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次清源和梅公韻

作者:朱中楣 朝代:明代

舟次清源和梅公韻原文

南歸欲覓舊柴門,何意彈冠赴特恩。

三徑未成重理楫,千山遙憶隔啼猿。

香侵蓼國飄紅粉,露滴荷房瀉綠尊。

遠岸菁蔥連雨足,閒鷗飛泛點秋痕。

朝廷有道思良弼,彤管承家愧昔媛。

新月含輝雲外吐,斜峰倒影浪中翻。

偶來墜葉驚詩思,厭聽嚴更攪夢煩。

晚泊村宵難喔喔,平原戌獵鹿奔奔。

天涯篷轉隨征雁,澤畔桑深臥野豚。

銀漢乍回青鵲羽,金風漸返木樨魂。

知君自為蒼生出,從古惟聞綺皓存。

把酒漫同兒女醉,頻年憂患不須論。

詩詞問答

問:舟次清源和梅公韻的作者是誰?答:朱中楣
問:舟次清源和梅公韻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舟次清源和梅公韻是什麼體裁?答:七排

注釋

1. 七言排律 押元韻

參考注釋

柴門

用零碎木條木板或樹枝做成的門,舊時也比喻貧苦人家

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唐· 王維《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

何意

(1).為什麼,何故。 宋玉 《神女賦》:“晡夕之後,精神怳忽,若有所喜,紛紛擾擾,未知何意?” 南朝 梁 任昉 《奏彈劉整》:“ 整 聞聲仍打 逡 , 范 喚問:‘何意打我兒?’”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教子》:“﹝ 瑯瑘王 ﹞遂大怒,詢曰:‘至尊已有,我何意無?’”

(2).豈料;不意。《後漢書·申屠蟠傳》:“ 蟠 勃然作色曰:‘始吾以子為可與言也,何意乃相拘教樂貴之徒邪?’” 三國 魏 吳質 《答魏太子箋》:“自謂可終始相保,並騁材力,效節明主,何意數年之閒,死喪略盡。”《醒世恆言·灌園叟晚逢仙女》:“吾姊妹居此數十餘年,深蒙 秋公 珍重護惜,何意驀遭狂奴,俗氣薰熾,毒手摧殘。” 清 顧炎武 《王征君潢具舟小坐柵洪橋下》詩:“何意多同心,合沓來諸方?”

彈冠

(1).彈去冠上的灰塵;整冠。《楚辭·漁父》:“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 王逸 註:“拂土芥也。”

(2).多用以表示喜慶或敬肅等。 宋 蘇軾 《借前韻賀子由生第四孫斗老》詩:“今日散幽憂,彈冠及新沐。” 宋 王禹偁 《李太白真贊序》:“予乃彈冠拭目,拜而窺之,宿素志心,於是併遂。”

(3).比喻相友善者援引出仕。 晉 葛洪 《<抱朴子>自敘》:“內無 金 張 之援,外乏彈冠之友。”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卷七:“ 唐 襄陽 孟浩然 ,與 李太白 交遊。 玄宗 徵 李 入翰林。 孟 以故人之分,有彈冠之望,久無訊息,乃入京謁之。” 王闓運 《上曾總督書》:“故人朝升而良友彈冠,時相夕貶而黨與並空。”

(4).指為官。 北齊 顏之推 《古意》詩:“十五好詩書,二十彈冠仕。” 宋 陸游 《憶昔》詩:“早知虛起彈冠意,悔不常為秉燭游。”參見“ 彈冠相慶 ”。

特恩

皇帝所給予的特殊的恩典。《晉書·禮志下》:“ 魏 制,藩王不得朝覲。 魏明帝 時,有朝者皆由特恩,不得以為常。”《宋史·選舉志四》:“自大卿、監特恩奬擢,或入給諫焉……凡正言、監察以上,皆特恩或被舉方除。”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公主·公主蔭胄子》:“勛戚大臣有勞績,或特恩,得別廕子,然必授右列無廕胄子者。”

