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習齋先生·其二

作者:王源 朝代:清代

呈習齋先生·其二原文

藜羹麥飯話情親,今古興亡賴有人。

破屋寒飛宵練影,荒籬遠隔夕陽塵。

直將文武傳洙泗,未許安危系洛閩。

山勢東蟠滄海盡,應知燕趙自生申。

詩詞問答

問:呈習齋先生·其二的作者是誰?答:王源
問:呈習齋先生·其二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呈習齋先生·其二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王源的名句有哪些?答:王源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真韻

參考注釋

藜羹

用藜菜作的羹。泛指粗劣的食物。《莊子·讓王》:“ 孔子 窮於 陳 蔡 之間,七日不火食,藜羹不糝。” 成玄英 疏:“藜菜之羹,不加米糝。” 晉 陶潛 《詠貧士》之二:“弊襟不掩時,藜羹常乏斟。” 宋 曾鞏 《寄題饒君茂才葆光庵》詩:“適意藜羹與布裘,結廬人境地還幽。” 阿英 《吃茶文學論》引《近世叢語》:“夫小人樵蘇以給食,豆粥藜羹,僅以充腹。”

麥飯

(1).磨碎的麥煮成的飯。《急就篇》卷二:“餅餌麥飯甘豆羹。” 顏師古 註:“麥飯,磨麥合皮而炊之也;甘豆羹,以洮米泔和小豆而煮之也;一曰以小豆為羹,不以醯酢,其味純甘,故曰甘豆羹也。麥飯豆羹皆野人農夫之食耳。”《後漢書·馮異傳》:“ 光武 對灶燎衣, 異 復進麥飯、菟肩。” 宋 蘇軾 《和子由送將官梁左藏仲通》:“城西忽報故人來,急掃風軒炊麥飯。” 宋 陸游 《戲詠村居》之一:“日長處處鶯聲美,歲樂家家麥飯香。”一說,大麥粒和豆煮的飯。 清 桂馥 《札朴·鄉里舊聞·麥飯麥粥》:“大麥粒和豆煮曰麥飯……供夏之餔食。”

(2).祭祀用的飯食。 宋 劉克莊 《寒食清明》詩:“ 漢 寢 唐 陵無麥飯,山蹊野徑有梨花。” 元 黃石翁 《寒食客中》詩:“南陵不可避風雨,麥飯如何托子孫。” 明 高啟 《穆陵行》:“ 起輦谷 前馬蹄散,白草無人澆麥飯。” 康有為 《遣人北尋幼博墓攜骸南歸》詩:“紙錢麥飯送無人,大仇不報負英魂!”

情親

(1).親人。《呂氏春秋·壹行》:“今行者見大樹,必解衣懸冠倚劍而寢其下,大樹非人之情親知交也,而安之若此者,信也。” 南朝 宋 鮑照 《學古》詩:“北風十二月,雪下如亂巾,實是愁苦節,惆悵憶情親。” 元 楊顯之 《瀟湘雨》第四折:“我對此景無箇情親,怎不教痛心酸轉添淒楚!” 魯迅 《集外集拾遺·<所聞>》詩:“忽憶情親焦土下,佯看羅襪掩啼痕。”

(2).感情親切。 唐 杜甫 《送路六侍御入朝》詩:“童稚情親四十年,中間訊息兩茫然。” 宋 楊萬里 《雨晴得毗陵故舊書》詩:“知我近來頭白盡,寒暄語外更情親。”

今古

(1).現時與往昔。 唐 韓愈 《柳子厚墓志銘》:“議論證據今古,出入經史百子。” 宋 蘇軾 《夜直秘閣呈王敏甫》詩:“共誰交臂論今古,只有閒心對此君。”

(2).謂古往今來,從古到今。

(3).過去、往昔。亦借指消逝的人事、時間。《北史·薛辯傳》:“汝既未來,便成今古,緬然永別,為恨何言!” 唐 王昌齡 《同從弟銷南齋玩月》詩:“冉冉幾盈虛,澄澄變今古。” 元 趙孟頫 《聞搗衣》詩:“人間俯仰成今古,何待他時始惘然。” 清 納蘭性德 《蝶戀花》詞:“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風,吹夢成今古。”

