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十行寬大詔,非虛貴實濟。
宣尼亦有言,急周不富繼。
念彼青齊境,田潦遭去歲。
蠲賑雖已行,未可按常例。
災重十七屬,其次廿九暨。
均與一月加,稍救閭閻匱。
仍敕方伯臣,以及大小吏。
董率善推行,俾民受真惠。
詩詞問答
問:《加賑山東去歲被水州縣詩以志事》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三部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六十一
2. 申命撫臣於去冬確查惠民陽信等十七州縣被災較重
參考注釋
十行
《後漢書·循吏傳序》:“其( 光武帝 )以手跡賜方國者,皆一札十行,細書成文。”後因以“十行”代指皇帝的手札或詔書。 明 張居正 《擬唐回鶻率眾內附賀表》:“伏以聖主中興,九譯戴同文之治;名王內附,十行承賜札之恩。”
寬大
引申指對犯錯誤者或犯罪者從寬處理
寬大你一回兩回就不錯了,未必能寬大你三回五回
實濟
實際成效。 清 龍啟瑞 《復唐子實書》:“凡事須求實濟,此更不待言。” 清 端方 《考查政治調員差委折》:“是以風氣雖開,而持論者或參成見;規模雖剏,而任事者絶少專門,僅襲皮毛,難言實濟。”
宣尼
漢平帝 元始 元年追謚 孔子 為 褒成宣尼公 ,後因稱 孔子 為 宣尼 。見《漢書·平帝紀》。 晉 左思 《詠史》詩之四:“言論準 宣尼 ,辭賦擬 相如 。”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師友》:“ 互鄉 童子,當願接於 宣尼 ; 蘇門 先生,竟未言於 阮籍 。” 元 劉壎 《隱居通議·文章五》:“續 杏壇 之音,鼓 宣尼 之操,吾徒之修養也。” 清 惲敬 《前光祿寺卿伊公祠堂碑銘》:“入聖之要,下學上達, 宣尼 所傳,存之存之。”
有言
(1).有名言,有善言。《論語·憲問》:“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孟子·離婁上》:“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 楊伯峻 註:“有言,意為有善言。”
(2).泛指有話。如:有言在先。
去歲
去年
蠲賑
亦作“ 蠲振 ”。免除租稅,救濟飢貧。 明 沉榜 《宛署雜記·山川》:“不獲成災,少沾蠲賑。”《明史·英宗前紀》:“秋七月乙酉, 河 決 大名 ,沒三百餘里,遣使蠲振。” 清 劉光第 《美酒行》:“告災有大府,蠲賑來鄰疆。”
未可
不可
常例
(1).常規;慣例。《晉書·賈充傳》:“至於 周 之 公旦 , 漢 之 蕭何 ,或豫建元子,或封爵元妃,蓋尊顯勛庸,不同常例。”《北齊書·樊遜傳》:“才高不依常例。”《水滸傳》第三八回:“往常時,但是發來的配軍,常例送銀五兩。”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端肅案》:“惟以國計民生為念,豈能拘守常例。”
(2).“常例錢”的略稱。《京本通俗小說·拗相公》:“若或洩漏風聲,必是汝等需索地方常例,詐害民財。”《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六:“舊規但是老爹們來,只在省城住下,寫個諭帖,知會我們開本花名冊來,秀才廩銀中,扣出一個常例,一同送到。”《說岳全傳》第七回:“他們可有常例送來么?”參見“ 常例錢 ”。
重十
指十月十日。 宋徽宗 以十月十日為天寧節。 宋 滕茂實 《天寧節有感》詩:“節臨重十慶天寧,古殿焚香祝帝齡。” 厲鶚 註:“ 汴梁 故老云:‘ 徽宗 本以五月五日生,以俗忌,移之十月十日,故此詩有重十之句。’”
七屬
謂用七節甲片連綴而成。《周禮·考工記·函人》:“函人為甲,犀甲七屬,兕甲六屬,合甲五屬。” 鄭玄 註:“謂上旅下旅札續之數也。” 賈公彥 疏:“謂上旅之中及下旅之中皆有札,續一葉為一札,上旅之中續札七節、六節、五節,下旅之中亦有此節。”上旅,謂腰以上,指衣;下旅,謂腰以下,指裳。 北周 庾信 《同盧記室從軍》詩:“函犀恆七屬,絡鐵本千群。”《資治通鑑·唐德宗建中三年》:“ 希烈 聞 皋 用 慎 ,恐為己患,遺 慎 七屬甲,詐為復書,墜之境上。”
