生,飄零到茶*,依然舊銷魂。殘春幾許,風風雨雨,客里又黃昏。無奈一江煙霧,腥浪卷河豚。身世忽如葉
  • 琴調相思引

    盧祖皋宋代〕陸續鳴鳩呼曉晴。霏微殘霧濕春城。未成梅雨,先做麥寒輕。長日愔愔花又落,短屏曲麯酒初醒。小舟無緒,閒帶
    雜題原文_雜題的賞析_古詩文
  • 春日漫興二首·其一

    江源明代〕松州三月東風煖,雪釋千山水漲溪。莫謂天涯春不到,粉團花發鷓鴣啼。
  • 心遠閣作二首·其二

    乾隆清代〕山木不妨密,密處還間疏。遠近歸吟憑,妙會無時無。登臨憶往歲,憂樂何頓殊。孰不因境遷,渺矣古之徒。
  • 一身

    釋文珦宋代〕一身誰與偕,病骨老窮崖。春雨苔封徑,秋風葉江階。翦雲成隱服,煮石當清齋。樵宅時相過,言予有好懷。
  • 鷓鴣天(和謝胡盤居貺橘為壽)

    劉辰翁宋代〕自入孤山分外香。南枝不改舊時妝。為曾盤裡承青眼,一見溪頭道勝常。商山樂,又相羊。上方不復記傳觴。橘中
  • 題源虛叟廬山行卷

    釋道璨宋代〕胸中有廬山,筆下有廬山。窗下有廬山,眼中有廬山。別山十七年,見山一日間。韻險落鬼膽,語妙破天慳。永懷
  • 和元晦詠畫壁

    張栻宋代〕松杉夾路自清陰,溪水有源誰復尋。忽見畫圖開四壁,悠然端亦慰予心。
雜題原文_雜題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