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檳榔白原文
首夏一夜雨,霜花千苞開。
不嫌茅舍貧,清香日日來。
徐步探小園,嫩白紛蕤葳。
膟膋出腸胃,瓊瑤有根荄。
一味紫煙外,百和惟取裁。
呼童南園隈,薄采新年栽。
靈芽呈雀舌,枸醬剸龍胎。
何當齎靈符,浩劫昆明灰。
和香一入口,春風行百骸。
肺腑畜瘴腥,固結難推排。
頃刻發輕汗,清飆掃雲霾。
豁開胸中天,寸境何恢恢。
雲漢轉無聲,星斗皆昭回。
天機動一闥,天籟鳴九垓。
開襟當涼風,灑灑何快哉。
詩詞問答
問:食檳榔白的作者是誰?答:王佐(汝學)
問:食檳榔白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注釋
1. 未結實者曰白。明正德《瓊台志》卷九小序云:“未結實時,則食其嫩白花莖。”
參考注釋
首夏
始夏,初夏。指農曆四月。 三國 魏 曹丕 《槐賦》:“伊暮春之既替,即首夏之初期。” 南朝 宋 謝靈運 《游赤石進帆海》詩:“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 唐 魏徵 《暮秋言懷》詩:“首夏別京輔,杪秋滯三河。” 吳沛霖 《春盡日寄林三金陵》詩:“倘許一緘重報我,但言首夏莫言春。”
一夜
(1).一個夜晚;一整夜。《穀梁傳·定公四年》:“以眾不如 吳 ,以必死不如 楚 ,相與擊之,一夜而三敗 吳 人。” 南朝 梁 江淹 《哀千里賦》:“魂終朝以三奪,心一夜而九摧。” 唐 李白 《子夜吳歌》之四:“明朝驛使發,一夜絮征袍。” 老舍 《正紅旗下》一:“有時候,他們會在一個地方轉來轉去,一直轉一夜。”
(2).指某夜。 漢 趙曄 《吳越春秋·勾踐陰謀外傳》:“ 越王 乃使木工千餘人入山伐木,一夜天生神木一雙,大二十圍,長五十尋。”《南史·呂僧珍傳》:“一夜, 僧珍 忽頭痛壯熱,及明而顙骨益大。” 唐 李商隱 《無題》詩之二:“豈知一夜秦樓客,偷看 吳王 苑內花。”
霜花
亦作“ 霜華 ”。1.即霜。霜為粉末狀結晶。花,指物之微細者。故稱。 唐 戴叔倫 《獨坐》詩:“二月霜花薄,羣山雨氣昏。” 元 吳昌齡 《東坡夢》第三折:“雲淡晚風輕,露冷霜華重。” 杜鵬程 《鐵路工地上的深夜》:“ 老趙 把住方向盤望著前方,公路兩旁的小樹和枯草上掛滿霜花。”
(2).皎潔的月光。 唐太宗 《秋暮言志》詩:“朝光浮燒夜,霜華浄碧空。”
(3).閃著寒光的鋒刃。亦指鋒刃閃著的寒光。 明 夏完淳 《錢漱廣為余內兄弟死絕句》之五:“看君壁上龍鳴劍,依舊霜花夜夜深。” 清 陸楣 《滿江紅·松源署中除草得斷鏃》詞:“斸蒼苔,磨洗認霜華,悲陳刼。”
(4).喻指白色鬚髮。 唐 溫庭筠 《達摩支曲》:“舊臣頭鬢霜華早,可惜雄心醉中老。” 宋 梅堯臣 《依韻和永叔感興》之五:“歡樂既未能,鬢髮霜花易。” 明 張居正 《答中溪李尊師論禪書》:“今不意遂已五旬,霜華飛滿鬚鬢。” 清 孫枝蔚 《歸來》詩之二:“囊中羞澀還如故,贏得霜華上髩鬚。”
茅舍
茅屋;草屋
茅舍無煙。——《聊齋志異·促織》
清香
清淡的香味
則有荷葉之清香。——明· 李漁《閒情偶寄·種植部》
日日
(1) 天天
又恐汝日日為吾擔憂。——清· 林覺民《與妻書》
(2) 一天一天地
淫侈之俗日日以長。——賈誼《論積貯疏》
徐步
以緩慢的步伐
徐步走向前
白紛
