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端叔有失子悲而莊復遭火焚作此寄之

作者:釋德洪 朝代:宋代

原文

一子被奪去,囷廩遭火焚。

冷官寄僧舍,僮僕臥朝昏。

平生五色筆,落紙生煙雲。

文章竟何用,袖手聲一吞。

東坡昔無恙,豪俊日填門。

君如汗血駒,膽氣終逸群。

坡今騎魚去,眾客亦繽紛。

翩然淮海上,霜鬢此身存。

我亦識坡者,一見等弟昆。

乃知水與乳,自然和不分。

心期營一笑,發君雙頰溫。

那知墮機阱,面上餘唾痕。

我公佯瞌睡,嘲誚了不聞。

遙知讀此詩,拊手髯一掀。

詩詞問答

問:《聞端叔有失子悲而莊復遭火焚作此寄之》的作者是誰?答:釋德洪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六部

參考注釋

奪去

(1) 置…於死地

鼠疫奪去了數以千計的生命

(2) 被搶走

囷廩

糧倉。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溫水》:“清朗無風之日,徑望 朱崖州 ,如囷廩大。” 宋 梅堯臣 《送張諷寺丞赴青州幕》詩:“上無租賦逋,下有囷廩蓄。” 清 錢謙益 《敕封安人丁氏墳前石表辭》:“鄉里洊飢,道殣相枕,指麾孤童,傾倒囷廩。”

遭火

猶失火。 清 陳其元 《庸閒齋筆記·崔府君著靈異於宋高孝兩朝》:“及 孝宗 誕育之際,赤光照天……郡人皆以丞廨遭火,久之,方知為 張夫人 免身。”

冷官

地位不重要、事務不繁忙的官職。 唐 張籍 《早春閒遊》詩:“年長身多病,獨宜作冷官。” 宋 蘇軾 《九月二十日微雪懷子由弟》詩之一:“短日送寒砧杵急,冷官無事屋廬深。” 宋 陸游 《登塔》詩:“冷官無一事,日日得閒遊。” 明 吳寬 《湯媼傳》:“ 唐 有廣文先生,知其名,召之, 媼 至,讓抑居下坐,廣文揖而進, 媼 曰:‘足下雖冷官,妾則婦人,豈可與公比肩哉!’” 清 陸以湉 《冷廬雜識·學官聯》:“學博向稱冷官,以其位卑祿薄,不能自豪也。”

僧舍

(1).僧人的住所。 唐 馮贄 《雲仙雜記·暖香滿室如春》:“ 寶雲溪 有僧舍,盛冬若客至,則燃薪火,暖香一炷,滿室如春。”

(2).指寺院。 宋 真山民 《曉行山間》詩:“僧舍在何許?隔林鐘磬清。” 清 閻爾梅 《錦屏山》詩:“漁林烏柳圍金橘,僧舍香楠蔭鐵蕉。”

僮僕

僕人

僮僕歡迎。——晉·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僮僕亦奔散無留者。——清· 張廷玉《明史》

風光不與四時同。——宋· 楊萬里《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朝昏

(1).早晚。 南朝 宋 謝靈運 《入彭蠡湖口》詩:“千念集日夜,萬感盈朝昏。” 唐 劉長卿 《至饒州尋陶十七不在寄贈》詩:“離心與流水,萬里共朝昏。” 元 湯式 《一枝花·嘲素梅》套曲:“冷淡偎村徑,朝昏傍驛亭。” 葉聖陶 《窮愁》:“為人子者,即言甘旨。朝昏餐食,當謀無飢。”

(2).借指日子,生活。《宋書·王僧達傳》:“又妻子為居,更無餘累、婢僕十餘,粗有田入,歲時是課,足繼朝昏。” 宋 王禹偁 《甘菊冷淘》詩:“況吾草澤士,藜藿供朝昏。”《天雨花》第十回:“姊夫又得虛癆證,家貧難以度朝昏。”

