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銅章歌原文
鳥遺神跡皇頡循,書傳六體篆最真。
𡵺嶁石鼓傳鴻文,依稀星斗懸高雯。
求其近是當於秦,漢承其法徵據陳。
撥蠟鑄金鐫泐勻,封邑爵號犁然分。
詎惟鑑古怡心神,藉考數千年革因。
誰搜奧衍金薤珍,藏弆已久典內人。
屏擋惟謹錯置紛,重排次命翰苑臣。
乃得列眉指掌紋,斗檢壇紐各斑□。
翠光褐色古且新,龜文斜列櫛龍鱗。
鼎彝之側席上賓,靜為瑞星動矞雲。
詩詞問答
問:古銅章歌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古銅章歌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六部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二十二
參考注釋
神跡
見“ 神跡 ”。
同“ 神跡 ”。
亦作“ 神跡 ”。亦作“ 神蹟 ”。神靈的事跡;靈異的現象。 晉 陸機 《漢高祖功臣頌》:“游精杳漠,神跡是尋。”一本作“ 神跡 ”。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薩他泥濕伐羅國》:“城西北四五里,有窣堵波……中有如來舍利一升,光明時照,神跡多端。”《太平天囯文書彙編·天王詔書·賜英國全權特使額爾金詔》:“神蹟權能言不盡,早到天堂可悟之。” 胡適 《<西遊記>考證》二:“況且 玄奘 本是一個偉大的宗教家,他的遊記里有許多事實,如沙漠幻景及鬼火之類,雖然都有理性的解釋,在他自己和別的信徒的眼裡,自然都是‘靈異’,都是‘神跡’。”
皇頡
對 蒼頡 的尊稱。相傳 蒼頡 為 黃帝 的史官,漢字的製造者。 宋 鄭樵 《<通志>總序》:“ 皇頡 制字,使字與義合。” 清 曾國藩 《祭韓文公祠文》:“ 皇頡 造文,萬物鹹秩。”
書傳
(1).著作;典籍。《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括 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合變也。”《後漢書·班超傳》:“﹝ 班超 ﹞有口辯,而涉獵書傳。”《新唐書·方技傳·王遠知》:“ 遠知 少警敏,多通書傳,事 陶弘景 ,傳其術,為道士。” 況周頤 《蕙風詞話續編》卷二:“ 成岫 ,字 雲友 , 錢塘 人,略涉書傳。手談齒句,鬭茗彈絲,並皆精妙。”
(2).有關《尚書》經義的傳述解釋。如 明 劉三吾 等撰有《書傳會選》、 胡廣 等撰有《書傳大全》。
謂以文字書札傳述;傳遞書信。《史記·范雎蔡澤列傳》:“ 王稽 遂與 范雎 入 鹹陽 。已報使,因言曰:‘ 魏 有 張祿 先生,天下辯士也。曰“ 秦王 之國危於累卵,得臣則安,然不可以書傳也。”臣故載來。’” 唐 杜荀鶴 《夏日留題張山人林亭》詩:“求猿句寄山深寺,乞鶴書傳海畔洲。”
六體
(1).六種字型。(1)指古文、奇字、篆書、隸書、繆篆、蟲書。《漢書·藝文志》:“六體者,古文、奇字、篆書、隸書、繆篆、蟲書,皆所以通知古今文字,摹印章,書幡信也。”(2)指大篆、小篆、八分、隸書、行書、草書。 唐 張懷瓘 有《六體論》。
(2).指六書。《周禮·地官·保氏》“五曰六書” 唐 賈公彥 疏:“書有六體,形聲實多。”參見“ 六書 ”。
(3).《尚書》的六種文體。 漢 孔安國 《尚書序》:“典、謨、訓、誥、誓、命之文,凡百篇。” 魯迅 《漢文學史綱要》第二篇:“《書》之體例有六:曰典,曰謨,曰訓,曰誥,曰誓,曰命,是稱六體。”
(4).《易》卦的六爻。《左傳·閔公元年》:“《震》為土,車從馬,足居之,兄長之,母覆之,眾從之,六體不易,合而能固,安而能殺,公侯之卦也。”《漢書·律曆志上》:“陰陽比類,交錯相成,九六之變登降於六體。” 漢 焦贛 《易林·遯之師》:“堅固相親,白篤無患,六體不易,執以安全。”
(5).人的頭、身和四肢。《漢書·翼奉傳》:“天變見於星氣日蝕,地變見於奇物震動。所以然者,陽用其精,陰用其形,猶人之有五臧六體,五臧象天,六體象地。故臧病則氣色發於面,體病則欠申動於貌。” 南朝 宋 鮑照 《藥奩銘》:“二脂六體,振衰返華。”
(6). 晉 裴秀 作《禹貢地域圖》十八篇,其製圖之標識體例有六:一、分率,計里畫方;二、準望,辨正方位;三、道里,道路相距之里數;四、高下;五、方邪;六、迂直。後三者皆道路夷險曲折之別。 秀 圖今不傳,《晉書·裴秀傳》錄《圖序》全文。參閱 清 胡渭 《禹貢錐指·禹貢圖後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