謂幼時學藝,到白頭還紛亂不清。形容到老無所成就。 漢 揚雄 《法言·吾子》:“童而習之,白紛如也。” 李軌 註:“言皓首而亂。” 清 雪樵居士 《秦淮聞見錄》卷十二:“八十衰翁已白紛,惜花心在老逾殷。”
膟膋
古代祭祀用的牲血與腸間脂肪。《禮記·祭義》:“鸞刀以刲,取膟膋,乃退。” 鄭玄 註:“膟膋,血與腸間脂也。”《禮記·郊特牲》:“取膟膋燔燎升首,報陽也。”
腸胃
(1).腸與胃。《韓非子·解老》:“﹝人﹞以腸胃為根本,不食則不能活。”《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此病疽也,內發於腸胃之間。” 唐 杜甫 《雷》詩之三:“氣暍腸胃融,汗濕衣裳污。” 魯迅 《書信集·致山本初枝》:“孩子的腸胃病雖已痊癒,但還磨人,影響工作。”
(2).借喻中樞要地,猶腹心。《戰國策·秦策二》:“夫取三 晉 之腸胃,與出兵而懼其不反也,孰利?” 漢 桓寬 《鹽鐵論·刺權》:“ 齊 以其腸胃予人,家強而不制,枝大而折榦,以專巨海之富,而擅魚鹽之利也。”《北齊書·文宣帝紀》:“ 關 峴 衿帶,跨躡蕭條,腸胃之地。”
瓊瑤
(1) 美玉
身居錦秀心無愛,足步瓊瑤意不迷。——《西遊記》
(2) 比喻別人酬答的禮物、詩文、書信等
瓊瑤滿匣
(3) 比喻似玉的雪
只見朔風凜凜,冷氣嗖嗖,卻已瓊瑤密布,飄下一天雪來。——《鏡花緣》
根荄
(1).亦作“ 根垓 ”、“ 根核 ”。植物的根。《文子·符言》:“故羽翼美者,傷其骸骨;枝葉茂者,害其根荄;能兩美者,天下無之。” 漢 劉向 《說苑·建本》:“樹本淺,根垓不深。”《漢書·五行志中之上》:“入地則孕毓根核。” 唐 白居易 《問友》詩:“根荄相交長,莖葉相附榮。” 宋 司馬光 《為始平公祭晉祠文》:“然原陸久燥,根荒未浹,畎畝喁喁,猶有待望。”
(2).比喻事物的根本,根源。《舊唐書·元稹白居易傳論》:“臣觀 元 之制策, 白 之奏議,極文章之壼奧,盡治亂之根荄。” 清 龔自珍 《勇言行箴》:“其精神外矣,其根荄誖矣。”
(3).植根。 姚華 《曲海一勺·原樂》:“今試言之,夫禮樂者,橐籥於元氣,根荄於人情。”
一味
(1) 盲目,不顧客觀條件
一味蠻幹
(2) 單純地
先生何故一味推脫
紫煙
見“ 紫煙 ”。
亦作“ 紫煙 ”。1.紫色瑞雲。 晉 郭璞 《遊仙詩》之三:“ 赤松 臨上游,駕鴻乘紫煙。”《梁書·皇后傳·高祖丁貴嬪》:“貴嬪生於 樊城 ,有神光之異,紫煙滿室,故以‘光’為名。” 宋 范仲淹 《上漢謠》:“冉冉去紅塵,飄飄凌紫煙。” 清 鈕琇 《觚賸續編·樾巢近體》:“書成招手呼青鳥,歌罷翻身上紫煙。”
(2).山谷中的紫色煙霧。 南朝 梁武帝 《游鍾山大愛敬寺》詩:“長途弘翠微,香樓間紫煙。” 唐 李白 《望廬山瀑布水》詩之二:“日照 香爐 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宋 劉弇 《宿長山寺》詩:“破暝紫煙生,寫谷清樾好。”
百和
見“ 百和香 ”。
取裁
(1).猶選取。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雜文》:“至於 陳思 《客問》,辭高而理疎; 庾敳 《客咨》,意榮而文悴。斯類甚眾,無所取裁矣。”按, 唐 寫本裁作“才”。 清 侯方域 《南省試策五》:“彰往則必取裁,切今則必徵材。條近欲其無蔽旨,行遠欲其無滯思。”
(2).猶決斷。《再生緣》第四四回:“心悶悶,意呆呆,此事如今怎取裁?”
