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早參黃閣侍金鑾,晚覺扶鳩步履難。
臥理藉卿為保障,成功告我永安瀾。
讀書未懈平生志,益壽何須九轉丹。
黃髮皤皤在朝眾,勤勞軫念久河乾。
詩詞問答
問:《大學士高斌七十壽辰詩以賜之》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寒韻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三十二
參考注釋
早參
(1).早晨朝參。《宋史·禮志十九》:“ 乾德 六年九月,始以旬假日御 講武殿 ,近臣但赴早參。”
(2).佛教語。早晨升堂參禪。 宋 睦庵 《祖庭事苑·雜誌·小參》:“禪門詰旦升堂,謂之早參;日晡念誦,謂之晚參。”
黃閣
亦作“黃閤”。 1. 漢 代丞相、太尉和 漢 以後的三公官署避用朱門,廳門塗黃色,以區別於天子。 漢 衛宏 《漢舊儀》卷上:“﹝丞相﹞聽事閣曰黃閣。”《宋書·禮志二》:“三公黃閤,前史無其義……三公之與天子,禮秩相亞,故黃其閤,以示謙不敢斥天子,蓋是 漢 來制也。”後因以黃閣指宰相官署。 唐 韓翃 《奉送王相公赴幽州巡邊》詩:“黃閣開帷幄,丹墀侍冕旒。” 元 耶律楚材 《為子鑄作詩三十韻》:“我祖建四節,功烈光黃閤。”
(2). 唐 時門下省亦稱黃閣。 唐 杜甫 《奉贈嚴八閣老》詩:“扈聖登黃閣,明公獨妙年。” 宋 王應麟 《困學紀聞·評詩》:“舊史《嚴武傳》遷給事中,時年三十二。給事中屬門下省, 開元 曰黃門省,故云‘黃閤’。”
(3).借指宰相。 唐 錢起 《送張員外出牧岳州》詩:“自憐黃閣知音在,不厭彤幨出守頻。” 宋 司馬光 《和始平公郡齋偶書》:“ 赤松 雅意思輕舉,黃閣群心望復還。” 明 張四維 《雙烈記·辨冤》:“説甚么黃閣經綸肅萬方。” 清 阮葵生 《茶餘客話》補遺:“ 陳桂林 文恭 宏謀 ,黃閣雍容。”
金鑾
(1).帝王車馬的裝飾物。金屬鑄成鸞鳥形,口中含鈴,因指代帝王車駕。 前蜀 毛文錫 《柳含煙》詞:“昨日金鑾巡上苑,風亞舞腰纖輭。”
(2).見“ 金鑾殿 ”。
(3).翰林學士的美稱。 唐 元稹 《祭翰林白學士太夫人文》:“仲則金鑾之英,季則蓬山之選。” 宋 梅堯臣 《送白鷳與永叔依韻和公儀》:“玉兔精神憐已久,金鑾人物世無雙。”《文獻通考·職官八》:“前朝因 金鑾坡 以為門名,與翰林院相接,故為學士者稱金鑾以美之。”
(4). 白居易 女兒的名字。後借指 * 。 唐 白居易 《金鑾子晬日》詩:“行年欲四十,有女曰 金鑾 。” 清 王繼香 《<小螺庵病榻憶語>書後》:“古人如 昌黎 志女 孥 之壙, 樂天 哀 金鑾 之辭,有此鬱伊,無此悱惻也。” 清 袁枚 《隨園詩話補遺》卷五:“ 吳興 * 嚴靜 甫九齡,善書,兼工墨竹。 莆田 吳荔娘 題云:……晴窗書破洪兒紙,誰識金鑾未十齡。”
步履
行走
步履艱難
臥理
猶臥治。《南史·劉善明傳》:“ 淮南 近畿,國之形勝,非親賢不居,卿與我臥理之。” 宋 范仲淹 《祭韓少傅文》:“偃息近藩,旨酒盈樽,可以臥理,不廢清言。” 清 李漁 《玉搔頭·講武》:“自從到任以來,且喜刑清政肅,吏輯民安,官舍清閒,可稱臥理。”
保障
(1) 保護(權利、生命、財產等),使不受侵害
保障國家安全
為國重鎮,不能保障江淮。——清· 邵長蘅《青門剩稿》
(2) 確保;保證做到
保障供給
保障人民 *
(3) 起保障作用的事物
成功
獲得預期的結果,達到目的
丞相放心,乾到江左,必要成功。——《三國演義》
安瀾
(1).水波平靜。比喻太平。《文選·王褒<四子講德論>》:“天下安瀾,比屋可封。” 李善 註:“瀾,水波也,安瀾,以喻太平。” 明 無名氏 《運甓記·帥閫賓賢》:“用之將帥,必能扶弱鼎於安瀾;委以一方,定可起疲民於袵席。” 清 梁清標 《送張伯珩同年按蜀》詩:“按部諸侯爭負弩,洗兵 三峽 見安瀾。”福州評話《老漁翁殲敵記》:“紅旗飄飄河山壯麗,漁鄉繁盛海國安瀾。”