平生

(1) 終身;一生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婚姻是一個人的平生大事

(2) 向來;素來

他平生是很勤儉的

吾平生未嘗以吾所志語汝,是吾不是處。——清· 林覺民《與妻書》

五色筆

(1).幾種顏色的筆。 清 錢泳 《履園叢話·耆舊·安安先生》:“先生好讀書,老而彌篤,案頭嘗置五色筆,見載籍中有人地事蹟年月先後可疑者,必釐而點乙之。” 周祖謨 《<世說新語箋疏>前言》:“本書經始於一九三七年,曾分五色筆以 唐 宋 類書和 唐 寫本《世說》殘卷校勘今本。”

(2).五彩妙筆。 南朝 梁 鍾嶸 《詩品》卷中:“ 淹 罷 宣城郡 ,遂宿 冶亭 ,夢一美丈夫,自稱 郭璞 ,謂 淹 曰:‘我有筆在卿處多年矣,可以見還。’ 淹 探懷中,得五色筆以授之。爾後為詩,不復成語,故世傳 江淹 才盡。”《宋史·范質傳》:“ 質 生之夕,母夢神人授以五色筆。九歲能屬文,十三治《尚書》,教授生徒。” 沉昌眉 《和弟》詩:“夜夢五色筆,日擁百城書。”

(3).喻文才。 唐 李商隱 《縣中惱飲席》詩:“若無 江氏 五色筆,爭奈 河陽 一縣花。” 宋 葉適 《題潘彥庶群書辨正》:“ 潘彥庶 少有五色筆,本州亟薦送。”

落紙

落筆。 唐 杜甫 《飲中八仙歌》:“ 張旭 三杯草聖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 宋 曾鞏 《答葛蘊》詩:“想當經營初,落紙有如神。”《紅樓夢》第十二回:“ 賈瑞 道:‘這怎么落紙呢?’”

煙雲

煙氣和雲

煙雲繚繞

文章

(1) 原指文辭,現指篇幅不很長而獨立成篇的文字

你看了晨報上的那篇文章了么?

(2) 泛指著作

為文章。——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每為文章。

(3) 比喻曲折隱蔽的含義

話里有文章

(4) 事情;程式

照例文章總得做好

何用

(1).為什麼。《詩·小雅·節南山》:“國既卒斬,何用不監?” 孔穎達 疏:“何以不監察之而令相伐也?”《穀梁傳·莊公六年》:“何用弗受也?為以王命絶之也。”

(2).憑什麼;用什麼。《穀梁傳·僖公元年》:“是 齊侯 與? 齊侯 也。何用見其是 齊侯 也?” 漢 王充 《論衡·骨相》:“人曰命難知。命甚易知。知之何用?用之骨體。” 唐 韓愈 《食曲河驛》詩:“殺身諒無補,何用答生成?”

(3).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用、不須。《後漢書·孔融傳》:“ 文舉 舍我死,吾何用生為?” 唐 王泠然 《題河邊枯柳》詩:“今日摧殘何用道!數里曾無一株好。”《續資治通鑑·帝顯德元年》:“今皆國家臣子也,何用致疑!”《二刻拍案驚奇》第十七卷:“﹝ 景小姐 ﹞遂也回他一首,和其末韻雲……知音已有新裁句,何用重挑焦尾琴。” 魯迅 《故事新編·奔月》:“如果那時不去射殺它,留到現在,足可以吃半年,又何用天天愁飯菜?”

袖手

(1).藏手於袖。表示閒逸的神態。 唐 韓愈 《石鼎聯句》序:“道士啞然笑曰:‘子詩如是而已乎?’即袖手聳肩,倚北墻坐。” 元 無名氏 《村樂堂》第一折:“沒揣的兩鬢秋,爭如我便修身閒袖手。” 清 曹寅 《賀新郎·又昭序皇和詞甚美五迭前韻》詞:“此目楓亭閒袖手,瞥一雙遊刃騰空怕。擣虀具,且高掛。”

