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竺法喜寺原文
靈感眾生願,慈悲古佛身。
隨緣為法喜,住世幾千春。
復此瞻相好,於何論果因。
訂他真里幻,證此幻中真。
詩詞問答
問:上天竺法喜寺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上天竺法喜寺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上天竺法喜寺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真韻 出處:御製詩五集卷六
2. 鹹淳臨安志稱後晉天福四年僧道翊結廬山中夜有光就地視之得奇木命孔仁謙刻觀音像會得古佛舍利因納之頂間妙相具足又錢俶夢白衣人感悟即其地創佛廬號天竺每逢旱禱兩必應頗著靈感嘉祐末郡守沈文通以為天竺起於 * 時踰七百載請於朝賜名靈感觀音院
參考注釋
靈感
靈驗;靈應。不用平常的感覺器官而能使精神互相交通,亦稱遠隔知覺。或指無意識中突然興起的神妙能力。或指作家因情緒或景物所引起的創作情狀
生願
佛教指強烈的生存願望
慈悲
謂給人快樂,將人從苦難中拔救出來,亦泛指慈愛與憐憫
古佛
(1).歷史年代久遠的佛像。 宋 朱熹 《題九日山石佛院亂峰軒》詩之一:“因依古佛居,結屋寒林杪。” 清 袁枚 《普陀寺》詩:“古佛坐無言,流泉代作語。”
(2).佛教語。指過去的佛。《五燈會元·<七佛>序》:“古佛應世,緜歷無窮,不可以周知而悉數也。”
隨緣
(1).佛教語。謂佛應眾生之緣而施教化。緣,指身心對外界的感觸。 南朝 宋 宗炳 《明佛論》:“然羣生之神,其極雖齊,而隨緣遷流,成麤妙之識,而與本不滅矣。” 唐 戴叔倫 《贈行腳僧》詩:“補衲隨緣住,難違塵外蹤。”
(2).順應機緣;任其自然。《北齊書·陸法和傳》:“ 法和 所得奴婢,盡免之,曰:‘各隨緣去。’” 唐 張籍 《贈道士宜師》詩:“自到王城得幾年, 巴 童 蜀 馬共隨緣。”《古今小說·單符郎全州佳偶》:“隨緣快活,亦足了一生矣。” 郭沫若 《聖者》:“到處隨緣是我家,一篇《秋水》一杯茶。”
為法
(1).制定法律。《史記·曹相國世家》:“百姓歌之曰:‘ 蕭何 為法,顜若畫一; 曹參 代之,守而勿失。’”
(2).成為法則。 唐 韓愈 《進學解》:“吐辭為經,舉足為法。”
住世
謂身居現實世界。與“出世”相對。 明 袁宏道 《<往有誤傳龍君御死者,作詩哭之>詩附<哭詩>》之一:“住世燈前影,居官浪里身。”《老殘遊記續集遺稿》第五回:“近來我的主意把我自己分做兩個人:一個叫做住世的 逸雲 ……又一個我呢,叫做出世的 逸雲 。”
千春
(1).千年。形容歲月長久。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滍水》:“石至千春,不若速朽;苞墓萬古,祇彰誚辱。” 唐 杜甫 《往在》詩:“千春薦靈寢,永永垂無窮。” 聞一多 《你指著太陽起誓》詩:“‘永久’早許給了別人,粃糠是我的份,別人得的才是你的菁華--不壞的千春。”
(2).壽辰。《孽海花》第二十回:“ 李 老爺的千春,我們怎會忘了。”
相好
(1) 關係親密,感情好
(2) 親密的朋友
此銀也是我相好借來的,並無利息。——《七俠五義》
(3) 戀愛(多指不正當的)
(4) 舊時對狎客稱與之過從密切的妓女
於何
(1).為何;如何。《詩·小雅·十月之交》:“彼月而食,則維其常;此日而食,於何不臧?” 唐 王季友 《滑中贈崔士瑾》詩:“十年前見君,甲子過我壽;於何今相逢,華髮在我後?”
(2).什麼。於,助詞。 漢 張衡 《西京賦》:“林麓之饒,於何不有!” 晉 左思 《蜀都賦》:“異類眾伙,於何不育!”
如何。《墨子·非命上》:“故言必有三表。何謂三表? 子墨子 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於何本之?上本之於古者聖王之事。於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實。於何用之?廢以為刑政。’” 唐 韓愈 《贈別元十八協律》詩之一:“ 何氏 之從學,蘭蕙已滿畹。於何玩其光,以至歲向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