南園
(1).園名。在 廣東 廣州市 南。 明 洪武 初, 趙介 、 孫蕡 等五人在此結社,號 南園 五子。 嘉靖 時,又有 歐大任 梁有譽 等五人,於此結社,號 南園 後五子。參見“ 南園十先生 ”。
(2).泛指園圃。 晉 張協 《雜詩》之八:“借問此何時,胡蝶飛南園。” 唐 柳宗元 《冉溪》詩:“卻學 壽張 樊敬侯 ,種漆南園待成器。”
新年
一年之始,指元旦及其後的幾天。舊按農曆,今亦按公曆
靈芽
(1).瑞草。 唐 許敬宗 《賀杭州等龍見並慶雲朱草表》:“非煙五色,雜雲旗於翠華;朱草三英,代靈芽於芳籍。”
(2).指茶葉。 唐 柳宗元 《巽上人以竹間自采新茶見贈酬之以詩》:“復此雪山客,晨朝掇靈芽。” 宋 黃儒 《品茶要錄》:“前此茶事未甚興,靈芽真筍,往往委翳消腐而人不知惜。” 清 曹寅 《遊仙詩三十韻和汪蘿山》之二一:“ 武彝 初致紫靈芽,答貺包魚禮未奢。”
(3).神明本性。《藥師本願功德寶卷》:“如來四十八願深,普度 恆 沙世間人。歸家永證無生地,靈芽接續未來因。” 清 洪昇 《長生殿·制譜》:“待譜他月里清音,細吐我心上靈芽。”
雀舌
茶名。以嫩芽焙制的上等茶。 唐 劉禹錫 《病中一二禪客見問因以謝之》詩:“添爐烹雀舌,灑水浄龍鬚。” 宋 沉括 《夢溪筆談·雜誌一》:“茶芽,古人謂之‘雀舌’、‘麥顆’,言其至嫩也。” 明 汪廷訥 《種玉記·拂券》:“玉壺烹雀舌,金碗注龍團。”
枸醬
即蒟醬。《史記·西南夷列傳》:“ 南越 食 蒙蜀 枸醬。” 裴駰 集解:“ 徐廣 曰:‘枸,一作蒟,音窶。’ 駰 案《漢書音義》曰:‘枸木似穀樹,其葉如桑葉。用其葉作醬酢,美, 蜀 人以為珍味。’” 司馬貞 索隱引 劉德 曰:“蒟樹如桑,其椹長二三寸,味酢;取其實以為醬,美。”又曰:“蒟,緣樹而生,非木也。今 蜀 土家出蒟,實似桑椹,味辛似薑,不酢。”《漢書·西域傳贊》:“睹犀布、瑇瑁則建 珠崖 七郡;感枸醬、竹杖則開 牂柯 、 越嶲 。”參閱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三·蒟醬》。
何當
(1).猶何日,何時。《玉台新詠·古絕句一》:“何當大刀頭,破鏡飛上天。”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十六:“故見鄙姿,逢君輝光。身遠心近,何當暫忘。” 唐 李商隱 《夜雨寄北》詩:“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 巴山 夜雨時。” 郁達夫 《奉懷》詩:“何當剪燭 江 南墅,重試清談到夜分。”
(2).猶何妨;何如。 唐 武元衡 《長安敘懷寄崔十五》詩:“聞説 唐生 子孫在,何當一為問窮通?” 宋 蘇軾 《龜山辯才師》詩:“何當來世結香火,永與名山供井磑。”
(3).猶安得,怎能。 唐 岑參 《阻戎瀘間群盜》詩:“帝鄉北近日, 瀘口 南連蠻。何當遇 長房 ,縮地到京關。” 宋 王安石 《次韻答陳正叔》之二:“何當水石他年住,更把韋編靜處開。” 清 錢謙益 《玉堂雙燕行送劉晉卿趙景之兩太史謫官》詩:“何當鳴梧比丹鳳,且願銜花效黃雀。”
(4).猶何況。 唐 王昌齡 《江上聞笛》詩:“不知誰家子,復奏 邯鄲 音,水客皆擁棹,空霜遂盈襟。羸馬望北走,遷人悲 越 吟。何當邊草白,旌節 隴 城陰。” 宋 蘇軾 《無題》詩:“年光與時景,頃刻互衰變。何當血肉身,安得常強健!” 明 陳所聞 《金落索·閨怨》套曲:“ 姮娥 尚悔偷靈藥,風雨何當憶故人?”