興亡

興盛與衰亡

有人

(1).謂有傑出的人物。《晉書·忠義傳序》:“ 卞壼 、 劉超 、 鍾雅 、 周虓 等已入列傳,其餘即敍其行事,以為《忠義傳》,用旌 晉氏 之有人焉。” 唐 韓愈 《興元少尹房君墓誌》:“ 房 故為官族,稱世有人。”

(2).謂有靠山。如:朝中有人好做官。

(3).泛指有某人。《孟子·盡心下》:“有人曰:‘我善為陳,我善為戰,大罪也。’”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一:“櫻桃小口嬌聲顫,不防花下,有人腸斷。” 巴金 《春》一:“有人從梅林那面走過來,發出了這樣的叫聲。”

破屋

(1).破陋的房屋。 唐 孟郊 《秋懷》詩之四:“秋至老更貧,破屋無門扉。一片月落牀,四壁風入衣。” 宋 蘇軾 《紙帳》詩:“錦衾速卷持還客,破屋那愁仰見天。”《宋史·隱逸傳下·劉愚》:“﹝ 徐氏 ﹞遂歸於 愚 ,居破屋中,一事機杼。”

(2).擊穿房屋。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羅剎海市》:“俄頃,疾雷破屋,女已無矣。”

宵練

(1).劍名。《列子·湯問》:“ 孔周 曰:‘吾有三劍……三曰宵練,方晝則見影而不見光,方夜見光而不見形,其觸物也,騞然而過,隨過隨合,覺疾而不血刃焉。’” 唐 駱賓王 《上兗州崔長史啟》:“靈臺宏遠,馳宵練於霜鐔。”

(2).泛稱劍。

夕陽

傍晚的太陽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李商隱《登樂遊原》

文武

(1).文德與武功;文治與武事。《詩·周頌·雝》:“宣哲維人,文武維後。” 鄭玄 箋:“又徧使天下之人有才知以文德武功為之君故。”《呂氏春秋·不廣》:“文武盡勝,何敵之不服。”《史記·循吏列傳論》:“文武不備,良民懼然身修者,官未曾亂也。”

(2).特指武事、軍事。 宋 范仲淹 《上執政書》:“臣僚之中,素有才識,可賜 孫 吳 之書,使知文武之方。”

(3).文才和武略。《詩·小雅·六月》:“文武吉 甫 ,萬邦為憲。” 朱熹 集傳:“非文無以附眾,非武無以威敵,能文能武,則萬邦以之為法矣。”《漢書·朱雲傳》:“ 平陵 朱雲 ,兼資文武。” 唐 韓愈 《舉馬摠自代狀》:“前件官文武兼資,寬猛得所。” 宋 蘇軾 《上神宗皇帝書》:“陛下生知之性,天縱文武。”

(4).文臣和武將,文武官員。《南史·宋紀上·武帝》:“謁 漢 長陵 ,大會文武於 未央殿 。” 五代 牛希濟 《奉詔賦蜀主降唐》詩:“滿城文武欲朝天,不覺鄰師犯塞煙。”《水滸傳》第九三回:“眾文武見殺了四個大臣,都要來捉 李逵 。”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他的酒量嚇著了一朝文武。”

(5).猶言溫猛。指文火和武火。 宋 陶穀 《清異錄·藥》:“火須文武、緊慢得中。”參見“ 文武火 ”。

(6). 周文王 與 周武王 。《詩·大雅·江漢》:“ 文 武 受命, 召公 維翰。” 鄭玄 箋:“昔 文王 、 武王 受命, 召康公 為之楨榦之臣以正天下。”《禮記·中庸》:“ 仲尼 祖述 堯 舜 ,憲章 文 武 。” 宋 蘇軾 《石鼓》詩:“勳勞至大不矜伐, 文 武 未遠猶忠厚。” 清 方苞 《<周官析疑>序》:“即按其文辭,舍《易》《春秋》, 文 、 武 、 周 、 召 以前之詩書,無與之並者矣。” 梁啓超 《變法通議·論幼學》:“張而不弛, 文 武 不能也。”