三徑

亦作“ 三逕 ”。 晉 趙岐 《三輔決錄·逃名》:“ 蔣詡 歸鄉里,荊棘塞門,舍中有三徑,不出,唯 求仲 、 羊仲 從之游。”後因以“三徑”指歸隱者的家園。 晉 陶潛 《歸去來辭》:“三徑就荒,松竹猶存。” 唐 蔣防 《題杜賓客新豐里幽居》詩:“退跡依三逕,辭榮繼二 疏 。” 宋 蘇軾 《次韻周邠》:“南遷欲舉力田科,三徑初成樂事多。”《花月痕》第十五回:“旁邊掛著一副對聯是:一簾秋影淡於月,三徑花香清欲寒。”

理楫

亦作“ 理檝 ”。1.修理船槳。 南朝 梁 何遜 《劉孝綽太子洑落日望水》詩:“榜人夜理檝,櫂女闇成粧。” 唐 王勃 《深灣夜宿》詩:“江童暮理楫,山女夜調砧。”

(2).謂舉槳行舟。 宋 洪邁 《夷堅乙志·大孤山龍》:“篙工怖定,再理楫,覺其處非是,蓋逆流而上,在 大孤 之南四十里矣,初未嘗覺也。” 宋 惠洪 《乾上人會余長沙》詩:“千巖佳處可同游,明日波晴當理楫。”

千山

(1).極言山多。 唐 柳宗元 《江雪》詩:“千山鳥飛絶,萬逕人蹤滅。” 宋 王安石 《古松》詩:“萬壑風生成夜響,千山月照掛秋陰。”

(2).山名。在今 遼寧省 西南部,為 長白山 的支脈。上有 月芽 、 缽盂 、 筆架 等十餘峰。奇峰迭聳,峭壁嵯峨,故有千山之稱。參閱《嘉慶一統志·奉天府·山川》。

遙憶

猶回憶。 唐 杜甫 《與任城許主簿游南池》詩:“晨朝降白露,遙憶舊青氈。” 豐子愷 《從孩子得到的啟示》:“我坐在校旁的 黃浦江 邊的青草堤上,悵望雲水遙憶故居的時候。”

紅粉

婦女化妝用的胭脂和粉,舊時借指年輕婦女,美女

露滴

露水珠。 唐 趙彥昭 《秋朝木芙蓉》詩:“平明露滴垂紅臉,似有朝愁暮落時。” 宋 盧氏 《鳳棲梧·題泥溪驛》詞:“鈿帶雙垂金縷細,玉佩玎璫,露滴寒如水。” 郁達夫 《沉淪》四:“稻上的露滴,還同明珠似的掛在那裡。”

菁蔥

見“ 菁蔥 ”。

亦作“ 菁蔥 ”。青蔥,蔥綠色。 明 蔣一葵 《長安客話·德勝門庵》:“其南則晶淼千頃,草樹菁蔥。”《紅樓夢》第一○八回:“你看獨有那幾竿翠竹菁蔥,這不是 瀟湘館 么?”

雨足

(1).雨量充足。《書·洪範》“曰雨、曰暘” 唐 孔穎達 疏:“雨足則思暘,暘久則思雨。” 宋 楊萬里 《夏日雜興》詩:“九郡報來都雨足,插秧收麥喜村村。” 清 厲鶚 《雨後》詩:“野夫欣雨足,米價及時平。”

(2).雨腳。 晉 張協 《雜詩》之十:“雲根臨八極,雨足灑四溟。”《隋書·長孫晟傳》:“﹝ 長孫晟 ﹞夜登城樓,望見磧北有赤氣,長百餘里,皆如雨足下垂被地。” 宋 寇準 《點絳唇》詞:“水陌輕寒,社公雨足東風慢。”參見“ 雨腳 ”。

朝廷

君主接受朝見和處理政事的地方,也用作以君主為首的中央統治機構或君主的代稱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戰國策·齊策》

吾恐上負朝廷,下愧吾師也。——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道思

(1).表達心志。《楚辭·九章·抽思》:“道思作頌,聊以自救兮。憂心不遂,斯言誰告兮。” 馬茂元 註:“道,言也。道思,猶言言志。”

(2).歸隱的念頭;出世之想。 宋 徐鉉 《相公垂覽和詩復貽長句輒次來韻》:“西院春歸道思深,披衣閒聽鳴猿吟。”

良弼

猶良佐。《書·說命上》:“恭默思道,夢帝賚予良弼,其代予言。” 孔 傳:“夢天與我輔弼良佐,將代我言政教。” 唐 楊炯 《中書令薛振行狀》:“ 文王 協於朕卜,迎 太公 於 渭水 ; 高宗 求於朕夢,得良弼於 傅巖 。” 明 劉基 《巫山高》詩:“君不見, 商王 夢中得良弼, 傅巖 之美今安匹!”

