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郭門望京處,樓上啟重闉。
水北通西域,橋東路入秦。
黃沙吐雙徑,白草生三春。
不見中華使,翩翩起虜塵。
詩詞問答
問:《敦煌廿詠·其十七·望京門詠》的作者是誰?答:敦煌人作品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注釋
1. 押真韻
參考注釋
門望
門閥郡望。《魏書·韓顯宗傳》:“夫門望者,是其父祖之遺烈,亦何益於皇家?益於時者,賢才而已。” 宋 王讜 《唐語林·補遺二》:“ 權 相為舍人,以門望自處,常戲同僚曰:‘未嘗以科第為資。’” 清 洪楝園 《後南柯·旌召》:“請問二位先生,系何門望?”
上啟
上奏;稟告。 南朝 梁 蕭統 《請停吳興等三郡丁役疏》:“臣意見庸淺,不識事宜,苟有愚心,願得上啟。”《清平山堂話本·簡貼和尚》:“某皇恐再拜,上啟小娘子妝前:即日孟春謹時,恭惟懿候起居萬福。”
重闉
指幾重宮門或城門。 唐 楊炯 《渾天賦》:“列長垣之百堵,啟閶闔之重闉。” 清 厲鶚 《二月十四夜同周少穆胡又乾西湖泛月共賦》詩之三:“水靜初鎔百頃銀,遊船歸盡閉重闉。” 清 林則徐 《札廣州府查催繳煙保甲事宜》:“ 廣東 省會城郭重闉,仕宦星稠,客商雲集。”
西域
漢代以後對今玉門關以西的新疆及中亞細亞等地區的總稱
西域書,泛指有關佛教的著作
東路
(1).猶東方,東部地區。 三國 魏 曹植 《洛神賦》:“命僕夫而就駕,吾將歸乎東路。”《初刻拍案驚奇》卷八:“那些嘍囉聽得是東路聲音,便問道:‘你是那裡人?’ 陳大郎 戰兢兢道:‘小人是 蘇州 人。’”
(2).通往東方的道路。 三國 魏 曹植 《贈白馬王彪》詩:“汎舟越洪濤,怨彼東路長。” 南朝 宋 顏延之 《還至梁城作》詩:“振策睠東路,傾側不及羣。”
黃沙
(1).沙土。 宋 蘇軾 《送孔郎中赴陝郊》詩:“驚風擊面黃沙走,西出 崤 函 脫塵垢。” 明 歸有光 《初發白河》詩之二:“胡風颳地起黃沙,三月 長安 不見花。”
(2).指沙漠地區。《北史·吐谷渾傳》:“部內有黃沙,周廻數百里,不生草木,因號沙州。” 唐 劉長卿 《送南特進赴歸行營》詩:“虜雲連白草, 漢 月到黃沙。”
(3).指人死後的葬地。 唐 李白 《戰城南》詩:“ 匈奴 以殺戮為耕作,古來惟見白骨黃沙田。”《警世通言·王嬌鸞百年長恨》:“只因頗識琴書味,風流不久歸黃沙。” 清 洪昇 《長生殿·埋玉》:“若是再禁加,拼代你殞黃沙。”
(4).指牢獄。 唐 駱賓王 《獄中書情通簡知己》詩:“青陸芳春動,黃沙旅思催。” 唐 杜甫 《贈裴南部》詩:“即出黃沙在,何須白髮侵。”參見“ 黃沙獄 ”。
白草
指一種乾熟後變成白色的草
北風捲地白草折。——唐·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三春
(1).春季三個月:農曆正月稱孟春,二月稱仲春,三月稱季春。 漢 班固 《終南山賦》:“三春之季,孟夏之初,天氣肅清,周覽八隅。” 唐 李白 《別氈帳火爐》詩:“離恨屬三春,佳期在十月。” 元 宋方壺 《鬥鵪鶉·踏青》套曲:“嬌滴滴三春佳景,翠巍巍一帶青山。” 劉大白 《春盡了》詩:“算三春盡了,總應該留得春痕多少。”
(2).指春季的第三個月,暮春。 唐 岑參 《臨洮龍興寺玄上人院同詠青木香叢》詩:“六月花新吐,三春葉已長。” 清 姚鼐 《乙未春出都留別同館諸君》詩:“三春紅藥熏衣上,兩度槐黃落硯前。”
(3).三個春天,即三年。 晉 陸機 《答賈謐》詩:“游跨三春,情固三秋。” 唐 崔璞 《蒙恩除替將還京洛》詩:“兩載求人瘼,三春受代歸。”原註:“到任十二箇月,除替未及三年。”
不見
(1)
不曾相見
老哥倆可有日子不見了
(2)
見不著;丟失
一輛新腳踏車轉身就不見了
中華
(1)
(2) 古代華夏族多建都於黃河南北,以其在四方之中,因稱之為中華,是漢族最初興起的地方,後各朝疆土漸廣,凡所統轄,皆稱中華,後也借指中國
振興中華
(3) 指中原
(4) 古時對華夏族、漢族的稱謂
翩翩
(1) 運動自如、鳥飛輕疾的樣子
樑上有雙燕,翩翩雄與雌。——唐· 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翩翩舞姿
(2) 舉止灑脫的——多指青年男子
翩翩少年
翩翩兩騎來是誰。——唐· 白居易《賣炭翁》
(3) 形容風采、文辭的美好
元瑜書記翩翩。—— 三國魏· 曹丕《與吳質書》
虜塵
指敵寇或叛亂者的侵擾。 唐 王維 《涼州賽神》詩:“ 涼州 城外少行人,百尺峯頭望虜塵。” 唐 白居易 《江樓望歸》詩:“道路通荒服,田園隔虜塵。” 宋 張孝祥 《水調歌頭·和龐佑父》詞:“雪洗虜塵靜,風約 楚 雲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