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束道輔懷疏亭二首·其二原文
賢哉疏太傅,遺榮歸印綬。
當時漢廷臣,未省出其右。
進為豈不能,止足吾所守。
驅車曉出關,祖帳已芻狗。
惟餘清風在,竹帛端不朽。
大夫懷家聲,相望千年後。
結廬離城郭,與致寄林藪。
華發映童顏,如公殆無有。
何必松與喬,豈弟神所壽。
嗟余真漫浪,持是終安取。
敢言六百石,固已愧升斗。
行當自免去,執謁隨鄰叟。
縱復無新詩,猶期飲醇酒。
但問客如此,亦許登亭否。
詩詞問答
問:題束道輔懷疏亭二首·其二的作者是誰?答:劉跂
問:題束道輔懷疏亭二首·其二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劉跂的名句有哪些?答:劉跂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有韻
參考注釋
太傅
官名。三公之一,職很高
遣太傅齎黃金。——《戰國策·齊策四》
榮歸
載譽而歸
印綬
舊時稱印信和系印的綬帶
當時
就在那個時刻;馬上
當時就簽約雇用你
廷臣
朝內大官。
廷臣自楊最楊爵得罪後。—— 清· 張廷玉《明史》
未省
未曾,沒有。 唐 白居易 《尋春題諸家園林》詩:“平生身得所,未省似而今。”《敦煌變文集·維摩詰經講經文》:“剜眼截頭之苦行,未省施為;捨身捨命之殊因,何曾暫作?” 蔣禮鴻 通釋、“﹝未省,﹞未曾,沒有。” 宋 柳永 《鶴沖天》詞:“好天好景,未省展眉則箇。” 宋 蘇軾 《再游徑山》詩:“平生未省出艱險,兩足慣曾行犖確。”
豈不
難道不…?怎么不…?
豈不容易?
止足
謂凡事知止知足,不要貪得無厭。語出《老子》:“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漢書·雋疏於薛等傳贊》:“ 疏廣 行止足之計,免辱殆之絫。” 唐 白居易 《自賓客遷太子少傅分司》詩:“誠合知止足,豈宜更貪饕?”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事部三》:“人若存一止足之心,則貧賤而衣食粗足,可以止矣。” 嚴復 《論世變之亟》:“物不足則必爭,而爭者人道之大患也,故寧以止足為教。”
驅車
乘車或駕車
驅車來到國賓館,首相已在迎門口迎候
出關
(1).出關口;到塞外。《史記·孟嘗君列傳》:“ 孟嘗君 得出,即馳去,更封傳,變姓名以出 關 。”《漢書·終軍傳》:“ 軍 為謁者,使行郡國,建節東出 關 。” 蔡寅 《大錯》詩:“入海 魯連 羞兩帝,出 關 李耳 自千秋。” 沉從文 《從文自傳·辛亥革命的一課》:“父親的還鄉,還是我哥哥出關萬里尋親接回的。”
(2).謂和尚或佛教信徒坐餓關結束。 茅盾 《子夜》十八:“ 四小姐 很想別轉了臉走過,可是 張素素 拉住了她。‘啊喲!坐關和尚出關了么?這是值得大筆特書的!’”
祖帳
古代送人遠行,在郊外路旁為餞別而設的帷帳。亦指送行的酒筵。 唐 楊炯 《祭汾陰公文》:“垂繐帷與祖帳兮,罷歌臺與舞閣。” 宋 文天祥 《贈秘書王監丞》詩:“太子師傅兩 疏氏 ,東門祖帳羅羣公。” 明 梁辰魚 《浣紗記·得赦》:“今日是端陽佳節,特具筵宴於前殿之中,更設祖帳於蛇門之外,送子歸鄉,願他日毋相忘也。”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聶小倩》:“迨營謀既就,趣裝欲歸, 燕生 設祖帳,情義殷渥。”
芻狗
古代祭祀時用草紮成的狗。。《老子》:“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爲芻狗。” 魏源 本義:“結芻爲狗,用之祭祀,既畢事則棄而踐之。”。《莊子·天運》:“夫芻狗之未陳也,盛以篋衍,巾以文繡,尸祝齊戒以將之;及其已陳也,行者踐其首脊,蘇者取而爨之而已。” 陸德明 釋文引 李頤 曰:“芻狗,結芻爲狗,巫祝用之。”後因用以喻微賤無用的事物或言論。 晉 劉琨 。《答盧諶》詩:“如彼龜玉,韞櫝毀諸。芻狗之談,其最得乎?” 唐 李頎 。《裴尹東溪別業》詩:“始知物外情,簪紱同芻狗。” 明 唐順之 。《讀東坡詩戲作》詩:“掃除 李 杜 芻狗語,出入鬼神傀儡門。” 康有為 《屠梅君侍御謝官歸索詩為別敬賦》之六:“雜學與夷學,視儒若芻狗。”
清風
清涼的風
清風徐來
清風明月
竹帛
(1).竹簡和白絹。古代初無紙,用竹帛書寫文字。《墨子·天志中》:“又書其事於竹帛,鏤之金石,琢之槃盂,傳遺後世子孫。”
