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總督薩載奏江南運中河無黃水情形詩以志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明興稱山東,三湖無黃水。

黃依舊運行,別入江境裡。

薩載今奏至,運中水清泚。

是雖略參差,詳陳亦降旨。

大都俱未淤,清水勝而已。

屢教疏下口,循序胥海委。

至於纖道廢,勤修通漕矣。

伏過秋正臨,二汛幸安敉。

惟待引河成,復故宣防起。

何事不縈懷,切要一端此。

詩詞問答

問:《江南總督薩載奏江南運中河無黃水情形詩以志事》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紙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九十二

2. 昨明興奏三湖水色清澈因湖西本有前明舊運河一道黃水由此直注江南始與運中河相會似黃河被湖水所逼自行一路至江南始入運河今據薩載奏並所繪圖其三湖西邊自金鄉以下即系清水而黃水別無南下去路又似黃河於金鄉以上即漸次澄淤以下皆清水矣其所奏情形略有參差因降旨將薩載等各圖不符之處傳諭該督撫等查明湖西舊運河坐落方向合繪一圖貼說據實會奏勿存回護之見

參考注釋

山東

中國東部沿海的省,簡稱魯。面積15.3萬平方公里,人口8493 萬(1990),省會濟南。山東工農業總產值居全國前列,經濟作物花生、棉花、菸草居 全國前列,煙臺蘋果,肥城桃,平度葡萄久有盛名。勝利油田及由此發展的石油化工在國內占重要地位。是全國重要黃金產地

黃水

(1).泛濫的洪水。 老舍 《寶船》第一幕第二場:“幕啟:天昏地暗,黃水橫流。一片鑼聲,眾人驚叫:‘水來了!水來了!逃命啊!’” 田漢 《洪水》:“地點:黃水南侵中的某大堤。”

(2).體內分泌出的黃色液體。 朱家勝 《飄動的篝火》:“我們幾個人,因為腳被草鞋磨破,加上鹼水的腐蝕,已經發炎破爛;每走一步,膿和黃水,就往外流出一些。” 午星 《一個紅軍女游擊戰士》:“吐吧,吐盡了飯菜,又吐黃水;吐完了黃水,便乾嘔著。”

(3).古水名。在 河南省 新鄭縣 西北,源出 自然山 ,東南流入於 洧 水。《左傳·襄公二十八年》“公過 鄭 , 鄭伯 不在, 伯有 廷勞於 黃崖 ” 晉 杜預 註:“ 滎陽 宛陵縣 西有 黃水 ,西南至 新鄭 城西入 洧 。”

依舊

依然像從前一樣

書房的陳設依舊未變

運行

星球、車船等周而復始地運轉

在軌道上運行

中水

(1).水中。《國語·吳語》:“夜中,乃命左軍、右軍涉江,鳴鼓中水以須。” 韋昭 註:“中水,水中央也。”

(2).指中官。古官名。《左傳·昭公十七年》“ 大曍氏 以龍紀” 孔穎達 疏引 漢 服虔 曰:“ 共工 以水名官……中官為中水。”

符合水平面標準。《周禮·考工記·輿人》:“立者中縣,衡者中水。” 賈公彥 疏:“衡,橫也。橫者中於水,無高下也。”

清泚

(1).清澈。 南朝 齊 謝朓 《始出尚書省》詩:“邑里向疎蕪,寒流自清泚。” 唐 費冠卿 《枕流石》詩:“願以清泚流,鑒此堅貞質。” 宋 歐陽修 《荷花賦》:“陰曲池之清泚,漾波紋之奫淪。”《林則徐日記·道光二十五年正月十八日》:“林木森疎,泉流清泚。”

(2).清澈的水。 唐 徐牧 《省試臨淵》詩:“清泚濯纓處,今來喜一臨。”《警世通言·宿香亭張浩遇鶯鶯》:“風亭月榭,杏塢桃溪,雲樓上倚晴空,水閣下臨清泚。” 清 錢謙益 《八月十四夜艤舟虎丘與孟陽長蘅小飲》詩:“四山歌吹罷,落月汎清泚。”

(3).形容詩文清晰明潔。 宋 王安石 《傷杜醇》詩:“談辭足詩書,篇詠又清泚。” 清 方文 《噉椒堂詩》:“學文雖未成,愛我筆清泚。”