七種美屬的人,指貴、貞、長、師、宗、主、賢。《大戴禮記·文王官人》:“九用有徵,乃任七屬:一曰國則任貴;二曰鄉則任貞;三曰官則任長;四曰學則任師;五曰族則任宗;六曰家則任主;七曰先則任賢。”
其次
(1) 在時間、地點或次序方面鄰接或緊接發生的
首先改革管理制度,其次再考慮人選問題
(2) 然後就;隨之立即就;接著又
先參觀生產車間,其次參觀幼稚園
(3) 第二地
內容是主要的,形式還在其次
(4) 次第在後的,較前差一等的
其次伐交。——《孫子·謀攻》
其次伐兵。
其次利道之。——《史記·貨殖列傳》
其次教誨之。
一月
(1).一年的第一月。《書·泰誓序》:“一月戊午,師渡 孟津 。” 孔 傳:“十三年正月二十八日更與諸侯期而共伐 紂 。” 宋 洪邁 《容齋三筆·帝王諱名》:“唯 秦始皇 以父 莊襄王 名 楚 ,稱 楚 曰 荊 ;其名曰 政 ,自避其嫌,以正月為一月。”
(2).一個月。《詩·小雅·採薇》:“豈敢定居,一月三捷。” 鄭玄 箋:“一月之中三有勝。”《漢書·律曆志上》:“法,一月之日二十九日八十一分日之四十三。” 晉 葛洪 《抱朴子·論仙》:“及見 武皇帝 試閉 左慈 等,令斷穀近一月,而顏色不減,氣力自若。”《京本通俗小說·志誠張主管》:“捻指之間,在家中早過了一月有餘。”
(3).第一個月。《淮南子·精神訓》:“萬物背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故曰一月而膏,二月而胅……十月而生。” 唐 陳陶 《種蘭》詩:“一月薰手足,兩月薰衣裳,三月薰肌骨,四月薰心腸。”
閭閻
(1).里巷內外的門。後多借指里巷。《史記·平準書》:“守閭閻者食粱肉,為吏者長子孫,居官者以為姓號。” 唐 白居易 《湖亭望水》詩:“岸沒閭閻少,灘平船舫多。” 清 薛福成 《應詔陳言疏》:“以臣所見,閭閻十室九空,而百物昂貴,小民奔走拮据,艱於生計。”
(2).泛指民間。《史記·樗里子甘茂列傳論》:“ 甘茂 起 下蔡 閭閻,顯名諸侯,重彊 齊 楚 。”《梁書·處士傳·何胤》:“頃者學業淪廢,儒術將盡,閭閻搢紳,尠聞好事。” 宋 司馬光 《涑水記聞》卷五:“皆言衣食於官久,不願為農,又皆習弓刀,一旦散之閭閻,必皆為盜賊。” 章炳麟 《駁建立孔教議》:“未嘗普施閭閻,貤及謡俗。”
(3).借指平民。《史記·李斯列傳論》:“ 李斯 以閭閻歷諸侯,入事 秦 。” 唐 劉禹錫 《同州謝上表》:“閭閻凋瘵,遠近共知。” 孫中山 《軍政府宣言》:“以衛國保種自任,戰士不愛其命,閭閻不惜其力,則革命可成。”
方伯
殷 周 時代一方諸侯之長。後泛稱地方長官。 漢 以來之刺史, 唐 之採訪使、觀察使, 明 清 之布政使均稱“方伯”。《禮記·王制》:“天子百里之內以共官,千里之內以為御,千里之外設方伯。”《史記·周本紀》:“ 周 室衰微,諸侯彊並弱, 齊 、 楚 、 秦 、 晉 始大,政由方伯。” 裴駰 集解引 鄭司農 曰:“長諸侯為方伯。”《漢書·何武傳》:“刺史,古之方伯,上所委任,一州表率也。職在進善退惡。” 唐 韓愈 《送許使君刺郢州序》:“ 於公 身居方伯之尊,蓄不世之材,而能與卑鄙庸陋相應答如影響。” 清 王韜 《淞濱瑣話·金玉蟾》:“薦章交上,升任 黔 中廉訪使,旋升方伯,改授 雲南 巡撫。”
以及
表示並列關係,還…,和…,同…
國家領導人以及有關方面負責人
大小
(1) 大小的程度,大與小,大或小
國家不論大小,應該一律平等
(2) 尊卑或長幼
說話沒個大小
(3) 大人和小孩
全家大小五口
(4) 物體的大小
計量箱子的大小
董率
亦作“ 董帥 ”。統率;領導。《三國志·吳志·陸凱傳》:“ 禕 體質方剛,器乾彊固,董率之才, 魯肅 不過。” 晉 陸機 《至洛與成都王箋》:“委任外閒,輒承嚴教,董率諸軍,惟力是視。”《資治通鑑·晉孝武帝太元十六年》:“吾不如亡兄有四……董帥大眾,上下鹹悅,人盡死力,四也。” 梁啓超 《中國改革財政私案》第一:“若夫既決辦之後,其能有成效與否,則全視乎董率之人何如。”
推行
(1) 推廣實行
推行新政策
(2) 推動物體向前
村民有弋鳧者,善用排槍,置小舟,上覆以席,推行水中,百發百中,僉呼之為雁戶。——清· 薛福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