(2).引申指書籍、史乘。《史記·孝文本紀》:“然後祖宗之功德著於竹帛,施於萬世,永永無窮,朕甚嘉之。” 三國 魏 曹植 《求自試表》:“每覽史籍,觀古忠臣義士,出一朝之命,以殉國家之難,身雖屠裂,而功名著於景鍾,名稱垂於竹帛,未嘗不拊心而嘆息也。” 唐 韓愈 《送文暢師北游》詩:“相公鎮 幽 都,竹帛爛勛伐。”《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謝知音》:“似先生這等抱負,何不求取功名,立身於廊廟,垂名於竹帛。” 梁啓超 《讀孟子界說》:“故《春秋》有大義,有微言,皆口授弟子,俟數傳乃著竹帛。”
不朽
存在於人類的記憶或記載中
人類願望通過他的行動而不朽,這是建立金字塔的特徵
大夫
古代官名。西周以後的諸侯國中,國君下有卿、大夫十 * ,“大夫”世襲,且有封地。後來大夫成為一般任官職者的稱呼
孤之過也,大夫何罪。——《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家聲
家庭的名聲
相望
互相對望
雕欄相望焉。——《虞初新志·魏學洢·核舟記》
鄰國相望。——《史記·貨殖列傳》
死者相望。——《資治通鑑·唐紀》
東西相望。——宋· 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
千年
極言時間久遠。 晉 陶淵明 《輓歌詩》:“幽室一已閉,千年不復朝。” 南朝 梁 沉約 《齊故安陸昭王碑文》:“蓋百代之儀表,千年之領袖。” 唐 盧照鄰 《中和樂章·歌登封》:“山稱萬歲,河慶千年。” 毛 * 《浪淘沙·北戴河》詞:“往事越千年, 魏武 揮鞭。”
結廬
建築房舍
結廬在人境。——陶潛《飲酒》
城郭
城是內城的牆,郭是外城的牆。泛指“城邑”
東家有賢女,窈窕艷城郭。——《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直欄橫檻,多於九土之城郭。——唐· 杜牧《阿房宮賦》
林藪
(1).山林與澤藪。《管子·立政》:“修火憲,敬山澤,林藪積草,天財之所出,以時禁發焉。” 晉 左思 《魏都賦》:“隰壤瀸漏而沮洳,林藪石留而蕪穢。” 唐 李白 《大獵賦》:“窮遐荒,盪林藪,扼士狛,殪天狗。” 明 鄭若庸 《玉玦記·賞花》:“或密或疎的林藪,葳葳蕤蕤。” 清 方文 《送薪行·答胡公嶠》:“侵晨持斧出,刈薪向林藪。”
(2).指山野隱居的地方。 漢 蔡邕 《薦皇甫規表》:“藏器林藪之中,以辭徵召之寵。” 晉 葛洪 《抱朴子·釋滯》:“ 周黨麟 跱於林藪,而無損 孝文 之刑厝也。” 唐 錢起 《送褚人落第東歸》詩:“ 漢 家側席明揚久,豈意遺賢在林藪。” 清 金農 《蒲州劉高士隱居不仕時時斷炊作詩慰之》之一:“林藪惟知味道腴,長貧何用計華枯。”
(3).比喻事物聚集的處所。 漢 班固 《典引》:“是時聖上……屢訪群儒,諭咨故老,與之斟酌道德之淵源,餚覈仁誼之林藪。”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賞譽》:“ 裴僕射 ,時人謂為言談之林藪。”《歷代名畫記·論鑑識收藏購求閱玩》“購求至寶,歸之如雲,故內府圖書謂之大備”註:“國初左僕射 蕭瑀 及 許善心 、 楊素 、 褚安福 家並進圖畫,兼 隋 代所有,乃成林藪。”
華發
斑白的頭髮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宋·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童顏
兒童紅潤的面色,多指年雖老而臉色像幼童一樣潤澤
鶴髮童顏
無有
沒有
“有在者乎?”曰:“無有。”——《戰國策·趙策》
無有礙矣。——唐· 李朝威《柳毅傳》
無有不過而拜。——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絕無有。——清· 方苞《獄中雜記》
果無有。
何必
反問的語氣表示不必
何必去那么早
豈弟
和樂平易。《詩·小雅·蓼蕭》:“既見君子,孔易豈弟。” 宋 歐陽修 《南省試進士策問》之二:“豈朝廷禮樂文物,萬民富庶豈弟,必如是之勤且詳,然後可以致之歟?” 清 黃宗羲 《密庵陸公墓碑》:“公為人豈弟,雅以濟物為務。”參見“ 愷悌 ”。
漫浪
放縱而不受世俗拘束。《新唐書·元結傳》:“公之漫其猶聱乎?公守著作:不帶笭箵乎?又漫浪於人間,得非聱齖乎?” 宋 歐陽修 《自敘》詩:“余本漫浪者,茲亦漫為官。” 明 吳承恩 《祭卮先生文》:“ 承恩 , 淮海 之豎儒也,迂疎漫浪,不比數於時人。”