洙泗

洙水 和 泗水 。古時二水自今 山東省 泗水縣 北合流而下,至 曲阜 北,又分為二水, 洙水 在北, 泗水 在南。 春秋 時屬 魯國 地。 孔子 在 洙 泗 之間聚徒講學。《禮記·檀弓上》:“吾與女事夫子於 洙 泗 之間。”後因以“洙泗”代稱 孔子 及儒家。 南朝 梁 任昉 《齊竟陵文宣王行狀》:“弘 洙 泗 之風,闡 迦維 之化。” 唐 盧象 《贈廣川馬先生》詩:“人歸 洙 泗 學,歌盛舞雩風。” 宋 葉適 《宋廄父墓志銘》:“余嘗考次 洙 泗 之門,不學而任材者, 求 也。” 明 陳汝元 《金蓮記·構釁》:“接 洙 泗 之淵源,擬荷千秋之擔。” 清 譚嗣同 《仁學》一:“其在上者,亦莫不極崇 宋 儒,號為 洙 泗 之正傳。”

安危

平安和危險

奮勇搶救溺水兒童,不顧自己的安危

洛閩

洛 學和 閩 學的合稱,即 程 朱 理學。 北宋 程顥 、 程頤 為 洛陽 人, 南宋 朱熹 曾僑居、講學於 福建 ,因有此稱。 清 黃宗羲 《復秦燈岩書》:“又言 新安 姚江 為兩大宗,學者不宗 洛 閩 ,即宗 姚江 ,不可別自為宗。此亦先生門面之言。”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誌四》:“先師 陳白崖 先生言:‘業師某先生,篤信 洛 閩 ,而不鶩講學名。’” 章炳麟 《<革命軍>序》:“乃如 羅 、 彭 、 邵 、 劉 之倫,皆篤行有道士也。其所操持,不 洛 閩 而 金谿 、 餘姚 。”參見“ 洛學 ”、“ 閩學 ”。

山勢

山的形勢或氣勢。 北周 庾信 《秦州天水郡麥積崖佛龕銘》:“水聲幽咽,山勢崆峒。” 唐 儲光羲 《苑外至龍興院作》詩:“山勢當空出,雲陰滿地來。” 李準 《李雙雙小傳·人比山更高》:“我們繞過一個山頭,山勢一轉,臉前忽的閃出兩坡十幾里長的大山場。”

滄海

大海。以其一望無際、水深呈青蒼色,故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樂府詩集·曹操·步出夏門行》

燕趙

(1).指 戰國 時 燕 趙 二國。亦泛指其所在地區,即今 河北省 北部及 山西省 西部一帶。《史記·春申君列傳》:“王之地一經兩海,要約天下,是 燕 趙 無 齊 楚 , 齊 楚 無 燕 趙 也。” 唐 崔湜 《景龍二年春日赴襄陽途中言志》詩:“余本 燕 趙 人,秉心愚且直。” 明 章美中 《秋思》詩:“涼風起 燕 趙 ,萬里浮雲陰。” * 《太行春感》詩:“從來 燕 趙 多豪傑,驅逐 倭 兒共一樽。”

(2).《古詩十九首·東城高且長》有“ 燕 趙 多佳人,美者顏如玉”句,後因以“燕趙”指美女或舞女歌姬。 南朝 梁武帝 《戲作》詩:“長袂必留客,清哇鹹繞樑。 燕 趙 羞容止, 西 妲 慚芬芳。” 宋 蘇舜欽 《昇陽殿故址》詩:“髑髏今成堆,皆昔 燕 趙 面。”

生申

申伯 誕生之日。後為生日之祝辭。語本《詩·大雅·崧高》:“崧高維岳,駿極於天。維崧降神,生 甫 及 申 。” 宋 張元乾 《望海潮·為富樞生朝壽》詞:“雪度崧高,影橫 伊水 慶生申。” 清 陳維崧 《沁園春·郝元公先生生日觀劇詞以紀事》詞:“昨到 梁溪 ,重披絳帳,恰遇生申燕喜觴。”

詩詞推薦

  • 雨·其一

    乾隆清代〕塞雨又逢止頓日,山靈有意示神奇。設非親見誰能信,告未曾來人定疑。
  • 登武昌南樓

    黃簡宋代〕十萬鱗鱗俯繡甍,拂雲自舊侈崢嶸。江趨座右雙流合,山入屏閒八字橫。禰史醉魂荒樹遠,庾郎塵骨古苔生。興來
  • 夏日三首

    張耒宋代〕棗徑瓜畦經雨涼,白衫烏帽野人裝。幽花避日房房斂,翠樹含風葉葉香。養拙久拚藏姓氏,致身安事巧文章。漢庭
  • 逢白公

    元稹唐代〕遠路事無限,相逢唯一言。月色照榮辱,長安千萬門。
  • 品令(送黔守曹伯達供備)