(5).猶合當,應當。 唐 杜甫 《畫鷹》詩:“絛鏇光堪摘,軒楹勢可呼。何當擊凡鳥,毛血灑平蕪。” 宋 王安石 《送潘景純》詩:“明時正欲精蒐選,榮路何當力薦延。”京劇《雁門關》第一場:“決勝千里辨輸贏,單注著 黃巢 今日何當敗。”
(6).猶何嘗。 晉 傅玄 《秦女休行》:“百男何當益,不如一女良。”
靈符
有神力的符籙(迷信)
浩劫
巨大災難
戰爭的浩劫
昆明灰
劫火的餘灰。後以指戰亂。 北周 庾信 《奉和闡弘二教應詔》:“無勞問待詔,自識 昆明 灰。” 倪璠 注引《三輔黃圖》:“ 武帝 初,穿 昆明池 ,得黑土。帝問 東方朔 , 朔 曰:‘ 西域 胡人知之。’乃問胡人,胡人曰:‘燒劫之餘灰也。’”亦作“ 昆明劫灰 ”。 元 王士熙 《驪山宮圖》詩:“月中人去青山在,始信 昆明 有劫灰。” 清 錢謙益 《和高中丞平仲乘城記事》之五:“請看 襄 雒 新烽火,還道 昆明 舊劫灰。”
入口
(1) 貨物商品等從國外購入
(2) 放進口裡
春風
(1) 春天的風
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杜牧《贈別》
(2) 比喻和悅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長環境
百骸
指人的各種骨骼或全身。《莊子·齊物論》:“百骸、九竅、六藏,賅而存焉,吾誰與為親?” 成玄英 疏:“百骸,百骨節也。” 唐 白居易 《何處堪避暑》詩:“從心至百骸,無一不自由。” 清 金農 《橫山舊廬獨吟》:“松下百骸輕,清風勝 和 扁 。” 姚華 《曲海一勺》:“然而兩間氣化,皆有定則;百骸勤動,皆有定數。”
肺腑
肺臟。內心深處;心腹
這一席話的確發自肺腑
公真知魏王肺腑也。——《三國演義》
固結
(1) 團結堅實,不易分開
他們之間的友誼更加固結
(2) 砂、土壤等在壓力作用下變得堅硬密實
(3) 液體變為固體
一種叫做葡萄狀腺,放出來的液體也固結為絲,用以做螺旋形的線。——《蜘蛛》
推排
(1).排斥;排擠。 漢 王充 《論衡·書虛》:“ 孔子 生時推排不容,故嘆曰:‘鳳鳥不至, 河 不出圖,吾已矣夫!’生時無祐,死反有報乎?”《晉書·董京傳》:“或見推排駡辱,曾無怒色。” 郁達夫 《無題》詩:“前賢不解 * 善,門戶推排孰起初?”