敢言
(1).敢於進直言。《國語·魯語下》:“夫外朝,子將業君之官職焉;內朝,子將庀 季氏 之政焉,皆非吾所敢言也。”《新唐書·郝處俊傳》:“ 處俊 資約素,土木形骸,然臨事敢言,自秉政,在帝前議論諄諄,必傅經義。”
(2).冒昧陳述。《戰國策·秦策一》:“臣聞之,弗知而言為不智,知而不言為不忠……臣敢言往昔。”
升斗
(1).容量單位。十合為升,十升為斗。《漢書·律曆志上》:“量者,龠、合、升、斗、斛也,所以量多少也。”《三國志·魏志·常林傳》:“ 林 乃避地 上黨 ,耕種山阿。當時旱蝗, 林 獨豐收,盡呼比鄰,升斗分之。”
(2).比喻微薄的薪俸。《漢書·梅福傳》:“秩以升斗之祿,賜以一束之帛。” 金 元好問 《自鄧州幕府暫歸秋林》詩:“升斗微官不療飢,中林春雨蕨芽肥。” 郁達夫 《和馮白樺重至五羊城原韻》:“升斗微名成底事,詞人身世太淒涼。”
(3).借指少量的米糧、口糧。 唐 韓愈 《論鹽法事宜狀》:“或從賒貸升斗,約以時熟填還。”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紅玉》:“生歸,瓮無升斗,孤影對四壁。” 李廣田 《哀念朱自清先生》:“職業上的薪俸不足以維持一家的生活,為了升斗所需,於是也就不得不快寫,不得不多寫了。”
(4).借指酒。 唐 杜甫 《遭田父泥飲美嚴中丞》詩:“月出遮我留,仍嗔問升斗。” 宋 楊萬里 《中秋月長句》詩:“先生舊不論升斗,近來畏病不飲酒。”
行當
(1) 行業。指百工技藝所做的職業
每個行當都有傑出人物
(2) 戲曲演員專業分工的類別,主要根據角色類型來劃分,如京劇的生、旦、淨、醜
自免
(1).求得脫身;自求避災免患。 漢 劉向 《九嘆·遠逝》:“舒情敶詩,冀以自免兮;頽流下隕,身日遠兮。”《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夫以 孔 墨 之辯,不能自免於讒諛,而二國以危。” 南朝 梁 江淹 《詣建平王上書》:“彼之二子,猶或如是,況在下官,焉能自免。” 宋 蘇轍 《歷代論五·馮道》:“不幸而仕於朝,如 馮道 猶無以自免,議者誠少恕哉。”
(2).自請免職。《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欲自免歸。中郎將 袁盎 知其賢,惜其去,乃請徙 釋之 補謁者。”《後漢書·吳祐傳》:“ 冀 ( 梁冀 )遂出 祐 為 河間 相,因自免歸家,不復仕。” 南朝 宋 顏延之 《陶徵士誄》:“度量難鈞,進退可限; 長卿 棄官, 稚賓 自免。” 唐 韓愈 《後漢三賢贊》之一:“﹝ 王充 ﹞為州治中,自免歸歟。”
新詩
(1).新的詩作。 晉 張華 《答何劭詩》之一:“良朋貽新詩,示我以游娛。” 唐 杜甫 《解悶》詩之七:“陶冶性靈存底物?新詩改罷自長吟。” 清 黃遵憲 《奉命為美國三富蘭西士果總領事留別日本諸君子》詩:“海外偏留文字緣,新詩脫口每爭傳。”
(2).指“五四”以來的白話詩。 毛 * 《關於詩的一封信》:“詩當然應以新詩為主體。” 李一氓 《<阿英文集>序》:“你寫新詩,我填舊詞,也是個詩人高唱的時代。”
飲醇
《三國志·吳志·周瑜傳》“惟與 程普 不睦” 裴松之 注引 晉 虞溥 《江表傳》:“ 普 頗以年長,數陵侮 瑜 。 瑜 折節容下,終不與校。 普 後自敬服而親重之,乃告人曰:‘與 周公瑾 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後遂以“飲醇”指受到寬厚對待而心悅誠服。 清 梁章鉅 《浪跡叢談·懷邗上諸君子廿四首》:“新交如故交,有道復有神。論政且論學,相親如飲醇。”
如此
(1) 這樣,那樣;像指出的或提出的方式或方法這樣或那樣
如此則荊吳之勢強——《資治通鑑》
理當如此
(2) 達到這個程度或達到這個範圍
勞苦而功高如此。——《史記·項羽本紀》
(3) 這樣的
兩座城市發展的狀況是如此相同
亦許
也許。 劉半農 《恥辱的門》詩:“這亦許是值得紀念的一天。” 瞿秋白 《餓鄉紀程》十一:“亦許他們掩藏,而實在他們自己也不懂。”
詩詞推薦
壬申初冬,安慶晤纕衡,屬題《舊京移居圖》,即次元韻
方守敦〔清代〕浮雲變幻倏西東,寄跡乾坤慘澹中。望里舊巢痕未掃,賦來佳句客能同。淮南草木驚秋色,蜀國烽煙黯太空。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