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別吳文中·其一

作者:佘翔 朝代:明代

贈別吳文中·其一原文

逍遙初謁武夷君,玉女峰頭弄白雲。

歸去扁舟圖九曲,幔亭仙樂夜深聞。

詩詞問答

問:贈別吳文中·其一的作者是誰?答:佘翔
問:贈別吳文中·其一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贈別吳文中·其一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問:佘翔的名句有哪些?答:佘翔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文韻

參考注釋

逍遙

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武夷君

古代傳說中 武夷山 的仙人。《史記·封禪書》:“古者天子常以春解祠,祠 黃帝 用一梟破鏡…… 武夷君 用乾魚。” 司馬貞 索隱引 顧氏 曰:“《地理志》雲 建安 有 武夷山 ,溪有仙人葬處,即《漢書》所謂 武夷君 。” 明 吳栻 《武夷雜記》:“又考古 秦 人《異仙録》云: 始皇 二年,有神仙降此山,曰余為 武夷君 ,統録羣仙,受館於此。史稱祀以乾魚,乃 漢武 時事也。今 漢 祀亭址存焉。” 清 陳朝儼 《武夷遊記》:“自 一曲 入,望 幔亭峯 ,縹緲雲際,相傳為 武夷君 宴鄉人處。” 清 錢謙益 《吳門送福清公還閩》詩之七:“拂衣歸揖 武夷君 ,九曲僊山帝許分。”

玉女

(1).對他人之女的美稱。《禮記·祭統》:“故國君取夫人之辭曰:‘請君之玉女,與寡人共有敝邑。’” 鄭玄 註:“言玉女者,美言之也。君子於玉比德焉。”《史記·秦本紀》:“乃妻之 姚 姓之玉女。” 唐 張諤 《三日岐王宅》詩:“玉女貴妃生,嫛婗始發聲。” 宋 黃庭堅 《謝張仲謀端午送巧作》詩:“君家玉女從小見,聞道如今畫不成。”

(2).美女。《呂氏春秋·貴直》:“ 惠公 即位二年, * 暴慢,身好玉女。” 高誘 註:“玉女,美女也。”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玉格》:“一夕,悉化為玉女,惑其徒。”《宣和遺事》前集:“到晚後乘龍車鳳輦,去三十六宮二十四苑閒遊,有多少天仙玉女。”

(3).仙女。《神異經·東荒經》:“﹝ 東王公 ﹞恆與一玉女投壺。”《楚辭·賈誼<惜誓>》:“建日月以為蓋兮,載玉女於後車。” 朱熹 集註:“玉女, 青要 、 乘弋 等也。”《文選·張衡<思玄賦>》:“載 太華 之玉女兮,召 洛浦 之 虙妃 。” 劉良 註:“玉女, 太華 神女。” 唐 李商隱 《寄遠》詩:“ 桓娥 擣藥無時已,玉女投壺未肯休。” 清 龔自珍 《戒將歸文》:“造亭亭之高宮兮,接玉女於雲涯。”

(4).常與“金童”對舉,指侍奉仙人的女童。《兒女英雄傳》緣起首回:“一時仙樂數聲,畫閣開處,左有金童,右有玉女。”

(5).草名,即女蘿。《爾雅·釋草》:“蒙,玉女。” 郭璞 註:“蒙,即唐也,女蘿別名。”

峰頭

1.亦作"峰頭"。

2.峰頂。

白雲

(1).白色的雲。《詩·小雅·白華》:“英英白雲,露彼菅茅。”《莊子·天地》:“乘彼白雲,至於帝鄉。”《史記·封禪書》:“其夜若有光,晝有白雲起封中。” 唐 蘇頲 《汾上驚秋》詩:“北風吹白雲,萬里渡 河 汾 。”《文匯報》1983.10.12:“《蓬萊導遊圖》有幅照片,藍天之下,白雲之上,嵌著 蓬萊閣 主要建築,似仙山又似蜃樓。”

(2). 黃帝 時掌刑獄之官。後用作刑官的別稱。《漢書·百官公卿表上》“ 黃帝 雲師雲名” 顏師古 注引 漢 應劭 曰:“ 黃帝 受命有雲瑞,故以雲紀事也。由是而言,故春官為青雲,夏官為縉雲,秋官為白雲,冬官為黑雲,中官為黃雲。” 唐 孫逖 《授裴敦復刑部尚書制》:“委之刑柄,俾踐白雲之師。”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事實二》:“ 胡武平 宿 ,賀 晏元獻 轉刑部侍郎啟云:‘紫詔疏恩,白雲登秩。’”

(3).指《白雲謠》。 唐 李白 《大獵賦》:“哂 穆王 之荒誕,歌《白雲》之 西母 。” 唐 白居易 《八駿圖》詩:“《白雲》《黃竹》歌聲動,一人荒樂萬人愁。” 景耀月 《遠遊》詩:“翠華芝蓋入離鏡,《黃竹》《白雲》定古風。”參見“ 白雲謡 ”。

