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溪寺曉起原文
空林曉壑弄泉流,汗漫天涯事事休。
遼海欲為終老計,夜郎寧復故鄉謀。
漢煙秦草逢秋暮,岳色河聲斷客愁。
淨掃石壇松影里,可能姓字托浮邱。
詩詞問答
問:曹溪寺曉起的作者是誰?答:葉夢熊
問:曹溪寺曉起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曹溪寺曉起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葉夢熊的名句有哪些?答:葉夢熊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尤韻
2. 淨,清黃登《嶺南五朝詩選》卷四作“靜”。
參考注釋
空林
(1).渺無人跡的樹林。 晉 張協 《雜詩》之六:“咆虎響窮山,鳴鶴聒空林。” 唐 孟浩然 《題大禹寺義公禪房》詩:“ 義公 習禪處,結構依空林。”
(2).木葉落盡的樹林。 唐 章八元 《新安江行》:“古戍懸魚網,空林露鳥巢。”
泉流
泉水流出形成的水流
汗漫
(1).廣大,漫無邊際。《淮南子·俶真訓》:“至德之世,甘暝於溷澖之域而徙倚於汗漫之宇。” 宋 文天祥 《酹江月·南康軍和東坡》詞:“空翠晴嵐浮汗漫,還障天東半壁。” 清 葉廷琯 《鷗陂漁話·漢口後湖詩》:“後湖汗漫無際,賊舟楫未具,不得渡。”
(2).渺茫不可知。《淮南子·道應訓》:“吾與汗漫期於九垓之外。” 高誘 註:“汗漫,不可知之也。”後附會為仙人的名字。 晉 張協 《七命》:“過 汗漫 之所不游,躡 章亥 之所未跡。” 唐 李白 《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先期 汗漫 九垓上,願接 盧遨 游太清。”
(3).漫無標準;不著邊際。《新唐書·選舉志上》:“因以謂按其聲病,可以為有司之責,捨是則汗漫而無所守。”《金史·高汝礪傳》:“內外百官所司不同,比應詔言事者不啻千數,俱不達各司利害,汗漫陳説,莫能詳盡。” 明 胡道 《<歸田詩話>序》:“﹝ 瞿佑 ﹞著《詩話》三卷,大略似野史,有抑揚可法之旨,非汗漫無稽之詞。” 魯迅 《熱風·估<學衡>》:“所以‘弁言’就是序,異於‘雜誌邇例’的宣言,並為一談,太汗漫了。”
(4).形容漫遊之遠。 唐 陳陶 《謫仙吟贈趙道士》:“汗漫東遊黃鶴雛, 縉雲 仙子住清都。” 明 張煌言 《冬懷》詩之八:“萬里孤槎真汗漫,十年長劍總蹣跚。” 清 戴名世 《種樹說》:“顧種樹又無其資,而客游汗漫不知所底。” 郁達夫 《迷羊》一:“在湖亭里蟄居了幾天,我就開始作汗漫的閒行。”參見“ 汗漫遊 ”。
天涯
在天的邊緣處。喻距離很遠
天涯若比鄰。——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同是天涯淪落人。——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元· 馬致遠《天淨沙·秋思》
事事
(1) 做事
無所事事
(2) 各種事情;每件事
委員會將發現它事事都有人掣肘
遼海
泛指現在遼寧省東南一帶,古代這些地方常有戰事。這裡借指戰場
終老
指度過晚年;養老
為終老之計
夜郎
中國古族名和古國名。戰國至漢時主要分布在今貴州西部、北部及雲南東北部、四川南部。經營農業。已進入奴隸制社會。漢武帝時,大臣唐蒙上書武帝修治夜郎道路,用夜郎精兵征服南越,元鼎6年(公元前111年),漢武帝破南越後置牂牁郡,封夜郎侯為王,授王印
夜郎滇池。——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故鄉
家鄉,自己出生的地方
願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樂府詩集·木蘭詩》
秋暮
(1).秋日的傍晚。《大戴禮記·保傅》:“ 三代 之禮,天子春朝朝日,秋暮夕月,所以明有別也。” 唐 戴叔倫 《贈康老人洽》詩:“ 杜陵 往往逢秋暮,望月臨風攀古樹。”
(2).深秋。 謝覺哉 《不惑集·游秦堤靈渠》:“可惜今已秋暮,小舟掠秋柳而過,僅覺陰涼而已。”
斷客
謝絕來客。《梁書·沉約傳》:“ 天監 三年,遭母憂,輿駕親出臨弔,以 約 年衰,不宜致毀,遣中書舍人斷客節哭。”《南史·袁粲傳》:“性至孝,居喪毀甚,祖日及祥,詔衛軍斷客。”
掃石
謂清掃山中場地。多指修身養生者的居處。 唐 戎昱 《寄許鍊師》詩:“掃石焚香禮碧空,露華偏溼蕊珠宮。” 元 張翥 《豫章山房為見心復公賦》:“掃石童來秋葉後,譚經僧坐晝陰中。” 明 王守仁 《山中懶睡》詩之二:“掃石焚香任意眠,醒來時有客談玄。”
松影
松樹的樹陰。 唐 白居易 《橋亭卯飲》詩:“松影過窗眠始覺,竹風吹面醉初醒。” 元 尹廷高 《翁村翠流閣》詩:“溪聲晴亦雨,松影夏如秋。” 明 劉基 《題趙文敏公畫松》詩:“倦眠松影下,百竅清涼入。”
可能
可能性
不相信有發生慘劇的可能
姓字
姓氏和名字,猶姓名。《墨子·經說上》:“聲出口,俱有名,若姓字。” 南朝 宋 謝惠連 《祭古冢文》:“銘誌教, 楊志 在萬馬叢中聞姓字,千軍隊里奪頭功。”《水滸傳》第六回:“不因這番比試,有分教, 楊志 在萬馬叢中聞姓字,千軍隊里奪頭功。”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曹溪寺曉起原文_曹溪寺曉起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