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夢裡分明有火殃,覺來心地本清涼。
三車亦為兒童設,想見瞿曇別有方。
詩詞問答
問:《因讀法華經至火宅喻不覺一笑因書偈示孫主簿》的作者是誰?答:釋懷深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陽韻
參考注釋
分明
(1) 清楚(明白)狀
此七月望日之事也,汝在九原,當分明記之。——清· 袁枚《祭妹文》
(2) 簡單明了地
這分明不對
(3) 清楚地劃開界限
火殃
古代指預兆火災的天象。《晉書·藝術傳·戴洋》:“昨夜火殃,非國福。” 唐 張鷟 《朝野僉載》卷二:“ 開元 二年, 衛州 五月,頻有火災。其時人盡皆見物大如瓮,赤如燈籠,所指之處,尋而火起,百姓鹹謂之‘火殃’。” 明 田藝蘅 《留青日札·星變雜記》:“ 嘉靖 壬戌六月二十四日,有流星大如月,隕於西北,其聲殷殷如雷,其光燭天,或曰火殃。”
心地
(1) 指人的存心、用心
心地善良
(2) 佛教語。指心,即思想、意念等。心能生萬法,如地能長萬物,儒家用以指心性存養
願問第一義,回向心地初。——杜甫《謁文公上方》
自古聖賢,皆以心地為本。——《朱子全書·學二》
欲廣福田,須憑心地。——《鏡花緣》
(3) 心情,心境
心地輕鬆
(4) 心胸、氣量
總能夠似寶玉這般人材心地?——《紅樓夢》
清涼
涼而使人清爽的
清涼的夜風吹拂著
三車
(1).佛教語。喻三乘。謂以羊車喻聲聞乘(小乘),以鹿車喻緣覺乘(中乘),以牛車喻菩薩乘(大乘)。見《法華經·譬喻品》。 南朝 宋 謝靈運 《緣覺聲聞合贊》:“誘以涅槃,救爾生老。肇元三車,翻乘一道。” 唐 李白 《僧伽歌》:“真僧法號號 僧伽 ,有時與我論三車。” 王琦 註:“三車,謂羊車、鹿車、牛車也……當是以三獸之力有大小,三車之所載有多寡,喻三乘諸賢聖道力之深淺耳。” 明 唐順之 《山行即事》詩:“相期 白社 里,共聽演三車。” 清 錢謙益 《仙壇唱和詩》之二:“《妙華》已悟三車法,台教今為繼別宗。”參見“ 三乘 ”。
(2). 唐 窺基 博通釋典,嘗至 太原 傳法,以三車自隨,前車載釋典,中車自乘,後車載妓仆食饌。路遇一老父點化,頓悔前非,只身前往。後成為法相宗大師。見 宋 贊寧 《唐京兆大慈恩寺窺基傳》。詩文中亦有用其事者。 唐 杜甫 《酬高使君相贈》詩:“雙樹容聽法,三車肯載書。” 錢謙益 箋:“此詩正用 慈恩 事也。言如容我雙樹聽法,亦應許我如 慈恩 三車自隨,但我只辦用以載書耳。”
兒童
年紀小於少年的幼孩
兒童相見不相識。——唐· 賀知章《回鄉偶書》
想見
經過推測得出結論
從中可以想見生活的艱難
想見當日圍城光景。——清· 全祖望《梅花嶺記》
瞿曇
(1). 釋迦牟尼 的姓。一譯 喬答摩 (Gautama)。亦作佛的代稱。 宋 陸游 《苦貧》詩:“此窮正坐清狂爾,莫向 瞿曇 問宿因。”《遼史·禮志六》:“ 悉達太子 者,西域 淨梵王 子,姓 瞿曇 氏,名 釋迦牟尼 。以其覺性,稱之曰‘佛’。” 清 洪昇 《長生殿·覓魂》:“這花呵,不學他 瞿曇 對 迦葉 糊塗笑捻,謾勞他諸天女訪 維摩 撒漫飛旋。” 魯迅 《三閒集·柔石作<二月>小引》:“但是, 瞿曇 ( 釋迦牟尼 )從夜半醒來,目睹宮女們睡態之醜,於是慨然出家。”
(2).借指和尚。 明 張煌言 《過仙洞訪石田出荔枝為供》詩:“君自瞿曇我自客,相逢疑是 嶺 南時。” 清 方文 《水月庵同盛伯含宿兼呈退谷師》詩:“湖上相逢如夢寐,風前一笑兩瞿曇。”
有方
(1) 得法
領導有方
(2) 有違
此事只好得罪,有方尊命了。——《鏡花緣》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蜘蛛正網戶
- 講師翁庶幾三昧,樸學余才說一篇
- 智者俱不受,愚夫納二邊僧鳳《書遺文後》
- 露濯文犀和粉綠錢惟演《玉樓春》
- 世間有器蒙鮮節,林下無辜受割刑蕭崱《漆》
- 草高城裡屋,樹赭壠頭墳方回《聽客話二首》
- 郭外有村名孟堡,舊傳君此卜幽棲陳必復《重過東野故居》
- 夏簟青青白晝長,背倚闌乾立黃機《卜運算元(柬趙僉)》
- 園裡先生冢,鳥啼春更傷曹松《哭陳陶處士》
- 天時既悽慘,人意亦寂寞文同《歲晚登清素院北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