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壽四十二從父

作者:沈九疇 朝代:明代

寄壽四十二從父原文

文章叔氏登壇早,雄心未銷雙鬢老。

日月長懸短布寒,山川自向衡門老。

衡門何處中散林,芙蓉江邊綠雨深。

青棠孤館才十尺,高台面面羅雲岑。

兒昔與父同出處,骨肉相師亦相許。

大人落落營千秋,小兒卑卑乾一舉。

不然提攜起末行,豈令當世徒張皇。

我思弘正之間迄今日,紛紛諸子誰升堂。

祗笑前人忘已拙,作色相矜開別轍。

可憐風雅直至今,父起布衣光烈烈。

懷中挾得三千首,都門賢達爭馳驟。

未許名山副本藏,相如寧困臨邛否。

詩詞問答

問:寄壽四十二從父的作者是誰?答:沈九疇
問:寄壽四十二從父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注釋

1. 出處:甬上耆舊詩卷十七

參考注釋

文章

(1) 原指文辭,現指篇幅不很長而獨立成篇的文字

你看了晨報上的那篇文章了么?

(2) 泛指著作

為文章。——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每為文章。

(3) 比喻曲折隱蔽的含義

話里有文章

(4) 事情;程式

照例文章總得做好

登壇

(1).登上壇場。古時會盟、祭祀、帝王即位、拜將,多設壇場,舉行隆重的儀式。《三國志·魏志·臧洪傳》:“昔 張景明 親登壇喢血,奉辭奔走,卒使 韓牧 讓印,主人得地。”《文選·陸倕<石闕銘>序》:“命旅致屯雲之應,登壇有降火之祥。” 李善 註:“登壇,祭天也。”《文選·袁宏<三國名臣序贊>》:“然而杜門不用,登壇受譏。” 李善 註:“《江表傳》曰:‘ 權 既即尊位,請會百官,歸功 周瑜 ……’然登壇,即位之時也。”《後漢書·獻帝紀》“皇帝遜位, 魏王 丕 稱天子” 李賢 注引 晉 袁曄 《獻帝春秋》:“乃為壇於 繁陽 故城, 魏王 登壇,受皇帝璽綬。”《晉書·謝安傳》:“及 宋 受禪, 謝晦 謂 劉裕 曰:‘陛下應天受命,登壇日恨不得 謝益壽 奉璽紱。’”《史記·淮陰侯列傳》 唐 司馬貞 索隱述贊:“君臣一體,自古所難。相國深薦,策拜登壇。” 唐 皇甫曾 《送徐大夫赴南海》詩:“位重登壇後,恩深弄印時。”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撫兵》:“建牙吹角不聞喧,三十登壇眾所尊。”

(2).走上講台。 北周 庾信 《周大將軍懷德公吳明徹墓志銘》:“始弘就館之禮,即受登壇之策。” 唐 杜牧 《送太昱禪師》詩:“結社多高客,登壇盡小師。”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上·詞采》:“ 陽明 登壇講學,反復辨説良知二字。”

(3).借指某種事物開始出現。 魯迅 《熱風·隨感錄三十九》:“人格的平等,也是一種外來的舊理想;現在‘經驗’既已登壇,自然株連著化為妄想。”

雄心

壯志;求勝之心

雄心勃勃

日月

(1) 生計;生活

舒心的日月

(2) 太陽和月亮

山川

山嶽、江河

祖國壯麗的山川

何處

哪裡,什麼地方。《漢書·司馬遷傳》:“且勇者不必死節,怯夫慕義,何處不勉焉!” 唐 王昌齡 《梁苑》詩:“萬乘旌旗何處在?平臺賓客有誰憐?”《宋史·歐陽修傳》:“ 脩 論事切直,人視之如仇,帝獨奬其敢言,面賜五品服。顧侍臣曰:‘如 歐陽脩 者,何處得來?’” 茅盾 《一個女性》五:“但是何處有愛呢?何處是愛呢?”