(2).擁擠。《漢書·朱買臣傳》:“拜為太守, 買臣 衣故衣,懷其印綬,步歸郡邸……坐中驚駭,白守丞,相推排陳列中庭拜謁。”
(3).搬動。《後漢書·方術傳上·王喬》:“後天下玉棺於堂前,吏人推排,終不動搖。”《宋書·少帝紀》:“及 懿後 崩背,重加天罰,親與左右執紼歌呼,推排梓宮,抃掌笑謔,殿省備聞。” 章炳麟 《新方言·釋言》:“今 江 南 運河 而東至於 浙江 ,謂推排重物曰勃。”
(4).謂隨著歲月推移。 南朝 齊 王僧虔 《戒子書》:“吾在世,雖乏德業,要復推排人閒數十許年,故是一舊物。” 南朝 陳 徐陵 《諫仁山深法師罷道書》:“迷人知返,去道不遙,幸速推排,急登正路。” 清 唐孫華 《辛巳除夕》詩:“自憐塵世推排久,擥鏡休嫌白髮生。”
(5).相比。 唐 方乾 《賊退後贈劉將軍》詩:“非唯 吳起 與 穰苴 ,今古推排盡不如。” 清 姚椿 《題<劍南集>後五首柬書田》詩之四:“ 陸 楊 名字共推排,雅俗如何好共儕?”
(6).排列;排列推算。 宋 陸游 《春社有感》詩:“耆年凋落還堪嘆,社飲推排冠一鄉。”《朱子語類》卷六五:“若他也恁地逐一推排,便不是 伏羲 天然意思。” 清 袁枚 《新齊諧·算命先生》:“喜為人算命,寫八字與之,其推排悉合世上五行之説,亦不甚驗也。”
(7). 宋 、 金 、 元 時三年一度核實釐正賦役的法制。《宋史·食貨志上六》:“至於推排,則因其貲產之進退為之升降,三歲而一行之。然當時之弊,或以小民粗有米粟,僅存室廬,凡耕耨刀斧之器,雞豚犬彘之畜,纖微細瑣皆得而籍之。吏視賂之多寡,為物力之低昂。”《宋史·奸臣傳四·賈似道》:“後又行推排法, 江 南之地,尺寸皆有稅,而民力弊矣。”《金史·張大節傳》:“推排 東京路 戶籍,人服其平。”《元典章·聖政二·均賦役》:“驗其物力,從公推排。”
頃刻
片刻;表示行動或事情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相當於“一會兒”
菀枯頃刻。——〔英〕赫胥黎著、 嚴復譯《天演論》
頃刻兩斃。——《聊齋志異·狼三則》
一陣風過,江面上頃刻間掀起了巨浪
清飆
亦作“ 清飈 ”。亦作“ 清飇 ”。亦作“ 清颷 ”。 1.猶清風。 晉 成公綏 《嘯賦》:“南箕動於穹蒼,清飇振乎喬木。”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河水五》:“ 張景陽 《玄武觀賦》所謂‘高樓特起,竦跱岹嶢,直亭亭以孤立,延千里之清飆也。’” 南朝 宋 顏延之 《寒蟬賦》:“折清飈而不淪,團高木以飄落。” 宋 梅堯臣 《次韻答黃介夫七十韻》:“清飇颯然來,喜得如弟兄。” 明 李東陽 《南溪賦》:“清颷徐來,旭旦始旦。”
(2).指清高俊逸的風範。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及第後隱居》:“峻節無雙,清飈自遠。”
雲霾
(1).濃雲。 隋 江總 《靜臥棲霞寺房望徐祭酒》詩:“連崖夕氣合,虛宇宿雲霾。” 唐 杜甫 《白帝城最高樓》詩:“峽坼雲霾龍虎臥,江清日抱黿鼉游。” 元 倪瓚 《述懷》詩:“雲霾龍蛇噬,不復辨 渭 涇 。” 殷夫 《時代的代謝》詩:“嚴堅的冰雪,覆蓋著春的契機,陰森的雲霾,掩蔽著太陽的金毫萬絲。”
(2).指翻卷的浪濤。 宋 蘇軾 《自金山放船至焦山》詩:“雲霾浪打人跡絶,時有沙戶祈春蠶。”
