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神君二首·其二原文
肅然風氣下靈長,不說神君在未央。
萬有紛紛渾漫興,先幾的的炳難藏。
士林謾訝驚人句,世主無求卻老方。
千古茂陵秋草沒,此生應不遇劉郎。
詩詞問答
問:哀神君二首·其二的作者是誰?答:王佐(汝學)
問:哀神君二首·其二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哀神君二首·其二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王佐(汝學)的名句有哪些?答:王佐(汝學)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陽韻
2. 神君,即鬼物也。哀之,故易其名。有辯,見《文類》
參考注釋
肅然
(1) 形容十分恭敬的樣子
肅然起立
(2) 嚴肅謹慎的樣子
上下肅然,稱為政理——《後漢書·張衡傳》
風氣
(1) 風尚習氣,社會上或某個集體中流行的愛好或習慣
(2) 風度。一個表現自己的行為或風度
有產階級的教育和社會風氣
靈長
廣遠綿長。 晉 袁宏 《後漢紀·獻帝紀一》:“夫天地靈長,不能無否泰之變;父子自然,不能無天絶之異。”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黜免》:“若 晉 室靈長,明公便宜奉行此詔。” 宋 范成大 《讀唐太宗紀·平內難》詩之三:“佐命諸公趣夜裝,爭言社稷要靈長。” 金松岑 《文學上之美術觀》:“遠古思邃,徵壽於鐘鼎;季近文敷,施藻於山嶽;鐘鼎靈長,故弘潤而簡貴;山嶽氣壯,乃肅括而華腴。”
(1).指人類。生物進化系統分類,最高的一類為靈長目,其中最進化的是人類。 魯迅 《墳·人之歷史》:“雖然,人類進化之説,實未嘗瀆靈長也。”
(2).引申為同類動物中出類拔萃的。 郭沫若 《女神·鳳凰涅槃》:“哈哈,鳳凰!鳳凰!你們枉為這禽中的靈長。”
神君
(1).神靈;神仙。《韓非子·說林上》:“澤涸,蛇將徙。有小蛇謂大蛇曰:‘子行而我隨之,人以為蛇之行者耳,必有殺子;不如相銜負我以行,人以我為神君也。’”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容止》:“相王作輔,自然湛若神君。” 宋 蘇軾 《醴泉觀真靖崇教大師真贊》:“北方有神君,出內岡與冥。” 清 金兆藩 《宮井篇》:“想像神君領玉霄,青天碧海夢迢迢。”
(2).舊時對賢明官吏的敬稱。《後漢書·荀淑傳》:“出補 朗陵侯 相,蒞事明理,稱為神君。”《陳書·孔奐傳》:“ 奐 清白自守,妻子竝不之官,唯以單舩臨郡,所得秩俸,隨即分贍孤寡,郡中大悅,號曰‘神君’。” 清 梁章鉅 《歸田瑣記·楹聯賸話》:“在 蘇州 日,輓 吳縣 令 賀吉人 崇禧 云:‘百里舊神君,剡牘未酬舉主願;卅年前進士,蓋棺猶是宰官身。’”
未央
未已;未盡
夜如何其?夜未央。——《詩·小雅·庭燎》
及年歲之未晏兮,時亦猶其未央。——《楚辭·離騷》
此恨未央
萬有
猶萬物。《子華子·陽城胥渠問》:“太初胚胎,萬有權輿。” 南朝 梁 鍾嶸 《詩品·總論》:“照燭三才,暉麗萬有。” 明 徐渭 《坐臥房記》:“而一室之中,可以照天下,觀萬有,通晝夜,一夢覺而無不知。” 冰心 《春水》詩:“萬有都在睡夢中呵!除卻零零的露珠誰是伴侶呢?”