中散

中散大夫的省稱。 三國 魏 嵇康 曾任中散大夫,世以“中散”稱之。 南朝 宋 顏延之 《五君詠·嵇中散》:“ 中散 不偶世,本自餐霞人。” 南朝 梁 江淹 《恨賦》:“及夫 中散 下獄,神氣激揚,濁醪夕飲,素琴晨張。” 唐 杜甫 《贈比部蕭郎中十兄》詩:“ 中散 山陽 鍛, 愚公 野谷 村。”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鬧榭》:“ 龜年 喧笛管, 中散 鬧箏琶。”

芙蓉

(1) 芙蓉花。中國的錦葵植物( Hibiscus mutabilis ),花美麗,白色或粉紅色,在夜間變深紅色

(2) 荷花的別名。睡蓮科。多年生水生草木

青棠

亦稱“ 青堂 ”。花木名。合歡的別稱。 晉 崔豹 《古今注·問答釋義》:“青堂,一名合懽,合懽則忘忿。” 宋 范成大 《行路難》詩:“贈君以丹棘忘憂草,青棠合歡之花。” 明 王志堅 《表異錄》卷八:“欲人蠲忿贈青棠,青棠一名合歡。”

孤館

孤寂的客舍。 唐 許渾 《瓜州留別李詡》詩:“孤館宿時風帶雨,遠帆歸處水連雲。” 宋 秦觀 《踏莎行》詞:“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 清 黃景仁 《春夜雜詠》:“輕陰積孤館,枕簟流微涼。” 郁達夫 《客感寄某》詩之一:“一夜秋風蘭蕙折,殘星孤館夢無成。”

高台

(1).高建樓台。《管子·小匡》:“昔先君 襄公 ,高臺廣池,湛樂飲酒。”《左傳·昭公二十年》:“其適遇淫君……高臺深池,撞鐘舞女,斬刈民力,輸掠其聚,以成其違,不恤後人。”

(2).高的樓台。 晉 左思 《吳都賦》:“造 姑蘇 之高臺,臨四遠而特建。” 明 王世貞 《登岱》詩:“ 軒轅黃帝 有高臺,鞭石千秋輦道開。”

(3).比喻京師。《文選·曹植<雜詩>之一》:“高臺多悲風,朝日照北林。” 李善 注引《新語》:“高臺,喻京師。”

(4).頭之別稱。 清 厲荃 《事物異名錄·形貌·頭》:“《黃庭經》:高臺通天臨中野。”原註:“頭為高臺。”

面面

每一方面;每個地方。 宋 范成大 《詠吳中二燈·琉璃球》:“迭暈重重見,分光面面呈。” 魯迅 《集外集拾遺·關於知識階級》:“假使做事要面面顧到,那就什麼事都不能做了。”

雲岑

雲霧繚繞的山峰。高山。 晉 陶潛 《歸鳥》詩:“翼翼歸鳥,晨去於林。遠之八表,近憇雲岑。” 唐 杜甫 《過津口》詩:“和風引桂楫,春日漲雲岑。” 元 張雨 《八聲甘州·舟次垂虹寄玄洲許道民》詞:“渺雲岑天末,煙江雨外,猶認芳華。”

骨肉

(1) 身體

骨肉歸復於土。——《禮記》

(2) 骨和肉

(3) 比喻至親

親生骨肉

骨肉關係

父母之於子也,子之於父母也,……此之謂骨肉之親。——《呂氏春秋·精通》

恨透了秦始皇,說他無緣無故築什麼萬里長城,害得人家骨肉分離。——《孟姜女》

相師

互相學習、仿效。 唐 韓愈 《師說》:“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 宋 蘇軾 《上神宗皇帝書》:“好利之黨,相師成風。” 清 薛福成 《西法為公共之理說》:“夫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蓋相師者未必無相勝之機。” 魯迅 《花邊文學·北人與南人》:“缺點可以改正,優點可以相師。”

舊指以相術供職或為業的人。《隋書·百官志》:“太卜署有卜師、相師……助教等員。” 唐 盧肇 《嘲游使君》詩:“莫道世人無 袁 許 ,客子由來是相師。” 宋 王讜 《唐語林·補遺一》:“上笑曰:‘大哥過慮, 阿瞞 自是相師。’”