(3).煙;霧。 明 徐霖 《繡襦記·竹林新嗣》:“絳燭吐蓮臺,寶篆結雲霾。”
(4).比喻 * 的勢力。 元 尚仲賢 《單鞭奪槊》第一折:“憑著你文武雙全將相才,則要你掃蕩雲霾,肅靖塵埃。”
胸中
心中。多指人的思想境界或精神狀態。《孟子·離婁上》:“胸中正,則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眊焉。”《史記·蘇秦列傳》:“是故明主外料其敵之彊弱,內度其士卒賢不肖,不待兩軍相當而勝敗存亡之機固已形於胸中矣。” 明 王守仁 《泛海》詩:“險夷原不滯胸中,何異浮雲過太空。”《兒女英雄傳》第一回:“臉上一團正氣,胸中自然是一片至誠。”
恢恢
寬闊廣大貌
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莊子·養生主》
恢恢然有古人形貌。——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形容作惡者一定會受到懲罰。)——《老子》
雲漢
(1) 銀河
倬彼雲漢,昭回於天。——《詩·大雅·雲漢》
(2) 高空
萬乘華山下,千岩雲漢中。—— 張九齡《奉和聖制途經華山》
無聲
沒有一點聲音
無聲無息
星斗
星的總稱
滿天星斗
昭回
(1).謂星辰光耀迴轉。《詩·大雅·雲漢》:“倬彼雲漢,昭回於天。” 朱熹 集傳:“昭,光也。回,轉也。言其光隨天而轉也。” 唐 盧照鄰 《釋疾文·粵若》:“泮渙粲爛兮,象星漢之昭回。” 明 李贄 《雜說》:“噴玉唾珠,昭回雲漢,為章於天矣。”
(2).指星辰。 唐 楊炯 《老人星賦》:“晝觀雲物,夜察昭回。”
(3).指日月。 唐 上官婉兒 《九月九日上幸慈恩寺登浮圖》詩:“睿詞懸日月,長得仰昭回。” 唐 沉佺期 《巫山高》詩:“ 巫山 峰十二,環合隱昭回。” 前蜀 貫休 《壽春進祝聖·千載降祥》詩:“九天宮上聖,降世共昭回。”
機動
(1) 用機器開動的
機動車輛
(2) 視情況做適宜的變動的
機動處置
(3) 準備靈活運用的
機動時間
天籟
自然界的聲音,物自然而然發出的聲音。如風聲、鳥聲、流水聲等
九垓
(1).亦作“ 九畡 ”、“ 九陔 ”。中央至八極之地。《國語·鄭語》:“王者居九畡之田,收經入以食兆民。” 韋昭 註:“九畡,九州之極數。” 晉 葛洪 《抱朴子·審舉》:“今普天一統,九垓同風。” 北齊 魏收 《枕中篇》:“九陔方集,故眇然而迅舉;五紀當定,想窅乎而上征。”《明史·韓爌傳》:“念先帝臨御雖止旬月,恩膏實被九垓。”
(2).亦作“ 九閡 ”、“ 九陔 ”。九層。指天。《文選·司馬相如<封禪文>》:“上暢九垓,下泝八埏。” 李善 註:“垓,重也……言其德上達於九重之天。”《漢書·禮樂志》:“專精厲意逝九閡,紛雲六幕浮大海。” 顏師古 注引 如淳 曰:“閡亦陔也。” 晉 葛洪 《抱朴子·廣譬》:“日未移晷,周章九陔。” 晉 郭璞 《遊仙詩》之六:“升降隨長煙,飄飄戲九垓。” 唐 吳筠 《秋日彭蠡湖中觀廬山》詩:“ 董氏 出六合,王君升九垓。”
開襟
(1) 中式上衣、袍子等的一種式樣,前面的部分分開,紐扣在胸前的叫對開襟,在右側的叫右開襟
(2) 敞開衣襟
涼風
清涼的風
涼風掠面
灑灑
形容文辭連綿不絕
洋洋灑灑
灑灑萬言
標籤:檳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