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分水龍王廟原文
清汶滔滔來大東,自然水脊脈潛洪。
橫川舛注勢非迕,濟運分流惠莫窮。
人力本因天地力,河功誠擅古今功。
由來大巧原無巧,穿鑿寧知禹德崇。
詩詞問答
問:題分水龍王廟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題分水龍王廟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題分水龍王廟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東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五十
2. 人皆知分水為白衣老人之力而不知實天地自然結局勢於此眾不能識老人特能識之耳非但此也上古聖人教耒耜作舟楫何一非因天地自然之功用哉
參考注釋
滔滔
(1) 形容大水奔流貌
白浪滔滔
(2) 比喻言行或其他事物連續不斷
他滔滔地辯論著,臉上興奮得通紅。——茅盾《第一階段的故事》
這使他們驕傲了,一路滔滔開向平型關,…。—— 周立波《悼田守堯同志》
年滔滔而自遠兮,壽冉冉而愈衰。——《楚辭·東方朔·七諫》
(3) 盛大;普遍
天下滔滔,知我者希。——《新唐書》
況且老荊那樣的人,滔滔者皆是,換一個來,何嘗會比他好?—— 茅盾《路》
(4) 和暖
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楚辭·九章》
大東
極東;東方較遠之國。《詩·魯頌·閟宮》:“奄有 龜 蒙 ,遂荒大東。” 鄭玄 箋:“大東,極東。”《詩·小雅·大東》:“小東大東,杼柚其空。” 清 惠周惕 《詩說》下:“小東、大東,言東國之遠近也。” 清 昭槤 《嘯亭雜錄·廓爾喀之降》:“我朝 文皇帝 時, * 知大東有聖人出,遣使萬里相朝賀。”
自然
(1) 宇宙萬物;宇宙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總和,即整個物質世界,自然界
改造自然
自然之理也。——宋· 歐陽修《新五代史·伶官傳》
擇於自然。——赫胥黎著、 嚴復譯《天演論》
近於自然。——蔡元培《圖畫》
(2)
(3) 屬於或關於自然界的、存在於或產生於自然界的、非人為的
自然現象
自然之驗。——《史記·貨殖列傳》
(4) 不勉強,不拘束,不呆板
他的動作很自然
復得返自然。(指無拘無束的田園生活)。——晉· 陶淵明《歸園田居》
自然蛾眉。——唐· 李朝威《柳毅傳》
(5) 不經人力干預而自由發展
聽其自然
(6) 當然
帶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魯迅《朝花夕拾》
橫川
數字三的隱語。“三”字,橫則為川。 清 褚人穫 《堅瓠九集·市語》:“不若吾鄉市語有文理也:一為旦底,二為斷工,三為橫川,四為側目。”
濟運
渡水運輸。 清 昭槤 《嘯亭雜錄·朱清張瑄》:“ 朱清 、 張瑄 以隸卒之賤,受 世祖 知遇,以海艘濟運,及夫末際,歲運至四百萬之多。”
分流
(1) 分開流動;分散流動
上海市區的馬路無論縱向或橫向,條線多,間距小,完全有條件實行人車分流…
(2) 洪汛期將一部分水流注入另一河流或海洋
人力
(1) 可動用的勞動力;可動員的人員
人力資源
(2) 人的勞力;人的力量
愛惜人力物力
天地
(1)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會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天地之聞。——清· 黃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動天地。——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2) 比喻人們活動的範圍
(3) 指天地之間,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呂氏春秋·慎行論》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調劑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養人也。
古今
古代和現代
古今差異
由來
(1)
(2) 事情發生的原因
(3) 歷來;自始以來;從發生到目前
由來已久
穿鑿
(1) 鑿通;鑿穿
(2) 非常牽強地解釋,硬說成具有某種意思
孔子稱述而不作,今不依章句,妄生穿鑿,輕侮道術。——《後漢書·徐防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