相許

(1).謂願許終身。 南朝 梁 沉約 《夜白紵》詩:“ 秦 箏 齊 瑟 燕 趙 女,一朝得意心相許。” 唐 顧況 《梁廣畫花歌》:“手把 梁生 畫花看,凝嚬掩笑心相許。”

(2).泛指表示應允,允許。《東周列國志》第七三回:“公子之言是也。但 諸 ( 專諸 )有老母在堂,未敢以死相許。”

(3).讚許。 宋 王禹偁 《謫居感事》詩:“流輩多相許,時賢亦見推。” 陸嵩 《贈龔藍生照琪大令》詩:“相逢一語感相許,便與深衷吐款款。”

大人

(1) 指在高位者,如王公貴族

(2) 對父母叔伯等長輩的敬稱

三日斷五匹,大人故嫌遲。——《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父親大人

(3) 成年人

大人小孩都可以來

(4) 身材長大的人

(5) 對老者、長者的敬稱

(6) 德行高尚、志趣高遠的人

落落

(1) 形容舉止瀟灑自然;豁達開朗 <落落大方>

(2) 形容跟別人合不來;孤獨 <落落寡合>

(3) 堆積的樣子

落落大滿。——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千秋

(1) 千年

(2) 歲月久遠

(3) 生日。敬辭,指人的壽辰

今日老祖宗千秋,奶奶生氣,豈不惹人議論?——曹雪芹《紅樓夢》

小兒

(1) 小孩子;小兒子

兩小兒辯鬥。——《列子·湯問》

(2) 又

兩小兒笑曰。

最喜小兒無賴。——宋· 辛棄疾《清平樂·村居》

(3) 謙稱自己的兒子

卑卑

(1).奮勉貌。《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贊》:“ 申子 卑卑,施之於名實。” 裴駰 集解:“自勉勵之意也。”

(2).平庸;微不足道。 唐 鮑溶 《子規》詩:“戚戚含至冤,卑卑忌羣勢。” 明 方孝孺 《蜀三守贊》:“俗吏卑卑,僅圖旦夕。孰能起之,俾輔邦國。”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霍筠》:“江湖之深, 岱華 之高,不能阻兒飛越,卑卑重城,庸足限乎?” 清 李漁 《閒情偶寄·種植·草木》:“菜果至賤之物,花亦卑卑不數之花。” 陳去病 《論戲劇之有益》:“矧乎藪無才盜,巷無才俠,卑卑票布,徒以收拾亡命,不足鼓動平民。”

一舉

一次行動

一舉殲滅來犯之敵

不然

(1)

 

不是這樣,並非如此

其實不然

(2)

 

用在句子開頭,表示否定對方的話

不然,事情沒有那樣簡單

(3)

 

否則,錶轉折,不這樣做就會出現相反的結果或情況

我得早點去,不然就趕不上大車了

(4)

 

否則

要去就別遲到,不然,就甭去了

提攜

(1) 牽扶;攜帶

長者與之提攜。——《禮記·曲禮》

及其堤決也,哭聲盈耳,鳧水走避,家人提攜什器,相與掩面淚下,呼天而詈之。——康有為《大同書》

(2) 照顧;扶植

昔年洛陽社,貧賤相提攜。—— 白居易《傷友》

七爺若有心提攜她,我敢賭一個手指,說她會成當代女詩人!——沈從文《王謝子弟》

(3) 提拔

荷蒙提攜

(4) 攜手;合作

我已命 * 長此繼續與你們提攜。——孫中山《致蘇聯遺書》

(5) 指代小孩

傴僂提攜。——宋· 歐陽修《醉翁亭記》

起末

(1).扮演角色。 元 石德玉 《紫雲庭》第一折:“你覷波比及攛斷那唱叫,先索打拍那精神。起末得便熱鬧,團掿得更滑熟。”

(2).前後經過,始末。《古今小說·史弘肇龍虎君臣會》:“ 符令公 問了起末,喝左右取長枷枷了。”