彤管

古代女史用以記事的桿身漆朱的筆

靜女其孌,貽我彤管。——《詩·邶風·靜女》

承家

承繼家業。《易·師》:“開國承家,小人勿用。” 南朝 陳 徐陵 《與王僧辯書》:“未有膺龍圖以建國,御鳳邸以承家。” 清 楊昭 《<閒止書堂集鈔>跋》:“惟我主人,清白承家,慷愾賦性,四海交遊,共識心胸。”

新月

農曆每月初出的彎形的月亮;亦指農曆月逢十五日新滿的月亮

雲外

(1).指高空。 隋 李播 《天象賦》:“動則飛躍於雲外,止則盤縈於 漢 沂 。” 元 谷子敬 《城南柳》第三折:“龍鱗般雲外飄,鵝毛般江上剪,蝶翅般風中旋。” 清 鄭燮 《瑞鶴仙·官宦家》詞:“笙歌雲外迥。正燭爛星明,花深夜永。”

(2).高山之上。亦指世外。 唐 元稹 《玉泉道中作》詩:“遐想雲外寺,峯巒渺相望。” 宋 吳文英 《齊天樂》詞:“流紅江上去遠,翠尊曾共醉,雲外別墅。” 元 虞集 《送先隴二鄰僧還吳》詩之二:“雲外催歸錫,松間覓舊題。”

(3).比喻仙境。 宋 吳文英 《浣溪沙·春情》詞:“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 宋 家鉉翁 《念奴嬌·中秋紀夢》詞:“縹緲瓊宮,溟茫朱戶,不與塵寰隔。翩然鶴下,時傳雲外訊息。”

倒影

倒立的影子

詩思

做詩的思路、情致。 唐 韋應物 《休暇日訪王侍御不遇》詩:“怪來詩思清人骨,門對寒流雪滿山。” 清 王夫之 《乍開梅》詩:“底事花魂多荏苒,逼人詩思在些些。”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弄堂生意古今談》:“先只聽得一片鼓鈸和鐵索聲,我正想做‘超現實主義’的語錄體詩,這么一來,詩思被鬧跑了。”

嚴更

警夜行的更鼓。《文選·班固<西都賦>》:“周以鉤陳之位,衛以嚴更之署。” 李善 注引 薛綜 《西京賦》注曰:“嚴更,督行夜鼓。” 宋 周密 《武林舊事·大禮》:“行宮至暮則嚴更警場,鼓角轟振。” 明 屠隆 《曇花記·超度沉迷》:“只聽得城上譙樓,角聲嗚嗚,初報嚴更。” 清 錢謙益 《獄中雜詩》之十八:“徼道嚴更護棘叢,果然牢獄不通風。”

喔喔

象聲詞。雞鳴聲。 唐 張籍 《羈旅行》:“晨雞喔喔茅屋傍,行人起掃車上霜。”《剪燈新話·龍堂靈會錄》:“但聞水村喔喔晨雞鳴,山寺隆隆曉鐘擊。”《老殘遊記》第十一回:“ 申子平 聽得五體投地佩服。再要問時,聽窗外晨雞已經喔喔的啼了。”

平原

廣闊平坦的原野

吾村十里皆平原。——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獵鹿

喻奪取天下。語本《史記·淮陰侯列傳》:“ 秦 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宋 王讜 《唐語林·言語》:“自古帝王受命,為逐鹿之喻。一人得之,萬夫斂手。豈有獵鹿之後,忿同獵之徒,問爭肉之罪也?”