(2).藏手於袖。謂不能或不欲參與其事。《晉書·庾敳傳》:“參 東海王 越 太傅軍事,轉軍諮祭酒。時 越 府多雋異, 敳 在其中,常自袖手。” 宋 陸游 《書憤》詩之二:“關河自古無窮事,誰料如今袖手看。” 明 李介 《天香閣隨筆》卷一:“予謝曰:‘吾幸獲同舟,公等努力,而予袖手,獨不愧於心乎?’” 張天翼 《新生》:“他們不甘心袖手看著自己家鄉受糟踏。”

東坡

(1).東邊坡地。 唐 蘇頲 《先是新昌小園期京兆尹一訪茲願不果率然成章》詩:“寂寞東坡叟,傳呼北里人。” 唐 白居易 《東坡種花》詩之二:“東坡春向暮,樹木今何如?”

(2).地名。在 湖北省 黃岡縣 憢東。 宋 蘇軾 《東坡》詩:“雨洗 東坡 月色清,市人行盡野人行。”

(3). 宋 蘇軾 自號 東坡居士 ,因以“東坡”為其別稱。 宋 施彥執 《北窗炙輠》卷上:“昨 強幼安 來説話,引援甚富。某謂之曰:‘若此者, 六一 語;若此者, 溫公 語;若此者, 東坡 語;若此者, 山谷 語; 強幼安 語卻在甚處?’” 明 王鏊 《震澤長語·文章》:“ 東坡 為詩,無非譏切時政,借曰意在愛君,亦從諷諫可也。” 清 吳汝綸 《與楊伯衡論方劉二集書》:“於八家則 望溪 近 歐 曾 ,而 海峰 近 東坡 。”參見“ 東坡居士 ”。

無恙

(1) 無災禍

歲亦無恙耶?——《國策·齊策》

安然無恙

(2) 平安;沒有疾病

民亦無恙耶?王亦無恙耶?——《國語·齊策》

無恙,幸甚幸甚。——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無恙也。——明· 高啟《書博雞者事》

別來無恙?

豪俊

豪傑,勢大才高的人

山東豪俊。——漢· 賈誼《過秦論》

填門

門戶填塞。形容登門人多。《漢書·鄭當時傳》:“先是, 下邽 翟公 為廷尉,賓客亦填門;及廢,門外可設爵羅。” 宋 陳師道 《答寄魏衍》詩:“填門車馬客,左席為君虛。”

汗血駒

即汗血馬。 宋 蘇軾 《徐大正閒軒》詩:“君如汗血駒,轉盻略 燕 楚 。” 明 徐渭 《六昔》詩:“昔乳煦,汗血駒;不得已,今於菟。” 清 孫枝蔚 《飲酒廿首和陶韻》之三:“氣若汗血駒,恥蒙駑馬名。”參見“ 汗血馬 ”。

膽氣

膽量和勇氣

逸群

超越常人,出眾超群

騎魚

見“ 騎赤鯉 ”。

繽紛

繁多而雜亂

五彩繽紛

色彩繽紛

翩然

形容動作輕鬆迅速的樣子

翩然起舞

淮海

指以徐州為中心的淮河以北及海州(現在的連雲港市西南)一帶的地區

霜鬢

亦作“ 霜髩 ”。白色鬢髮。《樂府詩集·清商曲辭一·子夜四時歌冬歌十二》:“感時為歡嘆,霜鬢不可視。” 宋 蘇軾 《浣溪沙·贈閭丘朝議時還徐州》詞:“霜鬢不須催我老,杏花依舊駐君顏。” 清 姚潛 《雪夜移榻餘九迪齋中》詩:“漫放憑空眼,蕭蕭霜鬢新。”

弟昆

亦作“ 弟晜 ”。弟兄。 唐 杜甫 《彭衙行》詩:“誓將與夫子,永結為弟昆。” 宋 蘇軾 《東坡》詩之八:“吾師 卜子夏 ,四海皆弟昆。” 元 師嚴 《大閱》詩:“既同事王室,於義如弟晜。” 章炳麟 《印度中興之望》:“矜華靡而羞質野,其視 印度 蓋與 西羗 、 馬來 相等。由是言之, 漢 土弟昆皆賈竪之見耳。”