當世

(1) 當代

(2) 指地位顯要的人

衡不慕當世,所居之官輒積年不徙。——《後漢書·張衡傳》

張皇

(1) 驚慌;慌張

神色張皇

(2) 誇大;顯耀

描寫失之張皇

(3) 猖狂;輕狂

我思

(1)

(2) 認為一個人的存在是由一個思想人這個事實來予以說明的哲學原理

(3) 自身或自我的理智活動

迄今

(1) 直至現在

(2) 持續到或遲至目前

迄今尚未完成這么多

(3) 至現時

人們迄今懷念著這些先輩

(4) 直到此時

她的態度迄今並無明顯的轉變

紛紛

(1) 多而雜亂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唐· 高適《別董大》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唐·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2) 一個接一個地,接二連三地

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唐·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諸子

先秦時期各個學派的代表人物或他們的著作

諸子及經史。——明· 顧炎武《復庵記》

升堂

(1).登上廳堂。 唐 韓愈 《山石》詩:“昇堂坐階新雨足,芭蕉葉大支子肥。”

(2).舊謂官吏登堂理事為“昇堂”。 清 翟灝 《通俗編·居處》:“《定命録》: 張文瓘 少時,曾有人相之云:‘當為相,然不得堂食。’及在此位,每昇堂欲食,即腹脹痛。按,凡州縣臨廳事,今皆謂之昇堂。”

(1).登上廳堂。《儀禮·鄉射禮》:“皆由其階,階下揖,升堂揖。”《論語·鄉黨》:“攝齊升堂,鞠躬如也,屏氣似不息者。” 唐 顧況 《公子行》:“入門不肯自升堂,美人扶踏金階月。” 清 葉廷琯 《鷗波漁話》卷六:“升堂拜遺像,入室讀其書。”

(2).比喻學問技藝已入門。《論語·先進》:“子曰:‘ 由 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誡兵》:“ 仲尼 門徒,升堂者七十有二, 顏 氏居八人焉。”《雲笈七籤》卷一百:“ 闕里 升堂之士,莫得而措辭云爾。” 清 王士禛 《繪川書院詩為湯荊峴侍講賦》之一:“ 湯公 起 梁 宋 ,攝衣早升堂。”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一篇:“不知道是我學舌學得太不象,還是我大哥僅學了半年的 日本 話還沒有升堂,那樣的一句話完全沒有打響。”

(3).舊謂官吏登公堂審訊案件。《二刻拍案驚奇》卷二:“那 幽州 路總管 泰不華 正升堂理事,小道人隨牌進府,遞將狀子上去。”《檮杌閒評》第三六回:“ 許顯純 叫下了軟監,就將參本上道他侵挪十餘萬錢糧的卷案做成。次日升堂,少不得惡狠狠的夾打一番。” 清 李漁 《奈何天·助邊》:“來此已是宣撫衙門,不免在廊下站立一會,伺候他升堂便了。” 郭澄清 《大刀記》開篇三:“縣衙的差役們……一齊放開那蒼老低沉的嗓音大聲嚎叫:‘大老爺升堂--!’最後這個‘堂’字,喊得長而且響。”

(4).見“ 升堂拜母 ”。

舊時官吏到公堂辦公,謂之“陞堂”。 清 昭槤 《嘯亭雜錄·鑾儀衛》:“儀猶相沿 明 制,凡冠軍使等官之任,拜印陞堂,吏皂趨賀,悉如大部制,故其秩雖次領侍衛府,而威儀過之。”

前人

(1) 以前的人

滿意地詳細講述這位詩人與他的前人的不同之處

(2) 具有共同遺產的早期的人,不一定能追溯到血緣關係

色相

(1) 色彩所呈現出來的質地面貌

我們可以從這塊玉的色相上斷定它是塊好料

(2) 如日光通過三稜鏡分解出的紅、橙、黃、綠、青、紫六種色相

(3) 佛教指事物的形狀外貌

無邊色相,圓滿光明

(4) 後來也指女子的姿色容貌

利用色相從事犯罪活動

可憐

(1) 值得憐憫

露出一副可憐相

(2) 數量少或質量壞得不值一提

可憐的家產

風雅

(1) 文雅。端莊的或高雅的,尤指外貌或舉止端莊的或高雅的

舉止風雅

(2) 《詩經》有《國風》、《大雅》、《小雅》等部分,後世用風雅泛指詩文方面的事

直至

直待;一直達到

布衣

(1) 麻布衣服(古時老百姓只能穿麻布衣服)