紛紛
(1) 多而雜亂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唐· 高適《別董大》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唐·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2) 一個接一個地,接二連三地
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唐·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渾漫
混漫,雜亂。 晉 葛洪 《抱朴子·雜應》:“余究而觀之,殊多不備,諸急病其尚未盡,又渾漫雜錯,無其條貫,有所尋按,不即可得。”《隋書·經籍志二》:“自是之後,不能辨其流別,但記書名而已。博覽之士,疾其渾漫,故 王儉 作《七志》, 阮孝緒 作《七録》,並皆別行。”
先幾
預先洞知細微。 明 沉德符 《野獲編·神仙·仙姑避跡》:“ 何廷玉 、 羅萬象 等數十輩,皆以失旨伏誅,仙姑明哲先幾,即謂之仙亦可。” 明 屠隆 《綵毫記·拜官供奉》:“念隱憂漆室效葵傾,鑒先幾曲突徙薪情。”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誅妖檄文》:“速著先幾之識,勿貽後至之誅。”
的的
(1) 明白,昭著
(2) 副詞。的確;實在
吾犧牲百死而不辭,而使汝擔憂,的的非吾所忍。——清· 林覺民《與妻書》
士林
學術界、知識界
他交遊甚廣,認識不少士林中的人
驚人
令人驚奇
他們的經濟情況以驚人的速度得到改善
世主
國君。《莊子·漁父》:“ 孔氏 者,性服忠信,身行仁義,飾禮樂,選人倫,上以忠於世主,下以化於齊民,將以利天下。” 宋 蘇軾 《續歐陽子<朋黨論>》:“小者復用而肆威,大者得志而竊國,善人為之掃地,世主為之屏息。”《三國演義》第三回:“且説 曹操 當日對 何進 曰:‘宦官之禍,古今皆有;但世主不當假之權寵,使至於此。’” 清 劉大櫆 《刪錄<荀子>序》:“ 孔子 沒,聖人之道衰,譎詭權變之士出,爭以其言乾世主,著書者紛紛出焉。”
卻老
亦作“卻老”。1.謂避免衰老。《史記·孝武本紀》:“是時而 李少君 亦以祠灶、穀道、卻老方見上,上尊之。” 漢 桓譚 《新論·形神》:“言 老子 用恬惔養性,致壽數百歲。今行其道,寧能延年卻老乎?” 唐 包佶 《近獲風痺之疾題寄所懷》詩:“無醫能卻老,有變是遊魂。” 宋 范成大 《紫荷車》詩:“根有卻老藥,鱗皺友松苓。”
(2).枸杞的別名。 晉 葛洪 《抱朴子·仙藥》:“象柴,一名純盧是也,或雲仙人杖,或雲西王母杖,或名天精,或名卻老,或名地骨,或名苟杞也。”參閱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三·枸杞》。
千古
(1) 指久遠的年代
千古風流人物。——宋·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千古江山。——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詞
縱有千古。——清· 梁啓超《飲冰室合集·文集》
成為千古罪人
(2) 永遠地
千古奇冤,江南一葉—— *
千古奇聞
(3) 婉辭,哀悼死者,表示永別或永垂不朽。多用於輓聯、花圈等的上款
茂陵
(1).古縣名。治在今 陝西省 興平縣 東北。 漢 初為 茂鄉 ,屬 槐里縣 。 武帝 築 茂陵 ,置為縣,屬 右扶風 。見《漢書·地理志上》。
(2).陵墓名。(1) 漢武帝 劉徹 的陵墓。在今 陝西省 興平縣 東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漢書·武帝紀》:“﹝ 後元 二年﹞二月丁卯,帝崩於 五柞宮 ,入殯於 未央宮 前殿。三月甲申,葬茂陵。” 顏師古 注引 臣瓚 曰:“自崩至葬凡十八日。 茂陵 在 長安 西北八十里也。”(2) 明憲宗 朱見深 的陵墓。在今 北京市 昌平縣 北 天壽山 。見《明史·憲宗紀》。
(3). 漢 司馬相如 病免後家居 茂陵 ,後因用以指代 相如 。 北周 庾信 《奉和永豐殿下言志》之七:“ 茂陵 體猶瘠, 淮陽 疾未祛。” 唐 李賀 《昌谷園新筍》詩之四:“古竹老梢惹碧雲, 茂陵 歸臥嘆清貧。” 清 蔣綱 《舟次書感》詩:“不及 茂陵 歸有壁,翻同 杜老 別無家。”
此生
這輩子。 唐 李商隱 《馬嵬》詩之二:“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兒女英雄傳》第一回:“這十年裡,我便課子讀書,成就出一個兒子來,也算不虛度此生了。”
不遇
(1)
不得志;不被賞識
懷才不遇
(2)
沒碰到
可又有一說不遇艱難,不顯好處
劉郎
(1).指 南朝 宋武帝 劉裕 。《宋書·符瑞志上》:“逆旅嫗曰:‘ 劉郎 在室內,可入共飲酒。’”
(2).指 漢武帝 劉徹 。 唐 李賀 《金銅仙人辭漢歌》:“ 茂陵 劉郎 秋風客,夜聞馬嘶曉無跡。”
(3).指 漢高祖 劉邦 。 宋 辛棄疾 《六么令》詞:“長喜 劉郎 馬上,肯聽詩書説。”
(4).指 三國 蜀 先主劉備 。 宋 王千秋 《賀新郎·石城弔古》詞:“要約 劉郎 銅雀醉,底事遽爭 荊 楚 。”
(5).指 東漢 劉晨 。相傳 劉晨 和 阮肇 入 天台山 採藥,為仙女所邀,留半年,求歸,抵家子孫已七世。 唐 司空圖 《遊仙》詩之二:“ 劉郎 相約事難諧,雨散雲飛自此乖。” 後蜀 顧夐 《虞美人》詞:“此時恨不駕鸞皇,訪 劉郎 。” 清 無名氏 《後會仙記》:“ 劉郎 曾否訪仙山,柳色青春正可攀。”
(6).借指情郎。 宋 周邦彥 《蘇幕遮》詞:“翠屏深,香篆裊。流水落花,不管 劉郎 到。”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寄扇》:“只願扇兒寄去的速,師父束裝得早,三月三 劉郎 到了,攜手兒下妝樓。”參見“ 劉阮 ”。
(7). 唐 劉禹錫 《元和十年自郎州承召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詩:“ 玄都觀 里桃千樹,儘是 劉郎 去後栽。”此為 禹錫 自稱,後因以“劉郎”指 禹錫 。 唐 白居易 《醉中重留夢得》詩:“ 劉郎 劉郎 莫先起, 蘇臺 蘇臺 隔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