(4).喻思親。《舊唐書·狄仁傑傳》:“其親在 河陽 別業, 仁傑 赴 并州 ,登 太行山 ,南望見白雲孤飛,謂左右曰:‘吾親所居,在此雲下。’瞻望佇立久之,雲移乃行。” 宋 岳珂 《桯史·開禧北征》:“夜碇中流,海光接天,星斗四垂,回首白雲之思,惻然悽動。”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十:“ 梁瑄 不歸, 璟 每見東南白雲即立望,慘然久之。” 清 黃遵憲 《感懷》詩:“下阻黃壚上九天,白雲望斷眼空懸。”參見“ 白雲篇 ”。

(5).喻歸隱。 晉 左思 《招隱詩》之一:“白雲停陰岡,丹葩曜陽林。” 南朝 梁 陶弘景 《詔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只可自怡悅,不堪持寄君。” 唐 錢起 《藍田溪與漁者宿》詩:“一論白雲心,千里 滄州 趣。” 宋 張炎 《甘州》詞:“載取白雲歸去,問誰留 楚 佩,弄影中州?” 明 徐渭 《贈余君》詩:“三年臥白雲,一醉撫流水。”

(6).特指 陳摶 。 宋 王闢之 《澠水燕談錄·高逸》:“ 陳摶 , 周世宗 常召見,賜號 白雲先生 。 太平興國 初,召赴闕, 太宗 賜御詩云:‘曾向前朝出 白雲 ,後來訊息杳無聞。如今若肯隨徵召,總把三峰乞與君。’”

(7).指 白雲亭 。參見“ 白雲亭 ”。

歸去

回去

離家已久,今當歸去

扁舟

小船

一葉扁舟

扁舟尋釣翁。——唐· 李白《還山留別金門知己》

九曲

(1).迂迴曲折。 漢 王褒 《九懷·危俊》:“徑 岱 土兮魏闕,歷九曲兮牽牛。” 唐 盧綸 《送郭判官赴振武》詩:“ 黃河 九曲流,繚繞古邊州。” 明 唐寅 《金粉福地賦》:“三重銀戶,入九曲之摩尼。”摩尼,梵語“寶珠”的譯名。

(2).指 黃河 。因其河道曲折,故稱。 唐 黃滔 《融結為河嶽賦》:“ 三門 九曲,競呈昇沒之源; 太華 維 嵩 ,交闢奔衝之路。” 唐 齊己 《瀟湘二十韻》:“對茲傷九曲,含濁出 崑崙 。”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九曲風濤何處顯?則除是此地偏。”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劫寶》:“九曲天險,只用蓮舟蕩漾。”

(3).指 福建 武夷山 的 九曲溪 。 宋 朱熹 《武夷櫂歌》之十:“ 九曲 將窮眼豁然,桑麻雨露見平川。” 元 薩都剌 《武夷館方池》詩:“溪船明日泛 九曲 ,出入紫翠聽潺湲。” 郁達夫 《詠武夷》:“ 武夷 三十六雄峯, 九曲 清溪境不同。”

幔亭

(1).用帳幕圍成的亭子。《雲笈七籤》卷九六:“ 武夷君 ,地官也,相傳每於八月十五日大會村人於 武夷山 上,置幔亭,化虹橋通山下。”

(2).指 福建 武夷山 。因山上有 幔亭峰 勝境,故稱。 明 王志堅 《表異錄·地理》:“ 武夷山 一名 幔亭 。”

仙樂

(1).仙界的音樂。 唐 白居易 《琵琶行》:“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 宋 李上交 《近事會元》卷四:“道人 葉法善 引上入月宮。時秋,上苦淒冷,不能久留,回於天半,尚聞仙樂。及歸,記其半曲,遂篴中寫之。” 明 屠隆 《綵毫記·仙官列奏》:“你看祥雲四起,仙樂盈空,羣仙早到也。”

(2).皇家及宮中所奏的音樂。 唐 宋之問 《龍門應制》詩:“微風一起祥花落,仙樂初鳴瑞鳥來。” 唐 白居易 《長恨歌》:“ 驪宮 高處入青雲,仙樂風飄處處聞。”

(3).道教作法誦經時所奏的音樂。 清 洪昇 《長生殿·覓魂》:“趁天風,隨仙樂,雙引著鸞旌高步斗;響金鐘,鳴法鼓,恭擎象簡迥朝元。”

夜深

猶深夜。 唐 杜甫 《玩月呈漢中王》詩:“夜深露氣清,江月滿江城。” 唐 戴叔倫 《聽歌回馬上贈崔法曹》詩:“共待夜深聽一曲,醒人騎馬斷腸迴。”《儒林外史》第十六回:“夜深時分,還有人苦功讀書,實為可敬。”