(2) 平民百姓

臣本布衣。——諸葛亮《出師表》

有布衣畢昇。—— 宋· 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烈烈

(1).猛火炎熾貌。《詩·商頌·長發》:“如火烈烈,則莫我敢曷。” 鄭玄 箋:“其威勢如猛火之炎熾。” 宋 范仲淹 《水火不相入而相資賦》:“水以流而順,火以明而盛……烈烈湯湯,曰陰曰陽。” 清 魏源 《聖武記》卷一:“風北來,礮火及茅葦,野燎焰天,乘勢薄敵營,兵火俱烈烈。”

(2).鮮明燦爛貌。 三國 魏 曹植 《棄婦篇》:“丹華灼烈烈,璀璨有光榮。” 唐 牟融 《贈浙西李相公》詩:“長庚烈烈獨遙天,盛世應知降謫仙。”《詩刊》1978年第3期:“成敗百年戰友情,豐碑酣筆麗於金。夜深無月非寂寞,烈烈繁星俱是君。”

(3).引申為顯豁,顯著。 宋 洪邁 《容齋隨筆·論韓公文》:“屬文意語天出,業 孔子 、 孟軻 而侈其文,焯焯烈烈,為 唐 之章。”

(4).功業、德行顯赫貌。《漢書·韋賢傳》:“明明天子,俊德烈烈。”《晉書·祖逖傳贊》:“ 祖生 烈烈,夙懷奇節。扣楫中流,誓清凶孽。” 明 方孝孺 《春秋諸君子贊·公子友》:“烈烈 季子 ,不忝皇祖。”

(5).威武貌。《詩·小雅·黍苗》:“烈烈征師, 召伯 成之。” 鄭玄 箋:“烈烈,威武貌。” 唐 柳宗元 《鼓吹鐃歌·高昌》:“烈烈王者師,熊螭以為徒。” 清 鈕琇 《觚賸續編·聖武成功詩》:“﹝ 康熙 丁丑﹞閏三月十三日,奏凱而旋,萬騎駸駸,六師烈烈。”

(6).剛正貌;堅貞貌。 三國 蜀 諸葛亮 《心書·將器》:“外貌桓桓,中情烈烈,知人勤勞,惜人飢寒,此萬人之將。” 晉 袁宏 《三國名臣序贊》:“烈烈 王生 ,知死不撓,求仁不遠,期在忠孝。” 清 褚人穫 《堅瓠首集·朱靜庵》:“﹝其﹞《詠虞姬》云:‘貞魂化作原頭草,不逐東風入 漢 郊。’詞氣烈烈。”

(7).高峻貌。《詩·小雅·蓼莪》:“ 南山 烈烈,飄風發發。” 毛 傳:“烈烈然,至難也。” 胡承珙 後箋:“烈烈為山之高峻險阻之狀,故《傳》以為至難。”

(8).引申為雄偉貌。 太平天囯 洪仁玕 《乾王洪寶制》:“堂堂中土,亘古制 匈奴 ,烈烈神州,豈今容胡狗?”

(9).憂傷貌。《詩·小雅·採薇》:“憂心烈烈,載飢載渴。” 鄭玄 箋:“烈烈,憂貌。”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之四七:“軍旅令人悲,烈烈有哀情。”

(10).寒冷貌。《詩·小雅·四月》:“冬日烈烈,飄風發發。” 鄭玄 箋:“烈烈,猶栗烈也。” 漢 王粲 《贈蔡子篤》詩:“烈烈冬日,肅肅淒風。”

