碣石衛城八景原文
玄武三台景色鮮,犀牛望月吐青煙。
永興古寺鐘聲響,港口歸帆漁火炫。
南灶雲霞波萬頃,茯洲浮地浪千層。
石橋半渡傳今古,聳秀桂林夜月圓。
詩詞問答
問:碣石衛城八景的作者是誰?答:李實
問:碣石衛城八景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碣石衛城八景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李實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實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參考注釋
玄武
(1) 指烏龜
(2) 二十八宿中北方七宿的合稱
(3) 道教所崇奉的北方之神
三台
(1).古代天子有靈台、時台、囿台,合稱三台。《初學記》卷二四引 漢 許慎 《五經異義》:“天子有三臺,靈臺以觀天文,時臺以觀四時施化,囿臺以觀鳥獸魚鱉。”
(2). 漢 因 秦 制,以尚書為中台,御史為憲台,謁者為外台,合稱三台。《後漢書·袁紹傳》:“坐召三臺,專制朝政。” 李賢 注引《晉書》:“ 漢 官,尚書為中臺,御史為憲臺,謁者為外臺,是謂三臺。” 宋 司馬光 《贈太子太傅康靖李公輓詞》:“十郡餘恩在,三臺故吏多。”
(3).指 三國 魏 曹操 所建 銅雀台 、 金虎台 、 冰井台 。故址在今 河北 臨漳縣 三台村 。《文選·左思<魏都賦>》:“飛陛方輦而徑西,三臺列峙以崢嶸。” 張載 註:“ 銅爵園 西有三臺,中央有 銅爵臺 ,南則 金虎臺 ,北則 冰井臺 。”後 北齊 文帝 在舊基上加以擴建,改 銅爵 曰 金鳳 , 金虎 曰 聖應 , 冰井 曰 崇光 。見《北史·齊紀中》。 唐 孟雲卿 《鄴城懷古》詩:“三臺竟寂寞,萬事良難固。”
(4).曲調名。《樂府詩集·雜曲歌辭十五·三台詞序》:“ 劉禹錫 《嘉話録》曰:‘三臺送酒,蓋因 北齊 高洋 毀 銅雀臺 ,築三個臺,宮人拍手呼上臺送酒,因名其曲為《三臺》。’” 唐 王建 《江南三台詞》:“朝愁暮愁郎老,百年幾度《三臺》。”
(1).星名。《晉書·天文志上》:“三台六星,兩兩而居……在人曰三公,在天曰三台,主開德宣符也。西近文昌二星曰上台,為司命,主壽。次二星曰中台,為司中,主宗室。東二星曰下台,為司祿,主兵,所以昭德塞違也。” 元 李好古 《張生煮海》第二折:“望 黃河 一股兒渾流派,高衝九曜,遠映三台。”
(2).喻三公。《後漢書·楊震傳》:“蛇鱣者,卿大夫服之象也。數三者,法三台也。先生自此升矣。” 唐 高適 《奉酬睢陽李太守》詩:“三台冀入夢,四岳尚分憂。” 元 無名氏 《漁樵記》第二折:“但有日官居八座,位列三台,日轉千堦,頭直上打一輪皁蓋,那其間誰敢道我負薪來。” 清 陳夢雷 《西洋貢獅子賦》:“葉夢兆三台之尊,入朝肅五坊之樂。”參見“ 三公 ”。
景色
風景;景致
一片森林的景色
犀牛望月
《關尹子·五鑒》:“譬如犀牛望月,月形入角,特因識生,始有月形,而彼真月,初不在角。”謂犀牛望月久,故感其影於角。 明 陳繼儒 《太平清話》卷四:“ 呂東萊 畜犀帶一圍,文理縝密,中有一月影,過望則見,蓋犀牛望月之久,故感其影於角。”後因形容長久盼望。《中國歌謠資料·日頭落水落西方》:“日頭落水落西方,犀牛望月姐望郎。”
聲響
聲音;響動
這發動機聲響太大
港口
(1) * 頭設施、供船隻停靠、人貨上下的地方
