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縣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三河縣原文

三河縣即五分災,賑不當加例所該。

體貼民情亦同苦,恫瘝予目得親來。

因教格外施恩惠,冀稍溝中救草萊。

稽首道旁紛老幼,爾言謝我早慚哉。

詩詞問答

問:三河縣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三河縣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三河縣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灰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二十九

參考注釋

三河

泛指全國的江河

天連五嶺銀鋤落,地動三河鐵臂搖。——毛 * 《送瘟神》

五分

猶言五成,一半。 宋 曾敏行 《獨醒雜誌》卷六:“ 芳華樓 ,前後植梅極多……至開及五分,府坐領監司來燕。”《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一:“﹝ 王元椿 ﹞心裡想道:‘這男女!不會得弓馬的……’只有五分防備,把馬慢慢的放過來。”

不當

不妥當,不適當

多有不當,望乞海涵

體貼

(1) 對別人的心理或境況進行了解並予以關心和照料

(2) 體會

體貼他的意思

民情

(1) 人民的生產、工作以及風俗習慣等情況

熟悉地理民情

(2) 指人民的思想、意願等

恫瘝

病痛,疾苦。《書·康誥》:“嗚呼,小子 封 ,恫瘝乃身,敬哉。” 孔 傳:“恫,痛;瘝,病。治民務除惡政,當如痛病在汝身欲去之,敬行我言!”《後漢書·和帝紀》:“朕寤寐恫矜,思弭憂釁。” 宋 黃庭堅 《送曹子方福建路運判兼簡運使張仲謀》詩:“遠方不異輦轂下,詔遣中使哀恫鰥。” 清 鈕琇 《觚賸·惠士陳言》:“撫綏加諸百 粵 ,恫瘝應未懸殊。”

格外

(1) 超出常規常態之外

格外壯麗

馬走在花海中,顯得格外矯健。——《天山景物記》

(2) 比原來更多、更大量或更長時間

格外親熱

(3) 另外;額外

我分這件果實還得格外雇上個聽差的給扛著不成?——王希堅《迎春曲》

施恩

給予幫助或好處。也說“施惠”

施恩於人而不圖報

草萊

(1).猶草莽。雜生的草。《南史·孔珪傳》:“門庭之內,草萊不翦。” 宋 葉適 《代人上書》:“奪農人牛具,犁伐之地,草萊隨長。” 清 周亮工 《介壽以胡彥遠見慰札子相示卻寄》詩:“一畝田中盡草萊,旅堂經歲不曾開。”

(2).指荒蕪之地。《管子·七臣七主》:“主好本, * 好墾草萊。” 章炳麟 《訄書·定版籍》:“凡草萊,初闢而為露田園池者,多連阡陌,雖不躬耕,得特專利五十年,期盡而鬻之,程以十年。”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五四章:“只要兩三年內 宛 洛 稍得安定,人民來歸,草萊漸開,人懷保家之心,士無飢餒之憂,則中原大局可定, 宛 洛 一帶也就固若金湯了。”

(3).猶草野。鄉野;民間。《漢書·蔡義傳》:“臣 山 東草萊之人,行能亡所比,容貌不及眾。” 宋 范仲淹 《舉張問孫復狀》:“右臣伏覩赦書節文,應天下懷材抱器,或淹下位,或滯草萊,委逐處具事聞奏。” 清 李漁 《風箏誤·議婚》:“蒼天不負奇才,拔英雄自草萊。”

(4).布衣。平民。《文選·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草萊樂業,守屏稱事。” 張銑 註:“草萊謂山野採樵之人也,守屏謂州牧也。” 唐 李商隱 《漫成》詩之四:“不妨常日饒輕薄,且喜臨戎用草萊。” 清 孫枝蔚 《覽古》詩之六:“用人限資格,何以服草萊?”

首道

舊時稱省治所在的道。亦指該道的道員。《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七回:“到得那裡時,只見藩臺以下,首道、首府、首縣,都在那裡,還有保甲局總辦、委員,黑壓壓的擠滿一花廳。”

老幼

(1).老人和小孩。《禮記·樂記》:“老幼孤獨,不得其所。”《國語·晉語七》:“養老幼,恤孤疾。”

(2).泛指家屬。 晉 潘岳 《西征賦》:“牧疲人於西夏,攜老幼而入 關 。”

詩詞推薦

三河縣原文_三河縣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