自然

(1) 宇宙萬物;宇宙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總和,即整個物質世界,自然界

改造自然

自然之理也。——宋· 歐陽修《新五代史·伶官傳》

擇於自然。——赫胥黎著、 嚴復譯《天演論》

近於自然。——蔡元培《圖畫》

(2)

(3) 屬於或關於自然界的、存在於或產生於自然界的、非人為的

自然現象

自然之驗。——《史記·貨殖列傳》

(4) 不勉強,不拘束,不呆板

他的動作很自然

復得返自然。(指無拘無束的田園生活)。——晉· 陶淵明《歸園田居》

自然蛾眉。——唐· 李朝威《柳毅傳》

(5) 不經人力干預而自由發展

聽其自然

(6) 當然

帶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魯迅《朝花夕拾》

不分

(1).不服氣;不平。《南齊書·王僧虔傳》:“ 庾征西 翼 書,少時與 右軍 齊名, 右軍 後進, 庾 猶不分。” 宋 梅堯臣 《龍柏》詩:“苦練不分顏色近,紫荊未甘開謝遲。” 古直 《雜感寄楚傖一廠》詩:“蓴鱸不分因秋起,塊壘生憎借酒澆。”

(2).不料。 唐 陳陶 《水調詞》之二:“容華不分隨年去,獨有妝樓明鏡知。” 明 湯顯祖 《牡丹亭·移鎮》:“天下事,鬢邊愁,付東流。不分吾家小 杜 ,清時醉夢 揚州 。” 清 朱彝尊 《詠古》詩之一:“ 漢皇 將將屈群雄,心許 淮陰 國士風。不分後來輸 絳 , 灌 ,名高一十八元功。”

(1).不分散。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結構》:“作傳奇者,能以頭緒忌繁四字,刻刻關心,則思路不分,文情專一。”

(2).不分別,不分辨。 和谷岩 《茶花艷》八:“不要一出事就不分青紅皂白的狠抓,那樣難免會出問題的。”

心期

(1).心中相許。 晉 陶潛 《酬丁柴桑》詩:“實欣心期,方從我游。” 唐 王勃 《山亭興序》:“百年奇表,開壯志於高明;千里心期,得神交於下走。”

(2).引申為相思。 宋 晏幾道 《採桑子》詞:“心期昨夜尋思徧,猶負殷勤,齊斗堆金,難買丹誠一寸真。” 明 陸采 《懷香記·赴約驚回》:“悲命,今宵良會未成,還要把心期再整。”

(3).深交。 南朝 梁 任昉 《贈郭桐廬出溪口見候》詩:“客心幸自弭,中道遇心期。”《南史·向柳傳》:“我與 士遜 心期久矣,豈可一旦以勢利處之。”

(4).期望。《南齊書·豫章王嶷傳》:“居今之地,非心期所及。” 唐 袁郊 《甘澤謠·紅線》:“憂往喜還,頓忘於行役;感知酬德,聊副於心期。” 明 唐寅 《題畫》詩:“心期此日來游賞,載酒攜琴過野橋。” 高旭 《癸丑元旦》詩:“新朝甲子舊神州,老子心期算略酬。”

(5).心愿,心意。 唐 羅隱 《讒言·越婦言》:“通達後,以匡國致君為己任,以安民濟物為心期。” 宋 陸淞 《瑞鶴仙》詞:“待歸來先指花梢教看,卻把心期細問。” 清 納蘭性德 《浪淘沙》詞:“回首碧雲西,多少心期;短長亭外短長堤。” 梁遇春 《“失掉了悲哀”的悲哀》:“許多的志願,無數的心期,全在這幾年裡銷磨盡了。”

(6).胸懷。 唐 錢起 《送沉仲》詩:“心期邈霄漢,詞律響瓊琚。” 宋 文天祥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賦》:“心期耿耿浮雲上,身事悠悠落日西。” 宋 亦英 《沁園春·悼念 * 同志》詞:“世頌殊勛,人誇大度,美德高風孰比擬?公永在,有照人肝膽,日月心期。”