詩詞推薦

  • 送友人之武林

    於石宋代〕錢塘江上一帆風,為我重尋舊日蹤。十里湖山空戰艦,千年宮闕咽僧鍾。潮生潮落東西浙,雲去雲來南北峰。往事
  • 有懷施文叔寄之

    趙蕃宋代〕超果寺前江抱村,數株喬木擁山門。先生得酒日成醉,不負春風野外昏。
    贈別吳文中·其一原文_贈別吳文中·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
  • 偶作

    白居易唐代〕張翰一杯酒,榮期三樂歌。聰明傷混沌,煩惱污頭陀。簟冷秋生早,階閒日上多。近來門更靜,無雀可張羅。
  • 昭潭十愛

    梅摯宋代〕我愛昭州士,平居富塾庠。興賢遵漢詔,論秀美周鄉。藝苑蒲開牒,書堂縹結囊。蟾宮前後進,一一手間香。
  • 偈頌十一首

    釋了演宋代〕昨日鬧浩浩,今朝靜悄悄。靜悄悄處鬧浩浩,鬧浩浩處靜悄悄。
    贈別吳文中·其一原文_贈別吳文中·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
  • 老嘆

    陸游宋代〕人生易衰老,萬事海濤翻。但恨芳尊迮,寧悲雪鬢繁?諸儒輕古學,遺虜盜中原。有語誰能聽?毋矜舌尚存。
  • 偈頌一百四十一首

    釋師範宋代〕一冬二冬,你儂我儂。暗中偷笑,當面脫空。雖是尋常茶飯,誰知米裹有蟲。豈不見南泉道夜來好風,吹折門前一
    贈別吳文中·其一原文_贈別吳文中·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
  • 送劉仲鼎瀏陽教四首

    方回宋代〕□向湖南去,衡湘剩□□。淚凝斑竹恨,骨冷葬魚悲。學□循常式,師生整舊現。□軒何故道,無所為而為。
  • 仿唐寅蘆汀系艇小景即用其韻

    乾隆清代〕萬頃煙波浮舴艋,飄颻直在秋雲頂。夢中疑作廣寒游,雙手攫將孤月影。
  • 次韻子瞻連雨江漲二首

    蘇轍宋代〕客到炎陬喜暫涼,江吹虛閣雨侵廊。回看野寺山溪隔,臥覺晨炊稻飯香。荔餉深紅陋櫻棗,桂醅淳白比琳琅。思移
  • 滿江紅 游清風峽,和趙晉臣敷文韻

    辛棄疾宋代〕兩峽嶄岩,問誰占、清風舊築。更滿眼、雲來鳥去,澗紅山綠。世上無人供笑傲,門前有客休迎肅。怕淒涼、無物
    贈別吳文中·其一原文_贈別吳文中·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
  • 枯棕

    杜甫唐代〕蜀門多棕櫚,高者十八九。其皮割剝甚,雖眾亦易朽。徒布如雲葉,青黃歲寒後。交橫集斧斤,凋喪先蒲柳。傷時
  • 惜交詩贈束孝先

    王令宋代〕千金得寶刀,不若得鍤歸。寶刀雖雲利,邂逅傷瘡痍。傷瘡有復日,傷皮無完時。不若遠所傷,取鍤安自持。一鑿
  • 古風七首·其二

    乾隆清代〕暮出城東門,見彼耘田者。傴僂畦壟間,紅日正西下。揮汗立片時,薰風散平野。指日卜西成,篝車賽秋社。還憂
  • 和陳勉仲四首

    王之道宋代〕拍天湖水注東關,水外漁舟破浪還。誰似老僧閒有味,清風一榻面佳山。
    贈別吳文中·其一原文_贈別吳文中·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
  • 聽照曠塵外琴

    李處權宋代〕老全冰玉姿,不受一滓塵。彈琴看飛鴻,自是千載人。幽蘭寫國香,白雪回陽春。邈視嵇阮流,不肯加冠巾。絲桐
  • 晚秋野興

    陸游宋代〕徹底無能徹骨貧,自憐虛作六朝民。學因病廢捐長日,志與年衰媿古人。露濕亂螢飛暗廡,霜清飢雀噪空囷。一生
  • 諶祜宋代〕歸櫂舞風鷗不下,愁笳吹月雁斜行。
  • 仙呂點絳唇

    鄭廷玉元代〕感謝知交。五更絕早都來到。他道我福壽年高。著我似松柏齊肩老。
  • 古意

    徐集孫宋代〕彼美山中桐,千古生清風。斲削羅徽弦,不費膠漆工。伊石台有梅,月冷雲空濛。一彈彈春江,遲日春融融。再彈
贈別吳文中·其一原文_贈別吳文中·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