奔奔

(1).鳥類雌雄相隨之貌。《詩·鄘風·鶉之奔奔》:“鶉之奔奔,鵲之彊彊。” 鄭玄 箋:“奔奔、彊彊,言其居有常匹,飛則相隨之貌。”《剪燈新話·牡丹燈記》:“狐綏綏而有盪,鶉奔奔而無良。”

(2).急走貌。 唐 沉亞之 《與潞鄜州書》:“且觀將謁之,禮於其門,乃見納客之官,奔奔而入,促促而出。”

天涯

在天的邊緣處。喻距離很遠

天涯若比鄰。——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同是天涯淪落人。——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元· 馬致遠《天淨沙·秋思》

征雁

亦作“ 征鴈 ”。遷徙的雁,多指秋天南飛的雁。 南朝 梁 劉潛 《從軍行》:“木落雕弓燥,氣秋征鴈肥。” 唐 李涉 《送魏簡能東遊》詩之二:“ 燕市 悲歌又送君,目隨征雁過寒雲。” 宋 秦觀 《憶秦娥》詞:“愁如織,兩行征雁,數聲羌笛。” 明 高啟 《送張員外從軍越上》詩:“秋聲萬里隨征鴈,南北 長江 竟誰限?”

銀漢

見“銀河”

銀漢橫空

青鵲

(1).馬名。 北齊 魏收 《為侯景叛移梁朝文》:“ 楚 兵 吳 甲,積若丘山;青鵲赤烏,噎流斷岸。”

(2).道教傳說中的神鳥。《雲笈七籤》卷二二:“上生金銀之樹……上棲紫鷰、鳳鸞、白雀、朱鶚、鵾鷄、靈鵠、赤烏、青鵲。”

金風

指秋風

金風浦上吹黃葉,一夜紛紛滿客舟。——戎昱《宿湘江》

金風送爽

木樨

同“ 木犀 ”。1.指木犀花。 宋 朱敦儒 《菩薩蠻》詞:“新窨木樨沉,香遲斗帳深。”《紅樓夢》第八七回:“ 黛玉 道:‘好像木樨香。’ 探春 笑道:‘ 林姐姐 終不脫南邊人的話。這大九月里的,哪裡還有桂花呢?’”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一五七:“問我清游何日最?木樨風外等秋潮。”

(2).指食物烹調中加雞蛋者。 清 梁恭辰 《北東園筆錄·諱不知》:“嘗聞有一南客不食雞卵,初至北地早尖,下輿入店,呼店伙甚急,其狀似甚飢,開口便問:‘有好菜乎?’答曰:‘有木樨肉。’”

自為

(從哲學範疇解釋,自為即)自覺,自由(掌握了事物運動規律,按規律辦事)

生出

猶出生。《三國志·魏志·武帝紀》:“﹝ 曹嵩 ﹞官至太尉,莫能審其生出本末。”

綺皓

即 綺里季 。《文選·江淹<雜體詩·效孫綽“雜述”>》:“領畧歸一致, 南山 有 綺皓 。” 張銑 註:“ 綺 , 綺里季 。皓,老人貌。” 唐 李群玉 《自澧浦東遊江表途出巴丘投員外從公虞》詩:“高風動 商 洛 , 綺 皓 無馨香。” 明 屠隆 《綵毫記·頒詔雲夢》:“ 綺皓 安 劉 , 東山 寧 晉 。”參見“ 綺里季 ”。

把酒

拿著酒杯

把酒問青天。——宋· 蘇軾《水調歌頭》

兒女

(1) 兒子和女兒,子女

兒女成群

(2) 青年男女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兒女淚,君休滴

頻年

連續幾年

頻年災旱

憂患

憂慮、禍患

生於憂患。——《孟子·告子下》

不須

不用;不必。《後漢書·逸民傳·周黨》:“臣聞 堯 不須 許由 、 巢父 ,而建號天下; 周 不待 伯夷 、 叔齊 ,而王道以成。” 唐 張志和 《漁父歌》:“青篛笠,緑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警世通言·萬秀娘仇報山亭兒》:“哥哥若到 襄陽府 ,怕你不須見我爹爹媽媽。” 老舍 《四世同堂》二:“他養著四大盆石榴,兩盆夾竹桃,和許多不須費力而能開花的小植物。”

詩詞推薦

舟次清源和梅公韻原文_舟次清源和梅公韻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