(7).情緒,心境。 明 湯顯祖 《牡丹亭·診祟》:“又不是困人天氣,中酒心期,魆魆地常如醉。” 余疚儂 《步石予先生送行原韻》:“身世最憐趨俗慣,心期最恨有家牽。”

機阱

設有機關的捕獸陷阱。比喻坑害人的圈套。 明 方孝孺 《與鄭叔度書》之六:“近若曾祖暨先人三世,非其道不妄言,以視平地如履機阱,審而後發,安而後為。”《明史·舒化傳》:“今命之刺訪,將必開羅織之門,逞機阱之術,禍貽善類,使人人重足累息,何以為治。”

面上

(1).指墳土之上。 唐 杜甫 《不歸》詩:“面上三年土,春風草又生。” 仇兆鰲 註:“面上,墳土之上。”

(2).情面;面子。 元 楊文奎 《兒女團圓》第二折:“大嫂,凡百的不是,我則看著你的面上,著院公送孩兒學堂里去來。”《水滸傳》第十一回:“ 柴大官人 面上,可容他在這裡做個頭領也好。”《二刻拍案驚奇》卷三八:“客人可看平日鄰舍面上,到家説知此事,一來救了奴家出去;二來脫清了 楊二郎 。”

(3).方面。《說唐》第二九回:“ 羅成 便從懷中取出,老夫人接過一看,不覺墮下淚來,叫聲:‘我兒,你母親面上,只有這點骨肉。’” 茅盾 《子夜》八:“這個姓 趙 的雖則精明,女人面上卻非常專心,女人的小指頭兒就可以挖出他肚子裡的心事!”

瞌睡

(1) 倦極思睡

(2) 打盹,很短時間的睡眠

嘲誚

嘲弄譏誚。《南史·何敬容傳》:“﹝ 何敬容 ﹞又多漏禁中語,故嘲誚日至。” 宋 陳師道 《答魏衍黃預勉余作》詩:“平生不自解嘲誚,禍來亦復非周防。” 清 捧花生 《畫舫餘譚》卷一:“皆傖父四五輩手握長篙,裸體圍尺布,相率唱淫褻山歌……大半皆嘲誚諸姬,並及河中遊客。” 魯迅 《朝花夕拾·瑣記》:“﹝中西學堂﹞已經成為眾矢之的了;熟讀聖賢書的秀才們,還集了《四書》的句子,做一篇八股來嘲誚它。”

了不

絕不;全不。 晉 陶潛 《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君歸,見嘲笑而請筆作答,了不容思,文辭超卓,四座嘆之。” 宋 蘇軾 《送顧子敦奉使河朔》詩:“十年臥江海,了不見慍喜。” 金 元好問 《忻州天慶觀重建功德記》:“鶴既至,翔舞階庭,了不驚異。”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長清僧》:“既歸,灰心木坐,了不勾當家務。”

遙知

謂在遠處知曉情況。 唐 王維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宋 王安石 《梅花》詩:“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金 元好問 《汴禪師自斷普照石為斫以詩見餉為和》之一:“遙知玉音在,洗耳俟研磨。”

拊手

拍手。表示喜悅或驚訝。《史記·孟嘗君列傳》:“ 孟嘗君 乃拊手而謝之。”《漢書·蕭望之傳》:“天子聞之驚,拊手曰:‘曩固疑其不就牢獄,果然殺吾賢傅。’”《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於是以 亮 為右將軍,行丞相事,所總統如前” 裴松之 注引 晉 習鑿齒 《漢晉春秋》:“昔先帝敗軍於 楚 ,當此時, 曹操 拊手,謂天下已定。” 宋 惠洪 《冷齋夜話·<負華嚴入嶺及大雪二偈>之一》:“傳聞嶺下雪,壓倒千年樹。老兒拊手笑,有眼未曾覩。” 程善之 《譯蒙古軍歌》:“壯士拊手笑,何事多言為。”

詩詞推薦

聞端叔有失子悲而莊復遭火焚作此寄之原文_聞端叔有失子悲而莊復遭火焚作此寄之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