    黃庭堅宋代〕敗葉霜天曉。漸鼓吹、催行棹。栽成桃李未開,便解銀章歸報。去取麒麟圖畫,要及年少。勸公醉倒。別語怎向醒
    呈習齋先生·其二原文_呈習齋先生·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四賢堂

    湯起岩宋代〕猗與四公,棠棣之華。秀韡一時,茂興兩家。宋公聯翩,鄂不相鮮。萬里風雲,上負青天。連公戾契,淵冰澂結。
  • 弘恩寺雜詠

    乾隆清代〕遙瞻古樹蒼,小憩禪房窈。來往頗慣經,新年景倍好。寺縱臨通衢,有僧住便靜。此趣僧未諳,翻詡莊嚴整。闍黎
  • 【越調】小桃紅_辛尚書座上

    劉時中〔元代〕辛尚書座上贈合彈琵琶何氏纖纖香玉插重蓮,猶似羞人見。斜抱琵琶半遮面,立當筵,分明微露黃金釧。鵾雞四弦
  • 擬古

    孟簡唐代〕劍客不夸貌,主人知此心。但營纖毫義,肯計千萬金。勇發看鷙擊,憤來聽虎吟。平生貴酬德,刃敵無幽深。
  • 睡足軒

    曾協宋代〕落盡庭花日未西,枝間栩栩定為誰。遙知城市紛紛際,正是幽人睡足時。
  • 二月

    晁公溯宋代〕只知流落倦飄蓬,豈識朝回合殿風。二月春容山色里,五更歸夢雨聲中。
    呈習齋先生·其二原文_呈習齋先生·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送葉夢錫赴荊南

    韓元吉宋代〕南郡開邊古上流,君王側席用嘉謀。壯懷何止入雲夢,雄略行看半九州。風勁鼓聲連岸動,雪晴江影與天浮。一樽
    呈習齋先生·其二原文_呈習齋先生·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送王卿

    韋應物唐代〕別酌春林啼鳥稀,雙旌背日晚風吹。卻憶回來花已盡,東郊立馬望城池。籠禽羨歸翼,遠守懷交親。況復歲雲暮,
    呈習齋先生·其二原文_呈習齋先生·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清江引

    張可久元代〕平安信來剛半紙,幾對鴛鴦字。花開望遠行,玉減傷春事。東風草堂飛燕子。
    呈習齋先生·其二原文_呈習齋先生·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題劉德夫真意亭二首

    楊萬里宋代〕湖上軒窗片片開,誰家不傍讀書台。新亭自有人知處,只揀風煙好處來。
    呈習齋先生·其二原文_呈習齋先生·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魚遊春水 避亂還家,見桃花盛開

    梁寅元代〕家臨千峰翠。幽徑重開荊棘里。小桃花艷,春日盈盈霞綺。香入騷人碧玉杯,色映游女青螺髻。帶露更嬌,迎風尤
    呈習齋先生·其二原文_呈習齋先生·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次韻酬郭子功行次新林見寄

    黃履宋代〕感君故意長,赴我同襟期。愧無芳蘭美,叨沐清風吹。舒文振頹波,歲莫起我思。大鵬息六月,飲啄宜天池。如何
  • 三采並頭蓮·其二

    何吾騶明代〕愚公樓外氣全收,故遣池蓮獻並頭。元季二難原共祖,隨騧四乳總昌周。浮空重下千齡鶴,開道雙飛萬里騮。長向
  • 至日早雪時郊祀畢壬寅之一

    晁說之宋代〕客中至日百懷忘,欣喜遙瞻上帝鄉。雪覆紫壇天意得,風生絳節頌聲長。舊遊鵷鷺渾如夢,寂對山河忽若狂。罪籍
  • 夜讀岑嘉州詩集

    陸游宋代〕漢嘉山水邦,岑公昔所寓。公詩信豪偉,筆力追李杜。常想從軍時,氣無玉關路。至今蠹簡傳,多昔橫槊賦。零落
呈習齋先生·其二原文_呈習齋先生·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