(11).象聲詞。 三國 魏 曹植 《七哀詩》:“北風行蕭蕭,烈烈入吾耳。” 南朝 宋 謝惠連 《搗衣》詩:“肅肅莎雞羽,烈烈寒螿啼。” 唐 皮日休 《霍山賦》:“有泉烈烈,其來如決。”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狐妾》:“言已,大笑,烈烈如鴞鳴。”

三千

(1).《書·呂刑》:“墨罰之屬千,劓罰之屬千,剕罰之屬五百,宮罰之屬三百,大辟之罰二百。五刑之屬三千。”後因以“三千”指古代所有的刑罰。《三國志·魏志·陳群傳》:“夫三千之屬,雖未可悉復,若斯數者,時之所患,宜先施用。”《晉書·謝尚傳》:“夫無後之罪,三千所不過。”《南史·孔琳之傳》:“若三千行於叔世,必有踴貴之尤,此五帝不相循法,肉刑不可悉復者也。”

(2).泛言數目之多。 三國 魏 陳琳 《飲馬長城窟行》:“長城何連連,連連三千里。” 唐 李白 《秋浦歌》之十五:“白髮三千丈,緣愁似箇長。”

(3).指三千大千世界。 南朝 宋 謝靈運 《與諸道人辨宗論》:“三世長於百年,三千廣於 赤縣 ;四部多於戶口,七寶妙於石沙。”

都門

(1).京都城門。《漢書·王莽傳下》:“兵從 宣平城門 入,民間所謂 都門 也。” 顏師古 註:“ 長安 城東出北頭第一門。” 唐 韓愈 《豐陵行》詩:“羽衛煌煌一百里,曉出都門葬天子。” 宋 柳永 《雨霖鈴》詞:“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

(2).都中里門。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規箴》:“ 元皇帝 時,廷尉 張闓 在小市居,私作都門,早閉晚開。羣小患之。”

(3).借指京都。 元 揭傒斯 《送宋少府之官長洲》詩:“白髮 長洲 尉,都門萬里船。” 清 顧炎武 《送王文學麗正歸新安》詩:“兩年相遇都門道,只有 王生 是故人。”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崔秀才》:“忽有 崔元素 者,投一刺, 劉 接見。詢其邦族,曰:‘ 山東 臨胊 秀才也,游都門二十年矣。’”

賢達

賢能通達之人;有才德、聲望的人

爭馳

競相賓士。 唐 常建 《古興》詩:“將軍死重圍, 漢 卒猶爭馳。” 唐 呂岩 《沁園春》詞:“造化爭馳,虎龍 * ,進火功夫牛斗危。” 宋 梅堯臣 《臘日出獵因游梅山蘭若》詩:“我與二三騎,爭馳孤戍旁。”

副本

(1) 從著作,檔案原件或正本複製的本子

(2) 著作原稿以外的謄錄本

相如

相同;相類。《墨子·備城門》:“﹝門﹞廣八尺,為之兩相如。” 孫詒讓 間詁:“謂門左右兩扇同度。”《後漢書·文苑傳上·杜篤》:“厥土之膏,畝價一金,田田相如。” 李賢 註:“相如,言地皆沃美相類也。” 唐 韓愈 《符讀書城南》詩:“兩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 清 嬴宗季女 《六月霜》第一出:“總祗道,男和女,不相如。難道真箇俺巾幗輩便於時無補。”

詩詞推薦

  • 和立齋書懷二首

    王柏宋代〕平生景風操,慷慨懷賦竹。恨無百畝地,相與種黃獨。只有滿架書,可寄千古目。何敢偭規矩,周容競追曲。彼不
  • 至上高謁李先甲會淵才德修

    釋德洪宋代〕先甲志大性重遲,是中可築平生基。心期功名定不赦,未識所與游從誰。淵才人間汗血驥,德修天上麒麟兒。知君
  • 太常引(和香岩上元韻)

    劉辰翁宋代〕便晴也是不曾晴。不怕金吾禁行。風雨動鄉情。夢燈火、揚州化城。少年跌宕,誰家嬌小,繞帶到天明。昨夜月還
    寄壽四十二從父原文_寄壽四十二從父的賞析_古詩文
  • 蟾宮曲·別友