(2).謂使河流安穩不泛濫。 清 馮桂芬 《致李伯相書》:“將來恐不能不出於河自河,漕自漕,河專主安瀾,漕專主海運而後定。”《清史稿·河渠志一》:“前築土壩,保固隄根,頻歲安瀾,已著成效。”
讀書
(1) 看著書本出聲讀或默讀
(2) 正式學習一個科目或課程
她讀書很用功
平生
(1) 終身;一生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婚姻是一個人的平生大事
(2) 向來;素來
他平生是很勤儉的
吾平生未嘗以吾所志語汝,是吾不是處。——清· 林覺民《與妻書》
益壽
增延壽命。《史記·孝武本紀》:“祠灶則致物,致物而丹沙可化為黃金,黃金成以為飲食器則益壽。”
何須
猶何必,何用。 三國 魏 曹植 《野田黃雀行》:“利劍不在掌,結友何須多?”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敏速》:“宰相曰:‘七千可為多矣,何須萬?’” 宋 賀鑄 《臨江仙》詞:“何須繡被,來伴擁蓑眠?” 魯迅 《華蓋集·導師》:“青年又何須尋那掛著金字招牌的導師呢?”
九轉丹
道教謂經九次提煉、服之能成仙的丹藥。 唐 呂溫 《同恭夏日題導真觀李寬中秀才書院》詩:“願君此地攻文字,如煉仙家九轉丹。” 元 范康 《竹葉舟》第一折:“俺不用九轉丹成千歲壽,俺不用一斤鉛結萬年珠。”《剪燈新話·水宮慶會錄》:“共飲 三危 露,同餐九轉丹。”參見“ 九轉 ”。
黃髮
指老人。老人發白,白久則黃
黃髮垂髫。——晉· 陶淵明《桃花源記》
皤皤
(1).白髮貌。形容年老。《漢書·敘傳下》:“ 營平 皤皤,立功立論。” 顏師古 註:“皤皤,白髮貌也。” 晉 陸機 《漢高祖功臣頌》:“皤皤 董叟 ,謀我 平陰 ,三軍縞素,天下歸心。” 前蜀 貫休 《秋末入匡山船行》詩之四:“誰如垂釣者,孤坐鬢皤皤。” 清 唐孫華 《國學進士題名碑》詩:“苞苴不行請謁絶,滿朝黃髮皆皤皤。” 王闓運 《<桂陽州志>序》:“皇風初扇, 北 園皤皤;表此介士,裴回山阿。”
(2).潔白貌。 唐 薛用弱 《集異記補編·蔣琛》:“有俳優揚言曰:‘皤皤美女,唱《公無渡河歌》。’”
(3).豐富貌。《文選·左思<魏都賦>》:“豐餚衍衍,行庖皤皤。” 李善 注引 王肅 曰:“皤皤,豐多貌也。”
(4).腹大貌。 陳三立 《題顧石公<松花江踏雪尋詩圖卷子>》詩:“皤皤之腹高頰權,咄嗟白眼橫青天。”
朝眾
朝廷的眾臣。《左傳·僖公十八年》:“ 衛侯 以國讓父兄子弟及朝眾,曰:‘苟能治之, 燬 請從焉。’”
勤勞
(1) 擾勞;辛勞
此蓋小事,何忍勤勞使君。——《隋書》
(2) 引申為努力勞動,不怕辛苦
人之勤勞。——清· 黃宗羲《原君》
千萬倍之勤勞。
勤勞致富
(3) 疲勞
奔走可擊;勤勞可擊。——《吳子·料敵》
(4) 功勞
多建勤勞
未有勤勞
軫念
悲痛地思念。《梁書·沉約傳》:“思幽人而軫念,望東皋而長想。”《舊唐書·忠義傳上·王同皎》:“陛下雖納隍軫念,亦罔能救此生靈。” 清 方文 《廬山詩》之十四:“軫念人主疾,饋藥至明廷。” 毛 * 《為皖南事變發表的命令和談話》:“迭據該軍第一支隊長 陳毅 、參謀長 張雲逸 等電陳 皖南 事變經過,憤慨之餘,殊深軫念。”
河乾
河邊;河岸。《詩·魏風·伐檀》:“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乾兮。” 明 徐禎卿 《留別邊子》詩:“孤楊生河乾,嫋嫋何參差。”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六》:“某官舟泊河乾,聞汝善彈詞,邀往一試。”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大學士高斌七十壽辰詩以賜之原文_大學士高斌七十壽辰詩以賜之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