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上三首·其一原文
視事餘閒一命輿,清漪多日未臨諸。
誰知景不怨拋卻,水態山容故起予。
詩詞問答
問:堤上三首·其一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堤上三首·其一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堤上三首·其一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魚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九十八
2. 萬壽山園名
參考注釋
視事
舊時指官吏到職辦公
崔子稱疾不視事。——《左傳·襄公二十五年》
視事三年,上書乞骸骨,征拜尚書。——《後漢書·張衡傳》
一命
(1). 周 時官階從一命到九命,一命為最低的官階。《左傳·昭公七年》:“三命茲益共。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 杜預 註:“三命,上卿也。”《北史·周紀上》:“以第一品為九命,第九品為一命。”後亦用以泛指低微的官職。 南朝 梁 劉孝綽 《上虞鄉亭觀濤津諸學潘安仁河陽縣詩》:“無貲徒有任,一命忝為郎。” 唐 白居易 《松齋自題》詩:“非賤亦非貴,朝登一命初。”《警世通言·趙春兒重旺曹家莊》:“你生於富家,長在名門,難道沒幾個好親眷,何不去借貸,為求官之資,倘得一命,償之有日。”
(2).相同的命運。 漢 王充 《論衡·氣壽》:“若夫無所遭遇,虛居困劣,短氣而死……此與始生而死,未產而殤,一命也。”
(3).一人的生命。 唐 駱賓王 《幽縶書情通簡知己》詩:“一命淪驕餌,三緘慎禍胎。” 元 無名氏 《昊天塔》第一折:“想著俺做一世雄,肯投降苟自容,拚的個觸荒碑一命終。” 許地山 《兇手》第一幕:“現有 鬍子傳 控告,告你清明那天在 萬勝門 外,搶掠 李皇親 家眷,殺害他家婢女一命。”
清漪
《詩·魏風·伐檀》:“ 河 水清且漣猗。”後以“清漪”謂水清澈而有波紋。 南朝 齊 謝朓 《泛水曲》:“日晚厭遵渚,採菱贈清漪。” 宋 蘇軾 《渚宮》詩:“臺中絳帷誰復見,臺下野水浮清漪。” 清 孫枝蔚 《吊迷樓故址和彭駿孫》:“琪樹經年開錦繡,珠簾入夏映清漪。”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三:“小池一角清漪如畫。”
多日
許多天;很長時間
多日不見
拋卻
丟掉放棄
拋卻煩惱,尋找新天地
水態
猶言水上景色。 唐 蘇頲 《興慶池侍宴應制》詩:“山光積翠遙疑逼,水態含青近若空。” 唐 杜牧 《齊安郡晚秋》詩:“雲容水態還堪賞,嘯志歌懷亦自如。” 清 何紹基 《別濟南》詩之二:“水態山容似客忙,誰從漁父問行藏。”
山容
山的姿容。 唐 元稹 《和樂天重題別東樓》:“山容水態使君知,樓上從容萬狀移。” 宋 陸游 《即事》詩:“雲起山容改,潮生浦面寬。” 明 袁宏道 《久雪忽晴喜而有作》詩:“柳態美如新櫛髮,山容親似遠歸人。”
起予
(1).《論語·八佾》:“子曰:‘起予者, 商 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何晏 集解引 包鹹 曰:“ 孔子 言 子夏 能發明我意,可與共言《詩》。”後因用為啟發自己之意。 唐 韓愈 《量移袁州張韶州端公以詩相賀因酬之》詩:“將經貴郡煩留客,先惠高文謝起予。” 宋 蘇軾 《答任師中家漢公》詩:“我時年尚幼,作賦慕 相如 。侍立看君談,精悍實起予。” 清 顧炎武 《與友人論學書》:“且以區區之見,私諸同志而求起予。”
(2).指啟發他人。《文選·應璩<與廣川長岑文瑜書>》:“ 周 征 殷 而年豐, 衛 伐 邢 而致雨,善否之應,甚於影響,未可以為不然也。想雅思所未及,謹書起予。” 呂向 註:“恐其不致至誠,不知善否之應,故以書起發其章。”
詩詞推薦
【雙調】夜行船_揚州憶舊憶
石子章〔元代〕揚州憶舊憶昔揚州廿四橋,玉人何處也 * 。絳燭燒春,金船吞月,良夜幾番歡笑。【風入松】東風楊柳舞長條,
名句推薦
- 京華古歡已擲沈祖棻《解連環 余既賦金縷曲示印唐,來書云:得詞》
- 已出網羅毛羽在,卻尋雲跡帖天飛
- 蘋葉嫩,杏花明,畫船輕
- 更長夢、玉皇金闕,姓名仙籍
- 竟日相看兩不厭,老夫真箇似童孩喻良能《磬湖之側累拳石為山岩谷幽邃有巫廬台霅之趣》
- 白石眼前分世路,紫雲頭上接天班李受《題太平興國宮》
- 工為楚辭賦,更著魯衣冠權德輿《送山人歸舊隱》
- 未看御題目,先尋君姓名魏野《聞李安下第因有所感》
- 大平何有焉
- 低帷聽細語,五湖心事,釵卜難稽
![堤上三首·其一原文_堤上三首·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