    周德清元代〕倚篷窗無語嗟呀,七件兒全無,做甚么人家?柴似靈芝,油如甘露,米若丹砂。醬瓮兒恰才夢撤,鹽瓶兒又告消乏
  • 故太子詹事王公輓詩二首

    張栻宋代〕大節元無玷,中心本不欺。排奸力扛鼎,憂國鬢成絲。方喜三旌召,俄興一鑒悲。西風吹淚眼,夫豈哭吾私。
  • 昆明湖荷花詞·其一

    乾隆清代〕深紅淡白盡開齊,水面風來香滿堤。誰道秋湖乏春色,春光恆在六橋西。
  • 題味閒齋

    乾隆清代〕閒雖好卻戒耽閒,兩字齋名祇擬刪。勵我朝乾仍夕惕,勤民圖易與思艱。
  • 蝶戀花

    葛勝仲宋代〕雨後春光濃似醉。著柳催花,節物侵龍忌。繡褓香閣當日佩。紫蘭宮墮人間世。歌管停雲香吐穗。碧酒紅裳,共祝
  • 漣漪亭賞梅

    陸游宋代〕判為梅花倒玉卮,故人幽夢憶疏籬。寫真妙絕橫窗影,徹骨清寒蘸水枝。苦節雪中逢漢使,高標澤畔見湘纍。詩成
    寄壽四十二從父原文_寄壽四十二從父的賞析_古詩文
  • 送趙南仲丞溧水

    樓鑰宋代〕不用匆匆恨別離,版輿春晝彩衣隨。往題斯立藍田壁,更訪清真溧上詩。公事毋庸卉牙角,鄰封真是和塤篪。日喔
  • 登騎石山

    黃汝嘉宋代〕江城樓閣辟嵯峨,如此隨風燕雀何。古木望中松柏少,好花開處杏桃多。徐殷舊宅僧為主,褚氏閒亭鶴占坡。花落
  • 慵衲

    釋心月宋代〕寒涕垂頤懶不收,肯將佛法掛心頭。針筒線袋也拈卻,古毳從教爛壞休。
  • 脩省齋詩·其七

    吳當元代〕燕居觀象,恆若薦雷。益慎益戒,萬善具來。
  • 無悰

    乾隆清代〕無悰匪我獨無悰,詩里西崑昔有蹤。望遠升高渺何極,朝雲暮雨竟難從。搴帷對處穿林月,欹枕聽餘咽蘚蛩。乍為
  • 牧童歌十首

    蒲壽宬宋代〕軟坡便佇犢,涼蔭聚群髫。一豎忽然起,恐牛殘豆苗。
  • 烏江石跂觜晚望有懷故園

    賀鑄宋代〕山色相銜類太行,江流東去亦渾黃。鱸魚鱠美招來客,鴻雁書遲夢故鄉。五斗月支何足道,一帆風便可能忘。歸田
  • 霜天曉角

    吳文英宋代〕香莓幽徑滑。縈繞秋曲折。簾額紅搖波影,魚驚墜、暗吹沫。浪闊。輕棹撥。武陵曾話別。一點菸紅春小,桃花夢
    寄壽四十二從父原文_寄壽四十二從父的賞析_古詩文
  • 蝶戀花(梁才甫席上次韻)

    王安中宋代〕翠袖盤花金捻線。曉炙銀簧,勸飲隨深淺。復幕重簾誰得見。余醺微覺紅浮面。別喚清商開綺宴。玉管雙橫,抹起
    寄壽四十二從父原文_寄壽四十二從父的賞析_古詩文
  • 老大

    釋文珦宋代〕老大偏多感,那堪客路中。淒涼經月病,安忍地生空。衰草凝霜白,高楓借日紅。今朝方暫起,先問菊花叢。
  • 紫岩九章章八句上壽張丞相

    張元乾宋代〕北堂之尊,命婦稱首。逢是穀旦,酌以大斗。公如老萊,衣袞裳繡。式歌且舞,以介眉壽。
    寄壽四十二從父原文_寄壽四十二從父的賞析_古詩文
寄壽四十二從父原文_寄壽四十二從父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