參差

(1) 不齊

參差荇菜。——《詩·周南·關睢》

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瓦縫參差,多於周身之帛縷。——唐· 杜牧《阿房宮賦》

(2) 早晚相差

參差了三兩年

(3) 差池;失誤

沒半點兒參差

譯意參差

(4) 馬虎

不敢參差

(5) 關係不融洽

人人不睦,個個參差

大都

中國元朝(1271—1368)首都,即今北京,1272 年在建設中命名“大都”,意指天下最大都城

清水

清澈的涼水

而已

——用在陳述句末,表示限止語氣,相當於“罷了”,常跟“只”、“不過”、“僅僅”等連用,對句意起沖淡作用

撤屏視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己。——《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下口

(1) 指江河下游出口處

(2) 下嘴去咬或吃

包子太燙了,無法下口

(3) 指下酒飯的菜餚(多見於早期白話)

循序

順著次序;依序遵行

至於

(1) 表示程度、範圍

至於他,是一定會來的

越長城之限,至於 泰安。(至:動詞,抵達。)—— 清· 姚鼐《登泰山記》

至於勸善規過足矣。——清· 劉開《問說》

(2) 表示另提一件事

至於我個人的意見,以後再提

(3) 連詞。表示提出另一話題,用在下文開頭,為現代漢語所沿用

至於斟酌捐益。——諸葛亮《出師表》

至於負者歌於途。——宋· 歐陽修《醉翁亭記》

至於怨誹之多。——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至於農夫小民。——宋· 蘇軾《教戰守》

纖道

同“縴道”。江河兩岸縴夫挽船前進的小路。

通漕

謂開通漕運河道。《後漢書·鄧訓傳》:“ 永平 中,理 虖沱 、 石臼河 ,從 都慮 至 羊腸倉 ,欲令通漕。” 李賢 註:“水運曰漕。” 宋 蘇舜欽 《漣水軍新牐記》:“蓋精思者緣古而作,興於近世,通漕最為便,惜乎無所述焉。” 清 張永銓 《河上紀事》詩:“自 元 開此河,通漕在 淮 泗 。”

引河

為引水灌溉而開挖的河道

宣防

見“ 宣房 ”。

何事

(1).什麼事;哪件事。 南朝 齊 謝朓 《休沐重還道中》詩:“問我勞何事?沾沐仰清徽。” 唐 方乾 《經周處士故居》詩:“愁吟與獨行,何事不傷情?”《朱子語類》卷八:“陽氣發處,金石亦透,精神一到,何事不成?”

(2).為何,何故。 晉 左思 《招隱》詩之一:“何事待嘯歌?灌木自悲吟。”《新唐書·沉既濟傳》:“若廣聰明以收淹滯,先補其缺,何事官外置官?” 宋 劉過 《水調歌頭》詞:“湖上 新亭 好,何事不曾來?” 清 李漁 《奈何天·狡脫》:“不解天公意,教人枉猜謎:何事痴呆漢,到處逢佳麗?”

縈懷

牽掛在心上

夢寐縈懷

切要

十分必要;非常需要

一端

(1).指物件的一頭。 魯迅 《朝花夕拾·無常》:“門口是一塊活板,人一進門,踏著木板的這一端,塑在那一端的他便撲過來,鐵索正套在你脖子上。” 冰心 《寄小讀者》十一:“我得了一支五彩漆管的鉛筆,一端有個橡皮帽子。”

(2).指事情的一點或一個方面。 漢 王充 《論衡·實知》:“夫術數直見一端,不能盡其實。” 三國 魏 嵇康 《聲無哀樂論》:“今粗明其一端,亦可思過半矣。” 清 方苞 《讀邶鄘至曹檜十一國風》:“或同始而異終,或將傾而復植,豈可以一端盡哉?” 魯迅 《吶喊·端午節》:“他自己說,他是自從出世以來,只有人向他來要債,他從沒有向人去討過債,所以這一端是‘非其所長’。”

(3).表布帛數量。古代布帛二端相向卷,合為一匹,一端為半匹,其長度相當於二丈。 漢 桓寬 《鹽鐵論·力耕》:“夫中國一端之縵,得 匈奴 累金之物。”《古詩十九首》之十八:“客從遠方來,遺我一端綺。”《左傳·昭公二十六年》“幣錦二兩” 晉 杜預 註:“二丈為一端,二端為一兩,所謂匹也。” 宋 葉夢得 《避暑錄話》卷下:“﹝ 張友正 ﹞與染工為鄰,或問其故。答曰:‘吾欲假其縑素學書耳。’於是與約,凡有欲染皂者先假之,一端酬二百金。如是日書數端。”

(4).方言。表示一舀的數量。 周立波 《山鄉巨變》下十七:“ 盛佳秀 舀了一端飼。”

詩詞推薦

江南總督薩載奏江南運中河無黃水情形詩以志原文_江南總督薩載奏江南運中河無黃水情形詩以志的賞析_古詩文