舟回至兩山間,將入港口,有大石當中流,可坐百人。——宋· 蘇軾《石鐘山記》
(2) 又如:通商港口
歸帆
指回返的船隻。 唐 陳子昂 《白帝城懷古》詩:“古木生雲際,歸帆出霧中。” 唐 王維 《送秘書晁監還日本國》詩:“向國唯看日,歸帆但信風。”
漁火
指漁船上的燈光,火把
雲霞
彩雲和彩霞
雲霞明滅。——唐·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萬頃
(1).百萬畝。百畝為一頃。《管子·揆度》:“百乘為耕,田萬頃為戶。”
(2).常用以形容面積廣闊。 南朝 梁 任昉 《齊竟陵文宣王行狀》:“淵然萬頃,直上千仞。” 宋 楊萬里 《過金沙洋望小海》詩:“須臾滿眼賈胡舩,萬頃一碧波黏天。”《兒女英雄傳》第二四回:“但願父作公卿,子作狀元,給我掙下萬頃莊田。” 艾青 《在浪尖上》詩:“你在萬里晴空下,寧靜地注視著萬頃波濤。”
石橋
(1).石造的橋。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濟水二》:“河東岸有石橋,橋本當河,河移,故廁岸也。” 南朝 宋 謝靈運 《山居賦》:“凌石橋之莓苔,越 楢溪 之紆縈。” 周瘦鵑 《賞菊椰子林》:“溪上架著一條弓形的石橋,橋欄上齊整地排列著好多盆黃色和淺紫色的菊花。”
(2).特指 浙江省 天台山 的名勝 石樑 。梁連線二山,形似橋,故稱。 唐 宋之問 《靈隱寺》詩:“待入 天台 路,看余度 石橋 。” 宋 梅堯臣 《送微上人歸省天台》詩:“釋子懷慈母,吾儒未易輕。不尋琪樹去,肯向 石橋 行。” 宋 梅堯臣 《寄天台梵才上人》詩:“常觀月從東方出,想照 石橋 旁畔人。”
今古
(1).現時與往昔。 唐 韓愈 《柳子厚墓志銘》:“議論證據今古,出入經史百子。” 宋 蘇軾 《夜直秘閣呈王敏甫》詩:“共誰交臂論今古,只有閒心對此君。”
(2).謂古往今來,從古到今。
(3).過去、往昔。亦借指消逝的人事、時間。《北史·薛辯傳》:“汝既未來,便成今古,緬然永別,為恨何言!” 唐 王昌齡 《同從弟銷南齋玩月》詩:“冉冉幾盈虛,澄澄變今古。” 元 趙孟頫 《聞搗衣》詩:“人間俯仰成今古,何待他時始惘然。” 清 納蘭性德 《蝶戀花》詞:“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風,吹夢成今古。”
聳秀
(1).高聳秀麗。 唐 孟郊 《立德新居》詩之七:“都城多聳秀,愛此高縣居。” 宋 歐陽修 《叢翠亭記》:“從城中因高以望之,眾山靡迤,或見或否,惟 嵩 最遠,最獨出,其嶄巖聳秀,拔立諸峯上,而不可掩蔽。” 清 俞正燮 《癸巳類稿·黟縣山水記》:“又北行為 畫工尖 ,聳秀似刻畫者。”
(2).指人的風姿高雅俊秀。 宋 胡仔 《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回仙》:“ 滕宗亮 謫守 巴陵郡 ,有 華州 回道士 上謁,風骨聳秀,神宇清邁。” 明 高攀龍 《山西布政使中嵩王公行狀》:“生而聳秀,神采英特。”
桂林
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地級市。位於廣西東北部灕江西岸,面積1983平方公里,人口69萬。歷來為南嶺以南的交通要衝和軍事重鎮。同時也是著名的風景城市,以奇麗的喀斯特風光聞名於世,素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